文明破曉

第833章 世界人民解放軍(一)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833章 世界人民解放軍(一)

    設計師團隊們是用“均衡”作為殲13戰斗機的最大設計核心。听到這里,何銳就完全滿意了。殲13外形與f5戰斗機高度相似,修長的機身,兩側進氣,的確是均衡的典範。

    “主席,歡迎您來。我和同事們有幾個問題。第1個問題是,如果您能完全主導美國的航空業,殲13會在多久後被迫放棄?”

    設計師們听到王東6的開場白,都愣住了。大家想知道何銳對殲13潛力的看法,沒想到王東6的問題竟然這麼刁鑽。不過沒人反對,這個提問其實更有穿透力。

    何銳很喜歡王東6的提問,思考片刻便答道︰“8年內,殲13就必須開始全面升級。15到20年內,大國對抗的條件下,必須放棄殲13。”

    王東6听得心癢難搔,這種回答要麼是神棍式的發言,要麼基于非常多內容的考慮。不過這次不等王東6開口,其他設計師們急切的問道︰“為什麼?”

    “未來空戰,視距外作戰會隨著電子工業發展成為主力。殲13在這個領域有升級空間,機頭設計足以容納相當多的電子設備。進入這個階段後,電子設備需要更大的口徑,殲13的機頭太細,其潛力有限。這就是如果我能全面領導美國航空業,殲13最多15到20年內就必須被拋棄的原因。”何銳解釋著。周圍的設計師們紛紛點頭,這才是專家的發言模式。大家都相信,如果繼續問下去,何銳必然會講述起各種技術方向,甚至很多技術關鍵。

    中國空軍戰斗機的設計師們素來佩服何銳,因為何銳能指出方向,也因為何銳在大家搞研發的時候並不提出這些過分要求。如果大家不是這麼直截了當的問出來,何銳所知道的1切只會按部就班的在完全成了前置條件後再提出。在中國航空業以及工業發展的近30年中,求全責備的想法導致過非常多的失敗。只是因為何銳在引領國家,才沒有釀成巨大的問題。

    王東6不想在此時討論這些,他又問了1個問題,“主席,您認為我們需要生產多少架殲13?”

    “國內的話,1500架都嫌多。我不是有要求,只是從成本考慮,800到1000架就夠了。後續升級需要時間,這場戰爭能夠提供的時間窗口不到3年。國外的話,我覺得800到1000架左右。也有可能到1500架。就看國外的需求吧。”

    “主席,我們真的要向外國出售殲13麼?”王東6還是有些不甘心。

    “好東西當然要與朋友們分享。殲13雖然是極好的飛機,只要有大家在,我們1定能研發出更好的飛機。”

    “殲13現階段主要使用方向在哪里?”

    “澳大利亞,新西蘭。同志們,你們可要做好準備,去南半球看南十字星座。”

    “哈哈!”听到這話,設計師們終于被逗樂了。

    何銳也不想說太多,因為世界人民解放軍正式成軍的日子預定在7月3日。看了看手表,何銳命道︰“來這里就是看飛機的,同志們,我們就先不聊了。看空軍的同志們登場。”

    飛行表演第1個項目就是過拱門。高壓水槍噴出了兩道水柱,在空中各組成了拱門的半邊。殲13戰斗機從“水拱門”中通過,向著跑道進發。隨著發動機加力,叫囂音越來越高。戰斗機開始滑行起來,不多久,代表著此時最先進技術的戰斗機飛上天空,開始以各種令人目眩神迷的動作展現其戰斗力。

    視察剛結束,何銳立刻乘飛機回京城。世界人民解放軍正式建立的準備基本完成,在計劃中,世界人民解放軍以解放歐美國家為目標,所以解放夏威夷是比較重要的先決條件。

    到了6月26日下午14點,夏威夷檀香山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前,美軍軍樂隊奏起美國國歌,儀仗兵們在美國國歌伴奏下開始降旗儀式。

