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日麗的大道上,一輛馬車緩緩駛過,他就是梁國宣州的宣州將軍,主掌宣州軍務。
身為朝廷的右將軍,突然被貶為宣州將軍,肯定是一個奇恥大辱的事情。
但對于劉柯來說,這卻不是問題,畢竟雖然被貶到宣州,但其實也是一件好事。
劉柯本來是右將軍,是梁國三大家族的劉家嫡系,可是隨著先帝駕崩,而新帝登基,朝廷混亂的時候,自己能離開朝廷,被貶為宣州將軍,其實也不是一件壞事。
這主要是因為新帝登基,但是權利目前在外戚手上,太後和皇後都是外戚李家的人。
李家可以算是梁國最為強大的家族,甚至在開國立下汗馬功勞,雖然現在只是外戚,但是地位頗高,在梁國可以算是有著很深的勢力。
尤其是在梁武帝時期,更是成為外戚家族,可以說現在,即使是梁元帝,也不敢輕易挑戰外戚李家的權勢。
所以劉柯雖然被貶到宣州,成為宣州將軍,雖然從地位上來說,跌的很大。
但是身為宣州將軍,其實也沒有那麼糟糕。
宣州將軍也是二品武將,地位也很高。
可以說依然是一洲的軍政封疆大吏,在梁國十九州里,宣州雖然地處偏僻,但其實也沒有那麼糟糕,對于劉柯來說。
成為宣州將軍可以離開朝廷,不被混亂的局勢裹挾,其實也是一件好事。
路邊的景色開始變化,隨著繁華變得荒涼,畢竟宣州地處南方,恰巧比較貧窮,民力疲弱,梁國更是積弱已久,在于北方齊國,東北邊的瑯琊國爭奪邊疆的戰爭中,逐漸處于下風。
不過梁國依然實力強悍,三大家族劉家,李家,趙家可以算是權傾朝野。
趙家在朝廷大臣中,可以說半個朝廷官員都和趙家有關系,不過族人就是破有關系。
可以說一個人想要當官,很難避免和趙家接觸。
外戚李家則是有著近乎最多的權利,皇帝都不敢輕易挑戰,新帝已經及冠,可是卻依然沒有辦法對抗外戚。
而皇帝最大的依仗就是劉家,帶兵打仗都是劉家做的,可以說大半的朝廷武將,都和劉家有這關系。
這無疑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畢竟劉家看起來甚至威脅和外戚李家不相上下。
但是對于劉家來說,外戚李家雖然在朝廷強大,但是卻威脅不了自己。
趙家則是比較中立,看起來誰也不支持,維持著各大勢力的平衡,而一般地方豪紳和官員,大多都和趙家有關。
朝廷里的官員,則是和李家有著關系。
武將大多都要依靠劉家提拔,否則根本沒有晉升的機會,這也導致劉柯年紀輕輕就能當上右將軍,但是又被貶為宣州將軍,可以說和長安變動有關。
皇帝在帝都長安可以說是並不好過,外戚李家越來越目中無人。
梁元帝很生氣,但是也沒辦法,畢竟外戚李家實力強大,即使是皇帝,也很難輕易觸動。
不過對于李家來說,可就不是這樣想的。
外戚李家也十分畏懼皇帝,畢竟外戚向來容易被滅族,這是因為皇帝才擁有最大的權利,而外戚雖然現有權勢滔天,但是皇帝一旦恢復帝威,那麼外戚也只有迅間毀滅的結果。
這也是為什麼外戚李家雖然十分強大,但是仍然憂慮的原因,劉柯也明白,畢竟劉家也有著同樣的顧慮,不過因為是皇帝的一方,所以沒考慮。
畢竟皇帝現在需要依靠劉家。
但是外戚李家在長安的影響力頗為強大,所以皇帝希望讓御林軍和禁軍可以調動。
那樣控制住長安,李家也會被削弱。
那樣皇帝至少能恢復一些威信,但是擊垮李家,控制長安可不能做到。
但是依然頗為有用,劉家和李家的關系破為緊張,所以自然同意。
