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寶捏住鼻子縮在水里,在澡盆子里學鳧水吐泡泡,原先家里可沒這麼大的浴盆,也燒不了這麼多熱水。
她正起勁,听見燕草的話,從水里浮出來︰“怎麼?你知道他們家?”
燕草低下頭︰“建安坊裴家,那就是裴探花家,京中誰人不知呢。”
三甲打馬游御街那天,恨不得滿城人都去瞧熱鬧,分明年少得意,裴探花卻連笑都不笑。
懷中不知落了幾許簪環,只怕夠開個金銀鋪子的。
可他抬袖一拂,金環銀簪俱都掃落馬下,馬蹄一踏,珠環染塵。
世人都稱他是冷面探花郎。
後來才知裴探花父親病重,瓊林宴後,他父親便過世了,從此閉門守孝,京城再瞧不見探花郎的身影。
“原來他這麼可憐的。”在人生最得意的時候,偏偏家中生變,怪不得他病歪歪的。
燕草又瞧了眼玉鐲子,她還是不敢相信。
那可是裴三夫人啊!
凡京中有宴,她在哪個席上都最受奉承。燕草遠遠瞧過一眼,裴三人通身的大家氣派。換言之,便是端莊持重,不容易親近。
“裴夫人對咱們姑娘可親熱啦。”戥子給燕草學,拉過燕草的一只胳膊,“我實在喜歡這孩子……”
說著虛空一捋,裝作把手鐲套在燕草腕子上的模樣。
“就這麼著,送了我們姑娘那只鐲子。”
螺兒捧著銀盒進來,銀盒里裝著薔薇蕊燻的綠豆澡面兒,踩在水上,腳下一滑,銀盒打翻在地。
綠豆澡面一踫水全化開了,滿地浮沫。
“我……我……”
“怎麼這麼毛毛燥燥的。”燕草責她一句,“快去取新的來給姑娘用。”
螺兒膽小,還沒緩過勁來,先不讓她貼身侍候姑娘,好在她還有一手好繡活,先叫她做衣裳鞋子。
螺兒伏身收拾了,又送了一盒澡面進來。
“你繼續說。”雖被螺兒打岔,阿寶也沒忘了燕草方才的神色,“是不是不該收那只鐲子?”
燕草咬咬唇,她才來了林家幾日,豈能妄言。
阿寶看她猶豫不定,對她道︰“你只管說,若有道理,我就听,不但听,還有賞。”
這一開口,又是前院“征兵”的口吻。
“我在原來的主家,也見裴夫人幾回的,她待人……”燕草還在想如何委婉,可看見阿寶那雙水氤氤的眼,還是咬牙把實話說了,“她待人極客氣,卻不是那樣親熱的。”
阿寶沉吟︰“你是說無事獻殷勤?”
“婢子豈敢。”
兩雙眼楮一望,就連阿寶自個兒都在想,她能有什麼叫人圖謀的?
“那裴探花你見過嗎?”
怎會沒見過,燕草點點頭。
“這人如何?”阿寶問。
“裴探花是極重讀書人身份的。”燕草想起舊主人,那原話是說裴子慕白生了一張好皮,風流相貌偏偏跟風流二字不沾邊。
既不飲宴,也不冶游,是個木頭雕的二郎神。
阿寶咬咬嘴唇皮,燕草趕緊替她抹上無色的口脂,又坐在小杌子上給阿寶搓胳膊︰“我不過是把我知道的,都告訴姑娘。”
“我曉得,賞你。”阿寶胳膊一動,又是一陣水花響,側著臉兒問,“該賞多少錢呢?”
燕草撲哧笑了,沒成想,她還會侍候這麼個姑娘︰“姑娘看著隨手給就是了。”
她雖笑,心中依舊疑惑難解,讓了半間靜室而已,裴夫人根本沒道理送姑娘這樣好的玉鐲子啊?
