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听玉軒對王林軒來說絕對是一個遙遠的名字了。
當初就是因為听玉軒,所以王林軒才認識了朱萬。要不是在王林軒想要把從現代社會帶回來的東西賣給听玉軒,而讓听玉軒的掌櫃的給羞辱了,他以後的路或許會非常不一樣。
後來王林軒和听玉軒的恩怨也算是了了。雖然開始的時候,王林軒還是有些憤憤不平。
但是為了這麼點事兒跟一家生意人過不去,總歸不是一個高官應該做的事兒。
只不過,現在的听玉軒在王林軒的眼中又變得扎眼了起來。
從前王林軒手中的信息不多,所以他也沒想到听玉軒背後的水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現在,隨著左雲衛的格局越來越清晰。王林軒終于可以肯定,听玉軒背後的水絕對是黑色的!
當初在跟听玉軒的人起沖突的時候,朱萬曾經因為听玉軒的掌櫃說王林軒手中的寶貝是假貨而跟那位掌櫃的說過“若你就只有這點眼力,那你家主人送給我家老爺的東西”
當時的王林軒並不知道朱萬的老爺是誰?現在王林軒知道了,是晉王!
那麼問題來了,誰,或者說是什麼樣的人會給晉王送禮呢?
首先,官員是不大可能的!大明的官員躲著藩王還來不及呢,他們怎麼敢送晉王禮物?
就算是歷史上那位曾經叱 風雲的寧王,也是身為藩王的寧王用賄賂來拉攏別人。
但是!
晉王在山西還是非常有勢力的。別的不說,就是晉王家系之中的親戚就遍布整個山西。在山西的各行各業之中,幾乎都有和晉王府有著勾勾轉轉的關系的人。
在山西,晉王府的消息還是非常靈通的。
在明朝初年明朝皇室明令禁止各藩王“種田納稅,商販營利”。
但是到了晚明時期,這份禁令就被徹底的放開了。尤其到了萬歷年間,幾乎所有的藩王都是當地一等一的大商人。
晉王世家同樣也是如此。晉王一家不僅做生意,而且八大晉商那些見不得光的生意跟晉王府多多少少都有些聯系。
那麼,听玉軒背後的老板似乎就已經非常清晰了。听玉軒絕對是八大晉商旗下的店鋪。
王林軒跟听玉軒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之前的那些仇怨也早已經過去了。
可是王林軒跟八大晉商有仇!
王林軒是上過戰場的人,他親眼見識過百姓在戰爭年代有多麼的悲慘?
對于那些賣國求榮的人,王林軒是絕對不能放過的。現在王林軒的手還伸不到八大晉商的頭上,但這並不妨礙他將八大晉商伸到左雲衛的手斬斷!
紀駿達、童浩岩還有听玉軒已經被王林軒判了死刑!
如果說紀駿達還只是通過間接的證據得知自己可能已經被八大晉商給拋棄了的話。
那麼听玉軒的人可是實實在在的知道,自己不僅已經被自家老板拋棄了。他們的人頭更是被身後的主子當成了禮物,準備送給王林軒。
他們也不是沒有想過反抗,但是他們的身契還在人家的手上。如果不跑或許他們還能期盼王林軒的仁慈,跑了那就真的是只有死路一條了。
更不用說,如果他們要是跑了,自己的家人恐怕也會被自己的東家給干掉。他們哪里還敢跑?他們只能惶恐不安的等待著命運和王林軒的雙重審判。
就這樣,在各方勢力的等待之中。王林軒終于帶著大部隊回到了自己的地盤。
在左雲衛,他自然是受到了規模空前的歡迎。
這自然是因為他是左雲衛的都指揮使,無論是出于真心?還是出于假意,大家都得對他的到來表示歡迎。
站在歡迎隊伍之首的自然是現在左雲衛的指揮同知程元華了。
他帶著歡迎的隊伍出城迎接王林軒,見王林軒回來,程元華直接來到王林軒的馬前作勢要替王林軒牽馬。
王林軒可不敢接受程元華的“好意”!雖然他也知道這是程元華在向自己表忠心。
但是他畢竟是叫過程元華大哥的,而且他還是新官上任,實在是不宜表現得太過據傲。
于是他連忙下馬扶住了程元華,程元華也就勢給王林軒行了一禮“下官程元華拜見指揮使大人。”
王林軒連忙說道“程大人客氣了!”
現在畢竟是公共場合,王林軒沒法直接叫程元華大哥。但是王林軒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了,程元華的心中暫時安定了一些,他知道王林軒還是認自己這個兄弟的。
這時連睿才也上來說道“都指揮使大人凱旋而歸,真是可喜可賀啊!”
王林軒笑著謝過了連睿才,他這時有些感慨,幸虧左雲衛沒有什麼真正的文人或者是文官。
這些武人就是想遵守一些繁文縟節,他們也說不出太天花亂墜的話,這讓歡迎儀式簡單了許多。
一邊的紀駿達和童浩岩只是禮節性的上來表示祝賀,王林軒也不在意他們的敷衍。關系到了他們這個地步,只要能暫時維持表面關系就足夠了。
對王林軒來說,他現在最想做的事兒,就是趕緊結束這尷尬而又公式化的歡迎儀式。
心中所想自然是要表現在行動上的,雖然王林軒沒有說什麼,但是眾人都能感受到王林軒並不喜歡這種氛圍。于是大伙也就識趣的草草結束了歡迎儀式。
然而,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城門外的這一幕恰好被王永光看在了眼里。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