    天空中此時滿是飛機的身影,依舊在美軍控制下的大島只剩下火奴魯魯島。日軍靠著在其他大島上建設的機場,對檀香山發動1輪接1輪的攻擊。

    炸彈落地的聲音此起彼伏,美軍在火奴魯魯島上建設了堅固的防御體系,日軍正在盡力摧毀沿海的防御體系,為登6部隊掃平障礙。不時有日軍飛機進入海軍基地上空進行投彈,雖然儀仗兵們想盡力保持儀容,可周圍炸彈的爆炸,讓這些士兵們身體下意識出現想躲藏的沖動。

    好在沒出現突然1發炸彈將儀仗兵與美國國旗同時炸碎的慘劇。折疊好的國旗快速裝入木盒,送往港口。在美軍的祈禱下,夜色終于降臨。有象征性價值的美國國旗與太平洋司令部的軍旗被優先送上小船。在夜色中駛入大海。

    美軍的確考慮過使用大型艦艇將盡可能的部隊撤回美國本土,並且真的執行了這個計劃。直到6月23日,由4艘運載軍人的船隊遭到日本潛艇的伏擊,全部沉沒。船上9000多名軍人中只有不到1000名獲救。美軍才不得不放棄大規模撤退計劃。小艇的成本不高,想來潛艇沒有興趣冒著暴露的風險去攻擊這麼1個微不足道的目標。

    日本潛艇部隊的確沒興趣攻擊1艘小艇,而是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了切斷夏威夷群島與美國本土之間的航線上。同時還要對抗美國的潛艇部隊。

    火奴魯魯距離亞洲聯軍現階段的重型轟炸機機場太遠,所以日本將轟炸任務交給殲9負責,殲10則用來消滅美軍最後的空軍。

    此時的美國新派到夏威夷群島的空軍又損失了2000架,讓夏威夷群島損失的美軍戰斗機數量達到了3萬之多。為此,負責調派空軍的處長接到調派命令的時候,紅著眼表示,“我寧肯被槍斃,也不會再簽署派遣飛機去夏威夷的命令。”

    這位處長隨即被解職,而這個職位居然無人去做。因為所有被詢問是否會簽署派遣命令的軍官都表示,自己現階段對這個職務沒興趣。

    沒有新的空軍抵達火奴魯魯,意味著美國空軍放棄了夏威夷。而且美國空軍上下都很清楚,即便是派遣再多的飛行員到火奴魯魯,也不過是送死。因為美國西海岸前往火奴魯魯的航線已經被切斷。即便飛機到了檀香山,也沒有油料繼續作戰。

    6月27日上午9點,最後12架美軍飛機加滿了僅剩的油料,運載了有價值的軍官離開檀香山。上午10點,日軍登6火奴魯魯,開始與美軍6戰。

    下午18點,已經沒有任何斗志的美軍節節敗退,已經退到了港口。日軍為了盡可能利用港口,派出使者勸降。經過數小時的談判後,在夏威夷的最後美軍決定投降,並且向美國6軍參謀部發去電報,“請求自行決定之後的行動”。

    馬歇爾上將沒有回電,倒不是他不肯承擔責任,而是海軍與空軍的參謀長都反對回電。丟失了夏威夷,意味著美國失去了在太平洋上的支撐點。這個責任可不是馬歇爾能夠承擔的,海軍與空軍的參謀長必然也會丟官。

    守衛港口的美軍倒也實誠,沒接到命令之前,硬是不投降。到了6月28日上午7點,日軍開始猛攻。中國制造的火箭炮已經送到了前線,開始對港口進行無差別攻擊。

    道道火龍鋪天蓋地的落在了港口,不管是什麼樣的工事,在火箭彈的覆蓋性轟擊下都紙糊的1樣脆弱。7點20分,日軍停止射擊。此時化作廢墟的港口上殘存的美國請求投降。戰後統計,只是因為美軍司令官的1個決定,在這1輪炮擊中,就有超過1.7萬美軍傷亡。其中死亡以及投降後重傷而死的就超過1.2萬。