阿寶洗了澡,用軟巾子擦過身,又抹上香膏。
她問燕草︰“這麼一只鐲子,得多少銀子?那我還個什麼禮合適?”紅姨明明說不要的,是她收下的,那就得她來找補。
阿寶悄悄盤算自己的小金庫,紅姨給補的零花錢有十兩,阿爹又給了她二十兩,她現在也可以說是個富婆。
“黃金易求玉難得,若是金的還好估算,可這是玉的,又這麼溫潤,不好說。”
“大概呢?”
“總得要個百八十兩罷。”
嚇!阿寶張嘴,這玉的竟然這麼貴?百八十兩銀子!那都夠一匹大宛馬一年的草料錢了!
要是換著她的月錢來算,那得幾年才攢得出來。
“鐲子收好了沒有?”阿寶急哼哼沖著屏風外嚷嚷,“別叫螺兒踫鐲子!”萬一摔了,她可陪不起。
燕草以手掩口︰“姑娘不須急,咱們匣子里也有差不多的,只是不興這麼回禮。”雖有,也只一兩件,遠沒有到能隨便拿出來送人的地步。
“那我拿什麼還人家?”阿寶發了會兒愁,“還是找個匣子,把那玉鐲子盛起來,裹嚴實了,還回去罷。”
“這……這怎麼行?”
“這怎麼不行了?咱們又拿不出差不多的東西來還。”不是真沒有,是阿寶舍不得,她又要買馬,又要買鞭子,這個月已經花了很多錢啦。
怎麼能在個鐲子上頭,再花這麼多錢!紅姨要是知道,定要拿竹條打她。
“知道了。”燕草也沒辦法,還真找了個錦盒,把玉鐲擱在里面。
又道︰“要不然,寫封信,再摘些咱們院里的花,一並送回去。”
“還興這樣?”花也能算禮?紅姨跟人走禮要麼是肥雞大鴨子,要麼是瓜菜果子,那才體面呢,一把花也能算禮?
“算的,按著十二月花神令送,斷不會出錯。咱們院里杏花開得好,讀書人家都愛這及第花。”
阿寶換上身紗衫紗褲,歪倒在大引枕上,長嘆一口氣。
京城的規矩也太多了,是她想簡單了。
那邊裴三夫人還想著回禮呢,不拘林家送什麼來,她都有東西準備著。
沒成想,林家竟把手鐲又送回來了,一只錦盒,一籃子杏花,還有一封信。
拿出信箋一瞧,裴三夫人倒奇一聲︰“字兒竟寫得不差。”這一筆字,也是下了功夫寫出來的。
陳媽媽不識得字,但看那箋上一筆一筆,確實斯文秀氣。她知道觀哥兒看重詩書,笑著說︰“這就好,可見呀咱們觀哥兒心里都有數。”
字兒雖好,文辭普通,通篇都是大白話。
信上說她一時莽撞,不知這鐲子如此貴重,竟接下來。回家便被父親訓斥雲雲,雖則夫人疼愛也辭不敢受,完璧歸趙,還送上一籃子及第花。
裴三夫人掃過信紙,大感頭痛。
林家姑娘不按牌理出牌,這可怎麼辦?
陳媽媽看她手撫額頭,拿出鼻煙壺︰“怎的又還回來了?”她不識字,看不懂信,可錦盒中裝的確是手鐲。
裴三夫人長出口氣︰“有一句俗話是怎麼說的來著?亂拳打死老師傅。”
“什麼亂拳打死老師傅?”裴觀從外面進來,丫鬟垂眉替他打簾子,飛快瞄一眼,又趕緊低下頭去。
“你看看。”裴三夫人把信紙遞給兒子。
裴觀接過信,掃一眼便挑起眉,這不是她的字。
雖不記得她少女時的面容了,但他記得她的字,她的字不曾規整的練過,但極剛勁有力,這一筆豈會是她的字。
可看母親眼底分明是贊嘆之時,裴觀也跟夸︰“確實不錯。”
他不夸便罷了,他一夸,裴夫人難掩眼中笑意。
難得難得,真是難得,她這兒子,竟也會夸人?
