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690章 國家的選擇往往因為不得以(七…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690章 國家的選擇往往因為不得以(七…

    1938年2月24日,李潤石突然接到程若凡的電話,請他參加一個會議。程若凡卻沒有告訴李潤石會議內容,只是說“保密會議”。既然到了會場就能解開謎底,李潤石準備享受一下驚喜。而且李潤石也有幾個小驚訝要帶給程若凡這家伙。

    國防大學19號樓門口安保嚴密,會議室外的少校中校都是隨行人員,會議室內的上將、中將、少將佔了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都是作為軍中骨干的大校。李潤石是少數沒穿軍服的人,這引起了不少軍人的好奇。

    很快,軍人們得知面前這位就是新任中央黨校校長李潤石書記,再看過來的目光就有些復雜。黨校書記負責黨校人事,黨校校長決定黨校的教學以及學院評定工作。很長一段時間,黨校校長由何銳出任。李潤石出任黨校校長,體制內人員的看法可是與體制外大大不同。何銳的權力會交給誰,現在何銳還不到50歲,身體很好,誰都不敢亂說這件事。但李潤石被任命為黨校校長,掌握著對黨員干部們的評定,組織部對領導干部的使用判斷中,黨校的評定分量很重。作為中央黨校校長的李潤石掌握著決定直接影響領導干部任免的巨大權力。

    徐乘風看到李潤石的舉止完全沒有受到這樣巨大權力的影響,只覺得何銳看人極準。人和人有差異,有些人權力越大,責任越大,反倒越是長袖善舞,舉重若輕。

    到了李潤石與程若凡身邊,就听李潤石說道︰“西班牙共和軍與國際縱隊已經開始在西班牙地中海沿海地區與弗朗哥叛軍展開激戰。”

    徐乘風腦海里浮現出西班牙的地圖,地圖上左邊是弗朗哥叛軍已經佔領的地區,這片區已經控制了西班牙的大西洋海岸線,現在爆發戰爭的是地圖右邊的地中海沿線,自然是弗朗哥叛軍試圖將西班牙東部共和國控制地區攔腰切斷。這是處于優勢一方很正常的選擇,也大概證明西班牙共和政府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之中。

    “西班牙共和政府看來頂不住了。”程若凡失望的嘆道。

    李潤石早就確定西班牙共和政府沒救了,也不接這個話茬,繼續說道︰“現在差不多可以確定納粹德國即將吞並奧地利,接下來就要輪到捷克了。英國首相張伯倫提出德國兼並奧地利的時候,奧地利不要指望得到其他大國支持後,美國政府宣布廢除金本位,提高關稅,繼續采取赤字政策。而且美國兩洋海軍法即將送到美國國會,據說兩洋海軍法的理由是,美國要平衡太平洋與大西洋地區的海軍壓力。”

    徐乘風第一個念頭是,造艦競賽引發戰爭。至于當下的局面,從1937年何銳牽頭搞出小組後,李潤石作為小組書記,對未來發展進行了各種預判。前面的預判都變成了現實,證明納粹德國現在瘋狂擴軍,利用軍隊優勢逼迫英法接受德國的領土要求。在李潤石的預判中,納粹德國想索要回來的領土包括奧地利、捷克以及東普魯士的但澤走廊。

    從德國的民族感情以及歷史淵源,德意志帝國是將奧地利踢出去之後的小德意志,既然奧匈帝國已經完蛋,德國拿回這幾個地區,建立完整的德意志國,也不算是強詞奪理。以納粹元首希特勒表現出來的洞悉力、勇氣、政治力,也組成完成這些任務。但是……

    徐乘風問道︰“這樣的結果還滿足不了納粹德國的經濟需求麼?”

    李潤石答道︰“納粹黨的理念中,一直認為德國的經濟問題是因為遭到了外國的封鎖,而不是德國自己的經濟政策有問題。現在納粹黨明顯不準備采取靠內部消化的方式解決經濟問題,就只能對外輸出。”

    “這是騎虎難下還是路徑依賴?”程若凡問。

    徐乘風听到這話,心中有些訝異。以前的程若凡認為帝國主義都不是啥好東西,他們的選擇全部出于邪惡的目的,所以程若凡只會說騎虎難下。現在能說出路徑依賴,證明程若凡的格局打開了不少,至少他會認為帝國主義者們首要目的是解決他們面對的問題,至于解決手段是不是邪惡,和目的是不是邪惡沒有關系。徐乘風自己也認為,帝國主義者的手段基本都是不當人的手段。如果帝國主義者偶爾講一點道理,那必然是被逼無奈的局面下。但國家之間不講道德,只講立場。帝國主義者的目的肯定是為他們本國的統治階級服務,在帝國主義者看來,他們自己都是如日月可鑒的愛國者。

    程若凡這家伙已經獲得了巨大進步,徐乘風問道︰“能不能判斷出納粹德國兼並捷克的時間?”

    “這個完全要看德國消化奧地利的時間,過去十幾年里,納粹黨就在奧地利與甦台德地區發展。真正的發動兼並只取決于外部條件。”李潤石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徐乘風正想再問,就听程若凡問道︰“美國敢參與到這麼激烈的歐洲問題中去麼?”

    這看法讓徐乘風又是有些訝異,程若凡格局提升後,問的問題也不同了。如果是以前,程若凡肯定會問美國會怎麼樣的推波助瀾。在情緒比較激動的時候,程若凡甚至有可能直接拋出“美國會不會跳上去搞事”的傻問題。倒不是說程若凡真的會認為美國會跳進歐洲激烈的矛盾漩渦里面,而是這家伙惰于思考的時候,就會偷懶的設一個界限,然後從別人那里得到答案。有了界限後,思考就會變得輕松很多。

    李潤石答道︰“美國會繼續在西班牙問題上主張國際縱隊要先離開西班牙。”

    徐乘風點點頭,如果李潤石的判斷是正確的,這的確是美國能夠給法西斯集團的支持。納粹兼並奧地利,如果再兼並了捷克,就將中歐工業化水平最高的兩個地區納入到德國版圖內。這兩個國家人口加起來近干萬,得有法國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得到這兩個國家後,德國實力大增。

    最可笑的是,法國在這兩個國家還有不少投資,等于是法國做了鍋菜,被納粹德國給端走了。而美國的主張起到了促成西班牙共和政府完蛋的效果,如果法國現在不能竭盡全力打斷這個進程,法國就是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

    這種層次的交流就是幾句話,三人很快參與到這次會議中。技術人員拿出一個六邊形的金屬設備,打開上半部的盒蓋,露出內部大部分是紅色透明零件的設備。李潤石看過資料,記住了一些專用名詞。除了這些名詞之外,李潤石對激光陀螺儀的感覺只剩下這設備看上去有種類似奇妙機械心髒一樣的工業美感。

    接下來的會議上,李潤石本以為自己要听天書了,卻沒想到研發單位只是用李潤石都能明白的話講述了基本原理。以及一部分技術參數,包括精度,壽命,以及與當下最高精度的陀螺儀相比的價格。當軍人們听說,量產後的激光陀螺儀價格大概是普通陀螺儀三分之一的時候,當即有人帶頭鼓掌,隨即掌聲在會議室內猛烈的響起。

    徐乘風騰的站起身,神色嚴肅的向眾人做了噤聲的手勢,大家才想起此行前的規定,全都停下動作。但眾人神色中洋溢著的興奮卻阻擋不住,那真的是笑開了花。然後這些承擔著具體工作的大校與少將們都圍上去問東問西,不負責具體工作的領導們往後退,退著退著就退到其他房間去了。

    領導們的工作與這些具體科技沒關系,程若凡很懷念的說道︰“我記得好像是1920年請了特斯拉到東北吧,那時候就建了光電反應中心,到現在18年了……算了,既然都造出來了,接下來就可以算這筆賬。”

    沒人誤會“算賬”的意思,徐乘風笑道︰“打一場好帝國主義戰爭的賬算的差不多吧。李書記,你有什麼意見麼?”

