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冠軍侯

第139章 戰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斯文暴徒 本章︰第139章 戰後!

    <sript><sript>

    雖然黃台吉和多爾袞的心境不同,但是在兩人正式匯合之後,他們都表現得非常的得體。

    他們同樣都對杜度的“犧牲”表示了悲痛,也對大金未來的命運表示了悲觀。這是必然的,因為只有持有悲觀的情緒,他們在未來提出“改革”才是合理的。

    不僅如此,他們又都表現出了對明人深深的仇恨!他們都發誓要讓明人付出代價!

    然後,兩人就不約而同的商談起了同一個話題——撤兵!

    時至今日,撤兵已經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問題是怎麼撤的問題?是先跟袁崇煥打一仗?還是直接撤?

    這個問題他們要好好的討論討論!

    然而,後金撤兵的路線問題跟王林軒就沒有什麼關系了。

    他可是步兵將領,他如何能追的上以騎步兵和騎兵為主的八旗兵?

    這場戰爭對他來說已經可以說是結束了!

    從他參戰到結束,他活捉了一名和碩貝勒莽古爾泰,陣斬一名普通貝勒杜度。

    共消滅八旗重騎兵余人,巴牙喇兵余人,普通八旗兵也有人左右的數量。

    他自身的損失也不小,他的嫡系部隊損失了人,已經快要達到他總兵力的兩成了。而跟隨他一起作戰的兩千名投石兵也損失了多人!

    兩邊的戰損比接近,戰損比已經足夠王林軒自豪了!

    雖說王林軒的損失之中有侯世祿的投石兵在,看起來是拖累了王林軒的戰損比。但是沒有這支部隊在,王林軒也無法消滅這麼多的敵人,所以這個數字對王林軒來說還是非常有價值的。

    他決定根據這一戰好好的研究研究未來的戰術和部隊建設問題。

    這一戰之中的八旗兵還不是八旗勁旅最強的形態。

    事實上,這個時期的八旗兵遠沒有後來那麼厲害。那是因為後金剛剛崛起沒有多久,後金的主體女真是受到了游牧文化影響然後正在逐漸向農耕轉變的民族。

    說起來是不是有點繞?

    簡單來說,女真本身是漁獵民族。

    但是因為女真的活動範圍和游牧的蒙古人之間沒有天然的屏障,所以雙方之間的互相影響是非常普遍的。歷史上的女真族從來都是漁獵和游牧的特點兼備的。

    明史上記載的早期女真人的居住條件是這樣的“建酋土極寒,或穴居而處,或采樺葉為居,行則馱載,止則張架以居,或穴屋脊梯級出入,成掘泅廁四面環繞之,是其居處也。”

    顯然那里面說的,用“馱載”的方式拉著自己的家四處遷徙的生活方式,更像是游牧民族。

    可是到了萬歷年間,女真受到了明朝的影響開始嘗試農耕。

    根據明史上的記錄,在萬歷十二年三月,女真人在廣順關購牛九十九頭、燁子七百三十四件、木杴五百三十三把。又在鎮北關,購牛二百五十四頭、燁子約三千七百件,木杴一百七十把。

    大量的耕牛和農具的引入,讓女真有了農耕的條件。但是因為農耕技術不行,所以女真國內的糧食還是不夠吃。

    這時女真的建築也發生了變化“即樵以架屋,貫繩覆以茅,列木為牆,而瑾以土,必向南,迎陽也。記樞外而內不鍵,避風也。室必三炕,南曰主,西曰客,北曰奴漸有煽可以臨窗坐矣。漸有龐廬矣,有小室焉,下樹高柵曰樓子,以貯衣皮。無柵而隘者曰哈實,以貯豆黍。”

    很明顯,這個時期的女真已經開始漸漸的向農耕文明轉變。

    然而女真或者說後金的起步還是太晚了。他們連民用科技都不行,更不用說是軍用科技了。

    他們在軍工業上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弓”!

    清弓確實是冷兵器時代的巔峰產物,就連英格蘭長弓都比不了它。

    可是除此之外他們就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了。

    努爾哈赤在遼東的土地上幾乎是縱橫馳騁,可是到了寧錦便踫的頭破血流。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女真的軍工技術不行,他們缺乏有效的攻城手段!尤其是缺乏重炮!

    八旗兵的完全體是在漢八旗和蒙八旗加入之後才出現的。

    跟普通人認知不一樣的是,雖然漢八旗和蒙八旗听起來像是獨立的八旗。實際上他們只是八旗的附庸部隊而已。

    蒙八旗接過了輕騎兵的任務,而漢八旗則承擔了輕步兵和火器兵種的任務。那些“真韃”則一如既往的干自己的重裝部隊的活兒。

    不得不說這種建軍方式是正確的!

    這種方式保證了每一個上戰場的“真韃”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他們不僅身上的鎧甲多,而且大部分的時候,他們承擔的都是一錘定音的任務,消耗最大的任務都交給了蒙八旗和漢八旗的士兵。

    這對人口稀少的女真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兒”最大限度的保證了部隊的戰斗力。

    後金就是靠著這樣的建軍思路拿下了天下!到了滅明之戰的後期,真正的硬仗基本上都是漢八旗和蒙八旗,尤其是漢八旗的人打的。

    所以說,人們印象中那支橫掃天下的八旗勁旅實際上在崇禎二年還沒有出現。因為孔有德還沒有投降後金,他還沒有給後金帶去他們最需要的火器制造和使用技術。

    這時的八旗兵還不是完全體!

    可是時間對王林軒來說也不算太充裕了。

    此時毛文龍已死,孔有德也已經去了登萊。

    雖然王林軒已經改變了歷史,但是卻沒能改變登萊的局勢和孔有德在登萊的處境。

    王林軒認為,孔有德有非常大的概率依然在崇禎四年發動吳橋兵變。到時候,八旗勁旅的完全體就要出現了。

    下一次王林軒再遇上八旗兵,他們就有足夠的火力跟自己對抗了。王林軒必須得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否則,如果自己一直躺在功勞簿上,等自己下一次見到八旗兵的時候,恐怕就是自己敗亡的時候了。

    然而,這個問題王林軒只能等自己回山西之後才能解決,他現在最關心的問題,還是崇禎準備怎麼應對新的局勢?

    <sript><sript>

    <sript><sript>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冠軍侯》,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冠軍侯第139章 戰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冠軍侯第139章 戰後!並對大明冠軍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