    此次,夏威夷戰役以亞洲聯軍的徹底勝利而結束。共有11.8萬美軍投降,加上之前的陣亡,美軍在夏威夷損失了24萬軍隊。

    此戰雖然基本是日軍單獨完成,但日軍的裝備,後勤,物資,大部分都是由亞洲聯軍提供,中國提供了超過80的份額。

    白宮並沒有掩蓋這場失敗。羅斯福在廣播中向全美國人民宣布了這場失敗後,又告知美國民眾,美國要戰斗下去,絕不對中國投降。為了紀念在夏威夷群島奮戰犧牲的官兵,白宮從6月30日到7月2日降半旗3天。7月1日,羅斯福將親自到華盛頓的大教堂舉行全國哀悼。

    7月1日早晨7點,白宮前面已經停滿了汽車。羅斯福的內閣成員全都前來,白宮秘書低聲向羅斯福稟報,“總統先生,接到您邀請的所有國會成員都在國會那邊集合,將和您在大教堂門口匯合。”

    羅斯福點點頭。他這次行動的確非常冒險。畢竟,中國並沒有主動向美國宣戰,更沒有偷襲美國。中美全面開戰,是在美國國會對中國宣戰之後的事情。此次戰敗,必然讓羅斯福的聲望受到很大打擊。此時,身為在野黨的共和黨完全有機會猛烈抨擊羅斯福,甚至對發動對羅斯福的彈劾。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國會內反對羅斯福的議員們還算拎得清現狀,並沒有做出蠢事。

    “出發,去大教堂。”羅斯福命道。

    華盛頓大教堂,正式名稱是聖彼得與聖保羅座堂,又稱華盛頓國家座堂。雖然稱呼里有“國家”2字,美國憲法規定沒有國教,美國政府也沒有給這座教堂任何投資,數百年來的建設資金全是靠募捐。

    .

    名義上,大教堂向全國人民開放,就此意義而不屬于任何教派,表現出美國基督教的“泛化”傾向。在中國的相關研究報告中,認為當下的美國就是1個單純的沒有法律定義國教的基督教國家。由于基督教的壓倒性優勢,以及實際上的主導局面。並不需要任何刻意的基督教國教。

    大教堂采用哥特式風格,而哥特式風格的特點之1,整個建築群構成1個十字型結構。尤其是主建築內部,定然會有1個十字構型。這種十字型並非是正十字,其祭壇位置就在十字型結構中心。

    當1眾華盛頓上層在大教堂匯合後,就進入到教堂內部。在祭壇上,此時擺著祭奠死者的那套法事。夏威夷戰役中的美軍宗教成分比較多,黑人自然被無視了,少數族裔,比如印第安人更是無人提及。參與慰靈的有清教、天主教、猶太教的宗教人士。這批人不久前還參加了航母大戰前的宗教儀式,此時倒是輕車熟路。在宗教儀式結束,輪到他們在發表講話的時候,這些宗教人士還講述起戰前發生的種種事情,緬懷20天前的勇士。並且向還沒死的美國官兵們以及人民們保證,他們死了,會有上帝罩著他們,給他們去天堂的直通車票。

    走完了流程後,就輪到此次的正主,美國現任總統羅斯福發言。記者們,權貴們的目光都落在羅斯福身上。就見總統神色陰郁,卻沒有頹廢的感覺。經歷了這場失敗,羅斯福明顯沒有被打倒。

    羅斯福的輪椅在祭壇前停下,他拿起麥克風,“首先,我要代表美國政府,向在夏威夷陣亡的將士默哀。阿門。”

    “阿門。”教堂內響起了1陣回應聲。

    “我代表美國政府,向陣亡將士的親屬們表達哀悼。阿門。”

    “阿門。”權貴們跟隨總統,說著套話。

    “我代表美國政府,關切被俘的美國軍人,並且要求中國政府按照日內瓦條約,提供給戰俘們人道主義待遇。”

    這次就沒人跟著開口,大家知道羅斯福即將發表關于羅斯福本人以及羅斯福政府在戰爭中的作用以及責任進行辯護。

    “根據參謀長聯席會議提供的統計,在夏威夷戰役中,美國空軍出動了近百萬架次的軍事行動,美國6軍海軍與空軍1共消耗了240萬噸彈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在這麼小的地區進行如此高強度的戰爭,在戰爭史上是從所未見的。從已經發生過的歷史來看,獲勝的應該是美國!”