    “打一場帝國主義戰爭,就是欺負一下英法。打一場好帝國主義戰爭,就得逼著美國與我們合作。打一場社會主義解放戰爭,就要擊敗歐美。現在能做到什麼地步,得軍委算出來。”

    徐乘風只是點頭,卻沒立刻接腔。不管是誰來算賬,最後都得交給何銳看。到現在為止,中國各種政策的發起者都是何銳,向何銳做匯報不是件容易事。何銳算出來的賬,或許才是最精準的。

    “美國維持10萬架飛機的成本,是我們維持30萬架飛機的成本。”程若凡說出自己的評估。

    李潤石听到這個數字後很開心,這就是算賬。制定戰略靠的不是奇思妙想,一個國家能夠擁有多大的戰爭實力,是靠翔實的經濟數據算出來的。所以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戰術因為勝利而正確。

    程若凡算的數字和李潤石算的差不多。就以中國空軍為例,國防軍計算出,中國在戰爭中需要維持10萬架以上的飛機,以各種損耗來判斷,至少需要生產至少30萬架戰斗機。中國現在的主流戰斗機與全球最頂尖的戰斗機相比,絕不會居于劣勢。在此階段上,中國戰斗機的成本控制就成了戰爭能否打下去的關鍵。

    為了降低成本,中國生產了至少幾十台各種萬噸水壓機。為了制造這些超大型設備,中國投資極為巨大。但是這些超大型設備提升了中國的工業設計與生產能力,即便以後不用這些超大設備加工軍事裝備零件,照樣有大量其他工業零件排著隊等加工。在這些設備的壽命內,制造成本可以全面回收。

    具體到戰斗機上,中國不僅只研發了現在的殲9,還開發了好幾款使用活塞式發動機原型機,經過對比後確定,這些活塞式發動機添加了增壓設備後,戰斗力與中國殲9戰斗機大概持平,但是帶增壓渦輪設備的活塞式制造成本就比采用渦槳發動機的飛機高了不少。

    除了制造費用之外,為了讓活塞式發動機發揮出高功率,這些飛機需要使用價格昂貴的高辛烷汽油。而中國殲9的發動機使用航空煤油。使用成本差距之大,令人震驚。

    中國與美國洛克菲勒財團合作近10年,共同開發分享了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石油裂解技術,從成本核算角度,中國最先進的大型石油加工企業生產出的高辛烷汽油價格在是航空煤油的35倍。如果美國失去了中東以及東南亞適合加工高辛烷汽油的原油來源,靠美國本土以及周邊國家的油田,高辛烷汽油的價格有可能是航空煤油的58倍。

    有了這樣的數字支撐,美國制造和維持10萬架戰斗的進行戰爭的成本,足夠中國維持30萬架戰斗機。中國多出來的戰斗機,可以用在各個方面。譬如,切斷美國獲得優質原油的渠道,逼迫美國以高成本來維持戰爭。這就是為什麼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的原因,中美之間爆發戰爭後,中國只要執行正確的戰略,持續打下去,就能打贏。不是美國沒有戰爭決心,也不是美國軍人怕死,而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美國連續數年把90的工農業產值都用在戰爭上,美國也堅持不到勝利的那一天。

    戰略家並非大國獨有,大國、中等國家、小國,只要有受過足夠相關教育的人,能夠正確理解戰略,就可以成為戰略家。只是小國的戰略上限比大國的戰略下限都低,自然在很多領域扛不住。小國會被輕易佔領乃至于征服,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這不等于大國就可以有無限的空間,大國的問題在于戰略目的。打仗是極為花錢的事情,最近半年的戰略計算得出,一旦開戰後的軍費數字為每年4200億中國元,約為700億美元。中國預計1941年的gdp能達到1.2萬億中國元,大概三分之一的gdp就用在戰爭上了,這可是一筆極大的錢。

    在戰爭沒有爆發的現在,每年大概需要投入1200億中國元,約為200億美元。這筆支出同樣巨大。很多國家不是看不到戰爭的收益,而是還沒等到獲利,本國經濟在準備戰爭的期間就被拖垮了。

    徐乘風同樣理解這些問題,以至于現在他更加傾向于打一場帝國主義戰爭,頂多是打一場好帝國主義戰爭。既然好帝國主義戰爭也能讓殖民體系崩潰,又何必耗費巨大的國力打一場社會主義解放戰爭呢?

    要是打帝國主義戰爭,中國的目標只是解放亞洲,那可就更簡單了。戰爭費用甚至能直接降低到每年2400億中國元,折合400億美元。只佔未來中國gdp的15左右,中國完全可以承擔這樣的壓力。

    領導們的話都很短,因為大家都知道說那麼長毫無意義。徐乘風說道︰“我個人傾向于每年2400億的計劃。”

    程若凡只是微微嘆氣,卻不吭聲。李潤石也不希望打這麼一場仗,既然只能打出一個好帝國主義的結果,所以也沒吭聲。徐乘風看兩人如此,也沉默下來。三人都知道不能這麼僵持,李潤石打破了沉默,“既然已經有了明確的數字,我們向主席上報吧。”

    程若凡當即表示同意。徐乘風知道自己無法說服對面的兩位,最重要的是,徐乘風知道何銳希望打一場解放世界的戰爭,只能答應下來。

    兩個小時後,何銳在三人面前開始翻看計劃內容。何銳翻得極快,仿佛小孩子翻書。十幾分鐘後,何銳合上了計劃書,“我覺得2400億的計劃差不太多,也能打一場社會主義解放戰爭。”

    “真的?”徐乘風忍不住問道。他不管怎麼算,都算不出何銳所說的這個結果。

    程若凡也不敢相信何銳的話,就提出了他的看法,“以戰養戰?”

    何銳笑道︰“不是以戰養戰。我覺得應該這麼講,三份軍事,七分政治。如果能做到,最後攻入帝國主義首都的那些軍隊,是世界聯軍,而不是中國軍隊。”

    程若凡覺得何銳所說的大概不是以戰養戰,但是又會看著很類似。而徐乘風著實想不出,只是幾年時間里,一群殖民地的土兵要用什麼辦法才能擁有能與列強作戰的實力。

    李潤石倒是心中大喜。他這半年時間里面反復考慮,認為只有發揮出廣大殖民人民的反抗精神,才能聚沙成塔,組建起能夠與歐美帝國主義作戰的實力。只是這麼做需要非常高明的經濟組織能力,李潤石自己沒能想出完整的方案,也沒能通過對其他人的交談找出完整的思路。不過李潤石相信,只有這種方式才能戰勝歐美帝國主義。

    何銳自己做過計劃,此時所需要的是中央的核心領導們先跟上步調節奏。此時三份計劃書足以證明大家跟上來了,那麼接下來的工作就簡單得多。

    敲了敲桌上的計劃書,何銳問︰“我再問一個問題,你們沒有寫清楚,執行這個計劃的是一個委員會,還是一個戰爭內閣。誰來回答一下?”

