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830章 全球沸騰的年代(八)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830章 全球沸騰的年代(八)

    戰爭進行到了第3天,甦聯西方面軍的噩耗接連傳來,好幾個集團軍遭到了德軍合圍。突襲帶給甦聯紅軍的最大震撼並非是突襲的時間,而是同時進攻甦聯領土的德軍數量之多和配合之緊密。

    在甦聯紅軍的各種沙盤推演中,德軍的進攻人數大概是200萬左右,甦聯紅軍即便在戰斗中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至少可以阻擋住德軍的進攻。但是戰爭爆發後,德軍的兵力遠比甦聯紅軍想的更多。

    當甦聯紅軍使用了比計劃中數量更大裝備更多的兵力對德軍突進兵力進行反擊的時候,卻發現突進兵力的數量與裝備超過了實施反擊的甦聯紅軍。反擊部隊面對優勢敵軍,被1波打垮。

    更糟糕的是甦聯紅軍的空軍在實戰中的表現遠不如計劃,不管派上去多少空軍部隊,德軍依舊牢牢的掌握著制空權。每1次斯圖卡俯沖轟炸機淒厲的呼嘯聲過後,就會有甦聯坦克被擊毀。佔據了空中優勢的德軍對甦聯的裝甲集群,後勤倉庫進行了猛烈攻擊。使得前線的甦聯紅軍的裝甲兵出擊就等于送死。

    斯大林接到這些報告的時候,整個人都陷入了暴怒的情況。除了勒令前線1定要頂住之外,斯大林暫時沒有了其他命令。

    甦德戰爭進行到第7天,甦聯西方面軍向斯大林提交了報告,請求撤退。

    克里姆林宮里,斯大林怒吼起來,“告訴巴甫洛夫,如果他不能堅持住,就讓他死去吧!”

    基洛夫這幾天1直嘗試從甦聯紅軍那邊得到關于之前的西部防線的確切消息。但是基洛夫不敢明目張膽的去打听情報,他頂多是未來的甦共領導人,現在的甦共領導人是斯大林。基洛夫要做的是執行斯大林的命令,完成斯大林的安排。從政治上講,基洛夫如果提出與斯大林不同的看法,就會構成甦共內部的分裂。

    但局面到了現在,基洛夫認為戰爭的進度已經脫離了斯大林的設想,反倒與何銳之前派人向斯大林描述的發展方向告訴類似。基洛夫認為自己或許應該告訴斯大林這樣的情況,可看著斯大林那暴烈的舉止,基洛夫對自己的勸阻完全沒有信心。

    戰爭進行到了第9天,西方面軍1半以上的部隊已經被德軍包圍,有兩個集團軍已經基本被殲滅,集團軍司令部請求突圍。

    更可怕的是,根據偵查情報,德軍已經對堅持要和德軍頂牛的西方面軍進行了大包圍。增援部隊的確趕往前線,但是基洛夫感覺到戰局或許真的已經到了不得不考慮撤退的時候。在這9天里,甦聯紅軍不可謂不英勇,在很多戰場上與德軍之間爆發了可歌可泣的血戰。

    德軍並沒有因為在某幾個戰場上受阻,就與甦聯紅軍頂牛。而是繼續選擇了自己的節奏,不斷地發動突破戰術,對1個個堅守陣地的甦聯紅軍作戰單位進行了包圍。

    5月30日,斯大林剛在辦公室里睡醒,秘書進來說道︰“總書記,基洛夫同志請求與您談1下戰況。”

    斯大林只覺得精疲力竭,勉力揮手說道︰“讓他來。”

    秘書出去片刻後,基洛夫就進了斯大林的辦公室。不等斯大林開口,基洛夫就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斯大林最初的時候還因為剛睡醒,情緒波動不大。但是越听越氣,尤其是當基洛夫說出,可以考慮在之前的西部防線上進行準備,讓部隊逐次撤退,退到有比較完備防線的西部戰線上,借助防線進行防御。斯大林終于怒吼起來,“紅軍決不能撤退!必須戰斗到底,打垮德軍!”

