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798章 中場會談(二十六)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798章 中場會談(二十六)

    談起軍事問題,程若凡從容不迫。李潤石注意到程若凡講述起中國可能面對的劣勢之時,眼楮里有著光。李潤石很期待程若凡銳利如刀的目光後,有著能夠堪比庖丁解牛般以無厚入有間的專業能力。

    程若凡則微笑著提出了1個問題,“李主席,現階段我們制定計劃的時候不得不考慮1個可能,甦聯軍事入侵伊朗的可能。現階段國大黨為了完全接收英國的遺產,已經幫助在印度的數十萬英國本土軍隊向伊朗邊境移動了600公里。雖然我是搞不明白甘地所謂的愛與和平的口號為什麼要這麼做,在我看來,如果國大黨逼迫數十萬英國本土軍隊向國大黨投降,然後通過直接交換利益的模式從英國獲得收益,只怕會比這個更大……”

    李潤石覺得程若凡在涉及外交與政治實際執行方面的判斷往往情緒化,就打斷了1下,“我認為,英國在處理被俘士兵的執行層面與日本完全1樣。東北政府與日本的戰爭後,日本怎麼對待被俘的日本士兵,英國就會怎麼對待在印度被俘的英國士兵。單純從利益角度來看,國大黨處置身陷印度的英國本土士兵的手段,反倒能讓國大黨在當下收獲更大的利益。”

    “嗯……,的確如此。”程若凡稍1思索後答道。

    李潤石發現只要討論的問題中軍事內容佔比越高,程若凡的判斷力以及理解能力就越高。但這對于程若凡這種知道自己短板在哪里的同志來說並不是缺點。而且程若凡提出甦聯入侵伊朗的可能性之時,李潤石覺得程若凡的戰略判斷很敏銳。就李潤石看過的資料來說,甦共內部的確有人蠢蠢欲動,想完成俄羅斯傳統的政治野心,“在印度洋溫暖的海水中洗軍靴”。

    現階段英國肯定希望中甦交惡,甚至是直接開戰。甦聯佔領伊朗,就與中國反侵略的戰略對立,中國不可能接受。英國政府大概也能判斷出,中國不接受甦聯佔領伊朗。

    程若凡此時繼續解釋道︰“所以我們要先奪取位于印度洋正中的迪戈加西亞島,確保我們的運輸線。之後再解放阿拉伯半島南部的那些港口,以及殖民地。”

    李潤石知道這個島的位置,迪戈加西亞島是印度洋中部查戈斯群島最大和最南端的珊瑚島,因為位置在印度洋正中,解放這里,就可以控制印度洋上的各航線。

    控制迪戈加西亞島,加上阿拉伯半島南部的港口,就足以維持接下來的戰爭。雖然程若凡並沒有針對伊朗多說什麼,不過控制了這些地區後,伊朗在印度洋戰略上就只是1個邊緣地區,不管伊朗發生了什麼,都影響不到印度洋整體戰略。但是印度洋戰略如果以伊朗為跳板的話,甦聯入侵伊朗的可能性就會對印度洋戰略構成巨大的威脅。

    “根據商務部的非洲研究所提供的各種資料,非洲的局面與亞洲完全不同。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非洲,歐美並不比我們有更多優勢。我靠直覺的感受,也許比較有價值的戰役會在埃塞俄比亞爆發。在我的直覺中,那會是1場幫助埃塞俄比亞人民趕走意大利入侵軍隊的戰役。不知李主席怎麼看?”

