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綿州龍安縣某鐵匠鋪內。
“爹爹,家中沒米啦!”
一名小女孩跑到溫度炙熱的屋內,對著一名正在揮舞鐵錘,敲打鐵胚的中年漢子喚道。
“好!待我片刻,我同掌櫃的將前兩天的工錢先結了!”
中年漢子繼續用他那稍顯生疏的手法,敲打的那塊鐵胚,讓其逐漸成為一個長扁模樣,隨後過水降溫,將其放置堆摞在一旁等待打磨。
在那摞辦成品的鐵器旁,還有幾件用于擺樣的物件,其中皆是那鋤頭、鐮刀、釘耙等農具。
中年漢子將身上的汗珠簡單擦了擦,同其它正在忙碌的鐵匠們打了個招呼,牽著小女孩走出這間鐵匠鋪。
兩人轉而來到一家掛著‘禪’字旗的農具鋪子內,他對著看店的人說道︰“掌櫃的,我來把前兩天的工錢結一下!”
那名掌櫃掏出個牌子,詢問道︰“好咧,告一下姓名。”
“田大壯!”
“工號呢?”
“丙•一六七七。”
“印牌呢?”
“在此!”
中年男人掏出一塊背面‘禪•丙’二字,另一面寫著‘1677’數字的木牌遞上。
掌櫃拿著那塊木牌,對著本冊子翻閱對照了一番,說道︰“田大壯,丙級短工,一共干了三天的鐵匠,這三天的計件工錢是...135文錢,要結算嗎?”
“那可不,家里都沒米咯!”
田大壯听著那工錢的數額,咧著嘴笑道。
“呵呵,也是。不過你這活兒還是干的有點慢吶,要是手腳能麻利點,一天百文錢倒是蠻正常的。”
掌櫃打趣道,在記錄著‘工號1677’的那頁紙上,寫下工錢結算的數額,拿出印泥和一串銅錢,示意其簽字畫押。
“嘿嘿...這不是剛開始接受干活嘛,如此也比我以前做下人時拿的多咯,這還多虧了咱們那勞工派遣鋪給我安排的這個活計,有股子力氣掄錘頭就成!”
田大壯憨厚的笑道,在上面印了指印,拿走那串銅錢,同掌櫃告了別離開。
他牽著小女孩的手,感受著兜里那小串銅錢的重量,心里無比的欣喜。
他本是綿州龍安縣周邊的村民,因為自己的村子常年遭受水災侵擾,且自己那片祖傳的田地,地勢實在太差,哪怕種了些谷物也常會淪為顆粒無收的下場。
所以他後來干脆就成了地主府上的家丁,勉強能保的自己溫飽皆可,後來找了個鄰鄉的媳婦搭伙過日子,可那媳婦的命就沒這麼好咯,前年遭了災,從此沒了影。
留下他靠著干家丁下人那點錢,和自己這剛滿十歲的女兒相依為命,日子更為難熬。
他東拼西湊,苦苦熬過了今年年初的冬寒,但很快,主子家肆意克扣工錢又讓他難以生計,撫養女兒。
辛酸無力之時,更是想著找個好人家把女兒賣了當奴婢也好,畢竟能保的性命啥都好。
買家啥的,他都聯系好了,就是一直不忍心將這體貼懂事的親骨肉給賣出去,所幸,他那苦日子也算到了頭。
就在前些天,水患剛走之際,自己那霸佔堤壩水源的主子被斬了頭,本還以為自己就此沒了生計。
可就在他隨老鄉一同加入那‘勞工派遣鋪’後,就有工事給他安排上了。
正如他之前報名時所言那般,自己不會耕種手藝,就只有些傻力氣,往年在府上當下人都是干些搬運貨物的粗活。
而派遣鋪的人,就直接給他安排了自己地方鄉縣的一家鐵匠鋪做工,工作內容也沒啥,就是輪著錘頭將那些個燒好的鐵胚打成大致的形狀就行。
至于後邊,那還會有師傅再根據這個工序,繼續精煉敲打,制作成成品。
而工錢嘛...
干得多就拿得多,這才近三天功夫,自己這不就拿了百文錢到手了!
而且這還是自己不夠熟練的原因,要是像其它的師傅,一天的工錢甚至就能達到200文錢!
但無論如何,自己現在總算有了生計,日子也有了盼頭。
“妞妞,爹爹現在有錢了,想不想吃甜菜餅呀?!”