    基洛夫知道現在的斯大林是不可能接受撤退的建議,因為現階段紅軍只是遭到了沉重的損失,並沒有被擊潰。但這就是所謂的戰略判斷,按照何銳的判斷,甦聯紅軍在甦德邊境線內200公里的地區,梯次布置攔截兵力,通過層層攔截消耗德軍進攻的節奏。

    在德軍進攻的時候,甦軍針對性的進行反擊。其目的也不是殲滅德軍,而是通過反擊行動來遲滯德軍進攻的節奏,讓德軍不能勢如破竹的長驅直入。

    經過層層遲滯,當德軍的後勤補給線拉長,進入甦聯的堅固防線。甦聯紅軍就可以利用廣袤國土的優勢,對德軍的薄弱處發動進攻。從而調動德軍,不斷消耗德軍,利用甦聯人力和軍事裝備產能的優勢最終耗光德軍,最終通過反擊徹底摧毀德軍。

    現階段,斯大林卻如同面對紅布的公牛般,指揮甦聯紅軍與德軍對攻,與德軍頂牛。但是作戰區域距離波蘭太近,雖然德軍遭到了很大損失,但是甦聯紅軍的損失更大。

    此時,基洛夫鼓起所有勇氣,對斯大林說道︰“總書記,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其他戰略呢?如果您反對的話,我以後會堅定不移的執行您的命令。如果您願意考慮通過其他戰略擊敗德軍的話,我們再討論其他戰略。可以麼?”

    基洛夫發言的嚴肅性讓斯大林情緒稍微安定了1些。他點點頭,“可以討論1下。”

    見斯大林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基洛夫才講述起自己的看法。最初的時候斯大林也沒有激烈反對,但是隨著討論進入更實質性的階段,也就是甦聯不得不暫時放棄1些國土,以空間換時間,斯大林的神色先是不快,很快又暴怒起來,他怒吼道︰“基洛夫,這不可能,這絕不可能。甦聯的土地是用來擊敗敵人的,而不是用來讓甦聯紅軍撤退的!而且你告訴我,你準備退到哪里?如果戰況繼續不利下去,難道我們要繼續後退麼?你到底準備撤退到哪里為止!”

    基洛夫沒有再堅持己見。他此時確定斯大林的底線,那就是決不能在有可能贏的時候選擇撤退。哪怕這種勝利的可能已經微乎其微,斯大林也要堅持下去。在何銳的戰略判斷中,甦聯根本沒有可能在邊境線上擊敗德軍。所以基洛夫放棄說服斯大林的努力,因為斯大林的這種底線與何銳提出的戰略有著根本性的對立。身為政治局委員的基洛夫,既然選擇了堅定的支持斯大林,就沒有否定斯大林想法的任何選擇。

    “總書記,我將竭盡全力執行您的安排。”基洛夫心情沉重的答道。

    見到基洛夫服軟,斯大林的怒氣也消散了不少,他語氣沉重的問道︰“基洛夫,你是不是認為紅軍無法擊敗德軍。”

    基洛夫當即表示否定,“不,我認為勝利必然屬于我們!”

    “那麼你是不是認為,我們在邊境上無法擊敗德軍?”斯大林又問道。

    基洛夫這次說不出話來。從個人期望來說,基洛夫當然期待甦聯紅軍能夠在邊境砍瓜切菜的解決德軍。可當下面對的是現實,並非個人期待。基洛夫認為自己不懂軍事,沒辦法做出判斷。

    眼見斯大林盯著自己,基洛夫只能答道︰“總書記,我認為紅軍領導層才能回答這個問題。”

    斯大林對這個回答有點意外,他最初認為基洛夫會堅持己見。既然基洛夫放棄了他的堅持,斯大林也沒有再強硬下去,他對基洛夫說道︰“基洛夫,你去1趟中亞,看看那邊的工廠生產情況如何。”

    基洛夫並不覺得這是發配,他立刻答道︰“總書記,我現在就準備出發。”

    看著基洛夫的背影,斯大林心中念頭復雜。此時讓基洛夫去烏拉爾山以東的工業區,的確是剝奪了基洛夫在中央的發言權。不過此時能讓斯大林放心的人選中,基洛夫是最佳人選。如果是其他人,斯大林也不清楚那些人能搞出些啥來。而基洛夫去烏拉爾山以東的工業區,靠著他的地位與影響力,的確可以解決不少問題。

    5月31日,西方面軍在邊境交戰進程中,堅守既設陣地,實施反沖擊和反突擊,以阻止德國法西斯軍隊向甦境縱深推進。但是,在德軍優勢兵力突擊下是真的頂不住了。西方面軍司令部強烈向斯大林提出撤退請求。本以為斯大林會拒絕,卻沒想到斯大林竟然有條件的同意了。

    .

