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終歸還是百貨商場的吸引力更大一些,羅銘在還沒有出國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常喜歡逛街的人,這點跟很多其他的男的都不一樣。
不過大部分時間他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去,用他經常自我調侃的一句話就是︰他就像一個來自高維空間的觀察者一樣,每天都在觀察著低維空間里的生物的點點滴滴。
于是乎每天出門散步就成了他的一個固定的習慣。雖然沒有確定的時間,有時候是早上,有時候是晚上。有時候通宵夜跑,有時候凌晨出發。
說到底還是太閑了,這個習慣一直到他出國讀研,在費城生活了將近兩個月後才稍微變得正常的一些。
不過這個習慣對于羅銘來說,還是挺有好處的,至少在陪女朋友逛街的時候不會感覺有那麼難受。
商場大廳里面因為開了空調所以的溫度比外面略低一些。舊金山雖然不是一個一到夏天就酷熱難耐的城市,但是定居在這里的人還是更喜歡偏涼一點的溫度。
商場的第一層很空曠,沒有什麼能夠吸引住羅銘注意力的,因為都是一些賣珠寶類奢侈品的商鋪。
他抬頭往上看去,發現這個商場最中間那一塊是中空的,一抬頭就能夠看到屋頂。
羅銘想到了一個非常滑稽的形容。這個商場的樓層就像那種一堆餅干疊放起來然後中間被掏了一個圓形的洞一樣。
“好玩的肯定在上面。”羅銘沉思道。
踫巧旁邊就有一個指示牌,指示牌上用的中英文雙語標注。上面寫著這個商場一共有二十層,然後影院,餐廳,咖啡廳還有其他各種的店鋪都被標注在了其所在的樓層。
羅銘緊接著便發現了一個好玩的地方︰一家劇院。
這家劇院的名字很好听,叫“暖風”,同樣也是中英文雙語標識的。
因為一些機緣,羅銘其實跟戲曲也有過一些交集,其原因非常浪漫卻也充滿遺憾。
暖風大劇院每天都有十來場演出,然後其包含的劇目種類也挺多的。
“這個商場真懂我,居然還有一個劇場……那就去看看戲吧。”羅銘此時心中有些喜悅,因為這完全是出乎他意料的一個驚喜。
標示牌上顯示暖風劇場在五樓,然後旁邊還開著一家火鍋店。羅銘想著等看完了戲出來再慢慢享受一頓辣到冒汗的火鍋,那才是真的安逸。
羅銘听見在他周圍的一些美國人也在談論著這個劇院,似乎也是準備去看戲的。當下不由得感嘆一句︰之前以為可能會被遺忘的傳統文化如今居然也發揚光大了。
坐著電梯來到五樓後,羅銘很快就看到了那裝飾非常古典,非常中國風的劇院大門。
不過今天這場戲可有些特別,在羅銘的記憶深處,這部戲的名字他這輩子都不會忘記。
“晚上7點整,演出川劇《死水微瀾》。”
這是大門口的宣傳海報上寫的字,字體很飄逸,看上去像是人直接手寫寫在海報上的。
“真的這麼巧嗎,居然是這部劇?”羅銘幾乎愣在了原地,嘴里喃喃地說道。
劇院前台的檢票員是個長發姑娘,她微笑著檢查過了進劇院觀眾的票之後,也注意到了在門口看著有些猶猶豫豫的羅銘。
于是她走到羅銘身前用非常有禮貌的聲音說︰“先生,為什麼不買一張票,然後進來好欣賞一下這部劇呢?我打賭你會愛上這個故事的。”
當然了,她說的是英文。
而羅銘則是用中文回答了她的話︰“我看過這部劇很多次了,真的很多次了。”
羅銘的話語間夾雜著一股非常深情的感覺,就好像是面對一個許久未見的老友一樣。
女孩發現羅銘會講中文因而有一些驚喜,但是她沒有听出羅銘的那一份微妙的情感。
于是她也換成中文繼續推銷道︰“看來我今天遇到了一位內行的觀眾,但是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就在于無論看過多少次後,那熟悉的劇情依舊能夠帶給觀眾別樣的精神共鳴不是嗎?”
女孩的中文帶有一點川渝的口音,這卻讓羅銘有了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說的對呀,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就在于它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褪色…………”羅銘感嘆道。
隨後他轉頭對女孩問道︰“你們這里一等座的票還有嗎?”
女孩非常熱情地答道︰“有有有,這比這邊付款。”
此時劇目已經快開始了,劇場里面的光線很暗,僅有的一點燈光也全落在了舞台上面。
買了一等座的羅銘不用在黑暗里摸著摸著瞎找著自己的座位,劇場專門派了一位工作人員帶著他去專屬座位上就座。
時間掐的剛剛好,羅銘幾乎是剛一坐下舞台上的音樂便響了起來。
開場的音樂跟他記憶中一模一樣,配樂是笙,鼓點是鑼鼓和定點鼓。
羅銘的手指卡著鼓點打著節拍,然後算準了在某個鼓點之後應該是角色登場了。
果然伴隨著一曲悠揚的二胡聲,這部戲的主角“鄧ど姑”首先出場了。
“農婦苦,農婦苦……”這是鄧ど姑的第一句台詞
舞台上的鄧ど姑邊說著邊用手捏著從肩膀上垂下來的麻花辮。
羅銘在台下也在低聲跟著一起說著台詞,這也算是屬于老觀眾的一種特殊看劇方式。
隨後鄧ど姑身後一群背著背簍的村姑便齊聲高呼︰“苦啊,苦……”
在村姑們的合聲之下,鄧ど姑開始自己悲慘的身世娓娓道來…………
羅銘記得劇中鄧ど姑的身世是非常淒苦的︰三歲就得割草五歲就得喂豬,整個童年全都被這些粗事農活給塞滿了。
然後十六歲就嫁給了別人做媳婦,劇中台詞說是嫁了一個憨丈夫,可想而知不是智力有問題,就是身體有殘疾。
然後十八歲就生了孩子,但是生娃後生活沒有一丁點兒改變,與鄧ど姑少女時期上相比,反倒是干農活的時候不得不把孩子背在背上,這樣一來反倒是更加辛苦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