    1秒記住︰。手機版閱讀網址︰

    徐乘風只是點頭,卻沒立刻接腔。不管是誰來算賬,最後都得交給何銳看。到現在為止,中國各種政策的發起者都是何銳,向何銳做匯報不是件容易事。何銳算出來的賬,或許才是最精準的。

    “美國維持10萬架飛機的成本,是我們維持30萬架飛機的成本。”程若凡說出自己的評估。

    李潤石听到這個數字後很開心,這就是算賬。制定戰略靠的不是奇思妙想,一個國家能夠擁有多大的戰爭實力,是靠翔實的經濟數據算出來的。所以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戰術因為勝利而正確。

    程若凡算的數字和李潤石算的差不多。就以中國空軍為例,國防軍計算出,中國在戰爭中需要維持10萬架以上的飛機,以各種損耗來判斷,至少需要生產至少30萬架戰斗機。中國現在的主流戰斗機與全球最頂尖的戰斗機相比,絕不會居于劣勢。在此階段上,中國戰斗機的成本控制就成了戰爭能否打下去的關鍵。

    為了降低成本,中國生產了至少幾十台各種萬噸水壓機。為了制造這些超大型設備,中國投資極為巨大。但是這些超大型設備提升了中國的工業設計與生產能力,即便以後不用這些超大設備加工軍事裝備零件,照樣有大量其他工業零件排著隊等加工。在這些設備的壽命內,制造成本可以全面回收。

    具體到戰斗機上,中國不僅只研發了現在的殲9,還開發了好幾款使用活塞式發動機原型機,經過對比後確定,這些活塞式發動機添加了增壓設備後,戰斗力與中國殲9戰斗機大概持平,但是帶增壓渦輪設備的活塞式制造成本就比采用渦槳發動機的飛機高了不少。

    除了制造費用之外,為了讓活塞式發動機發揮出高功率,這些飛機需要使用價格昂貴的高辛烷汽油。而中國殲9的發動機使用航空煤油。使用成本差距之大,令人震驚。

    中國與美國洛克菲勒財團合作近10年,共同開發分享了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石油裂解技術,從成本核算角度,中國最先進的大型石油加工企業生產出的高辛烷汽油價格在是航空煤油的35倍。如果美國失去了中東以及東南亞適合加工高辛烷汽油的原油來源,靠美國本土以及周邊國家的油田,高辛烷汽油的價格有可能是航空煤油的58倍。

    有了這樣的數字支撐,美國制造和維持10萬架戰斗的進行戰爭的成本,足夠中國維持30萬架戰斗機。中國多出來的戰斗機,可以用在各個方面。譬如,切斷美國獲得優質原油的渠道,逼迫美國以高成本來維持戰爭。這就是為什麼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的原因,中美之間爆發戰爭後,中國只要執行正確的戰略,持續打下去,就能打贏。不是美國沒有戰爭決心,也不是美國軍人怕死,而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美國連續數年把90的工農業產值都用在戰爭上,美國也堅持不到勝利的那一天。

    戰略家並非大國獨有,大國、中等國家、小國,只要有受過足夠相關教育的人,能夠正確理解戰略,就可以成為戰略家。只是小國的戰略上限比大國的戰略下限都低,自然在很多領域扛不住。小國會被輕易佔領乃至于征服,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這不等于大國就可以有無限的空間,大國的問題在于戰略目的。打仗是極為花錢的事情,最近半年的戰略計算得出,一旦開戰後的軍費數字為每年4200億中國元,約為700億美元。中國預計1941年的gdp能達到1.2萬億中國元,大概三分之一的gdp就用在戰爭上了,這可是一筆極大的錢。

    在戰爭沒有爆發的現在,每年大概需要投入1200億中國元,約為200億美元。這筆支出同樣巨大。很多國家不是看不到戰爭的收益,而是還沒等到獲利,本國經濟在準備戰爭的期間就被拖垮了。

    徐乘風同樣理解這些問題,以至于現在他更加傾向于打一場帝國主義戰爭,頂多是打一場好帝國主義戰爭。既然好帝國主義戰爭也能讓殖民體系崩潰,又何必耗費巨大的國力打一場社會主義解放戰爭呢?

    要是打帝國主義戰爭,中國的目標只是解放亞洲,那可就更簡單了。戰爭費用甚至能直接降低到每年2400億中國元,折合400億美元。只佔未來中國gdp的15左右,中國完全可以承擔這樣的壓力。

    領導們的話都很短,因為大家都知道說那麼長毫無意義。徐乘風說道︰“我個人傾向于每年2400億的計劃。”

    程若凡只是微微嘆氣,卻不吭聲。李潤石也不希望打這麼一場仗,既然只能打出一個好帝國主義的結果,所以也沒吭聲。徐乘風看兩人如此,也沉默下來。三人都知道不能這麼僵持,李潤石打破了沉默,“既然已經有了明確的數字,我們向主席上報吧。”

    程若凡當即表示同意。徐乘風知道自己無法說服對面的兩位,最重要的是,徐乘風知道何銳希望打一場解放世界的戰爭,只能答應下來。

    兩個小時後,何銳在三人面前開始翻看計劃內容。何銳翻得極快,仿佛小孩子翻書。十幾分鐘後,何銳合上了計劃書,“我覺得2400億的計劃差不太多,也能打一場社會主義解放戰爭。”

    “真的?”徐乘風忍不住問道。他不管怎麼算,都算不出何銳所說的這個結果。

    程若凡也不敢相信何銳的話,就提出了他的看法,“以戰養戰?”

    何銳笑道︰“不是以戰養戰。我覺得應該這麼講,三份軍事,七分政治。如果能做到,最後攻入帝國主義首都的那些軍隊,是世界聯軍,而不是中國軍隊。”

    程若凡覺得何銳所說的大概不是以戰養戰,但是又會看著很類似。而徐乘風著實想不出,只是幾年時間里,一群殖民地的土兵要用什麼辦法才能擁有能與列強作戰的實力。

    李潤石倒是心中大喜。他這半年時間里面反復考慮,認為只有發揮出廣大殖民人民的反抗精神,才能聚沙成塔,組建起能夠與歐美帝國主義作戰的實力。只是這麼做需要非常高明的經濟組織能力,李潤石自己沒能想出完整的方案,也沒能通過對其他人的交談找出完整的思路。不過李潤石相信,只有這種方式才能戰勝歐美帝國主義。

    何銳自己做過計劃,此時所需要的是中央的核心領導們先跟上步調節奏。此時三份計劃書足以證明大家跟上來了,那麼接下來的工作就簡單得多。

    敲了敲桌上的計劃書,何銳問︰“我再問一個問題,你們沒有寫清楚,執行這個計劃的是一個委員會,還是一個戰爭內閣。誰來回答一下?”

    1秒記住︰。手機版閱讀網址︰

    徐乘風只是點頭,卻沒立刻接腔。不管是誰來算賬,最後都得交給何銳看。到現在為止,中國各種政策的發起者都是何銳,向何銳做匯報不是件容易事。何銳算出來的賬,或許才是最精準的。

    “美國維持10萬架飛機的成本,是我們維持30萬架飛機的成本。”程若凡說出自己的評估。

    李潤石听到這個數字後很開心,這就是算賬。制定戰略靠的不是奇思妙想,一個國家能夠擁有多大的戰爭實力,是靠翔實的經濟數據算出來的。所以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戰術因為勝利而正確。

    程若凡算的數字和李潤石算的差不多。就以中國空軍為例,國防軍計算出,中國在戰爭中需要維持10萬架以上的飛機,以各種損耗來判斷,至少需要生產至少30萬架戰斗機。中國現在的主流戰斗機與全球最頂尖的戰斗機相比,絕不會居于劣勢。在此階段上,中國戰斗機的成本控制就成了戰爭能否打下去的關鍵。

    為了降低成本,中國生產了至少幾十台各種萬噸水壓機。為了制造這些超大型設備,中國投資極為巨大。但是這些超大型設備提升了中國的工業設計與生產能力,即便以後不用這些超大設備加工軍事裝備零件,照樣有大量其他工業零件排著隊等加工。在這些設備的壽命內,制造成本可以全面回收。

    具體到戰斗機上,中國不僅只研發了現在的殲9,還開發了好幾款使用活塞式發動機原型機,經過對比後確定,這些活塞式發動機添加了增壓設備後,戰斗力與中國殲9戰斗機大概持平,但是帶增壓渦輪設備的活塞式制造成本就比采用渦槳發動機的飛機高了不少。