不是沒夸過,寫得真好,他也會夸。可這麼一筆字,堪堪算入門。裴夫人覺得好,是因她生在武家也能寫出這一筆來已是難得。
兒子肯夸這一句,足見心中偏愛。
裴觀擱下信箋,抬頭一看,不知母親在笑什麼︰“怎麼?”
還怎麼?裝模作樣!
裴三夫人扭頭便吩咐︰“叫人摘些玉蘭還禮,找個精致些的籃子。”
“知道了。”
裴三夫人身邊的大丫頭小滿帶著小廝到後院摘玉蘭,玉蘭只有幾日盛時,小廝爬到梯子上摘花兒。
遇上了裴四夫人身邊的小丫頭︰“小滿姐姐,這是要摘了送人麼?”
小滿笑一笑︰“是我們夫人想插瓶用的。”
回去又找出一只竹編的元寶小籃,柄上用竹絲編成如意雲紋,籃子兩邊綴上絲穗,再插上玉蘭花。
點綴得一瞧就知是給女孩子賞玩的。
裴三夫人看過一眼,點點頭︰“很好,又問兒子,你看看呢?”
這有什麼好看?但裴觀依言看了看。
他死時母親還在,白發人送黑發人,也不知道母親要如何挨過去。
若是毒殺他的人假作他是疾病離世,族中人自會好好奉養母親,要是……
“不錯。”
裴三夫人笑了,帖子也是現成的,從書房里取一張,落下她的款,送到林府去。
小滿這才告訴陳媽媽︰“方才在園子里,遇上四夫人身邊的小丫環了,問我摘花做什麼,我說是咱們夫人插瓶用。”
“知道了。”陳媽媽皺皺眉,轉頭便把這事報給裴三夫人。
裴觀還在喝茶,看陳媽媽與母親的臉色,問︰“什麼事?”
“也該告訴你,免得你遇上。”裴三夫人提起來就面帶厭色,“四房那邊變著法的打探,叫你身邊跟著的人,都警醒著些。”
四夫人是在替她那娘家的外甥女打算盤呢!
裴觀哪還記得什麼四房嬸娘的外甥女︰“四房打探什麼?”
裴三夫人一噎,自己這兒子,還當他遇上林家姑娘開竅了呢,怎麼又不通了?
“替喬家的打探。”裴四夫人嫡親的外甥女兒,喪母之後一直住在裴府,裴四夫人那心思,闔府誰不明白。
裴觀根本不放在心上,他來是有別的事。
“我正有事要稟報母親。”
“什麼?”裴三夫人心中一凜,難道姓喬的不要臉面了,還敢真敢讓外甥女到園中偶遇?這可不成!
“我已稟明祖父,將父親未編纂成的書冊,繼續編完。”
裴如棠如今睡著的時候比醒著的時候多,每日小輩都會到玉華堂前給祖父請安,也都是在堂外行禮問安。
只有裴觀求見,裴如棠才會打起精神,至多半盞茶的功夫,說不了幾句話。
裴如棠一听孫子要將兒子留下的書修葺完,立時明白了孫子的意思,沒想到他會選這條路走︰“也好,你就搬去北邊的留雲山房罷。”
留雲山房是裴如棠年輕時的書齋,因臨水,他年紀大了受不了風濕,這才挪進院中。
正合裴觀的心意,書齋面水,兩邊曲廊回抱,遠處還有斜廊可登待月亭。
他倒不是喜歡此處精致,而是這里單獨一方院落,又視野開闊,若有人窺視一眼便能看見。
“不必丫鬟們侍候,就松煙青書幾個,尋常用的東西送到門上,讓他們拎進來。”
“連白露也不帶?”白露是裴觀的貼身大丫頭,裴觀病時就是她衣不解帶照顧左右,替他擦身換衣。
若非守孝,白露這會兒就該是兒子的房里人了。
“自然要帶她。”裴觀抬盞淺飲。
他病中說的糊話,白露听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