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听到這里,張居正忽然擱筆︰“拿過來給為父看看。”
張懋修不敢怠慢,連忙把手稿遞給張居正。
張居正接過手稿,便向下看去︰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張居正一貫波瀾不驚的臉上,露出了訝然之色。
“此人有吞吐宇宙之氣魄。”
張懋修听到父親這麼評價,自己仿佛也俱有榮焉︰“孩兒也是如此覺得。”
張居正沉吟了一會兒,問道︰“此詞作者現在何處?”
張懋修結結巴巴的回答道︰“可能,可能尚在清樓……”
一听青樓二字,張居正本能的皺起眉頭。
若是流連煙花之地之人,縱然才氣再高,也不過是柳三變之輩。
一看自己的父親誤會了,張懋修繼續道︰“此清樓不是彼青樓,那是文人墨客集會之地。”
听到張懋修的解釋,張居正的眉頭微微舒展開來︰“那即如此,倒可留意一下此人。若是個可造之材,也好為朝廷效力。”
“此人名何?”
“孩兒听聞,名叫祝一流。”張懋修道。
“祝一流,祝一流……”張居正口中念著這個名字,總覺得哪里有些熟悉,但又想不起來。
沒有繼續想下去,張居正擺了擺手︰“若無其他事,就退下吧。”
張懋修道︰“父親,母親讓您早些休息。她說您當值時便是處理公務,回家就莫要如此忙碌了。”
張居正裹了裹身上的棉袍︰“天下未安,吾豈敢休?”
說完,張居正又重重的咳嗽了幾聲。
張懋修微不可察的嘆了口氣,他知道自己的父親一旦決定好了的事情就不會再更改。
滿心擔憂的張懋修默默的走出了書房。
……
不同于朱翊鈞回房累的的倒頭就睡。
回到宮里的朱翊 對這兩幅字畫簡直是愛不釋手。
吩咐小太監將其掛起來之後,朱翊 忽然記起來,自己唐寅的畫還沒到手!
“萬歲爺,這字畫可真漂亮。”
被朱翊 安排在東廠當值高興安自然是不知道今日發生的一切。
但看到朱翊 喜歡,高興安拍馬屁就是了。
“錯億啊,錯億啊!”剛剛還的笑眯眯的朱翊 一轉臉就開始扼腕嘆息。
“算了算了,早晚都能要回來。”朱翊 開始了自我安慰。
畢竟正旦節已近,偶爾出宮放放松就可以了。
若是跟武宗皇帝一樣整天逛大街找女人,那怕不是被文官噴死。
萬歷八年將要過去,天啟元年將要到來了。
……
“那狗官強要我們的燧石,這可如何是好?”莫子石憂心忡忡的說道。
“這可不是僅僅的幾千兩銀子,這是你我兩家砸進去的上萬兩銀子!”
上首坐著的是面色陰沉的段興懷。
“他劉燾簡直是拿著雞毛當令箭!”其他的商人都開始憤憤不平起來。
“不行我們就去找臬台大人告狀!”
“臬台大人不行就去找軍門大人!”
眾人七嘴八舌的說道。
莫子石苦笑一聲︰“告到哪里都是官官相護,拿的出燧石上交朝廷就是給他們增添政績……誰會管我們這些沒有身份地位的商人?”
“那我們就只能坐以待斃?”
“如果說這一大筆銀子打了水漂,我家的酒樓就只能關門大吉了。”
“他一個武昌的知府,豈能夠一手遮天?”一直沒有出聲的段興懷突然出口說道。
“段員外有何高見?”此言一出,堂中的眾人都紛紛看向段興懷。
只見,段興懷從口中吐出兩個字︰“罷市!”
這兩個字不禁掀起了軒然大波。
“這豈不是公然對抗官府?”有人大驚失色。
“要麼家破財亡,要麼放手一搏。我也有兩條路,你們自己來選。”段興懷冷冷的說道。
“這狗官本來就已經鬧得民怨沸騰了。如果我們現在都關門罷市,將事情鬧大,讓那些百姓做出頭鳥,自然可保我等無虞。”
眾人交頭接耳,心中有些動搖。
有人咬牙道︰“老子就不信那一個知府就能都把我們搞死!”
“咱們把燧石全都運走,一塊也不留給那個狗官!”
商量好之後,一眾商人都心懷鬼胎的回了家。
各方都有算計,但受苦的卻始終是百姓。
翌日。
紫禁城。
晨光熹微,下了一天的大雪也已經停了。
金色的陽光灑落在太和門的琉璃瓦上與紅牆一齊,竟有著莫名的莊嚴感。
百官早已入朝等候天子的駕臨。
“皇上駕到!”