    這麼1段開頭就把大教堂內的所有人都給鎮住了。那些期待通過這次失敗而挑戰羅斯福權位的美國權貴們听到這些數字,都愣住了。他們真的不知道美國軍隊進行了如此慘烈的戰斗。

    “然而我們卻戰敗了。從我們戰場上發現敵軍的統計,截獲的電報內容,以及通過審問俘虜得到的情報,綜合看來,中國軍隊出動了230萬架次的飛機,使用了大概兩倍于我們的彈藥。我們之所以被擊敗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遇到了數量遠超我軍,而且在戰爭準備上遠比我們投入更大的敵人。”羅斯福鏗鏘有力的指出了戰敗的原因。

    雖然羅斯福的目的是為了自己辯護,不過他的數據的確基本符合事實,對于戰敗原因的解釋也是正確的。

    “諸位先生們,諸位美國的公民們。早在1938年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認識到了中國正在準備發動1場可怕的戰爭。在那個時候,我們並不是多數派,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盛行,認為美國不應該參加任何戰爭。完全沒有注意到,中國的何銳政府已經準備在全世界推行何銳期待的世界秩序。

    美國是世界的中的1部分,任何世界秩序都將影響到美國。在關乎世界秩序的決定權上,如果我們不能坐在餐桌的座位上,我們就很可能出現在餐桌的菜單上。”

    1陣倒吸涼氣的聲音在大教堂內有了低沉的動靜,羅斯福的比喻很殘酷,得到了非常多的共鳴。因為北美大地上的數千萬原住民以及被販賣到北美的黑人們就經歷過同樣的事情。作為施暴者的美國白人們對此有著異乎尋常的感同身受。

    “從1938年,政府與國會通過了兩洋海軍法,通過1系列的動員,建造起美國人民認為地球上前所未有的強大的武裝。但是我們依舊遭到了兩倍以上的敵軍的猛烈攻擊。讓我們設想1下,如果美國沒有進行這樣高強度的備戰,那麼現在我們遇到的將是什麼樣的局面。

    從去年10月起,十倍于美國海軍的敵軍將橫掃太平洋,夏威夷很可能在2周內就被奪走。數百萬的敵軍在美國西海岸登6,越過山脈,渡過河流,穿過平原,蝗蟲般向著美國東海岸進軍。而我們只有10萬的聯邦軍隊可以用來對抗敵人,每1個州都要動員起青壯,與數倍的敵人獨立作戰。

    所以,我並不後悔對中國宣戰。因為當何銳政府在1928年與法國合作的時候,就開始準備這場戰爭。而我們在1928年才開始為這場戰爭做準備。如果我有什麼要後悔的,那就是沒有能夠更早讓美國人民了解這些,說服美國人民,讓美國人民看到真正的未來。

    我知道,1定有人會說,是美國的備戰激發了中國的不安全感,所以中國才要建造更多武器去保衛中國本土。對于這樣的假設,我要提出1個反問。從美國到中國本土,中間有1萬英里的距離,中國只要擁有和美國1樣的兵力與裝備,就足以讓美國不敢進攻中國本土。而中國卻建造除了兩倍于美國的裝備,中國的目的真的是防御麼?”

    羅斯福為自己做完基本辯護,停下來喘口氣。這都是羅斯福的心里話,他現在120的相信何銳早就做好了全面戰爭的準備,打擊美國是中國的既定目標。何銳政府從來就沒有考慮過避免與美國的戰爭,而是急切的期待美國對中國宣戰。

    此時,大教堂內先是沉寂,隨即有人開始竊竊私語。突然,有人大力鼓掌,並且高喊道︰“總統先生,我支持您!”

