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陛下隨著他出去征戰西夏,然後太子建國?
武植瞬間聯想了很多。
如果不出意外,太子以後接班宋徽宗是鐵定的,不過這個太子對自己敵意很深。
這是個問題。
在場的人見官家心意已決,在說什麼也是徒勞。
他們也不好在反駁什麼。
昔日太祖就是征戰沙場打下的這大好江山,宋徽宗效仿之,沒什麼毛病。
朝臣們雖然知道改變不了官家主意,但還是在現場說個不停,宋徽宗嫌煩人,便是轉移到延福宮休息去。
第二天上朝時候,說這件事情的人少了很多。
武植“陛下,此次出征,各方面已經準備妥當,糧草等物資也已經齊全,就等陛下找個好日子,我們一路過去將西夏蕩平!”
宋徽宗激動了“好,甚好,這次一定要給西夏一點顏色看看,敢在大宋胡來!簡直自取滅亡。”
宋徽宗說話也硬氣了不少。
他們大宋什麼都不缺,糧食不缺,兵馬不缺,將領不缺,現在官家都親自上陣了,士氣高昂,只要將宋徽宗安全返回,同樣也是大功一件。
許多朝臣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武植再建立功勞。
而在出征之前,大宋還要準備祭祀典禮。
找了一個黃道吉日,文武百官,王親貴族都齊聚,這次祭祀非常的隆重。
地點在汴京東山,這里也是昔日趙匡胤做大事的地方。
此地也是祈福之所,希望大宋風調雨順,國泰平安,此刻祭祀開始,有歌唱奏樂之聲,有禮部的人開始作法,弄的神乎其神。
實際上宋徽宗不想弄這些,但這是上面傳下來的規矩,除了是祭祀祖先之外,也是告訴天下朝臣他的決心,同時也希望有個好的結果歸來。
在舉行完祭祀後,現場便宣布了聖旨,大致意思是陛下要效仿太祖親自出征,在此地祭祀先祖保佑,同時說什麼國不可一日無君,順便讓太子趙恆監國,管理這里的一切。
讓滿朝文武都要听從太子的命令,處理國事。
宋徽宗回來之後,必定會論功行賞。也希望看到太子表現優良。
郭飛明看向太子,笑道“殿下,這次陛下出去也是您的機會,可以和文武百官磨煉一番,拉攏天下士大夫,鞏固您太子的地位,以後您順利登基,那就沒什麼問題了!”
趙恆嘴角上揚,他知道監國意味著什麼,而且他根本就不懷疑自己以後繼承大宋江山的結果。
他是長子,按照規矩,他只要不犯下什麼大錯,根本就不可能出任何問題,繼承官家之位順理成章的事情。
只要他日自己繼承了官家位置,第一個就消滅武植。
現在大權在握,趙恆在想著該怎麼趁機拉攏這些朝臣,讓他們站在自己這邊。
當然,這很忌諱,但終究是要有所謀劃,為將來自己登基做準備。
郭飛明忽然嘆息一聲。
趙恆“太傅這是有什麼煩心事?”
郭飛明道“殿下,這自古以來,官家親自掛帥的事情不是沒有,但這次西夏之行危險重重,且听說那里地域非常復雜,很容易遭遇埋伏兵戎相見!”
“雖然大宋開國以來,也都在征戰,但現在和以前不同,陛下在皇宮待了一輩子,何曾上過戰場,如今不知道是哪個居心叵測的人挑唆陛下,讓他親自掛帥,這要是一個不好,官家性命堪憂啊!”
旁邊一名老臣也是道“一定是那個武植挑唆的!最近武植可是威風啊,在朝堂上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想做什麼官家什麼都答應他,就跟中了他的法術一樣,肯定是武植迷惑官家,如今這麼危險的事情都要讓陛下出行,咱們還不能說什麼,這武植就是妖孽!”
幾個老臣小聲嘀咕。
其實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是誰挑唆的,反正都將事情歸給武植就對了。
趙恆听了這話,也是猶豫一會兒“如此說來,我得阻攔父皇出去!“
郭飛明一听,立刻道“殿下,老臣不是這個意思,萬萬不可,如今陛下祭祀都辦了,去意已決根本無法阻攔,若是此刻太子阻攔,陛下肯定不高興!”
“不如,在武植和陛下出去這段時間,殿下可以查清楚武植所犯下的事情,將他徹查一番,收集一些罪證,以後等陛下回來在將他伏法!”
還有一句話他沒說,他希望陛下回不來,因為只有這樣趙恆才可以盡快登基。
宋徽宗看中武植,重用他,趙恆可不會。
沒有了君王的賞識,武植就如同沒了靠山的螞蚱,趙恆滅他就是注定的事情了。
听到這話,趙恆也是有些感動“太傅與我想法相同,此人不除,我心難安!就這麼辦!”
郭飛明心中狂喜。
這次陛下出行,有可能是陛下自己的主意,也有可能是武植挑唆的,不過郭飛明一想,武植挑撥這件事情對他似乎沒什麼好處,所以郭飛明猜測並不是,若真是,這武植就是有點傻了。
太子監國,這里的一切都歸于他管理,想要抓住武植一點什麼好像也不難吧?
大家散了之後。
武植回到家里。
這次他特意安排了一下自己的家人。
因為西夏的人要擒拿他的家人,還有這次太子監國,這些武植都要防範。尤其是自己不在家里。
但他也不用過于擔心。
這里他手底下的人還掌握著汴京十幾萬軍隊。
汴京城的城 武植也掌握著,根本就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