隨著御前太監一聲嘹亮的唱和,身穿袞袍的朱翊 大步流星走上御座。
“臣等叩見陛下!”百官齊齊行禮。
“平身。”
“謝陛下。”
“諸位愛卿可有本奏?”朱翊 環視著殿中的群臣。
“臣有本奏。”兵部尚書方逢時出列說道。
“愛卿請講。”
“啟稟陛下,遼東戰事已平,戰報已于昨日送達兵部。”
“我大明于遼東,擊殺泰寧部、韃靼部和土蠻部之敵共兩萬九千七百八十人!”
“其中,薊鎮總兵官戚繼光和遼東總兵官李成梁率京營奉陛下之旨意,一舉搗破泰寧部之伏兵。”
“輕車都尉李如松一箭射殺敵酋速把亥!”方逢時道。
“後,戚繼光領軍大破喜峰口泰寧部主力,李成梁嚇退土蠻部大軍,薊鎮山海路參將馳援遼陽解其圍。”
“戚繼光以身鎮薊州,其功赫赫,朕屬意封其爵位……”朱翊 看向禮部尚書。
“潘愛卿。”
“臣在。”禮部尚書潘晟出列答道。
“薊鎮總兵官戚繼光封爵之事就交予你們禮部來議,三日內,朕要看你們拿一個章程出來。”朱翊 道。
潘晟听著,偷偷掃了一眼首輔張居正。
見張居正沒有出言反對,潘晟回答道︰“是,陛下。”
那戚繼光正是張居正親信,又如何會反對?朝臣們看著潘晟的小動作,心道。
“輕車都尉李如松有功,授遼陽游擊將軍。”朱翊 又說道。
輕車都尉只是正三品的虛職,而游擊將軍可是自己能夠獨立領軍三千人的實職。
“啟稟陛下,遼陽副總兵曹 貪功冒進,致使官軍陷入埋伏,我兵部決議將其奪職。”方逢時道。
朱翊 點了點頭︰“準。”
“此一役,我大明官軍陣亡一萬兩千五百三十五人。其中喜峰口守備王聶、副守備李世林以及遼陽守備營把總陳鵬等武官為國捐軀……”方逢時的聲音有些悲痛。
“此乃我大明忠烈,厚葬其身,重恤其家人。喜峰口守備王聶、副守備李世林以及遼陽守備營把總陳鵬皆可蔭其子一人為百戶,以彰其功!“
“這筆撫恤的銀子,無論何人膽敢打它的主意,統統殺無赦!“朱翊 厲聲道。
殺無赦三個字的聲音在殿中回蕩。
這是百官第一次得見天子出言殺無赦。
“臣替死去的將士多謝陛下……”方逢時躬身道。
“他日,朕必掃平邊患,讓子孫後代永世不受戰亂之苦!”朱翊 的話語鏗鏘有力。
久久未言的張居正,此時抬起頭來看向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新皇必然是個有為之主。但我的時日已經不多了,還能有機會看到大明中興的那一天嗎?
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滅亡。
張居正不斷謀劃著“一條鞭法”,只待新皇改元之後便發出這雷霆一擊!
朱翊 也察覺到這兩次上朝都是沉默不語的張首輔。
離歷史上張居正去世的日子,是越來越近了。
“元輔。”朱翊 輕聲道。
“臣在。”張居正抬起頭來。
眼前的張居正眼眶微陷,臉龐清 。
張居正竟然在短短的幾個月里,肉眼看見的瘦削了許多。
朱翊 看著眼前這一幕,心里百味交雜︰“元輔怎麼清瘦了許多?”
“謝陛下關心,老臣近日不喜肉食,便多食了菜蔬倒也瘦了些。”張居正只說自己有意為之。
朝堂之上,張居正不願表露半分的虛弱。
八年以來,張居正權壓百官,被打壓的權貴公卿皆是敢怒不敢言。
這個倔強的男人手握屠刀,卻是心中有道。
他試圖以一己之力,挽救這個日暮西山的龐大帝國。
朱翊 想起來前世讀過的關于首輔張先生的一本本傳記。
大明只有一相,張江陵。
“既然如此,朕也便放心了。”朱翊 嘴上說著,心里卻想著怎麼樣來“扳倒”這位大明首輔。
若是放任下去,天啟二年的大事便是大明首輔張居正去世了。
可自己縱然是天子,又能拿什麼去支開張居正令其靜養?
朱翊 清醒的知道,如今朝堂的一團和氣,完全是因為張居正沒有阻礙朱翊 的想法。
若是張居正想,那自己的聖旨恐怕都是出不了六部。
張先生,朕該怎麼拯救你。(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