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冠軍侯

第96章 天秀的孫承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斯文暴徒 本章︰第96章 天秀的孫承宗!

    <sript><sript>

    在等待滿桂期間,王林軒和滿桂的副將孫祖壽一起討論順義的防務。

    兩人其實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那就是順義不可守!

    孫祖壽說道“順義只是一座縣城,而且這里沒有堅固的城牆。城內的存糧也不多,實在是不適合長期堅守!”

    “而且這里又不是進攻北京城的必經之路。如果我是奴酋,我只需留下一軍監視這里的守軍,然後舉全軍之力攻擊京師即可。守在這里實在是沒有什麼必要!”

    王林軒則略微有些不同意見“如果守在這里的是一般人,或許就像大人說的奴酋沒有必要在這里跟我們死磕。”

    “但是,如果守在這里的是滿桂大人那就不一樣了。大人半生疾苦,他的所有功勛幾乎都是在遼東建立的。”

    “時至今日,在我大明朝之中有能力也敢于和奴酋在野外決戰的,也就只剩下我們大人了!如果我是奴酋,那我一定會趁此機會在順義城將大人徹底打敗!”

    孫承宗面色凝重的點了點頭,不過隨即他又笑了起來“我們何必在這里杞人憂天?總兵大人之所以發跡,除了他本人能力出眾之外,孫承宗孫閣老的提拔之恩也是不容忽視的。”

    “當年孫閣老能不顧眾人的反對提拔總兵大人,現在應該就能听得進去總兵大人的話。”

    “大人臨走之時已經說過了,駐守順義實在是不智之舉!相信只要孫閣老听了總兵大人的話,這種不利局面一定能得到扭轉。”

    王林軒卻對此並不看好!

    孫承宗對明末歷史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他至少做了兩件事,其一,就是提拔滿桂,讓滿桂快速的崛起!滿桂的出現確實在軍事上給明朝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其二,就是在他擔任遼東經略期間徹底的改變了大明對後金的防御政策。

    在孫承宗之前的兩位遼東經略是熊廷弼和王在晉!

    熊廷弼的做法是三方部署,他建立起了以天津、登萊和山海關為守的三角防線。在熊廷弼看來,只要守住了山海關,並且經營好了天津和登萊,那就能確保大明腹地的安全,而且還能威懾後金讓其不敢輕舉妄動,因為只要後金的兵馬敢于調動,登萊和天津的兵馬隨時都可以通過海路威脅後金的安全。

    顯然,這是存人失地的做法。他幾乎放棄了遼東的領土,但是卻保存了遼東的有生力量,讓大明有反擊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種做法對大明來說算是比較省錢的了。

    但是!

    因為要加固山海關,還要經營天津和登萊,所以這種做法依然費錢。

    于是在熊廷弼之後,明朝起用了另一個更能省錢的人——王在晉。

    他並沒有徹底改變熊廷弼的戰略,他只是想盡辦法削減軍費開支,而且還招撫了很多蒙古人和自己共同對抗後金。

    這個戰略其實是正確的,王在晉和王化貞招募的蒙古人是不一樣的。王化貞招募的都是偏向後金一方的蒙古人,而王在晉招募的這些蒙古人大都是深受後金危害的人,他們跟大明是唇亡齒寒的關系,這部分人是可信的。

    然而

    孫承宗還是覺得他們不可信,所以在孫承宗上任之後,他將那些蒙古人都遣散了。

    這還不算,他一改前兩任經略的防御策略,大規模的興建寧錦防線。光是一條寧錦防線,他就修了四十七座城堡、和數百座台,他為大明建立了一條堅固的防線。

    但是!

    他的做法也掏空了整個大明王朝。

    為了建立這條龐大的寧錦防線,天啟年間明廷連年加征遼餉。

    在孫承宗上任之前,遼東只有四五萬兵馬,結果等他上任之後,遼東兵馬迅速擴張到十四萬之巨。為了供養這條龐大的寧錦防線,天啟七年明廷財政赤字高達多萬兩白銀,而當時大明朝一年的歲入也不過三百二三十萬兩。

    如果沒有孫承宗,那麼明朝在九邊一年的花費不過三百四十萬兩,可是在他上任之後光是遼東一地,明廷就要花費四百多萬兩。

    這還不算完!

    按照時任兵科給事中方有度的說法,隨著孫承宗的戰堡越修越多,到了天啟五年孫承宗在遼東的花費居然高達六百萬兩!

    為了供應愈發龐大的遼餉,“百姓敲骨剔髓、典子賣妻,以供誅求,年復一年!”

    按他這麼搞,寧錦防線是堅固了,但是整個九邊都空虛了。

    剛剛被黃台吉攻破的大安口之所以年久失修,以及薊密永三邊欠餉之所以能高達一百多萬兩,跟受到了遼東的拖累不無關系。

    很明顯,孫承宗守遼東的政策就是“存地失人”,存人失地和存地失人這兩種做法究竟哪一個是正確的,後世有一位教員已經給出了答案。顯然,孫承宗在戰略上出現了巨大的失誤。

    然而,孫承宗卻一點都沒有要收斂的意思。按照他的計劃,他要把戰堡修到赫圖阿拉城下,用戰堡將努爾哈赤趕出遼東。可這樣一來,將來的遼餉花費之巨就會無法想象。

    這下連朝中戶部、工部官員都開始反對孫承宗、吏部和兵部中也有很多官員三天兩頭就參奏孫承宗勞民傷財。在天啟五年,也就是魏忠賢剛剛得勢之後不久。魏忠賢居然跟文官集團達成了共識,在兩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孫承宗黯然辭官回鄉。

    可是!

    孫承宗對遼東的影響並沒有隨著他的辭官而消散。袁崇煥大體上接受了孫承宗的政策,只不過他沒有孫承宗那樣的權勢,所以他無法在遼東肆意的撒銀子。

    更重要的是,孫承宗連年虧空財政修建寧錦防線的做法,讓百姓苦不堪言,九邊駐軍也是連年欠餉,隨著小冰河期的到來,百姓和軍人們根本沒有能力抵抗任何災害,整個明朝的北方大地上哀鴻遍野。

    終于,等崇禎繼位之後,所有的矛盾都在己巳之亂中爆發了!

    要說孫承宗的遼東戰略,他唯一作對的事兒,可能就是他起用了滿桂。

    指望這樣一個人理解順義不值得守恐怕沒有這麼容易。

    <sript><sript>

    <sript><sript>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冠軍侯》,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冠軍侯第96章 天秀的孫承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冠軍侯第96章 天秀的孫承宗!並對大明冠軍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