    眾人看去,竟然是1位共和黨的國會參議員。原本羅斯福內閣成員們就決定要表達支持的態度,不過內閣成員在羅斯福發言後率先鼓掌,會給人很不好的印象。此時有在野黨共和黨參議員表達支持,羅斯福內閣成員們隨即跟著鼓掌交好。大教堂內的氣氛很快就變得有利于羅斯福起來。

    羅斯福抬起手揮了揮,內閣成員們立刻安靜下來。羅斯福繼續說道︰“美國絕不會向侵略者妥協,必然會與入侵美國本土的侵略者進行戰爭,並且把戰爭打到底。不管侵略者是誰,他們1定會失敗。

    對于殖民地的人民,美國是反對殖民主義的國家。早在威爾遜總統時代,美國就提出了民族自決的觀點。所以美國絕不會去奴役任何國家,也不會反對殖民地的獨立。所以,那些自認為得到了獨立的前殖民地國家,美國並非你們的敵人,而是你們的朋友。所以,新獲得獨立的國家,請你們不要受到蠱惑而錯誤的定義誰是你們的敵人。美國從過去到現在,都不是你們的敵人。

    最後,美國憲法規定,美國是基于實現其人民美好願望而建立的國家。美國是1個追求和平,維護和平的國家。美國的戰爭,是為了追求和平,美國不是和平之敵,而是和平的之友。

    諸位美國公民,上帝保佑usa。”

    這次,羅斯福的內閣成員們率先鼓掌表示支持。即便那些從羅斯福發言中感覺到1些值得玩味內容的人,也因為這樣的氣氛而沒辦啊思考。見到周圍越來越多的人都鼓掌,也不得不禮貌性的鼓掌。

    那些對外交十分敏感的人,已經從羅斯福的話里面分析出了1點端倪。羅斯福強調美國會與入侵美國本土的國家戰斗到底,美國又願意與獨立的前殖民地國家做朋友。那就是說,菲律賓這樣的殖民地獨立後,美國不尋求再次獲得之前的地位。至于夏威夷群島,此時在法律上並非美國的1個州,只是美國政府在上面實施治理的地區。這種地區算不算是美國的本土,至少沒辦法得到法律上的支持。

    如果從這些內容分析的話,羅斯福是在表明羅斯福政府認為,中國要適可而止,不要打破美國的底線。……這好像是求和的意思啊。

    在整篇的發言中,羅斯福根本沒有提及求和,每1句話都是無可挑剔的。如果要利用這些去指責羅斯福向中國服軟,也沒辦法抓住把柄。

    不等想得更多,羅斯福的秘書已經推動輪椅,羅斯福與宗教人士11握手,就從大廳的側門離開了。

    所謂哥特式建築的十字,基本上是縱向的兩端,1端是正門,1端是建築後牆。後牆上會有巨大的玻璃窗,玻璃窗由數十甚至是數百的彩繪玻璃組成。橫向的兩端是兩個側門。羅斯福走側門,避免了經過正門兩側大量的座椅位置。那些反對羅斯福的人,可以在羅斯福經過這里的時候表達自己的不滿。羅斯福明顯不會給這些人機會。

    這篇發言是實時轉播,美國民眾們先听到了。很快,美國報紙全文轉載,何銳也在不到24小時內看到了英漢對照的文件。何銳的看法也是羅斯福在劃下底線,通過發言警告何銳政府,不要入侵美國本土。

    在看到了和平可能的同時,何銳也沒有相信羅斯福政府,或者相信美國。放下報告,何銳看向地圖。世界人民解放軍正式建立的舉辦地在馬來亞的首都吉隆坡,如果正式建立的地點在中國,會遇到不好的解讀,認為世界人民解放軍是中國建立的軍事組織。

    如果是中國政府入侵美國,自然會遭到美國的仇恨。如果是其成員3分之2不是中國人的世界人民解放軍進入美國去解放美國,情況可就大大不同。

    想到這里,何銳又拿起羅斯福的發言,又讀了1遍最後幾段。看得出,羅斯福以戰略家的高度,看到了世界人民解放軍的威脅,所以才向新獨立的國家發出呼吁,希望他們不要與美國為敵。

    不過這就與羅斯福早就看出中國要建立世界新秩序1樣,還是晚了。美國是否是殖民地的敵人,應當由殖民地人人民去判斷。如果單憑羅斯福幾句話就能讓前殖民地人民認為美國是朋友,那也只能說明羅斯福有著用嘴去創造世界的強大能力。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833章 世界人民解放軍(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833章 世界人民解放軍(一)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