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784章 中場會談(十二)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784章 中場會談(十二)

    如果沒有獲勝可能,先是資本決定退出戰爭,繼而政客決定退出戰爭,最後是民眾決定退出戰爭。何銳覺得石原能夠這麼講,可見日本已經對于戰爭未來的結果進行了認真分析。

    從歷史上各國的表現來看,石原的描述也不是那麼精確,但是在戰爭中受損最多的人必然會先產生退出戰爭的想法。現代社會的政府運營能力很強,在媒體宣傳、制度性懲罰之下,相當1部分民眾會成為被忽悠到最後的那批人。

    何銳沒有就此做出分析,而是從大方向上提出看法,“石原,在這次會議上會有1個共識。中國並沒有通過此次戰爭消滅資本主義的打算。世界人民在思想與制度上的敵人是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種族主義。經濟上的敵人則是官僚資本主義,也就是特權。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競爭,並不需要兵戎相見。”

    石原微微點頭。中國與大部分歐洲國家1樣,都自稱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社會主義與甦聯的社會主義大不相同,與歐洲的社會主義國家也大不相同。日本從沒有自稱為社會主義國家,雖然日本也學習中國,通過暴力革命手段執行了土改,但是日本的經濟制度整體上被認為是“資本主義”的那套。

    選擇資本主義經濟模式的日本與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中國之間並沒有因為經濟模式的不同爆發戰爭,而是在亞洲經濟共同體模式下和平共處。

    但是日本的確通過暴力革命鏟除了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政策來源。至于種族主義,前有歐美,現在有中國,現實並不支持日本民族優越論。現在的日本也就是看不起朝鮮以及非工業國,但這種程度的偏見完全能夠理解。嫌貧愛富是人性中的常見內容,有這種看法的不僅是日本,全世界各國都差不多。

    何銳繼續說道︰“我認為這次會議是否成功的標準並不是達成了某些協議,更不是各國選擇終止戰爭,達成和平。這次會議成功與否的標準是能否讓世界各國學者階層理解世界人民解放軍在這場戰爭中的立場。現階段世界各國大部分民眾都以為眼前的戰爭只是殖民主義瓜分世界的戰爭,只要讓世界人民知道還有另外1種新的選擇,如此多的傷亡就有了價值。”

    石原搖搖頭,“老師,您認為世界各國人民能夠理解到,這次戰爭是正義者發動的戰爭,而不是如以往那樣,由惡棍發動的戰爭?

    即便真的有人信,但是在民族主義面前,各國民眾在那些政治宣傳下,有能力保持冷靜麼?”

    何銳听石原終于說到這里,便笑道︰“這就是問題所在。我們到底能不能真正建立起1個全新的世界秩序?如果我們能夠建成,戰爭結束後的世界各國人民就能理解這場戰爭的意義。並且理解到戰爭中的犧牲者們到底被本國反動派們忽悠著上了戰場。

    如果我們本身果然是如同污蔑我們的那些宣傳1樣,在全世界搞起了霸權主義,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即便我們贏得了戰爭,所建立的秩序也會被推翻。面對現實利益的時候,人民群眾的眼楮是雪亮的!”

    石原本想反駁1下,卻猛的閉嘴不言。因為他突然發現何銳這是在表明態度,日本不要期待固定的利益,或者固定的地位。但這種結果與日本內閣成員們的期待有著巨大差距,這幫日本上層無力去改變何銳的立場,卻能夠給石原施壓。

    想了1陣,石原問道︰“老師,我想提升1些日本的軍需武器出口量。”

    何銳知道石原是準備撈點好處,好回去安撫日本上層。雖然何銳個人並不喜歡這樣的做法,但是日本社會的經濟與文化就那樣子,如果何銳不能給好處,他們就肯定得搞出點啥。

    最終何銳拿起電話,接通了總理吳有平,“有平,石原明天會去你那邊1趟。”

    電話那頭的吳有平立刻答道︰“來也也好,正好有1個會,請石原參加吧。會上討論的正好是1部分敏感技術的擴散問題。”

    “什麼敏感技術?”何銳有了點興趣。能讓吳有平說敏感,可是不容易。

    “會議是國內的企業從軍事研究機構獲得1部分技術。現階段我們正在從民間企業里面選擇合作伙伴。其中有1部分是為主席提出的集成電路的加工生產找企業。……主席,我覺得是不是有點冒險?”吳有平問道。

    何銳也不太能確定自己的決定是不是完全正確。如果到了和平時期,集成電路技術的確可以通過國家搞成產業,戰爭時期存在技術泄露的風險。但是何銳還是下了決心,“我拍過板,大膽干!”