    除了制造費用之外,為了讓活塞式發動機發揮出高功率,這些飛機需要使用價格昂貴的高辛烷汽油。而中國殲9的發動機使用航空煤油。使用成本差距之大,令人震驚。

    中國與美國洛克菲勒財團合作近10年,共同開發分享了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石油裂解技術,從成本核算角度,中國最先進的大型石油加工企業生產出的高辛烷汽油價格在是航空煤油的35倍。如果美國失去了中東以及東南亞適合加工高辛烷汽油的原油來源,靠美國本土以及周邊國家的油田,高辛烷汽油的價格有可能是航空煤油的58倍。

    有了這樣的數字支撐,美國制造和維持10萬架戰斗的進行戰爭的成本,足夠中國維持30萬架戰斗機。中國多出來的戰斗機,可以用在各個方面。譬如,切斷美國獲得優質原油的渠道,逼迫美國以高成本來維持戰爭。這就是為什麼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的原因,中美之間爆發戰爭後,中國只要執行正確的戰略,持續打下去,就能打贏。不是美國沒有戰爭決心,也不是美國軍人怕死,而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美國連續數年把90的工農業產值都用在戰爭上,美國也堅持不到勝利的那一天。

    戰略家並非大國獨有,大國、中等國家、小國,只要有受過足夠相關教育的人,能夠正確理解戰略,就可以成為戰略家。只是小國的戰略上限比大國的戰略下限都低,自然在很多領域扛不住。小國會被輕易佔領乃至于征服,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這不等于大國就可以有無限的空間,大國的問題在于戰略目的。打仗是極為花錢的事情,最近半年的戰略計算得出,一旦開戰後的軍費數字為每年4200億中國元,約為700億美元。中國預計1941年的gdp能達到1.2萬億中國元,大概三分之一的gdp就用在戰爭上了,這可是一筆極大的錢。

    在戰爭沒有爆發的現在,每年大概需要投入1200億中國元,約為200億美元。這筆支出同樣巨大。很多國家不是看不到戰爭的收益,而是還沒等到獲利,本國經濟在準備戰爭的期間就被拖垮了。

    徐乘風同樣理解這些問題,以至于現在他更加傾向于打一場帝國主義戰爭,頂多是打一場好帝國主義戰爭。既然好帝國主義戰爭也能讓殖民體系崩潰,又何必耗費巨大的國力打一場社會主義解放戰爭呢?

    要是打帝國主義戰爭,中國的目標只是解放亞洲,那可就更簡單了。戰爭費用甚至能直接降低到每年2400億中國元,折合400億美元。只佔未來中國gdp的15左右,中國完全可以承擔這樣的壓力。

    領導們的話都很短,因為大家都知道說那麼長毫無意義。徐乘風說道︰“我個人傾向于每年2400億的計劃。”

    程若凡只是微微嘆氣,卻不吭聲。李潤石也不希望打這麼一場仗,既然只能打出一個好帝國主義的結果,所以也沒吭聲。徐乘風看兩人如此,也沉默下來。三人都知道不能這麼僵持,李潤石打破了沉默,“既然已經有了明確的數字,我們向主席上報吧。”

    程若凡當即表示同意。徐乘風知道自己無法說服對面的兩位,最重要的是,徐乘風知道何銳希望打一場解放世界的戰爭,只能答應下來。

    兩個小時後,何銳在三人面前開始翻看計劃內容。何銳翻得極快,仿佛小孩子翻書。十幾分鐘後,何銳合上了計劃書,“我覺得2400億的計劃差不太多,也能打一場社會主義解放戰爭。”

    “真的?”徐乘風忍不住問道。他不管怎麼算,都算不出何銳所說的這個結果。

    程若凡也不敢相信何銳的話,就提出了他的看法,“以戰養戰?”

    何銳笑道︰“不是以戰養戰。我覺得應該這麼講,三份軍事,七分政治。如果能做到,最後攻入帝國主義首都的那些軍隊,是世界聯軍,而不是中國軍隊。”

    程若凡覺得何銳所說的大概不是以戰養戰,但是又會看著很類似。而徐乘風著實想不出,只是幾年時間里,一群殖民地的土兵要用什麼辦法才能擁有能與列強作戰的實力。

    李潤石倒是心中大喜。他這半年時間里面反復考慮,認為只有發揮出廣大殖民人民的反抗精神,才能聚沙成塔,組建起能夠與歐美帝國主義作戰的實力。只是這麼做需要非常高明的經濟組織能力,李潤石自己沒能想出完整的方案,也沒能通過對其他人的交談找出完整的思路。不過李潤石相信,只有這種方式才能戰勝歐美帝國主義。

    何銳自己做過計劃,此時所需要的是中央的核心領導們先跟上步調節奏。此時三份計劃書足以證明大家跟上來了,那麼接下來的工作就簡單得多。

    敲了敲桌上的計劃書,何銳問︰“我再問一個問題,你們沒有寫清楚,執行這個計劃的是一個委員會,還是一個戰爭內閣。誰來回答一下?”

    1秒記住︰。手機版閱讀網址︰

    徐乘風只是點頭,卻沒立刻接腔。不管是誰來算賬,最後都得交給何銳看。到現在為止,中國各種政策的發起者都是何銳,向何銳做匯報不是件容易事。何銳算出來的賬,或許才是最精準的。

    “美國維持10萬架飛機的成本,是我們維持30萬架飛機的成本。”程若凡說出自己的評估。

    李潤石听到這個數字後很開心,這就是算賬。制定戰略靠的不是奇思妙想,一個國家能夠擁有多大的戰爭實力,是靠翔實的經濟數據算出來的。所以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戰術因為勝利而正確。

    程若凡算的數字和李潤石算的差不多。就以中國空軍為例,國防軍計算出,中國在戰爭中需要維持10萬架以上的飛機,以各種損耗來判斷,至少需要生產至少30萬架戰斗機。中國現在的主流戰斗機與全球最頂尖的戰斗機相比,絕不會居于劣勢。在此階段上,中國戰斗機的成本控制就成了戰爭能否打下去的關鍵。

    為了降低成本,中國生產了至少幾十台各種萬噸水壓機。為了制造這些超大型設備,中國投資極為巨大。但是這些超大型設備提升了中國的工業設計與生產能力,即便以後不用這些超大設備加工軍事裝備零件,照樣有大量其他工業零件排著隊等加工。在這些設備的壽命內,制造成本可以全面回收。

    具體到戰斗機上,中國不僅只研發了現在的殲9,還開發了好幾款使用活塞式發動機原型機,經過對比後確定,這些活塞式發動機添加了增壓設備後,戰斗力與中國殲9戰斗機大概持平,但是帶增壓渦輪設備的活塞式制造成本就比采用渦槳發動機的飛機高了不少。

    除了制造費用之外,為了讓活塞式發動機發揮出高功率,這些飛機需要使用價格昂貴的高辛烷汽油。而中國殲9的發動機使用航空煤油。使用成本差距之大,令人震驚。

    中國與美國洛克菲勒財團合作近10年,共同開發分享了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石油裂解技術,從成本核算角度,中國最先進的大型石油加工企業生產出的高辛烷汽油價格在是航空煤油的35倍。如果美國失去了中東以及東南亞適合加工高辛烷汽油的原油來源,靠美國本土以及周邊國家的油田,高辛烷汽油的價格有可能是航空煤油的58倍。

    有了這樣的數字支撐,美國制造和維持10萬架戰斗的進行戰爭的成本,足夠中國維持30萬架戰斗機。中國多出來的戰斗機,可以用在各個方面。譬如,切斷美國獲得優質原油的渠道,逼迫美國以高成本來維持戰爭。這就是為什麼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的原因,中美之間爆發戰爭後,中國只要執行正確的戰略,持續打下去,就能打贏。不是美國沒有戰爭決心,也不是美國軍人怕死,而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美國連續數年把90的工農業產值都用在戰爭上,美國也堅持不到勝利的那一天。

