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釋︰朕真沒想當皇帝啊

第147章 明智光秀回憶之痛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日月昭昭 本章︰第147章 明智光秀回憶之痛

    還在寫些什麼的戚繼光當即就停筆,“速速隨我出去接旨。”

    說完,戚繼光就三步並作兩步走出了大帳。

    “戚某不知天使遠道而來,未能出迎,還望海涵。”戚繼光一見傳旨太監,就拱手說道。

    “戚將軍言重了。”傳旨太監慌忙還禮。

    “聖上有口諭,此地人多眼雜,你看……”

    戚繼光點了點,以為傳旨太監是想要收賄賂了,“公公還請入帳。”

    待到傳旨太監進來,戚繼光就從桌上取了一個木盒。

    “公公,這是戚某的一點心意。”戚繼光一邊說著,一邊打開了木盒,里面是一個個閃著光的銀錠子,粗略看去就不下百兩白銀。

    傳旨太監連連擺手,“使不得,使不得呀。要是聖上知道了,肯定會扒咱家一層皮的。”

    見戚繼光還要往前送銀子,傳旨太監高喝一聲︰“聖上口諭,戚繼光接旨!”

    戚繼光聞言下拜,“臣戚繼光問聖躬安。”

    “朕安。”

    “倭國之寇曾使我東南生靈涂炭,今倭寇又犯李朝,已攻城略地數十。”

    “卿當早做準備,不日將接朕詔令南下領軍平亂。”

    “臣戚繼光接旨。”再度起身的戚繼光沒有了剛剛的市井氣,滿腦子都是南下平敵之事。

    戚繼光于嘉靖年間輾轉東南各地,抗擊倭寇十數年,所以深深的明白倭寇的嗜血與殘暴。

    這是一個強大的對手,一個沒有絲毫仁義人性的對手。

    看著戚繼光陷入了沉思,傳旨太監這才松了口氣,轉身走出了軍帳。

    ……

    畫面輪轉,明智光秀再度陷入了回憶︰

    天色漸晚,岐阜城偏殿里,一個高個男子正在案前。他一邊舔著毛筆,一邊盯著手上的紙卷。這時他旁邊走廊上傳來悉悉率率的聲音。高個男子放下毛筆,正襟危坐。

    “主公,探子已經得報,波多野兄弟昨日已經出城,預計十天即可抵達岐阜城。”

    高個男子不置可否。

    “不知主公打算怎樣安頓波多野兄弟?”

    沉默。高個男子又拿起毛筆,開始在紙卷上涂涂抹抹。“波多野氏入城,你覺得該如何處置?”

    活動木門旁的聲音听起來有些疑惑︰“波多野氏入城便表明已經投降,按例,我等只需稍加安撫,便令其回到封地。作為交換,波多野氏每半年便虛入岐阜城覲見,並拆除八上城所屬三之丸,僅保留二之丸與本丸。同時,我方需要派遣一得力與力家臣,在八上城外駐守…”

    “我不是問這個!”高個男子有些煩躁,他一揮手,案上蠟燭的火到處飄曳“我是問波多野入城之後,是處決,還是放歸。”

    門外男子不敢回答了。

    高個男子自言自語道︰“一個波多野氏,竟然反復橫跳,降而復叛,此家不除,我已和立威?”

    門外聲音顫抖著傳進來︰“主公,明智光秀殿的母親作為人質,此時已經在八上城了啊!況且古語殺降不詳,趁此次波多野覲見斬殺其家主絕非上策,主公三思啊!”

    高個男子猛地推開木門︰“那又如何?成為天下人,就必須有舍棄的覺悟,舍棄朋友,舍棄家人,眼中只有絕對的霸道。波多野一日不除,八上城一日不倒,那麼我掃除最後的阻礙,毛利氏就始終有隱患!”他一頓︰“這次波多野進入我岐阜城是絕無僅有的機會,如果斬殺此獠,其代價是明智光秀的母親,那我相信他也能理解接受!當年我逼得德川那廝親自下令自己的長子切腹自盡,他也一個屁不敢放,難道光秀還敢對我心生怨憤嗎?”

    門外男子一聲不吭了。

    “見波多野那天,我的佩刀要換成菊一文字。記得提前幫我上好刀油。”

    織田信長有很多佩刀,他最喜歡的一把太刀是長船,但是一般不用于實戰。而菊一文字是其最喜歡的打刀,也是戰績最出色的刀。

    “是”門外男子低聲回答,迅速退走了。織田信長回到屋內,手掌緊握又伸開,很顯然,他的內心絕不像他的言語一樣堅硬。但最終,他攤開手,無奈的嘆了一口氣。一切終成定局。

    十日轉瞬即逝。

    波多野攜其部下等二十余人正式入城。

    入城前,遠遠眺望高聳偉岸的岐阜城,不知怎麼的,波多野秀智的心中冒出一股子不安。他對隨行的忍者服部耳語數句,服部會意,迅速遠遁。

    另一邊,織田信長攜其重臣前田麗家、羽柴秀吉等人正式受降,明智光秀自然是位列其中。兩撥人卻有著四個心思。波多野一行人自然是心里犯著嘀咕,盡管明智光秀以自己的母親為質,保證他們此次受降不受任何傷害,但是織田信長實在是劣跡斑斑的家伙,他們真的不敢完全相信織田信長。此刻,他們只想趕緊完事回到八上城。明智光秀心里也在犯嘀咕,他自己的母親身在敵營,雖然織田信長向他保證其母親無虞,但是他親眼見過對織田信長僧兵的手段。萬一織田信長就此斬殺波多野家,那他明智光秀哪怕有三頭六臂怕也是救不會自己的母親。而羽柴秀吉、前田麗家等人完全是一副看熱鬧的心思,他們就等著受降完,跟主公一起吹清酒瓶子了。

