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滿桂狠狠的瞪了王林軒一眼“這麼大的功勞,你要是不拿出鐵證來,陛下如何能信?若是你這一戰能直接把奴酋打退,那陛下為了安定民心或許還會認可你的功勞。”
“可現在是戰時!任何不準確的消息都有可能影響戰爭的勝負,你不把莽古爾泰送去,那可是要惹大禍的!”
王林軒無奈!
這就是為什麼王林軒今天非得狠揍代善一頓的原因。
一方面他確實需要給那些報功的人員提供一個安全的出城環境。
另一方面,他也有點暗恨自己給同伴們添了這麼多的麻煩,為了掩蓋自己的愧疚之心,他很想用代善來麾下那些八旗兵來給自己泄憤。
結果沒想到,代善打仗不咋地,跑的還挺快!
很快,崇禎就收到了滿桂給王林軒報功的奏章,還有一個重傷昏迷的莽古爾泰。
收到這樣一份“大禮”,崇禎被砸的有些暈暈乎乎的。
自後金“入寇”以來,明軍連戰連敗!也就只有袁崇煥在薊州稍稍阻擋了後金軍隊一下。
這時的崇禎已經知道他之前的裁軍汰餉的政策是錯誤的。
可他也很無奈啊!
朝廷是真的沒錢了,不僅僅是朝廷沒錢了,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沒錢了,大明的稅賦已經很多年都無法收齊了,可遼東那里需要的銀子又一年更比一年多,他不拆東牆、補西牆還能怎麼辦?
現在出現了這樣的結果,雖然他麾下的大臣不說,但是崇禎也知道,很多人都在暗中責怪自己。
如果不是現在朝中的大員們大多都是裁軍汰餉的支持者,甚至是發起者,他可能現在就要被那些“清流”給“犯顏直諫”了。
崇禎也知道,如果這一戰大明的損失太大,搞不好他就得被逼著下罪己詔。
可就在這個時候!
崇禎突然收到了這樣一份大禮!他如何能不驚喜?
那可是莽古爾泰啊!
要是按照大明的禮制,莽古爾泰少說也算是個王爺,是妥妥的敵酋之一!
活捉了這樣一個人物,哪怕後來大明的軍隊打得不好,憑借朝廷之中那麼多飽學之士的文采,也足以將這一仗描述成他們大明的大勝!至少他肯定是能逃過下罪己詔的命運了。
崇禎連忙命令自己的親信太監王承恩,趕快安排人去鑒定一下滿桂送來的究竟是不是莽古爾泰?
這個其實本不用他下令,孫承宗早就安排人為莽古爾泰驗明正身了。
雖然莽古爾泰確實被王林軒整的挺慘,但他的臉畢竟還是完好的。很快孫承宗就證實了被王林軒重傷的人確實是莽古爾泰。
這時王承恩也帶著人來了,他正好見證了莽古爾泰驗明正身的最後一步。
然後他便立刻去給崇禎匯報!
在收到了確切的消息之後,崇禎大喜,他連忙命令御醫去全力給莽古爾泰治傷。
畢竟活著的莽古爾泰對他們大明的用處更大,哪怕莽古爾泰以後只能當一個吉祥物,那也是他們大明用來夸耀武功的好寶貝。
現在正是戰況最為緊急也最為關鍵的時刻,崇禎急于將莽古爾泰的作用發揮出來。
那他就得趕緊將這件事坐實了!
他除了要驗明正身之外,相應的封賞也要定下來。尤其是那個王林軒,滿桂在奏章之中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王林軒不僅是戰術的制定者,而且還是執行者,更是親手重傷了莽古爾泰的人。
崇禎連忙傳召了內閣首輔韓 、吏部尚書王永年,以及總督京畿軍務的孫承宗入殿議事。
在明日早朝上朝之前,他就要跟這些人把相關的章程商量出來。
就在等這三位來見自己的時候,崇禎在心中暗自思量起了袁崇煥和滿桂這兩個人。
崇禎越想越是覺得袁崇煥真心比不上滿桂!崇禎畢竟是一個窮困潦倒的皇帝,在他的執政理念之中,甭管干什麼事兒?省錢是絕對不能放棄的要務。
單從這一點上來說,滿桂確實是比袁崇煥更加的優秀。
孫承宗和袁崇煥兩人讓遼東的花費越來越多。而滿桂主政山西的時候,他沒花朝廷多少錢,朝廷也根本沒有支援他多少,可他愣是整頓了山西七十二座碉堡、敵台不計其數!
他也沒有放棄對部隊的訓練,從這一次的戰場表現來看,滿桂的宣大軍明顯是比袁崇煥的關寧軍要好。
這還不算!
崇禎好歹也算是一個飽讀詩書的人,有一個道理他還是懂的。
那就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身為主帥者,除了自己能打仗之外,手下的將領也不能是廢人。而且主帥也是上位者,既然是上位者那就一定要會用人。
以崇禎的視角來看,袁崇煥少說已經廢了他兩員悍將了!
毛文龍就不用說了,這人身上的匪氣雖然重了一些。但是他畢竟保護了朝鮮,而且在整個遼東都失陷的時候,毛文龍敢用幾百人攻擊後金的城市,而且還打贏了。
無論是其勇氣還是對朝廷做出的貢獻來看,袁崇煥都不應該殺他。
趙率教也是!
趙率教確實曾經犯過錯,當初他確實因為一時膽怯而出賣了滿桂。
可是他也知恥而後勇了啊!
自從他在戰場上扔下滿桂之後,他是每戰必爭先!
一個不怕死的趙率教絕對算是一員悍將,他早就已經在戰場上用自己的功勞和八旗子弟的鮮血洗刷了自己的恥辱。
而且這一戰趙率教實際上是主動請纓做了整個關寧軍的先鋒,他可以說是無懼無畏了。
就是這樣一個人也被袁崇煥給坑死了!
雖然袁崇煥找了不少理由來解釋趙率教的死,可崇禎始終覺得那些都是袁崇煥的借口而已!
反觀滿桂呢?
滿桂不僅自己能打,他手下的人也能打!
甚至,滿桂還能挖掘人才!
滿桂到山西這才多久啊?他就在山西那些爛透了的軍戶之中挖掘出了王林軒這樣一個人才。
王林軒這個名字崇禎連听都沒有听說過,可是看王林軒的戰場表現,這明顯就是一個大才啊!
韓愈說過“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滿桂明顯就是王林軒的伯樂,這麼看來,滿桂不僅能打仗、能省錢甚至還能挖掘人才,這樣的人物豈不是比袁崇煥要好多了?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