    這個問題讓李潤石感覺到了壓力。程若凡果然是那種越接近軍事,越遠離政治就會越顯示出其聰明的家伙。這個關乎戰爭性質的問題其實頗為嚴肅,李潤石答道︰“如果你是懷疑歐洲會不會因為新加坡會議而改變在非洲的政策,我認為不可能。以歐洲的思維方式,即便歐洲要求意大利從埃塞俄比亞撤軍,埃塞俄比亞也不可能在印度洋戰略中幫到歐洲各國。而要求意大利從埃塞俄比亞撤軍,還會平白消耗歐洲的外交資源。

    即便歐洲真的考慮埃塞俄比亞問題,他們也是希望意大利頂在埃塞俄比亞,與我們作戰。既然意大利是法西斯同盟中重要的國家,納粹德國就1定要支援意大利,這樣就可以在埃及以南的地區消耗法西斯集團的力量。

    佔領埃塞俄比亞是墨索里尼自認為的重要政績,我們不能指望墨索里尼會主動撤出埃塞俄比亞。而納粹德國會非常清楚,在埃塞俄比亞投入力量毫無意義,只是單純的被消耗,並且被英法利用。所以存在1種可能,納粹德國不僅不會支援意大利,還會在意大利陷入不利的時候要求墨索里尼撤軍。

    至于英法為首的西歐集團與法西斯集團之間會如何在此進行博弈,我們等著看就好。如果英發集團與法西斯集團真的達成了合作,他們應該在紅海出口地區與我軍進行激戰,而不會等到我軍進攻到埃塞俄比亞後才開始討論。”

    程若凡只是點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麼。他從軍事上的判斷也是如此,在印度地區從英國殖民統治下解放後,激戰將在紅海地區展開。中國先控制海路的原因就在于切斷了歐洲各國在印度洋的海運後,歐洲各國就得在6地上糾結。

    不管是阿拉伯半島還是中東,歐洲各國的矛盾非常多,多到程若凡確信自己沒有能力理順這1切的程度。作為戰略家與政治家的李潤石方才的解釋雖然是李潤石即時的回答,已經讓程若凡受益匪淺,感覺之前幾個怎麼都想不明白的點總算被解開了。

    搞清了分析法西斯集團的方法論,程若凡就想到了甦聯,忍不住就想問問談判結果。但是這違反了紀律,程若凡還是忍住了。不過李潤石看出了程若凡欲言又止的樣子,嘆道︰“你們那邊分析了歐洲局勢麼?”

    只要不問最近的談判結果,程若凡還是樂于和李潤石討論甦聯,“分析結果中,德國對東部安全的忍受力越來越低。不管是希特勒還是斯大林,都不相信對方會真正遵守甦德互不侵犯條約。這個條約的有效期是10年,我們認為,如果有效期定為5年,或許真的有機會撐到有效期結束。

    以甦聯的發展速度而言,這個互不侵犯條約對甦聯極為有利。而且甦聯到現在為止,並沒有和德國簽訂1個兼顧雙方安全需求的新條約。從軍事上來看,現在的情況非常容易誘發軍事沖突。”

    .

    李潤石在軍事領域方面更願意傾听程若凡這種高級將領的觀點,而且程若凡並非是1個只考慮軍事的將領,李潤石更容易與程若凡進行溝通。

    听了程若凡對甦聯現狀的評價,李潤石問道︰“德國是出于東部安全的考慮而不是為了佔領甦聯西部地區的思路選擇與甦聯開戰?”

    “從軍事角度看,德國沒辦法真正兼並甦聯西部。民族不同,語言不通,文字也不同。德國可以通過軍事技術的優勢在甦聯西部贏得很多戰爭,但是沒有資源兼並甦聯西部。從軍事角度看,德國的戰略是擊敗數量巨大的甦聯紅軍,暫時佔領列寧格勒、莫斯科、巴庫油田。將甦聯政府攆到烏拉爾山以東。之後利用時間差,在甦聯西部建立起1系列民族國家。作為德國與甦聯之間的緩沖地帶。

    這個計劃中存在1個巨大的連鎖危機,如果甦聯戰敗後丟掉了烏克蘭,甦聯就可能請求中國支援甦聯。那麼德軍必須在中國軍隊趕到甦聯西部地區之前,完成對甦聯西部的佔領。這無疑加大了德國制定這個軍事計劃的難度。

