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葉晨打開博客,看了眼院線公布的數據,不由露出一絲笑容。
1《重生之門》,綜合票房7121萬拍片佔比百分之二十,場均人次72,上座率23
2《我不是藥神》,綜合票房6203萬拍片佔比百分之十八,場均人次72,上座率92
3《百彩繪》,綜合票房5034萬拍片佔比百分之十七,場均人次72,上座率55
……
首日數據剛剛公布,張啟年在家里已經徹底坐不住。
他怎麼都想不通,怎麼他就回家過個年,《我不是藥神》的首日排片佔比怎麼就被拉到了百分之十八。
讓他更加不理解的是,為什麼《重生之門》的上座率只有可伶的百分之二十三!
他想不通,他這部電影集眾多流行因素于一體,觀眾不是最愛看這些嗎?
怎麼到他這,大家就不買賬了呢?
張啟年打開影評網,更是差點吐出一口血來。
觀眾的話簡直太扎心,這是把《重生之門》和他,噴了個狗血淋頭。
現在的觀眾,都這麼挑剔了嗎?
其實,不是觀眾不挑剔,是張啟年這部電影,擺明就是沖著圈錢來的。
觀眾確實喜歡看大片,英雄主義的電影,但觀眾也不是傻子。
你隨便搗鼓一個劇本出來,想拿來圈票房,這可能嗎?顯然是不行的。
而當他打開《我不是藥神》的影評,那鋪天蓋地的好評時,讓他的心里產生嚴重的不平衡!
“不行,我倒要看看葉晨,拍出來的到底是個什麼電影,值得被這麼多人推崇。”
說完,他直接給助理打了個電話,花大價錢,搞了張《我不是藥神》的電影票。
他將渾身上下,捂得嚴嚴實實,朝著電影院走去。
進入里面後,張啟年這才將臉上的掩飾拿下。
他偷偷往旁邊看去,想看看有沒有認識的人,這個時候旁邊熱也轉過身來,兩人看了個正著。
“張導,好巧啊!你也來看電影啊!”
“是啊!石濤老師,我也來看電影!”
兩人尷尬的笑了笑,而後將頭齊齊轉向另一邊。
尷尬,簡直太尷尬了!
誰能想到,我們兩人偷偷摸摸的看電影,這都能踫到一起。
這是明顯的“資敵”行為。
當然,打了聲招呼之後,兩人誰也沒有開口。
只要我裝作不認識,那就沒人知道我看了葉晨的電影。
這有問題嗎?
這很合理!
電影正式放映,兩人漸漸沉浸在藥神的世界中。
直到所有人都走完了,張啟年這才感慨了一聲,“這確實是一部好電影。”
石濤也點了點頭,咬著牙道“確實!”
他恨吶!當初要不是他拒絕了葉晨,現在這部電影的主角就是他了。
單單從上座率以及影評來看,他完全可以預料,這部電影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或許是十億票房,或者更高。
下午,他打開博客,幾乎全是對沈琳的贊美之詞。
什麼“未來的影帝”,“鳳凰浴血、涅�重生!”,“演技煥然天成”,“你可以從沈琳身上,知道什麼才是一位好演員。”
如果他沒有拒絕,現在沈琳身上的榮譽全都要落下他頭上。
他恨吶!
正是帶著這股強烈的不甘,他才會跑來看這部《我不是藥神》!
誰知道,還踫上了張啟年。
離開電影院之後,兩人分開走去。
張啟年猶豫很久,還是在博客上,編輯一篇文案。
點擊、發送!
“《重生之門》這部電影,是我轉型後的第一部作品,談不上優秀,但在我看來還算不錯。
當時在劇組的時候,我每天只睡四個小時,就是為了能拍好這部電影。
可我怎麼都沒有想到,收獲的竟然是這樣的評價。
現在觀眾的市場,讓我越來越迷惑,我很不解!
我可以負責人的告訴大家,這部電影在我看來,單純按照商業片的標準,至少是水準之上的作品。
我希望大家對電影行業應該多一點包容,尤其像我這種敢于創新的導演。
而且,以《重生之門》首日票房來看,他是成功的,也希望粉絲能一如既往的支持他。
我也知道……”
張啟年這篇博客,洋洋灑灑寫了數千字。
總的來說,就是甩鍋。
先是說他為了這部電影,已經很努力,然後嚴明《重生之門》是首日票房冠軍,其中隱晦的提出,是觀眾不懂電影,跟他沒有關系。
只可惜,對于張啟年的這片博客,並沒有網友買賬。
“張導這是說我們不懂電影?對對對,你懂電影,你拍出來的《重生之門》是個什麼玩意,心里沒點數嗎?”
“笑死,就你這部將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湊到一起,也配說是創新,配叫好電影?”
“在我看來,一部好的電影,至少奧講好一個故事,恕我直言,看完《重生之門》,我真不知道你講什麼,我好像看了,又好像沒看!”
“樓上的意思我明白,他的意思是在說,看半天看了個寂寞。”
“能不能學學人家葉晨啊,《我不是藥神》不知道比《重生之門》好多少倍,你怎麼敢說出這樣的話?”
“《重生之門》也配和《我不是藥神》比,別侮辱藥神這部電影好嘛!”
……
張啟年看到網友的評論,氣到原地捶胸頓足不能自已。
索性後來,直接把評論區都給關了。
眼不見,心不煩!
與此同時,葉晨也注意到張啟年發布的這條博客。
葉晨想了想,直接在博客上寫到。
“我覺得某人說的話很好,電影最終還是要看質量,好的電影宗師能讓觀眾滿意,電影本身質量不行,玩一些花招也不堪大用!”
格局打開!
葉晨從來不是一個大度的人,之前張啟年陰陽怪氣的時候,就該想到有這麼一天。
反正這話,也不是他說的。
他只是把張啟年說過的話,原封不動的還給他而已。
不過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