長安禁軍在劉家和李家手上,各擁有一半,而御林軍則是皇帝控制的,雖然沒有辦法完全掌握,但是調動還行。
不過顯然失敗了,李家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識破了這次行動,先發制人控制了禁軍,並且悄悄的控制了部分御林軍,結果就是劉家權勢喪失不少,皇帝則是近乎被控制在皇宮。
劉家畢竟影響力太強,所以劉柯直接從右將軍被貶為宣州將軍,對于劉柯懶散,有些隨意的性格,卻不是一件壞事。
畢竟右將軍需要管很多事,而現在則可以放下了。
不過宣州畢竟地處南方,所以有不少荒山野嶺,甚至還有瘴氣,而且還有一些邊疆之民,很難管。
現在梁國內憂外患,各地可以說是盜賊四起,甚至一些地方直接被盜賊流匪攻佔,其中最為強大的則是秦州黃巾軍。
秦州黃巾軍,突然出現在梁國四處作亂的一股勢力,起源于東北方向的秦州,突然幾千人組成秦州黃巾軍,迅速在四處劫掠,結果輕而易舉的就佔領了秦州,朝廷震動,可以說長安近乎感到吃驚。
然後秦州黃巾軍又迅速在朝廷的打擊下,經過數年互相進攻,結果秦州黃巾軍四分五裂,化作各地的叛賊勢力,反而危害更大。
直接讓整個梁國四處兵荒馬亂,盜匪橫行,難以壓制住,此時最為強大的反而是陳勝起義,陳勝軍直接攻佔揚州,隨後各地叛軍四起。
甚至已經控制了四州,而朝廷只剩下十五州,但是控制力已經很大的削弱。
劉柯即將前往的宣州就是如此,十分的混亂,可以說很糟糕。
雖然成為宣州將軍,可是開心卻並沒有,宣州叛軍十分復雜,宣州各地都有,十分難以壓制。
而在宣州府的監獄里,一名女子則是在一處酒樓里,一名女子則是品嘗著美酒,眼神中帶著一絲憂慮。
她是宣州宛城的叛軍將軍,可以說在宣州叛軍里十分特殊,是唯一一名女性叛軍將軍。
宣州叛軍自稱為宣州軍,一共有幾十名將軍。
而這名宣州南陽郡宛城的叛軍將軍,身為其中之一,自然實力不凡,她憂愁的是宛城的軍備突然變強,他們在宛城外甚至都很難立足,畢竟新的宣州將軍居然不去宣州城,而是來到宛城建宣州將軍府,顯然很奇怪,不過也沒有辦法,畢竟願意來此設立宣州將軍府,也沒有人能阻止。
這名宣州宛城叛軍將軍,則是意識到現在的情況糟糕,本以為宛城地處偏僻,而李煙則是宣州宣城人,本來是一個家族的大小姐,奈何時局動蕩,最後家族崩碎,而這位大小姐失去家族庇護,可以說是生活困難,不過因為難以忍受梁國的嚴苛賦稅,最後到投叛軍。
因為梁國對女子的限制其實頗少,地位也不會太低,而且長安還有專門的女子學院,專門教授一些知識。
雖然地位還是比男子低,但也不至于太過弱勢。
所以才能成為叛軍將軍,不過她也疑惑劉柯為什麼會選擇在宛城建將軍府,沒有什麼道理。
不過有這樣的疑慮其實是正常的,畢竟宣州知州也不明白,為什麼宣州將軍不來宣城,而去窮鄉僻壤的宛城,真是奇怪。
畢竟宣城以外其實都頗為荒涼,畢竟宣州有著最多的商人和軍隊。
可以說宣州的商人和軍隊,大多都集中在宣州,畢竟宣州知州可是擁有一州除了軍權以外的大部分權勢。
梁國為了避免隋朝和秦朝的弊端,所以將一州的軍事和行政分別讓宣州將軍和宣州知州控制,這樣可以互相牽制,而且在權利上甚至可以說是互相平衡。
所以為什麼各地的叛軍都很難壓下去,因為揚州知州和揚州將軍瘋狂爭奪權利,所以才導致陳勝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