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閉關療傷
等到回到了自己的住處,也可以叫做洞府的地方,少司命才卸下了所有的偽裝,顯露出了幾分忐忑來。
少司命並不像與其他天宗弟子說時那般情緒平靜,早在被反噬之時,她就已是不安了起來。
這種情況,實在是不太對勁啊!
黑紅色的血,她沒有再取出來。
既然她剛才並未發現她被反噬的源頭,那麼,現在再想,也沒什麼意義。
她受傷不輕,及時吃了靈丹後,也只是讓她的傷勢得到了一些緩解。
她需要閉關一下,讓靈丹徹底起作用才成。
在臨閉關之前,她傳了消息給曉夢,讓曉夢盯著一下天宗這邊。
曉夢此刻人也在天宗這里,新開闢出來的洞府,距離少司命的洞府不遠,只隔著一座山峰。
曉夢此刻倒也並未閉關,而是正坐在一棵樹下,喝著清酒,品著靈果,模樣閑適,頗有些自娛自樂之感。
事實上,在一旁擺著的棋盤,也是被她一人分飾兩角,過一會兒就下一子,不急不忙,時間綽綽有余。
就在這個時候,一只紙鶴從遠處飛來。
看到紙鶴的瞬間,曉夢就放下了手里的杯盞。
一招手,紙鶴就直接落到了她的掌心上空。
紙鶴翅膀扇動著,雖然無法張嘴,但是,一道熟悉的聲音,已是從紙鶴上傳來。
“曉夢大師,是我。”
送來紙鶴傳音的人,正是少司命。
這種法術,曉夢如今也會。
曉夢也在不久之前從金丹期初期,邁入了金丹期中期,成了天宗弟子中的佼佼者。
她表情不變,但眼里明顯帶著一絲好奇。
曉夢︰“不知少司命找我,可是有事?”
少司命︰“我方才窺探天機,受了反噬,要閉關療傷幾日,這幾日,就麻煩曉夢大師盯著一下天宗的事情了。”
原來如此。
曉夢很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她最近並無閉關的想法,盯著一下天宗的事,對她來說不算什麼。
不過,她也有事要先問一聲。
“最近陸續有人來投,若來人是儒家或是道家人宗這等學派,是拒,還是收?”
對于道家人宗,曉夢已不像是當初那麼敵視了。
水平差不多,方為對手。
以她跟道家天宗弟子們現在的實力,與道家人宗來對比,都是一種侮辱了。
原本還是築基期的弟子們,好多都被扔進了洞天福地,要求他們在短時間之內提升到金丹期。
她呢,已是金丹期中期的修士。
到了金丹期,那才算是真正成為了修士。
築基期,在大修士們眼中,不過就是才入門而已。
金丹期,已是正式踏上了修行之路,走在修行之路上的真正修士了。
而那些道家人宗的人,連煉氣期的修士都不算,用修仙世界那邊的修士的評價標準來看,那就是一群凡人。
一群凡夫俗子。
.
雖然這邊世界的人,對于所謂的修士跟凡夫俗子之間的區別,分得不是那麼清,至少目前分得還不是那麼清楚,依舊當成是同類。
但是,就像是當初的大宗師與不會武功的普通人一樣的區別。
這樣的區別,用來形容修士與普通武者,也不是不可以。
身處在一定高度的人,對于昔日的敵人,基本已是看不入眼了。
曉夢跟道家天宗的弟子因為忙于修煉,又一直待在天宗的地界,享受著這里的濃郁靈氣,對于離開天宗去找到道家人宗的麻煩,都不太熱衷。
就算是道家人宗的人,跟儒家的人,想要投奔天宗,投奔帝國,曉夢本人都不會做什麼小動作。
若這樣一群早先與帝國暗搓搓作對的人,能夠被天宗接受,那就說明,在他們的身上,一定有著天宗十分需要的東西。
又或者,是被接受的人有著十分出眾的天賦或是才華。
如果真是這樣,那她作為現如今的天宗修士,難道還要因為私人的仇怨,耽誤太子殿下的事嗎?
太子殿下可不僅僅是帝國太子,還是天宗的宗主,是一位大能!
如果說,曉夢以前還覺得對方是神仙弟子,那麼她現在已是覺得,對方怕不是神仙本人。
這是神魔親自下凡了吧?
至于是神仙還是魔王,只看其所做作為以及陣營,倒不必非要去糾結對方的來處。
尤其是,對方雖然手段殘酷,可力量卻十分熾熱純淨,劍氣都能化成金龍。
這如何能是魔呢?
曉夢的問題,也讓少司命有點猶豫。
她不像是大司命,是跟著趙義一起去了另一邊世界“辦差”,她主要是留守在這邊的世界。
既是留守在這邊的世界,對于另一邊世界的情況,縱然知道一些,但也不算多。
她所知道的,就是在多與少之間,只知道一個大概。
那邊的世界已是有了妖魔潮,妖魔潮來勢洶洶,既有可能變成能纏綿上百年的妖魔劫。
而兩個世界的融合,已是越來越快,快要達成了。
一旦兩個世界徹底融合,那邊世界的麻煩,也將屬于這白牛的世界。
哪怕還沒有轉變成妖魔劫,光是妖魔潮,對于一個才剛剛靈氣復甦的世界來說,仍是一個極大的麻煩,或者說,是個劫難。
在這種情況下,盡可能多的收攏這邊世界的本土勢力,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也是應該的吧?
但問題又回來了,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但怎麼判斷道家人宗以及儒家弟子,是能夠被團結的力量呢?
相比于滅世之仇,對于一些人來說,滅國之仇,可能要更深刻一些?
兩邊世界的勢力打起來,大秦世界這邊的人,真的能夠全部被團結起來嗎?
修仙世界那邊的散修,可是有不少人被太子殿下給招攬了。
連那邊世界的散修,都能被招攬。
這邊的世界的人,如果想要修仙,被人引誘的話,真的能夠不動心嗎?
少司命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回道︰“此事……要看太子殿下的意思。若他們來投,先不予理會。”
“天宗收徒,對外的那一次,已是結束了。”
“內招弟子,要看是否有可信的推薦之人。”
“若無可信的推薦之人,連見都不必見。”
“讓他們繼續等著吧。”
機會本就是稍縱即逝。
當初對天下招收弟子時,既是沒有抓住機會,那就等下一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