    戰略家並非大國獨有,大國、中等國家、小國,只要有受過足夠相關教育的人,能夠正確理解戰略,就可以成為戰略家。只是小國的戰略上限比大國的戰略下限都低,自然在很多領域扛不住。小國會被輕易佔領乃至于征服,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這不等于大國就可以有無限的空間,大國的問題在于戰略目的。打仗是極為花錢的事情,最近半年的戰略計算得出,一旦開戰後的軍費數字為每年4200億中國元,約為700億美元。中國預計1941年的gdp能達到1.2萬億中國元,大概三分之一的gdp就用在戰爭上了,這可是一筆極大的錢。

    在戰爭沒有爆發的現在,每年大概需要投入1200億中國元,約為200億美元。這筆支出同樣巨大。很多國家不是看不到戰爭的收益,而是還沒等到獲利,本國經濟在準備戰爭的期間就被拖垮了。

    徐乘風同樣理解這些問題,以至于現在他更加傾向于打一場帝國主義戰爭,頂多是打一場好帝國主義戰爭。既然好帝國主義戰爭也能讓殖民體系崩潰,又何必耗費巨大的國力打一場社會主義解放戰爭呢?

    要是打帝國主義戰爭,中國的目標只是解放亞洲,那可就更簡單了。戰爭費用甚至能直接降低到每年2400億中國元,折合400億美元。只佔未來中國gdp的15左右,中國完全可以承擔這樣的壓力。

    領導們的話都很短,因為大家都知道說那麼長毫無意義。徐乘風說道︰“我個人傾向于每年2400億的計劃。”

    程若凡只是微微嘆氣,卻不吭聲。李潤石也不希望打這麼一場仗,既然只能打出一個好帝國主義的結果,所以也沒吭聲。徐乘風看兩人如此,也沉默下來。三人都知道不能這麼僵持,李潤石打破了沉默,“既然已經有了明確的數字,我們向主席上報吧。”

    程若凡當即表示同意。徐乘風知道自己無法說服對面的兩位,最重要的是,徐乘風知道何銳希望打一場解放世界的戰爭,只能答應下來。

    兩個小時後,何銳在三人面前開始翻看計劃內容。何銳翻得極快,仿佛小孩子翻書。十幾分鐘後,何銳合上了計劃書,“我覺得2400億的計劃差不太多,也能打一場社會主義解放戰爭。”

    “真的?”徐乘風忍不住問道。他不管怎麼算,都算不出何銳所說的這個結果。

    程若凡也不敢相信何銳的話,就提出了他的看法,“以戰養戰?”

    何銳笑道︰“不是以戰養戰。我覺得應該這麼講,三份軍事,七分政治。如果能做到,最後攻入帝國主義首都的那些軍隊,是世界聯軍,而不是中國軍隊。”

    程若凡覺得何銳所說的大概不是以戰養戰,但是又會看著很類似。而徐乘風著實想不出,只是幾年時間里,一群殖民地的土兵要用什麼辦法才能擁有能與列強作戰的實力。

    李潤石倒是心中大喜。他這半年時間里面反復考慮,認為只有發揮出廣大殖民人民的反抗精神,才能聚沙成塔,組建起能夠與歐美帝國主義作戰的實力。只是這麼做需要非常高明的經濟組織能力,李潤石自己沒能想出完整的方案,也沒能通過對其他人的交談找出完整的思路。不過李潤石相信,只有這種方式才能戰勝歐美帝國主義。

    何銳自己做過計劃,此時所需要的是中央的核心領導們先跟上步調節奏。此時三份計劃書足以證明大家跟上來了,那麼接下來的工作就簡單得多。

    敲了敲桌上的計劃書,何銳問︰“我再問一個問題,你們沒有寫清楚,執行這個計劃的是一個委員會,還是一個戰爭內閣。誰來回答一下?”

    1秒記住︰。手機版閱讀網址︰

    徐乘風只是點頭,卻沒立刻接腔。不管是誰來算賬,最後都得交給何銳看。到現在為止,中國各種政策的發起者都是何銳,向何銳做匯報不是件容易事。何銳算出來的賬,或許才是最精準的。

    “美國維持10萬架飛機的成本,是我們維持30萬架飛機的成本。”程若凡說出自己的評估。

    李潤石听到這個數字後很開心,這就是算賬。制定戰略靠的不是奇思妙想,一個國家能夠擁有多大的戰爭實力,是靠翔實的經濟數據算出來的。所以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戰術因為勝利而正確。

    程若凡算的數字和李潤石算的差不多。就以中國空軍為例,國防軍計算出,中國在戰爭中需要維持10萬架以上的飛機,以各種損耗來判斷,至少需要生產至少30萬架戰斗機。中國現在的主流戰斗機與全球最頂尖的戰斗機相比,絕不會居于劣勢。在此階段上,中國戰斗機的成本控制就成了戰爭能否打下去的關鍵。

    為了降低成本,中國生產了至少幾十台各種萬噸水壓機。為了制造這些超大型設備,中國投資極為巨大。但是這些超大型設備提升了中國的工業設計與生產能力,即便以後不用這些超大設備加工軍事裝備零件,照樣有大量其他工業零件排著隊等加工。在這些設備的壽命內,制造成本可以全面回收。

    具體到戰斗機上,中國不僅只研發了現在的殲9,還開發了好幾款使用活塞式發動機原型機,經過對比後確定,這些活塞式發動機添加了增壓設備後,戰斗力與中國殲9戰斗機大概持平,但是帶增壓渦輪設備的活塞式制造成本就比采用渦槳發動機的飛機高了不少。

    除了制造費用之外,為了讓活塞式發動機發揮出高功率,這些飛機需要使用價格昂貴的高辛烷汽油。而中國殲9的發動機使用航空煤油。使用成本差距之大,令人震驚。

    中國與美國洛克菲勒財團合作近10年,共同開發分享了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石油裂解技術,從成本核算角度,中國最先進的大型石油加工企業生產出的高辛烷汽油價格在是航空煤油的35倍。如果美國失去了中東以及東南亞適合加工高辛烷汽油的原油來源,靠美國本土以及周邊國家的油田,高辛烷汽油的價格有可能是航空煤油的58倍。

    有了這樣的數字支撐,美國制造和維持10萬架戰斗的進行戰爭的成本,足夠中國維持30萬架戰斗機。中國多出來的戰斗機,可以用在各個方面。譬如,切斷美國獲得優質原油的渠道,逼迫美國以高成本來維持戰爭。這就是為什麼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的原因,中美之間爆發戰爭後,中國只要執行正確的戰略,持續打下去,就能打贏。不是美國沒有戰爭決心,也不是美國軍人怕死,而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美國連續數年把90的工農業產值都用在戰爭上,美國也堅持不到勝利的那一天。

    戰略家並非大國獨有,大國、中等國家、小國,只要有受過足夠相關教育的人,能夠正確理解戰略,就可以成為戰略家。只是小國的戰略上限比大國的戰略下限都低,自然在很多領域扛不住。小國會被輕易佔領乃至于征服,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這不等于大國就可以有無限的空間,大國的問題在于戰略目的。打仗是極為花錢的事情,最近半年的戰略計算得出,一旦開戰後的軍費數字為每年4200億中國元,約為700億美元。中國預計1941年的gdp能達到1.2萬億中國元,大概三分之一的gdp就用在戰爭上了,這可是一筆極大的錢。

    在戰爭沒有爆發的現在,每年大概需要投入1200億中國元,約為200億美元。這筆支出同樣巨大。很多國家不是看不到戰爭的收益,而是還沒等到獲利,本國經濟在準備戰爭的期間就被拖垮了。

    徐乘風同樣理解這些問題,以至于現在他更加傾向于打一場帝國主義戰爭,頂多是打一場好帝國主義戰爭。既然好帝國主義戰爭也能讓殖民體系崩潰,又何必耗費巨大的國力打一場社會主義解放戰爭呢?