田大壯看著一家門前寫著‘5文一個’的糕餅攤子,對著自己那瘦弱的女兒笑問道。
“爹爹...人家不餓,咱們去買米吧,這3文錢都夠熬幾碗粥了!”
小女孩看著那塊金黃的菜餅,不由咽了咽口水,但還是搖了搖頭說道。
田大壯看在眼里,不由咬緊了嘴唇,眼眶有些泛紅,自己這女兒懂事的讓人心疼。
“嗯!”
他低頭應了聲,緊了緊手里的那串銅錢,待再過些日子,就可以好好補償自己女兒了,現在當務之急還是得先給家里囤點糧。
兩人來到往日買米的鋪子,在門口不由愣了下,對那名熟悉的店小二招呼道︰“小二,你家的米怎麼這麼貴!咋這最便宜的糙谷都得50文一斗?!以往不是8文錢一斗嗎?!”
“掌櫃的說漲價,咱就漲價啊!我哪知道那些個事哦!”
店小二無奈說道。
“你們這實在太貴了!算了算了,我上別家看看去!”
田大壯搖搖頭,拎著女兒走到另一家糧米鋪。
可那門外的牌子,寫著的也是一樣,甚至價格更加高,最便宜的糙米竟然也要80文一斗,堪比往日的十倍米價!!
“這***商,是都想掙錢想瘋了呀!”
田大壯低罵一聲,再次輾轉到其它米鋪,可結果卻是大同小異,米價最低也是50文一斗,也就是他那辛苦幾日的工錢,現在也不外乎能管幾餐水粥充饑而已!
這米價,怎麼會如此高昂?!
“大壯,今日不干活嗎?”
一名青年在街上遇到了他,招呼道。
田大壯正愁著臉,正想和這位同村的好友抱怨這米價高上了天時,看到對方手里竟然拎著一小袋米,頓時一驚,問道︰“阿山,你這米花多少錢買的?”
“和以往差不多,6文錢啊!”
“6文?!這是上哪賣的?我看了好些鋪子,全都是賣50文一斗米以上,米價漲了五六倍不止!!”
田大壯驚道,上前搶過他的袋子,查看起來,里邊確實都是糙米,重量約莫有個十幾斤左右。
“是嗎?我去的就是右邊街尾那家,上面掛個‘禪’字的糧米鋪,不過那邊倒是有些奇怪,就是每戶每天最多買十斗米,還不能多買。”
“那報不出戶頭的人還不賣,倒是古怪的很,不過買的人倒是挺多,你要去的話還得抓緊,要不晚了怕都賣完了!”
青年撓著頭,指著右邊的街道說道。
“他們家十斗米才賣60文錢!!”
田大壯驚呼一聲,索性直接拉著女孩往那邊跑去,這雖然能買的不多,但好歹靠他手里的現錢,兩人三餐吃飽,再撐個六七天也完全不是問題!
他跑了好一會兒,看到遠處那拍著長隊的鋪子,便知道自己來對了地頭,這前邊粗略一算,怕不是有個上百人等著買米啊?!
但現在他也要慶幸,這家鋪子雖然古怪,但還是有良心的,要不真要按幾十文一斗米的價格,他和她女兒沒個兩天功夫就得餓著肚子去挖野菜捕魚,想辦法充饑了。
而類似田大壯這般的景象,也開始在綿州多個地縣內輪番上演。
一切仿佛就是一夜之間,整個綿州城內的多個糧米鋪突然變了模樣。
要麼就是鋪里的糧米早已盡數售完,要麼就是價格高達往日六七倍,且還在逐漸攀升著。
而除了這些之外,那些個麻布、油料、石料、木料等等,價格也在日益攀升中,一時之間,百姓怨聲不斷。
唯一還能保持著往日價格經營的,便是那掛著‘禪’字旗幟的鋪子,但也有了那按量按額銷售。
綿州各府衙那邊,更還發布著公文以10文錢一斗米的價格,一邊征收,一邊以同樣的方式販賣糧米。
但其糧米依然供不應求,甚至還有人從中作梗,花10文錢買米,又到另一邊的糧米鋪子賣出,僅為賺取中間那數文錢的差價...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青川荀氏少家主•荀紹為脅迫牧禪就範,于綿州地境內的以商亂政之戰,就此全面打響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