    結束了電話,何銳才告訴石原,“你明天去找吳總理,他那邊準備開個會。”

    石原根本沒有多問,只是點頭表示贊同。談話結束片刻後,光子與石原夫人就手拉手的從外面進來,仿佛她們剛在外面聊完,此時走進來1樣。

    何銳當即起身與石原夫人握手,就請大家進餐廳吃飯。飯後,石原的臉很紅潤,他已經不準備談那些費心的政治問題,而是他能非常輕松應對的軍事問題。

    “老師,你認為美軍會在夏威夷群島投入多少兵力?”石原說著,點了根煙。

    何銳也點了根煙,“現階段美軍的空軍飛行員計劃好像是50100萬之間。我倒是很期待美軍真的這麼搞,因為這種規模的培訓需要大量有飛行經驗的飛行員,這就會讓美軍在戰場上投入的飛行員數量暴跌。”

    .

    石原稍微遲疑了1下才問道︰“老師,你是不是已經準備了更先進的武器。”

    何銳沒有立刻回答。他當然準備了更先進的常規武器。至于核武器的事情,何銳倒是準備在政治局進行討論,是否告知日本上層。不過何銳自己倒是不這麼急,因為核武器試驗會產生無法掩藏的地震波,已經搞了十幾次核試驗的中國在這方面的經驗豐富。

    如果想讓核武器小型化,更好的核材料是鐶。中國現階段是兩條腿走路,1方面進行鈾路線的核彈小型化,1方面開始搞鐶核彈。

    只要美國或者德國任何1個國家有核試驗,中國立刻就會發現。那時候即便何銳不想使用核武器,也得對這兩國的核試驗研究中心進行核打擊。

    不過何銳不認為有必要在現在就對石原說這些。沉吟片刻後,何銳問道︰“你說的更先進的武器指的是什麼?”

    石原也不隱瞞,“我們在英國也有點人脈,根據1些英國情報來源提供的消息,英國正在與德國1起搞1種叫彈道導彈的武器,據說可以將裝載數百公斤重炸藥的彈道導彈發射到幾百公里之外的制定目標。”

    听石原這麼講,何銳忍不住笑出聲。如果是這種武器,中國可不僅僅是有,還已經很成熟了。只是因為現階段中國還沒辦法生產處早期的碳縴維,所以輕質外殼拖延了列裝速度。

    何銳是看過歐美在21世紀對中國太空發射的酸溜溜的批評,這些批評認為,中國太空發射在大氣層內產生的垃圾威脅到了各國安全。還附帶了1些照片。在照片中,是1些中國火箭在飛行過程中按照程序脫落的1部分外殼。

    也是在那時候,何銳才通過照片發現中國的火箭外殼是內部多層空心結構。更令何銳驚嘆的是,明顯看著是金屬質地的外殼,竟然可以浮在海面上。中國在材料學上的進步,著實讓何銳這種航空領域的小白嘆為觀止。

    “有就有唄。”何銳笑完後答道。

    石原听到這里,試探道︰“老師,我們日本能否參加到這里面?”

    說完,石原盯著何銳看。這種尖端技術對日本經濟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是石原作為軍事家,他就是希望日本不要被排除在這個領域之外。

    何銳倒是不太在意,因為歷史上日本從美國接收了碳縴維技術後,的確很長時間搞的不錯。看著石原緊張的神色,何銳點點頭,“可以。”

    石原大喜,連忙感謝。何銳心中則判斷著是否可以將1部分電子技術向日本轉移,想了1陣,還是沒能下定決心。

    何銳並不害怕日本在電子技術上超越中國,因為日本的天然稟賦不可能讓日本做到這點。

    現階段,日本已經開始搞起了終身雇佣、年功序列的企業管理模式。

    因為日本人才稀缺,企業到處強搶人,優秀員工的跳槽給企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為了穩住人員體系,日本各大財團相繼采用了終身雇佣制,也就是鐵飯碗,這誘惑力就大了,政府也是大力支持。

    想留住人,就只能定期給這些人升職加薪,這就是年功序列的由來。後來為了繼續搞好勞資關系,又弄了個和事佬工會。

    這種恐怖的企業凝聚力,讓日本制造在上世紀享譽全球,1些員工舍身忘死、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也被稱為“匠人精神”。

    但這種成功有1個前提,那就是技術方向是明確的。日本和韓國1樣,采取的是“追趕者策略”,因為歐美已經把路走通了,你使勁攆就行,這時候這種集體主義的凝聚力,能讓日本追上甚至反超西方的跨國公司,典型的行業如鋼鐵、化工、造船、汽車、家電等等。

    然而當新技術到來時,所有人都在同1個起跑線上,未來的技術路徑不明,全靠自己摸索。這時候日本的問題就出現了。通常情況下,日本的技術開發只能押注在大企業身上,而大企業是由老板說了算,不管是激進還是保守,下面的人根本不敢反駁,只能照辦,可1旦決策失誤就會萬劫不復。

    何銳之所以沒辦法下定決心,是因為何銳本人也承受著巨大的內部壓力。哪怕是何銳推動工業分工合作,以及競爭體系,國內沒人敢直接反對,卻也會暗流涌動。想真的搞這種合作,非得戰爭結束後才行。

    最後何銳嘆道︰“石原君,我們還努力結束戰爭吧。”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784章 中場會談(十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784章 中場會談(十二)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