    要是打帝國主義戰爭,中國的目標只是解放亞洲,那可就更簡單了。戰爭費用甚至能直接降低到每年2400億中國元,折合400億美元。只佔未來中國gdp的15左右,中國完全可以承擔這樣的壓力。

    領導們的話都很短,因為大家都知道說那麼長毫無意義。徐乘風說道︰“我個人傾向于每年2400億的計劃。”

    程若凡只是微微嘆氣,卻不吭聲。李潤石也不希望打這麼一場仗,既然只能打出一個好帝國主義的結果,所以也沒吭聲。徐乘風看兩人如此,也沉默下來。三人都知道不能這麼僵持,李潤石打破了沉默,“既然已經有了明確的數字,我們向主席上報吧。”

    程若凡當即表示同意。徐乘風知道自己無法說服對面的兩位,最重要的是,徐乘風知道何銳希望打一場解放世界的戰爭,只能答應下來。

    兩個小時後,何銳在三人面前開始翻看計劃內容。何銳翻得極快,仿佛小孩子翻書。十幾分鐘後,何銳合上了計劃書,“我覺得2400億的計劃差不太多,也能打一場社會主義解放戰爭。”

    “真的?”徐乘風忍不住問道。他不管怎麼算,都算不出何銳所說的這個結果。

    程若凡也不敢相信何銳的話,就提出了他的看法,“以戰養戰?”

    何銳笑道︰“不是以戰養戰。我覺得應該這麼講,三份軍事,七分政治。如果能做到,最後攻入帝國主義首都的那些軍隊,是世界聯軍,而不是中國軍隊。”

    程若凡覺得何銳所說的大概不是以戰養戰,但是又會看著很類似。而徐乘風著實想不出,只是幾年時間里,一群殖民地的土兵要用什麼辦法才能擁有能與列強作戰的實力。

    李潤石倒是心中大喜。他這半年時間里面反復考慮,認為只有發揮出廣大殖民人民的反抗精神,才能聚沙成塔,組建起能夠與歐美帝國主義作戰的實力。只是這麼做需要非常高明的經濟組織能力,李潤石自己沒能想出完整的方案,也沒能通過對其他人的交談找出完整的思路。不過李潤石相信,只有這種方式才能戰勝歐美帝國主義。

    何銳自己做過計劃,此時所需要的是中央的核心領導們先跟上步調節奏。此時三份計劃書足以證明大家跟上來了,那麼接下來的工作就簡單得多。

    敲了敲桌上的計劃書,何銳問︰“我再問一個問題,你們沒有寫清楚,執行這個計劃的是一個委員會,還是一個戰爭內閣。誰來回答一下?”

    1秒記住︰。手機版閱讀網址︰

    徐乘風只是點頭,卻沒立刻接腔。不管是誰來算賬,最後都得交給何銳看。到現在為止,中國各種政策的發起者都是何銳,向何銳做匯報不是件容易事。何銳算出來的賬,或許才是最精準的。

    “美國維持10萬架飛機的成本,是我們維持30萬架飛機的成本。”程若凡說出自己的評估。

    李潤石听到這個數字後很開心,這就是算賬。制定戰略靠的不是奇思妙想,一個國家能夠擁有多大的戰爭實力,是靠翔實的經濟數據算出來的。所以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戰術因為勝利而正確。

    程若凡算的數字和李潤石算的差不多。就以中國空軍為例,國防軍計算出,中國在戰爭中需要維持10萬架以上的飛機,以各種損耗來判斷,至少需要生產至少30萬架戰斗機。中國現在的主流戰斗機與全球最頂尖的戰斗機相比,絕不會居于劣勢。在此階段上,中國戰斗機的成本控制就成了戰爭能否打下去的關鍵。

    為了降低成本,中國生產了至少幾十台各種萬噸水壓機。為了制造這些超大型設備,中國投資極為巨大。但是這些超大型設備提升了中國的工業設計與生產能力,即便以後不用這些超大設備加工軍事裝備零件,照樣有大量其他工業零件排著隊等加工。在這些設備的壽命內,制造成本可以全面回收。

    具體到戰斗機上,中國不僅只研發了現在的殲9,還開發了好幾款使用活塞式發動機原型機,經過對比後確定,這些活塞式發動機添加了增壓設備後,戰斗力與中國殲9戰斗機大概持平,但是帶增壓渦輪設備的活塞式制造成本就比采用渦槳發動機的飛機高了不少。

    除了制造費用之外,為了讓活塞式發動機發揮出高功率,這些飛機需要使用價格昂貴的高辛烷汽油。而中國殲9的發動機使用航空煤油。使用成本差距之大,令人震驚。

    中國與美國洛克菲勒財團合作近10年,共同開發分享了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石油裂解技術,從成本核算角度,中國最先進的大型石油加工企業生產出的高辛烷汽油價格在是航空煤油的35倍。如果美國失去了中東以及東南亞適合加工高辛烷汽油的原油來源,靠美國本土以及周邊國家的油田,高辛烷汽油的價格有可能是航空煤油的58倍。

    有了這樣的數字支撐,美國制造和維持10萬架戰斗的進行戰爭的成本,足夠中國維持30萬架戰斗機。中國多出來的戰斗機,可以用在各個方面。譬如,切斷美國獲得優質原油的渠道,逼迫美國以高成本來維持戰爭。這就是為什麼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的原因,中美之間爆發戰爭後,中國只要執行正確的戰略,持續打下去,就能打贏。不是美國沒有戰爭決心,也不是美國軍人怕死,而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美國連續數年把90的工農業產值都用在戰爭上,美國也堅持不到勝利的那一天。

    戰略家並非大國獨有,大國、中等國家、小國,只要有受過足夠相關教育的人,能夠正確理解戰略,就可以成為戰略家。只是小國的戰略上限比大國的戰略下限都低,自然在很多領域扛不住。小國會被輕易佔領乃至于征服,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這不等于大國就可以有無限的空間,大國的問題在于戰略目的。打仗是極為花錢的事情,最近半年的戰略計算得出,一旦開戰後的軍費數字為每年4200億中國元,約為700億美元。中國預計1941年的gdp能達到1.2萬億中國元,大概三分之一的gdp就用在戰爭上了,這可是一筆極大的錢。

    在戰爭沒有爆發的現在,每年大概需要投入1200億中國元,約為200億美元。這筆支出同樣巨大。很多國家不是看不到戰爭的收益,而是還沒等到獲利,本國經濟在準備戰爭的期間就被拖垮了。

    徐乘風同樣理解這些問題,以至于現在他更加傾向于打一場帝國主義戰爭,頂多是打一場好帝國主義戰爭。既然好帝國主義戰爭也能讓殖民體系崩潰,又何必耗費巨大的國力打一場社會主義解放戰爭呢?

