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內依照著五廳六堂分部布局,而日常教學的主要場所便是在六堂,並依照學子境況劃分為三個等級實施教習工作,即分別名為︰正義、崇志、廣業三堂為初級,修道、誠心為中級學堂,率性則是高級學堂。
其中,各自配置了祭酒、司業、司丞、主薄、博士、助教、學正等教官,負責管理者即為國子監祭酒,官職從三品下。
至于類如太傅,少傅等,這就是六部尚書及個別重臣兼任,可謂是每一位都位高權重,平日也事務繁忙,少有會在國子監內傳習,類如太子少傅、太子太傅等,那更是專門負責太子一人的老師了。
而類如李恪那般前往封地,但功課未滿的皇子,也會由地方的一些官員、博士兼相關功課督習的事宜。
作為大唐最高學府,國子監內的學生除了完成學業後可以直接畢業任官的途徑外,亦可以參與科舉考試成為朝廷大員,換言之,能踏進國子監者,便是等同于成為了一名日後為國效力的朝廷官員。
“牧...”
剛邁入崇志堂的李禪便听到一道熱情呼喊,不過聲音戛然而止,他轉頭看去,便看到那一襲紅杉的小姑娘小嘴微張,眼神掙扎了一會兒後蹲身行禮喚道︰“大皇兄。”
“十七皇妹...”
李禪亦是有些尷尬的如此回應道。
既成了大皇子,亦是成為了這龐大且親情寡淡的皇室宗親一員,其人數之多,就算是有著‘小圓子’在旁幫襯著提醒,他還是免不了失禮數鬧笑話。
而與舊相識之間見面,更是少不了一些尷尬,當然——太子•李承乾除外!
依照著輩分,哪怕身為太子的李承乾再不情願都好,見著了他也得乖乖行禮喊上一句︰“皇兄!”
此外,兩人的此前本就有結下恩怨,縱使李禪心性仁和,想著同這位弟弟一笑了之也罷,但通過對方眼神里不時閃露的怨毒之色...
他很清楚,他與這位本就對自己抱有殺心的弟弟,之間的恩怨再也化解不了了!
如今他作為同樣嫡出的親兄弟,亦是同也有著承襲皇位的可能,換言之,本就是李承乾日後的強力競爭對手之一,所以又哪願意給他好臉色看。
雖然在李禪的心中從未想過登基稱皇的事情,更別提成為大唐皇帝李世民親兒子一事,但依照著現在事態的發展,他很清楚...
這位親弟弟有朝一日定會借機取走他的性命!!
什麼皇子不皇子的,他根本不稀罕,能與父母相認,可以重獲親情已讓他極為欣喜,但如今真正牽制住他,願意讓他乖乖留在皇宮里當一名皇子的主要原因,便是他的妻子•盧素素!
只要盧素素能回到他的身邊,他便可立馬拋棄這一切,主動遠離這政治斗爭的中心區,然後找一處類如綿州那般的小州縣,安心過著小日子就好!
可在那之前,他必須要維持扮演好‘皇子’這個身份,否則任他百般努力也罷,恐怕也難以踏過五姓七望的門檻,將盧素素帶回身邊。
只是連他都不清楚,依照著大唐皇族的血脈,在迎娶‘五姓女’這一事上看...
是否又能得償所願了!
片刻後,國子監•崇志堂內...
“禪兒哥,你這都已是並州大都督官職了,此前更是出任刺史,將那小小的綿州治理的井井有條,怎個還和我一樣,在這崇志堂習學功課哦!”
滿堂16名盤腿而坐的少年學子中,兩名年紀稍長者坐于後頭,樣子顯得極其醒目。
“李...父皇說讓我從頭開始進行學業,畢竟我自幼便沒有進行過像樣的習學,也不知自己的學識水平具體如何,所以從頭開始也好系統的了解一遍。”
李禪有些尷尬的低聲回應道,面對其它年幼學子們的竊竊私語和注視,感覺有些如坐針氈。
可這作為國子監內有名的初級劣等生•程處默而言,他似乎對此完全不以為意,坐姿懶散的打著哈欠。
至于秦懷玉和高陽公主兩人,則是在中級學堂中進行習學。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這國子監里,也還有著他一些個皇弟皇妹們在此,比如︰他那剛滿14歲入學堂不過半年,便已在高級學堂的率性堂內賺取學分,六科成績優異的四皇弟——魏王•李泰。
“傳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甲寅,齊人伐衛。衛人及齊人戰,衛人敗績。伐不日,此何以日??之?也。戰不言伐,此其言伐何??之?也...”
講台上,負責授課的先生聲音低沉的講訴著《春秋•公羊傳》里的內容,不時講解一番其中史實,讓學子做好筆記,課間提問等。
可憐李禪雖然有心習學一番,可听著那些個‘之乎者也’只感覺眼皮子在不斷打架,再朝同堂的程處默看去,這廝竟是已用手支著下巴這麼酣睡起來了?!
見到此情此景的李禪不禁感覺困意更甚,不由自主的便打了個哈欠。
“哼!”
那名先生冷哼一聲,直接拿起手里的教尺便在他和瞌睡的程處默頭上各自敲了一記,責備道︰“為人臣者不讀《春秋》,經事不知其宜,逢變不知其權。”
“為國君者不讀《春秋》,難辨忠奸善惡,不知內憂外患。”
“為君子或人之父不識《春秋》,必然會蒙受首惡之責。”
“故此,不讀《春秋》者難識大義,即︰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之境,不識禮義者,定然自誤其身,你們竟敢輕視此課不成?!”
先生負手而立,表情嚴肅的質問道。
“不敢不敢,感謝先生教誨!”
李禪和程處默連忙拱手低頭認錯,後者在行完禮後,竟還不知悔改的悄悄轉頭連連比劃著鬼臉,示意這位夫子的課堂教學嚴厲,不好再偷懶打盹。
可是,當堂夫子似乎是早受了指示,眼瞧見他出現了松懈之處,緊接著撫摸著花白的胡子同他說道︰“久聞大皇子雖在民間遺落多年,但自身才學艷艷。”
“在創下《將進酒》《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精絕詩詞,更是將那貧苦的蜀地州縣治理有方、百姓富強。”
“我看大皇子對我講習二十余載的《春秋》興致寡淡,卻是不知大皇子有何高見?可否同我等述說一番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