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763章 誰是黃雀(十三)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763章 誰是黃雀(十三)

    1942年1月13日清晨,孟買的兵營還沒出操、艦艇沒有開始每天的升旗儀式。3個飛抵孟買上空的中國空軍就開始對孟買的英軍兵營以及軍用泊位上的英國軍艦開始投彈。

    這就是現代戰爭中完全失去了制空權的悲哀。為了維持在印度的制空權,英國空軍在過去兩個月中被擊落了近1200架戰斗機。這是12個航空大隊所擁有的戰斗機,也是當下英國空軍全部4000架戰斗機中的30。

    損失這麼大的原因並不復雜,中國在印度戰區投入了74個航空大隊,戰斗機數量超過7000架。以6打1,英國空軍真的撐不住。

    從更高的空中俯覽印度,能看到中國空軍以印度北方山區的機場,以及東部德干高原附近的機場為出發地,在空中形成了兩條長長的通道。兩者的往返航程在2000公里左右,殲9戰斗機的最大航程為4800公里,機群抵達孟買後,還有2000公里以上的飛行距離可以用來執行作戰任務。

    由于殲9戰斗機裝備了自動駕駛儀,中國飛行員們只用在戰斗飛行中采取人工駕駛,其他時間都可以很輕松的坐在機艙里呈現休息狀態。

    孟買市區有軍事價值的並不多,在最初2小時的攻擊中就遭到了密集打擊。由于中國空軍並沒攻擊橋梁、鐵路、電報站等核心設施,不僅軍方消息得以快速傳遞,民間消息也開始快速擴散。

    此時,各種無線電都在快速收發信號。英國官方電台,民間商務電台,各國領事館電台,一些世界性大報紙租用的電台,都在快速發送消息。在進攻開始的兩個小時內,倫敦、巴黎、柏林、莫斯科、華盛頓都接收到了孟買遭到中國空軍大規模轟炸的情報。

    在這些密集的無線電信號中,有數個電台與中國空軍嚴密保護的幾架安裝了大量電子設備的空軍節點指揮機進行著無線電交流。既然英軍在印度已經沒有了空軍,很容易受到攻擊的節點指揮機也被派到前線。這些特殊飛機航程超過7000公里,沒安裝戰斗系統。大量的空間都用來安裝電子設備以及操作電子設備的技術人員,其電子設備可以從繁雜的信號中過濾出所需的信號。

    空襲剛結束,1200多名印度國民軍的精銳就分成3隊,直奔孟買城內3個軍火庫。他們在中國接受過系統訓練,各個部隊按照中國上一個時代的步兵模式編組,每一個排級作戰部隊都有自己的步話機小組,可以隨時與最高為營級的指揮部聯絡。

    守衛軍火庫的士兵大多是印度本地人,遠遠看到有打著旗幟的士兵向自己這邊奔來,幾名印度軍官交換了一下眼神,立刻掏出手槍對準了負責軍火庫的英國軍官。

    英國士兵一看這樣子,立刻舉起步槍。隨著嘩啦啦一片拉動槍栓的聲音,這些英國士兵們發現自己已經被數倍于自己的印度士兵的槍口指著。英國軍官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反抗的可能,卻還是故作氣憤的質問道︰“你們要背叛麼?”

    印度軍官板著臉答道︰“我們是印度人,我只忠于印度!”

    說完,印度軍官喝道︰“把他們繳械!”

    英國官兵們再無斗志,乖乖的被一群幾分鐘前還是英國人僕人的印度官兵繳械。此時印度國民軍已經到了軍火庫前,雙方軍官上前敬禮。印度軍官有些不安的說道︰“軍火庫的鑰匙不在我們手里。”

    印度國民軍軍官並沒有任何不快,他叫過十幾個抬著設備的士兵,讓他們將沖擊鑽與發電機連接起來。等發電機開始轟鳴,儀器指示電壓已經到位,印度國民軍指揮官才問道︰“哪里的牆最薄?”

    印度軍官一听說要鑿牆,當即說道︰“還是門最薄。”

    國民軍指揮官當即讓士兵拿出電鋸,又問道︰“門上哪里最薄?”