    這個條件就是西方軍可以放棄明斯克和明斯克築壘地域,但是西方面軍必須在明斯克以西繼續抵抗,不能繼續撤退。

    西方面軍只覺得如蒙大赦,立刻執行了撤退命令。就在德軍對西方面軍的包圍完成之前,西方面軍向北方撤退。在撤退過程中,擋住了包抄後路的德軍,確保了西方面軍撤退的通道。

    在德國這邊,希特勒得知德軍沒能圍殲甦聯西方面軍的報告,確忍住了憤怒的爆發。戰爭打到現在,前線戰況的確令希特勒感受到了甦聯的實力。德軍的裝備已經得到了提升,但是面對甦聯的t34坦克,德國4號坦克的50毫米炮頂多能從側後方擊穿甦聯t34坦克的裝甲。只有裝備了75炮的虎式坦克才能勉強擊穿t34坦克的正面裝甲。

    而且甦聯紅軍還有kv重型坦克。這種坦克的裝甲之厚,超出想象。在巴巴羅薩計劃發動後的第2天,kv坦克即在立陶宛境內和德軍坦克發生激戰。德軍為了解決這1輛kv2坦克,損失了6輛卡車,12門火炮,4輛坦克,1門88毫米炮。

    當德軍認為kv2坦克已經完蛋,前去檢查戰果的時候,發現6枚88毫米炮彈只有2枚擊穿了kv2的裝甲,另外確認到7個很淺的凹坑,這是50毫米炮彈留下的,而37毫米炮彈連1個坑都沒有留下。正當德軍檢查完畢登上kv2時,坦克炮塔開始旋轉。結果德國兵不得不跟著炮塔1起跑,以免被機槍射中。最後,德軍工兵撬開了kv2炮塔艙蓋,投入幾個手榴彈殺死了乘員,才結束戰斗

    雖然事後德軍的報告中認為,kv重型坦克機動性極差,並不適合野戰。希特勒也認同這個看法,但是甦聯在坦克生產上的優勢令希特勒心情變得很糟糕,甦聯在未來可以生產出更強的坦克投入戰爭。德軍的優勢完全有可能會被甦聯1點點的消磨干淨。

    但好消息也不是沒有。海德里希以驚人的組織能力,派遣了大量勞工與技術工人,開始接管甦聯佔領的波蘭境內的鐵路,開始全面修復。經過10天的工作,竟然修復了200多公里的鐵路,讓1部分運輸物資的火車能夠開到德軍的後方陣地附近,德軍的卡車順利的將物資運送到前線。

    而且美國方面已經在對甦聯宣戰方面放松了1些,美國國務卿赫爾表示,如果德國能夠拿出足夠的證據,美國的確可以考慮根據情況,決定對甦聯開戰。

    在這件事上,希特勒覺得美國看到了亞洲聯軍對外發表的公告,認為甦聯完全有可能加入亞洲聯軍。到了那個時候,美國必須對甦聯宣戰。1旦美國對甦聯宣戰,就意味著甦聯再沒有可能與美國聯手改變世界秩序。德國解決了歐洲的戰略危機。如果美國對甦聯宣戰,德國就可以要求獲得更多的美國技術,加快兩國合作。

    何銳的看法與希特勒差不多。美國國內反甦勢力本就強烈,即便是羅斯福也沒辦法立刻扭轉。反正何銳已經在戰爭爆發前對甦聯提出了建議,此時甦聯國內肯定不會感激何銳。但是甦聯國內會很嚴肅的考慮加入亞洲同盟的可能。因為這件事能夠證明中國對甦聯的友好態度,降低甦聯國內民族主義者對中國的擔憂。

    當然,甦聯也可以選擇單獨與法西斯集團作戰。如果甦聯這麼選擇,並且真的能做到的話,何銳也樂見這樣的局面。甦聯自己頂住了,中國就不用花費巨資去支援甦聯。這些錢可都是通過中國人民的辛苦勞動賦予的價值,能少花些自然更好。

    此時何銳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印度洋周邊。何銳提出的世界新秩序中,其貿易基礎是中國元並不實行金本位。中國元只是1張紙,或者是1些記賬上的數字。給與紙張或者數字賦值的是各國人民的勞動。

    在戰前的經濟危機時期,中國最強勁的生產部門是造船業。造船業拉動了1系列的產業,維持了數百萬的就業崗位,同樣制造出了數千萬噸噸位的船舶。之前那些船舶讓中國國內航線徹底飽和,戰爭1開始,這些船立刻不夠用了。

    趕走了外國殖民者後,中國商船立刻替代了殖民者的船隊,開始了中國與各個獲得解放的殖民地貿易。無縫餃接的商業貿易的確穩定了殖民地的經濟,讓政治改革有了基礎。但是這也改變了中國國內的產業結構。譬如,中國國內的黃麻生產業就遭到了滅頂之災。

    印度地區以及孟加拉地區的黃麻品質好,產量大。中國吃下了原本賣向歐洲的印度黃麻後,國內黃麻生產就滯銷了。好在中國國內紡織業已經崛起,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的布匹需求。印度地區與孟加拉黃麻的輸入,只是影響到了幾十萬繼續種植黃麻的中國農民的副業。還在可控制的範圍內。