    要是打帝國主義戰爭,中國的目標只是解放亞洲,那可就更簡單了。戰爭費用甚至能直接降低到每年2400億中國元,折合400億美元。只佔未來中國gdp的15左右,中國完全可以承擔這樣的壓力。

    領導們的話都很短,因為大家都知道說那麼長毫無意義。徐乘風說道︰“我個人傾向于每年2400億的計劃。”

    程若凡只是微微嘆氣,卻不吭聲。李潤石也不希望打這麼一場仗,既然只能打出一個好帝國主義的結果,所以也沒吭聲。徐乘風看兩人如此,也沉默下來。三人都知道不能這麼僵持,李潤石打破了沉默,“既然已經有了明確的數字,我們向主席上報吧。”

    程若凡當即表示同意。徐乘風知道自己無法說服對面的兩位,最重要的是,徐乘風知道何銳希望打一場解放世界的戰爭,只能答應下來。

    兩個小時後,何銳在三人面前開始翻看計劃內容。何銳翻得極快,仿佛小孩子翻書。十幾分鐘後,何銳合上了計劃書,“我覺得2400億的計劃差不太多,也能打一場社會主義解放戰爭。”

    “真的?”徐乘風忍不住問道。他不管怎麼算,都算不出何銳所說的這個結果。

    程若凡也不敢相信何銳的話,就提出了他的看法,“以戰養戰?”

    何銳笑道︰“不是以戰養戰。我覺得應該這麼講,三份軍事,七分政治。如果能做到,最後攻入帝國主義首都的那些軍隊,是世界聯軍,而不是中國軍隊。”

    程若凡覺得何銳所說的大概不是以戰養戰,但是又會看著很類似。而徐乘風著實想不出,只是幾年時間里,一群殖民地的土兵要用什麼辦法才能擁有能與列強作戰的實力。

    李潤石倒是心中大喜。他這半年時間里面反復考慮,認為只有發揮出廣大殖民人民的反抗精神,才能聚沙成塔,組建起能夠與歐美帝國主義作戰的實力。只是這麼做需要非常高明的經濟組織能力,李潤石自己沒能想出完整的方案,也沒能通過對其他人的交談找出完整的思路。不過李潤石相信,只有這種方式才能戰勝歐美帝國主義。

    何銳自己做過計劃,此時所需要的是中央的核心領導們先跟上步調節奏。此時三份計劃書足以證明大家跟上來了,那麼接下來的工作就簡單得多。

    敲了敲桌上的計劃書,何銳問︰“我再問一個問題,你們沒有寫清楚,執行這個計劃的是一個委員會,還是一個戰爭內閣。誰來回答一下?”

    1秒記住︰。手機版閱讀網址︰

    徐乘風只是點頭,卻沒立刻接腔。不管是誰來算賬,最後都得交給何銳看。到現在為止,中國各種政策的發起者都是何銳,向何銳做匯報不是件容易事。何銳算出來的賬,或許才是最精準的。

    “美國維持10萬架飛機的成本,是我們維持30萬架飛機的成本。”程若凡說出自己的評估。

    李潤石听到這個數字後很開心,這就是算賬。制定戰略靠的不是奇思妙想,一個國家能夠擁有多大的戰爭實力,是靠翔實的經濟數據算出來的。所以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戰術因為勝利而正確。

    程若凡算的數字和李潤石算的差不多。就以中國空軍為例,國防軍計算出,中國在戰爭中需要維持10萬架以上的飛機,以各種損耗來判斷,至少需要生產至少30萬架戰斗機。中國現在的主流戰斗機與全球最頂尖的戰斗機相比,絕不會居于劣勢。在此階段上,中國戰斗機的成本控制就成了戰爭能否打下去的關鍵。

    為了降低成本,中國生產了至少幾十台各種萬噸水壓機。為了制造這些超大型設備,中國投資極為巨大。但是這些超大型設備提升了中國的工業設計與生產能力,即便以後不用這些超大設備加工軍事裝備零件,照樣有大量其他工業零件排著隊等加工。在這些設備的壽命內,制造成本可以全面回收。

    具體到戰斗機上,中國不僅只研發了現在的殲9,還開發了好幾款使用活塞式發動機原型機,經過對比後確定,這些活塞式發動機添加了增壓設備後,戰斗力與中國殲9戰斗機大概持平,但是帶增壓渦輪設備的活塞式制造成本就比采用渦槳發動機的飛機高了不少。

    除了制造費用之外,為了讓活塞式發動機發揮出高功率,這些飛機需要使用價格昂貴的高辛烷汽油。而中國殲9的發動機使用航空煤油。使用成本差距之大,令人震驚。

    中國與美國洛克菲勒財團合作近10年,共同開發分享了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石油裂解技術,從成本核算角度,中國最先進的大型石油加工企業生產出的高辛烷汽油價格在是航空煤油的35倍。如果美國失去了中東以及東南亞適合加工高辛烷汽油的原油來源,靠美國本土以及周邊國家的油田,高辛烷汽油的價格有可能是航空煤油的58倍。

    有了這樣的數字支撐,美國制造和維持10萬架戰斗的進行戰爭的成本,足夠中國維持30萬架戰斗機。中國多出來的戰斗機,可以用在各個方面。譬如,切斷美國獲得優質原油的渠道,逼迫美國以高成本來維持戰爭。這就是為什麼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的原因,中美之間爆發戰爭後,中國只要執行正確的戰略,持續打下去,就能打贏。不是美國沒有戰爭決心,也不是美國軍人怕死,而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美國連續數年把90的工農業產值都用在戰爭上,美國也堅持不到勝利的那一天。

    戰略家並非大國獨有,大國、中等國家、小國,只要有受過足夠相關教育的人,能夠正確理解戰略,就可以成為戰略家。只是小國的戰略上限比大國的戰略下限都低,自然在很多領域扛不住。小國會被輕易佔領乃至于征服,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這不等于大國就可以有無限的空間,大國的問題在于戰略目的。打仗是極為花錢的事情,最近半年的戰略計算得出,一旦開戰後的軍費數字為每年4200億中國元,約為700億美元。中國預計1941年的gdp能達到1.2萬億中國元,大概三分之一的gdp就用在戰爭上了,這可是一筆極大的錢。

    在戰爭沒有爆發的現在,每年大概需要投入1200億中國元,約為200億美元。這筆支出同樣巨大。很多國家不是看不到戰爭的收益,而是還沒等到獲利,本國經濟在準備戰爭的期間就被拖垮了。

    徐乘風同樣理解這些問題,以至于現在他更加傾向于打一場帝國主義戰爭,頂多是打一場好帝國主義戰爭。既然好帝國主義戰爭也能讓殖民體系崩潰,又何必耗費巨大的國力打一場社會主義解放戰爭呢?

    要是打帝國主義戰爭,中國的目標只是解放亞洲,那可就更簡單了。戰爭費用甚至能直接降低到每年2400億中國元,折合400億美元。只佔未來中國gdp的15左右,中國完全可以承擔這樣的壓力。

    領導們的話都很短,因為大家都知道說那麼長毫無意義。徐乘風說道︰“我個人傾向于每年2400億的計劃。”

    程若凡只是微微嘆氣,卻不吭聲。李潤石也不希望打這麼一場仗,既然只能打出一個好帝國主義的結果,所以也沒吭聲。徐乘風看兩人如此,也沉默下來。三人都知道不能這麼僵持,李潤石打破了沉默,“既然已經有了明確的數字,我們向主席上報吧。”

    程若凡當即表示同意。徐乘風知道自己無法說服對面的兩位,最重要的是,徐乘風知道何銳希望打一場解放世界的戰爭,只能答應下來。

    兩個小時後,何銳在三人面前開始翻看計劃內容。何銳翻得極快,仿佛小孩子翻書。十幾分鐘後,何銳合上了計劃書,“我覺得2400億的計劃差不太多,也能打一場社會主義解放戰爭。”

    “真的?”徐乘風忍不住問道。他不管怎麼算,都算不出何銳所說的這個結果。

    程若凡也不敢相信何銳的話,就提出了他的看法,“以戰養戰?”