    合金鋸輪快速旋轉起來,被鐵皮加固的厚實木門在劇烈的摩擦下發出道道火花。火花噴濺到穿著專用服裝,帶著面具的的國民軍工兵身上和面具上,並沒有造成絲毫傷害。很快,能夠切割出能夠讓人爬進去的缺口,在更換鋸輪的空隙,好幾個士兵爬了進去。

    打著手電往里面走,就見到倉庫里還有半個倉庫的物資。拉下覆蓋在木箱外的帆布,一股軍火特有的油膩味道撲面而來。搬下幾個箱子,用撬棍打開蓋子,掀開稻草。一支支用油布包裹的李恩飛步槍就露了出來。沉甸甸的小箱子被打開,露出滿當當黃橙橙的子彈。

    剛檢查到這里,鋸門的激烈響聲再次停頓下來。大門在吱呀作響中被緩緩推開,門外士兵們的歡呼聲傳入倉庫里。起義的印度士兵們並沒想出該怎麼打破堅固的倉庫大門,眼見如此輕松就解決了問題,他們也終于能確定,起義軍至少不會出現彈藥匱乏的情況。

    印度國民軍的軍官立刻用步話機開始向指揮部呼叫。這些步話機的有效通訊距離都在15公里左右,不僅起義指揮部的錢德拉•鮑斯清楚听到了消息,在低空以每小時180公里的速度“緩慢”巡航的中國戰斗機也接收到了消息。

    十幾分鐘後,印度司令部也接到了消息。于岑上將摸著下巴,看著地圖上1000公里外的孟買,不免有些感慨。他參加過關于下一個時代戰爭的培訓班,培訓班里面展示了自動網絡的原型機。

    這些網絡包括有線網與無線網,采用計算機控制,無需人力進行接線。而且作為培訓班的講師,何銳介紹了這種網絡未來要達到的技術水平。前線的作戰將通過衛星,無線電,有線網絡,通過音頻與視頻,直接呈現在司令部內。

    原本參謀部需要通過層層信號傳遞,現在可以坐在幾干上萬公里外的距離,直接看到一線作戰部隊的設備能夠看到的各種畫面,並且與一線部隊直接進行通話交流。

    于岑很清楚,即便是那個時代,司令部肯定不可能直接指揮一線部隊的作戰。但是這種作戰系統卻為司令部提供了最及時的信息通訊,讓司令部可以隨時掌握一線作戰部隊的情況。對于軍隊來說,這是一種革命性的進步。

    即便這只是未來的戰爭形態,但眼前已經能夠達成的情報通訊也已經是革命性的。于岑已經可以掌握到一干多公里外,15分鐘內的最新情報。即便孟買起義失敗了,這些信息對于指揮整個戰局的司令部已經具備了重大意義。

    負責整個印度戰區的于岑很忙,但是于岑還是準備多看1個小時。到現在為止,中國軍隊已經完成了軍事改革。最大變化之一就是軍級以及軍級以上的參謀部規模相較以前擴大了數倍。新式的通訊系統,使得參謀部獲得的有效信息量是以前的十幾倍乃至于幾十倍。處理各種情況的能力同樣大大提升。

    于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關注或者不關注任何一個戰場,多出來數倍的參謀人員的工作就是處理大量有效情報。于岑絕大部分工作是簽署命令,而不是下達命令。

    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里,于岑一言不發。負責孟買起義進行支援指揮的並不是于岑,大量傳遞回來的數據顯示,孟買起義完全按照計劃在進行,印度國民軍在奪取了軍火庫之後,迅速聯絡上後續部隊,開始進行武裝。

    傳回來的信息中,出現了大量細節。譬如,中方聯絡人員通過無線電通知了接收完武器的印度軍隊,讓他們仔細擦拭掉槍油,並且進行了實彈射擊。

    听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包括于岑在內的不少中國軍官都笑了。這不是嘲笑,而是對中方人員工作感到滿意。之前出現過好多次拿到新裝備的印度起義軍忘記擦掉槍油,也沒有進行實彈射擊,導致戰斗中起義軍手持武器卻大規模出現無法擊發的事情。在正進行的孟買起義中,這些細節上都得到了注意。足以證明中國軍隊成長的非常快。

    一個小時後,于岑上將離開了指揮孟買起義的指揮室,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已經有不少文件放在他辦公桌上,上將翻看著最新的信息,戰況在他的腦海里逐漸構成。英國軍隊看似數量巨大,其實正在不斷瓦解。孟買起義無疑是在英軍的腰眼上插上致命的一刀,英國軍隊只能分兵起來援救。本就捉襟見肘的英國軍隊只會更加疲于奔命。