    好的影響也很多,英國已經逼迫印度種植長絨棉。中國大量進口印度棉花,讓中美之間中斷的長絨棉貿易導致的棉花不足問題得到了解決。

    印度地區以及獲得獨立的地區,有著太多太多的產業,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單1市場,必須向這些地區放開。同樣,中國本就產業鏈完善,也通過充分滿足這些國家與地區的需求,讓中國獲得了廣大的市場。

    這不是以戰養戰,而是共同富裕。何銳之所以敢同時挑戰歐美,就是因為何銳相信這個經濟圈可以產生出足夠的資源來維持戰爭。至于歐洲那個鬼地方,就交給世界人民解放軍去解放吧。

    經濟的巨大力量可不是個人的意志能夠左右的。從新秩序中受益的並非只有中國,日本通過與中國的合作,從大宗商品市場獲得了遠比戰前更廉價更穩定的原材料,通過輸出商品與0組件,讓日本企業生產的遠超戰前產量的商品都能賣出去。日本早在第1次世界大戰中就享受過這樣的景氣,此時更是輕車熟路。

    即便日本人不知道這當中的原理,他們也能從自己按揭買到的樓房,從自己每月拿到的更高的薪水,以及市場上豐富的商品中感受到日本享受的現實。前線的日本軍人接到的家信中,家人雖然也擔憂從軍親人的生命安全。但是這些窮慣了的日本人都鼓勵自己的親人,請1定要打勝仗。

    所以夏威夷群島的戰爭雖然殘酷無比,但是日軍的士氣依舊維持在相當高的水平上。尤其是日軍的傷亡比美軍少,這就讓日軍相信勝利必然屬于日本。

    自從重型轟炸機可以直接從更遠的機場起飛,攻擊夏威夷群島後,日軍的前線機場全都起降戰斗機。美軍的壓力驟增。更糟糕的是,日軍已經在中途島之外的5個小島上建成了臨時機場。自此,整個夏威夷群島上的所有島嶼都開始遭到日軍的攻擊。

    到了6月6日,美軍在夏威夷終于扛不住了。在這1天,日軍1舉在6個小島上建成了臨時跑道,讓能夠起降戰斗機的小島數量達到了11個。日本空軍的重型轟炸機此時已經不再主要執行轟炸任務,而是執行空投任務。消耗10噸航空煤油,並且消耗飛機的飛行壽命,只為給前線島嶼投放10噸航空燃油。這種日本以前想都不會想的事情,在當下變成了現實。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口多聞則命令聯合艦隊向北部移動,準備與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航母主力進行決戰。

    與此同時,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也確定,日本正在猛烈攻擊夏威夷群島最靠西的可愛島,明顯準備奪取可愛島。1旦可愛島被日本奪走,日本就可以在可愛島上布置大量兵力。這些兵力並非只有空軍,還有大量6軍。自此,夏威夷群島的美軍就會從優勢變為劣勢。為了阻止日軍成功奪取可愛島,美國航母編隊也在向夏威夷群島北部移動。

    航母編隊司令尼米茲上將很清楚,接下來美日兩國的航母將進行1場規模空前的大戰。誰能贏得這場大戰,誰就能在接下來的1段時間內贏得優勢。

    不過尼米茲上將內心很悲觀。因為1旦太平洋艦隊的航母編隊在夏威夷方面損失慘重,中國航母編隊1定會立刻趕往夏威夷,投入下1場大戰。那時候美軍航母編隊若是想贏,只有在這場大海戰中以極小的代價徹底擊敗日本航母編隊。這種事情麼……只能懇求上帝了。

    6月10日,美國航母編隊中的每1艘軍艦都進行了祈禱。美國海軍專門運送了清教徒的牧師,基督教徒的主教,還有其他宗教的神職人員主持宗教儀式。與之相對的,日本海軍內部也進行了日本的戰前儀式。

    美國那邊請來的神職人員以他們這1生中前所未有的虔誠,主持了宗教儀式。神職人員代表了教會,向神明祈求勝利,向敵人發出詛咒。並且向美國官兵們保證,如果他們戰死,會立刻進入天堂。

    在這日本這邊,所有艦隊成員都接到了家里從各種民間宗教場所請來的小物件。還有家人親自縫制的百福衣,以及寫了武運長久的頭帶。

    6月10下午,美日雙方都發現了對方艦隊的蹤跡。

    6月11日清晨4點28分,雙方的艦載機脫離了甲板,在空中完成了編隊,向著對方的航母所在地殺去。

    戰爭大多數都是在雙方默認的戰場上開打的,此時美日雙方都知道,這1仗沒有避免的可能。打完這1仗,太平洋戰爭就將掀開新的1頁。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830章 全球沸騰的年代(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830章 全球沸騰的年代(八)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