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娶不須啼

第1章 進京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懷愫 本章︰第1章 進京

    連日陰雨壓春,雨一收,桃堆錦杏翻霞,滿院春意蓋都蓋不住。

    阿寶甜睡正酣,繡房的門“�さ蘌�煌瓶 br />
    陶英紅掃一眼床上,扭頭瞪戥子一眼︰“都這個時辰了,怎麼還不叫姑娘起來?”

    戥子縮縮脖子︰“我叫了,叫不起。”姑娘可騎在馬上都能打瞌睡的主,她哪兒有法子把人拉起來啊。

    阿寶分明听見紅姨的聲音,但她裹著被子在床上骨碌,就是不肯起。

    連著趕了一個多月的路才到京城,這又是車又是船,骨頭架子都顛散了。

    陶英紅只好自己上,跟戥子一塊兒,把阿寶從被子里拖出來,按到妝鏡前。

    “今兒你爹要回來的,看你這猴子樣子,還不趕緊收拾收拾!”

    阿寶彈開眼楮,爹!她好久都沒見過爹啦!

    自穆王起兵南伐,爹跟著大軍開拔離開崇州,都過去四年多了。

    丫鬟捧盆上前,一人一邊,先把她那層層密密的頭發分成一絡絡,再拿梳子沾水,將頭發梳順,最後上篦子。

    阿寶的頭發濃密,還打著卷兒,要給她梳著京城里時興的發式,可真不易。

    陶英紅看見她這頭發就發愁。

    原是放養慣了,如今眼看身份不同,就要訂親的姑娘家,這從頭到腳,沒一處乖順。

    都是叫打仗給耽誤了!

    今日怎麼也得治治她這頭發。

    “哎喲!”阿寶一下被扯疼,捂住腦袋叫出聲。

    梳頭的小丫鬟“咚”地跪在地上︰“姑娘恕罪。”說著自己就掌起嘴來,左邊一下打實了,右手剛揮出,便被阿寶一把逮住手腕。

    阿寶瞪圓了眼,戥子張大了嘴,主僕倆的表情一模一樣。

    那丫鬟細白的臉上浮起三道紅指印。

    連陶英紅都嚇了一跳。

    這一批人,都是才買來的。

    現在買個人,便宜得很。

    穆王打進京城,登上帝位,辦完大事,再辦小事。

    大事便是將死忠于小皇帝的大臣們,絞的絞,關的關。

    官眷下獄,奴僕發賣。

    阿寶的爹叫林大有,原先就是個替穆王養軍馬的芝麻小官。穆王起兵,林大有一路跟隨左右,積功升遷。

    如今朝中大事剛定,林大有的新官職還沒下來,田宅財寶已是攢了不少。

    這宅子原是香料商的,被林大有買下。他又只有阿寶一個女兒,宅中最精致的繡樓當然歸她。

    阿寶昨日剛進京,興奮得夜里都睡不著覺,還想爬牆頭看看隔壁住了誰,被陶英紅揪住耳朵狠狠打了兩下︰“你如今可不一樣!不許上牆頭!”

    眼瞅著就要十四,光長個子,還皮得跟猴子似的,這以後可怎麼說婆家?

    阿寶一點兒也沒覺著自己進了京城就不一樣,看丫鬟跪下,她驚了片刻,“撲哧”笑出聲來︰“干什麼呢你?”

    戥子就從沒跪過她。

    有個機靈些的,把那丫鬟拉起來帶到廊下去。

    陶英紅才剛當了半天家,也不知如何應對,只能繃住臉︰“趕緊給姑娘梳頭。”

    看剩下的丫頭都不敢使勁,干脆自己拿過篦子,梳到一半扯都扯不動,她一使力氣,這祖宗還敢嚎。

    氣得撒開手,由篦子卡在阿寶頭發上,沒好氣地道︰“上刨花水。”

    阿寶跳起來,捂住腦袋跟陶英紅撒嬌︰“不要!紅姨,你就饒了我罷,刨花水有味兒。”

    刨花水服帖是服帖,太陽底下曬久了就一股臭樹葉子味兒,她最不喜歡這些。

    丫頭們都是從犯官宅中賣出來的,就連她們平日都不用刨花水,如今听說要給“姑娘”用刨花水,都站住腳跟,不知怎麼動彈。

    還是戥子問︰“是不是該抹點頭油?”