    但是德國沒辦法接受甦聯主動進攻。甦聯1旦主動進攻,德國的東普魯士就是首先遭到進攻的目標,接下來就是華沙,之後就是德國首都柏林。甦聯不可能與德國小打小鬧,1旦動手就是大打出手。上萬輛坦克在幾萬架戰斗機的配合下1路向西,德國也很難在東歐大平原上組織起非常有效的防線。

    甦德雙方在東歐大平原上展開對攻,德國需要500萬兵力才能維持戰線。在英德媾和之後,德國其實已經完成了1輪大復原。之所以看著德國戰斗力依舊強大,不是德國軍隊數量增加,而是現階段2百萬德國國防軍已經完成了1輪換裝,這批部隊是德國的核心精銳,據說已經全部是裝甲部隊與摩托化部隊。

    德國這200萬軍隊拼光之後,剩余的德軍只能用步槍和迫擊炮對抗甦聯的鋼鐵洪流。甦聯不用拿下整個德國消滅了德國核心精銳之後,以易北河為界維持西部戰線。接著就可以揮軍南下,佔領東歐與中歐。

    此時的美國正在與我國在太平洋激戰。英國失去了印度與中東之後,回到非洲準備接受我軍的進攻。東歐正好沒有強大國家的介入,是1個對甦聯來說非常有利的時機。”

    听程若凡用平靜的語氣描述著戰爭格局,李潤石忍不住問道︰“這樣的軍事計劃是以什麼時間單位來規劃的?”

    “以歐洲的傳統來看,制定第1階段目標的時候,大概是以天為單位。完成第1階段目標後的下1階段,就比較自由了。”程若凡回答的很平靜,作為軍事家,制定這樣的作戰計劃是基本專業能力之1。

    “而且我在考慮這些的時候,已經很大程度上代入我軍的作戰風格。歐洲的戰爭計劃本身比我們可要刻板的多。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德國是任務型作戰,每1個接到命令的指揮官在作戰中都有很高的自由度。在歐洲,德軍的指揮水平與作戰能力是頂尖水平。甦聯紅軍的水平很難評價。”

    李潤石對此很有興趣,追問道︰“如果是我軍作戰呢?”

    程若凡的語氣中有了點自豪,“我軍現階段已經是空地1體化的作戰模式,在戰略空軍方面有很強的能力。如果是將甦軍原地由我軍替代,從戰爭開始的時候,整個德國就不存在所謂的後方。當德國的那點戰術空軍被我軍耗盡後,德國的所有工業中心,倉儲、交通樞紐,港口碼頭都將遭到徹底的轟炸。德國的補給將不復存在,其作戰呈現出存量消耗的局面。

    等德國正規軍被耗干後,我軍進入德國作戰的時候,面對的是缺乏重武器的民兵級部隊。等德國民兵級的部隊被耗干,其運輸工具也大多被摧毀之後,德國剩下的只有在城市內以及農村的各種小規模游擊隊。打到這個程度,朝鮮、越南、上緬甸的部隊都能順利完成下鄉清剿的軍事任務。”

    “若凡同志,你個人認為德國需要主動進攻甦聯麼?”李潤石問起了核心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與甦聯的1些大動作關系非常密切。而且何銳雖然在該出手的時候十分狠辣徹底,但是何銳從來不會貿然出手。

    解散第3國際對于甦聯來說是1個巨大的實力損失,斷然不可能因為中國允許亞洲地區共產黨合法而使得甦聯用解散第3國際作為交換。如果甦聯同意的話,肯定是因為更現實的威脅。

    程若凡沒有思考很久,他語氣平緩的答道︰“在完全不負責任的推測下,我個人認為德國應該會通過戰爭解除東部的威脅。當然了,跟在主席身邊這麼久,我認為應該有政治解決的可能性。但是最多1年,如果甦德兩國之間沒能通過政治手段解決戰略安全問題,德國主動進攻的可能性就變得非常大。”

    李潤石點點頭,這個結論雖然是從軍事角度來看,但是真的非常有其內在的方法論。在程若凡不考慮政治的時候,他的回答反倒有種高度的政治水平。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798章 中場會談(二十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798章 中場會談(二十六)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