    放下文件,于岑上將想了一陣,提筆開始寫報告,“……以上,是戰況發展。根據印度戰區司令部判斷,英國殖民統治在印度的崩潰速度遠超戰前的設想。最多一個月內,英國在印度的軍隊將徹底覆滅。但是這也給我軍提出了新的問題,我軍在印度將以什麼樣的方式存在。此事關乎印度局勢,請主席給與指示。”

    何銳很快接到了電報,看完後也覺得必須對此事進行討論。于岑被選定為印度戰區司令,很大原因是在眾多候選人中,于岑是最激進的一個。他在講述對印度作戰計劃的時候,坦率提出,“三個月解放印度”。其他候選人都認為至少得46個月。

    于岑所說的三個月解放印度,指的是從1941年12月中旬,中國軍隊發動大規模進攻,到1942年3月初徹底解放印度。

    何銳也覺得這個時間差不多。但是現在看,印度人民求解放的態度十分激烈,到1942年2月初,英國陸軍在印度大概會被殲滅,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將徹底覆滅。正如于岑電報中所說,如果中國軍隊不能立刻轉變存在模式,印度地區內部有可能爆發大規模沖突。

    至于4億多人的印度到底會發生什麼,何銳也沒辦法準確判斷。想來想去,何銳本想讓李潤石負責印度工作,卻想到了那句“我想了10天10夜,都沒想明白印度為什麼搞我們”。印度地區的文化與中國大不相同,讓中國人搞清楚印度的思維,的確非常難。

    最終,何銳只能把外交部長李時光請來,詢問起最近與孟加拉國建交的問題。

    李時光神色中沒有任何興奮,他有些疲憊的答道︰“主席,孟加拉地區內部還沒達成共識呢。我很懷疑孟加拉地區會爆發內戰。”

    何銳想了想才答道︰“我覺得沒必要把一些內部斗毆提升到內戰的高度。”

    李時光听到這話後愣了愣,這才點頭稱是,“的確,孟加拉大概是談不上內戰。不過種族間的斗爭只怕會很激烈。”

    何銳也不想談這些破事,索性直入主題,“外交部的同志們負責的那些研究所,提出了什麼樣的方案?”

    “主席,南亞研究所主要是商務部負責。”李時光提醒道。

    “哦。”何銳答了一聲,這才想起具體分工。但此時也不能讓李時光白跑一趟,何銳問道︰“外交部最近與南美的聯絡有什麼進展麼?”

    “大部分南美國家都表示,他們無意介入與戰爭。但南美國家在私下表示,他們承受著美國的巨大外交壓力。我國正在通過學術討論平台與南美的學界進行討論,想讓南美各國明白,美國並沒有能力在與亞洲聯軍作戰的同時,還入侵南美國家。而我國並不尋求南美國家加入亞洲聯盟,也不尋求南美國家中斷與歐美國家的貿易。到現在來看,南美國家都表示理解了我國的態度。”

    何銳贊道,“外交部的工作做得很好。”

    李時光也覺得外交部盡力了,而且何銳與中央提出的要求也的確很合理。中國本就沒有進攻南美的計劃,而現階段歐美則大力捏造各種虛假消息,想讓南美國家相信中國的目標是征服世界,資源豐富的南美更是中國必然要征服的對象。

    好在歐美的目的是利用南美,南美國家倒是沒有被騙,他們並沒有選擇對中國宣戰。中國所有需要其實也僅僅是這點。

    李時光突然又想起件事,“主席,現在有超過10萬名南美左翼人士前來中國加入世界人民解放軍,這件事讓很多南美國家領導層感到警惕。主席對此有什麼建議?”

    “世界人民解放軍怎麼能缺了南美成員呢?”何銳反問。

    外交部長李時光有些無奈,“但是美國正在就此事對南美國家進行游說,美國表示,未來這些左翼人士將帶領中國軍隊進攻南美。所以美國希望南美各國能夠鎮壓左翼,尤其是共產黨。”

    何銳對此一點都不覺得意外,他問道︰“外交部分析中,美國會不會徹底法西斯化?畢竟美國有著深厚的種族主義傳統,這可是法西斯的沃土。”

    李時光正色答道︰“主席,外交部認為,美國越來越有可能以法律的形式對美國共產黨與左翼進行全面鎮壓。不知主席認為我們當下要針對美國哪一部分群眾進行宣傳喊話?”

    何銳稍一思索,便答道︰“向所有美國人喊話。這個喊話只提出一個問題,誰才是真正的美國人!”.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763章 誰是黃雀(十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763章 誰是黃雀(十三)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