    “那就用頭油,按住她,給我梳!”陶英紅往榻上一坐,小丫頭趕緊把引枕遞到她手邊,又跪著給她捶腿。

    陶英紅哪享過這種福,剛想叫她別跪,又怕這會兒軟和了,以後不好治家,一時僵住。

    只好在心里默念︰進京了,封官兒了,不一樣了。

    幾個丫頭七手八腳要按住阿寶,阿寶一旋身,輕巧巧跳到繡墩子上,好險要給眾人來個金雞獨立。

    丫頭們原來都是文官府上的奴婢,哪見過姑娘家這般生猛,當場愣在原地。

    陶英紅咳嗽一聲,戥子適時遞上軟竹條,她接過去抖一下,竹梢在半空中“嗶啪”一聲脆響。

    哪有如來佛治不了的孫悟空。

    阿寶立刻老實,坐到繡墩上,讓丫頭給她通頭發。

    不光是阿寶老實了,屋里的丫頭婆子更連大氣兒都不敢喘。

    她們見過兵丁打進城來,是個什麼光景的。

    春日花香再濃,也還未掩住城中的硝煙味。

    來了兩日,大家大概齊摸明白了,這家是武官,爺們兒都在營里忙,宅中只有姨夫人和大姑娘。

    男人嘛,不管是販夫,還是走卒,總少不了要討老婆的。

    往後怎麼說不論,如今且只管討好姨夫人。

    “姨夫人,要不然,奴婢調個花露給姑娘用吧?”其中一個丫鬟猜測著阿寶的喜好,怯生生進言,“花露香得淡些,也不油。”

    陶英紅點點頭。

    她便調好花露奉上,因是春日,桃李正濃,用的香就要淡雅。

    調上來還怕阿寶不喜歡︰“城中別家也慣用花露的。”

    阿寶放到鼻前一嗅就笑了,花露還真比刨花水強得多,終于肯讓人收拾她的“獅子頭”。

    丫鬟見她喜歡,又細聲細氣說道︰“姑娘若想養頭發,也很容易,以後洗頭先用薔薇油搓,再用花露泡,日子久了,頭發就軟了。”

    陶英紅點點頭︰“你叫什麼?”

    “燕草。”

    “以後你就在姑娘屋里,專管她這頭發。”

    幾個丫鬟一看,爭相進言,有會搭衣裳的,也有會梳妝的。

    阿寶年紀雖小,身量不低,京中正實興大袖,可她活潑好動,還是給她穿了件窄身小袖。

    青碧色小袖配上芽白的裙,看著倒有幾分大姑娘的樣子了。

    小丫頭還取出一件同色的薄斗蓬,上青下白,繡著幾只粉蝶兒,正該是她這年紀用的。

    阿寶不畏寒,搖手︰“我不披這個。”

    陶英紅左看右瞧,越看越笑︰“可算有個人樣子了,能見你爹了。”

    阿寶換上新衫,還問呢︰“爹使人新給我裁的?”

    “是外頭現買的成衣,一屋一箱子,給咱們穿的,也就這件合適點。”好在還知道人來了得吃飯穿衣,先給預備下了。

    陶英紅說完這句,剛要起身,眉頭一皺,口中輕“ ”,伸手按住額角。

    阿寶一看就知她又害頭風了,趕緊挨過去︰“紅姨,你又頭疼啦?”

    連著一個多月的車馬勞頓,陶英紅一直強撐著,還以為進京就享福了,誰想進京才是真的頭痛。

    宅子有了,下人也有了,可該怎麼料理,她沒一點頭緒。

    昨日進京,林大有讓騰字營的兵丁在城門口接,給了她一個匣子一串鑰匙,人影都沒見著。

    這里房子又大,人又多,昨兒夜里烏壓壓一片人出來請安,還吃喝拉撒都要她拿主意,她怎麼能不頭疼。

    阿寶扶住她,兩指相疊,指尖微微用力,替陶英紅揉著額頭︰“那紅姨歇歇罷,家里事兒我來管。”