    何銳笑道︰“不是以戰養戰。我覺得應該這麼講,三份軍事,七分政治。如果能做到,最後攻入帝國主義首都的那些軍隊,是世界聯軍,而不是中國軍隊。”

    程若凡覺得何銳所說的大概不是以戰養戰,但是又會看著很類似。而徐乘風著實想不出,只是幾年時間里,一群殖民地的土兵要用什麼辦法才能擁有能與列強作戰的實力。

    李潤石倒是心中大喜。他這半年時間里面反復考慮,認為只有發揮出廣大殖民人民的反抗精神,才能聚沙成塔,組建起能夠與歐美帝國主義作戰的實力。只是這麼做需要非常高明的經濟組織能力,李潤石自己沒能想出完整的方案,也沒能通過對其他人的交談找出完整的思路。不過李潤石相信,只有這種方式才能戰勝歐美帝國主義。

    何銳自己做過計劃,此時所需要的是中央的核心領導們先跟上步調節奏。此時三份計劃書足以證明大家跟上來了,那麼接下來的工作就簡單得多。

    敲了敲桌上的計劃書,何銳問︰“我再問一個問題,你們沒有寫清楚,執行這個計劃的是一個委員會,還是一個戰爭內閣。誰來回答一下?”

    1秒記住︰。手機版閱讀網址︰

    徐乘風只是點頭,卻沒立刻接腔。不管是誰來算賬,最後都得交給何銳看。到現在為止,中國各種政策的發起者都是何銳,向何銳做匯報不是件容易事。何銳算出來的賬,或許才是最精準的。

    “美國維持10萬架飛機的成本,是我們維持30萬架飛機的成本。”程若凡說出自己的評估。

    李潤石听到這個數字後很開心,這就是算賬。制定戰略靠的不是奇思妙想,一個國家能夠擁有多大的戰爭實力,是靠翔實的經濟數據算出來的。所以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戰術因為勝利而正確。

    程若凡算的數字和李潤石算的差不多。就以中國空軍為例,國防軍計算出,中國在戰爭中需要維持10萬架以上的飛機,以各種損耗來判斷,至少需要生產至少30萬架戰斗機。中國現在的主流戰斗機與全球最頂尖的戰斗機相比,絕不會居于劣勢。在此階段上,中國戰斗機的成本控制就成了戰爭能否打下去的關鍵。

    為了降低成本,中國生產了至少幾十台各種萬噸水壓機。為了制造這些超大型設備,中國投資極為巨大。但是這些超大型設備提升了中國的工業設計與生產能力,即便以後不用這些超大設備加工軍事裝備零件,照樣有大量其他工業零件排著隊等加工。在這些設備的壽命內,制造成本可以全面回收。

    具體到戰斗機上,中國不僅只研發了現在的殲9,還開發了好幾款使用活塞式發動機原型機,經過對比後確定,這些活塞式發動機添加了增壓設備後,戰斗力與中國殲9戰斗機大概持平,但是帶增壓渦輪設備的活塞式制造成本就比采用渦槳發動機的飛機高了不少。

    除了制造費用之外,為了讓活塞式發動機發揮出高功率,這些飛機需要使用價格昂貴的高辛烷汽油。而中國殲9的發動機使用航空煤油。使用成本差距之大,令人震驚。

    中國與美國洛克菲勒財團合作近10年,共同開發分享了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石油裂解技術,從成本核算角度,中國最先進的大型石油加工企業生產出的高辛烷汽油價格在是航空煤油的35倍。如果美國失去了中東以及東南亞適合加工高辛烷汽油的原油來源,靠美國本土以及周邊國家的油田,高辛烷汽油的價格有可能是航空煤油的58倍。

    有了這樣的數字支撐,美國制造和維持10萬架戰斗的進行戰爭的成本,足夠中國維持30萬架戰斗機。中國多出來的戰斗機,可以用在各個方面。譬如,切斷美國獲得優質原油的渠道,逼迫美國以高成本來維持戰爭。這就是為什麼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的原因,中美之間爆發戰爭後,中國只要執行正確的戰略,持續打下去,就能打贏。不是美國沒有戰爭決心,也不是美國軍人怕死,而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美國連續數年把90的工農業產值都用在戰爭上,美國也堅持不到勝利的那一天。

    戰略家並非大國獨有,大國、中等國家、小國,只要有受過足夠相關教育的人,能夠正確理解戰略,就可以成為戰略家。只是小國的戰略上限比大國的戰略下限都低,自然在很多領域扛不住。小國會被輕易佔領乃至于征服,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這不等于大國就可以有無限的空間,大國的問題在于戰略目的。打仗是極為花錢的事情,最近半年的戰略計算得出,一旦開戰後的軍費數字為每年4200億中國元,約為700億美元。中國預計1941年的gdp能達到1.2萬億中國元,大概三分之一的gdp就用在戰爭上了,這可是一筆極大的錢。

    在戰爭沒有爆發的現在,每年大概需要投入1200億中國元,約為200億美元。這筆支出同樣巨大。很多國家不是看不到戰爭的收益,而是還沒等到獲利,本國經濟在準備戰爭的期間就被拖垮了。

    徐乘風同樣理解這些問題,以至于現在他更加傾向于打一場帝國主義戰爭,頂多是打一場好帝國主義戰爭。既然好帝國主義戰爭也能讓殖民體系崩潰,又何必耗費巨大的國力打一場社會主義解放戰爭呢?

    要是打帝國主義戰爭,中國的目標只是解放亞洲,那可就更簡單了。戰爭費用甚至能直接降低到每年2400億中國元,折合400億美元。只佔未來中國gdp的15左右,中國完全可以承擔這樣的壓力。

    領導們的話都很短,因為大家都知道說那麼長毫無意義。徐乘風說道︰“我個人傾向于每年2400億的計劃。”

    程若凡只是微微嘆氣,卻不吭聲。李潤石也不希望打這麼一場仗,既然只能打出一個好帝國主義的結果,所以也沒吭聲。徐乘風看兩人如此,也沉默下來。三人都知道不能這麼僵持,李潤石打破了沉默,“既然已經有了明確的數字,我們向主席上報吧。”

    程若凡當即表示同意。徐乘風知道自己無法說服對面的兩位,最重要的是,徐乘風知道何銳希望打一場解放世界的戰爭,只能答應下來。

    兩個小時後,何銳在三人面前開始翻看計劃內容。何銳翻得極快,仿佛小孩子翻書。十幾分鐘後,何銳合上了計劃書,“我覺得2400億的計劃差不太多,也能打一場社會主義解放戰爭。”

    “真的?”徐乘風忍不住問道。他不管怎麼算,都算不出何銳所說的這個結果。

    程若凡也不敢相信何銳的話,就提出了他的看法,“以戰養戰?”

    何銳笑道︰“不是以戰養戰。我覺得應該這麼講,三份軍事,七分政治。如果能做到,最後攻入帝國主義首都的那些軍隊,是世界聯軍,而不是中國軍隊。”

    程若凡覺得何銳所說的大概不是以戰養戰,但是又會看著很類似。而徐乘風著實想不出,只是幾年時間里,一群殖民地的土兵要用什麼辦法才能擁有能與列強作戰的實力。

    李潤石倒是心中大喜。他這半年時間里面反復考慮,認為只有發揮出廣大殖民人民的反抗精神,才能聚沙成塔,組建起能夠與歐美帝國主義作戰的實力。只是這麼做需要非常高明的經濟組織能力,李潤石自己沒能想出完整的方案,也沒能通過對其他人的交談找出完整的思路。不過李潤石相信,只有這種方式才能戰勝歐美帝國主義。

    何銳自己做過計劃,此時所需要的是中央的核心領導們先跟上步調節奏。此時三份計劃書足以證明大家跟上來了,那麼接下來的工作就簡單得多。

    敲了敲桌上的計劃書,何銳問︰“我再問一個問題,你們沒有寫清楚,執行這個計劃的是一個委員會,還是一個戰爭內閣。誰來回答一下?”

    1秒記住︰。手機版閱讀網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690章 國家的選擇往往因為不得以(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690章 國家的選擇往往因為不得以(七…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