    織田信長則有些糾結。一方面他已經下定決心要斬殺波多野氏,另一方面他深知如果一旦斬殺這兩個人,明智光秀的母親自然是保不住了。但是不殺,一旦八上城再謀反,會給織田信長帶來極大的麻煩。武家出身的織田信長做了最後一遍評估,覺得這次不斷絕後患,以後再也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他最後下定了決心。從刀架上拿起菊一文字,插到腰旁,他做好了準備。菊一文字已經上好刀油,狀態極佳。

    前田麗家有點詫異,他是最早跟隨織田信長的武將,對主君一舉一動都十分熟悉。每次織田信長拿出菊一文字,那就有人要大難臨頭了,難道這次…

    正午,一個插著小旗的旗本稟︰“波多野氏一族來降,已經進入本丸,請主君示下!”

    一封又一封求援的軍報擺在了李虅的案頭。

    當日遷回王京漢城的決定,讓李虅覺得無比的愚蠢。

    明明有平壤,開城和漢城三京,為什麼非要在這離倭寇最近的王京漢城?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也沒有臉面再狼狽的去平壤避難。

    “倭寇連下東南三城,慶尚道僅慶州府存……”

    “倭寇連下西南五城,守將望風披靡……”

    “倭寇大軍壓境,離王京僅有二百余里!”

    打開的一道軍報比一道軍報緊急。

    “快,召群臣來見本王!”李虅對著內侍吩咐道。

    惶恐的情緒在大殿上蔓延,前來的文武大臣們怎麼會不知現在軍情的緊急?

    “本王已經派兵構建了漢江防線,一旦此防線被擊潰,那麼我朝鮮之王京就沒有任何可以據守的了。”李虅看著殿中亂做一團的群臣,只覺得悲哀無比。

    這就是我朝鮮的中流砥柱嗎?

    “王上,老臣提議,還是盡早遷都避戰禍吧。”一個老臣顫巍巍的說道。

    李虅苦笑一聲,“去哪?逃到哪里去?”

    “開京,平壤都還是安全的,望王上以自身安危為重,早早打算。”老臣又道。

    “百年的祖宗基業,就這樣毀于一旦嗎?”李虅眼里滿是頹然。

    聞此言,眾臣六神無主,只有伏地痛哭而已。

    “諸位愛卿,我李氏朝鮮生死存亡之際,當何如?”

    就在大殿哭聲不斷之時,都承旨李恆福出列,哽咽道︰“若我朝鮮勢窮而力屈,若是全國皆陷于敵手,那麼我們只可赴訴天朝了。”

    “臣聞天朝之主天啟皇帝陛下乃是少年英主,吾等或可依靠之。”

    李恆福的話,讓頹唐的李虅仿佛看到了一縷曙光。

    大明之富有繁華,早早的就在李虅的心中種下了種子。

    “大膽!”

    “放肆!”

    李恆福此言一出,就遭到了呵斥。

    御營大將尹斗壽高喊道︰“我國北道的兵馬都是兵強馬壯,可以與敵一戰!”

    左議政柳成龍更是以手指著李恆福,“此言一出,人心瓦解,誰能收拾!”

    說完,柳成龍就對著李虅說道︰“王駕離東土一步,則朝鮮非我有也。”

    “本王知道了。”

    李虅敷衍的點了點頭,但是心中已經開始謀算如何內附大明了。

    “大王,無論如何都應先行避難啊。臣請大王入開京主持大政!”又一官員出列道。

    “臣附議。”

    “臣附議。”

    見眾臣如此,李虅便是知道前往開京是無法避免了。

    “如擬。”

    眾臣離朝之後,李虅又單獨留下了柳夢鼎。

    “本王欲令你為朝賀使者,到了大明京師之後,你可先言本王想要內附意思。”李虅道。

    柳夢鼎躬身道︰“王上,天朝久懷疑我朝鮮通倭寇,不求援而直接請求內附,怕天朝會更加起疑心啊。”

    李虅緊皺起眉頭,“本王一片赤子之心,天朝怎麼會不察?”

    “如此那就既請內附,又求援兵!”(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皇兄听我解釋︰朕真沒想當皇帝啊》,方便以後閱讀皇兄听我解釋︰朕真沒想當皇帝啊第147章 明智光秀回憶之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皇兄听我解釋︰朕真沒想當皇帝啊第147章 明智光秀回憶之痛並對皇兄听我解釋︰朕真沒想當皇帝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