    害頭風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靠靜養,不能多勞動。

    陶英紅又疼又忍不住要笑︰“你來?家里這許多事兒,你能來得了?”連她都發怵,阿寶才多大,她能知道什麼。

    阿寶看陶英紅笑完又把眉頭皺得死緊,知道她這會兒疼得厲害,放眼一看,家里都是新來的。

    除了她,就是林伯和戥子,林伯老了,戥子還小,只有她能頂上。

    遂挺起胸膛打包票︰“我能行,不就是管家嘛,我原來也管過呀。”

    陶英紅揉著額頭,又�戲瞏� 餑畝芤謊兀br />
    在崇州時,林大有官餃小,林家就住在王府後街的四方小院里。淺淺的幾間屋子,用著一個老僕,兩個婆子,兩個丫鬟。

    陶英紅一害頭風,家里就由阿寶管。說是管家,不過就是買米買面切點肉,再抓兩帖藥罷了。

    一整個四合院,都還沒這繡樓的前院大。

    “這有什麼難的。”阿寶一點不慌,夸下海口。

    陶英紅听她這話就額角直跳,又實沒精神再跟她纏,想著讓她見識見識也好︰“那讓林伯領著你,先把人數出來,再把飯安排了,等我好些再說。”

    小丫鬟送上巾帕熱敷,扶陶英紅躺下。

    阿寶帶上戥子,大步邁出繡樓。

    幾個丫鬟還等著姑娘給起新名字呢,不知該不該跟。只有燕草,阿寶一動,她即刻跟上,余下幾個就跟在她身後。

    阿寶剛走出垂花門,扭頭一瞧,身後跟著一串丫頭。她覺得好笑,哈哈樂了兩聲,又趕緊忍住︰今天她管家,得繃住嘍!

    林伯听說陶英紅害頭風,為難起來︰“這怎麼好……”

    抓藥都摸不著門。

    阿寶一擺手問︰“家里有多少人?”

    看林伯也答不出來,打開匣子,拿出一疊身契︰ ,這麼多?

    阿寶伸手想撓撓臉的,又收回來,坐得極端正,輕點下頷︰“把人全叫出來罷。”

    先擇了幾個力壯的,將堂屋里那張梨花長案抬出來,在堂前一擺,鋪上筆墨紙硯。

    宅中下人按男女排成兩行,阿寶粗粗一掃,約摸得有三四十人。戥子站在阿寶身後直咋舌,以後家里要用這麼多人啊?

    再給林伯設座,讓他拿一張身契,念一個名字。

    阿寶清清喉嚨。

    戥子立時送上茶盞。

    她接過去,似模似樣吹上幾口︰“報到姓名的,依次列隊上前,各自再報姓名、年紀、籍貫、有何長處,原先在哪家效力,各自領多少月錢……”

    有敢扯謊的,就都棄用。

    說著又扭頭對戥子道︰“你去尋個木梃來。”

    木梃是崇州征兵時,用來給兵丁量身的木桿子。

    戥子原就越听這調子越耳熟,這要是再掛上幡,不就是營中征兵呢嘛?她眨巴著眼楮,征兵是得量身不錯,可這會兒要木梃有什麼用?

    看戥子腦子沒轉彎,她腳尖輕跺一記︰“那不還得裁衣裳嘛!”

    進了哪個營,就得穿哪個營的軍服啊。

    這三四十人中,大多是被主家牽連發賣的奴僕。見到新主家剛進京來,連買藥都摸不著門,出來管事的,又還是個十三四歲面嫩的姑娘家,難免動了些偷懶糊弄的心思。

    眼見阿寶大刀闊斧來這麼一手,又听見她對林伯說︰“咱們用不了這許多人,選些好的,余下的還回去,豈能給人白吃餉。”

    兩排人立時站直了,哪還敢有半分輕忽之心。

    宅中很快就理出頭緒來,林伯讓常在城中跑腿的小廝,出門去找還開著的藥鋪,買了藥來。

    廚房煎上一碗,戥子趕緊給送到後院去。

    陶英紅端著藥碗︰“姑娘在前頭干什麼了?”沒大鬧天宮吧?

    戥子想了想,說是在管家罷,又實在不像。

    最後她說︰“姑娘在征兵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嫁娶不須啼》,方便以後閱讀嫁娶不須啼第1章 進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嫁娶不須啼第1章 進京並對嫁娶不須啼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