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稱霸,強則強,弱則亡。
後世很多人自詡,若是自己坐在哪個位置,絕不會如此糊涂。
就比如後世評價袁紹袁術兄弟,開局天胡,卻打的稀爛。
有決策失誤不假,但他們哪一個不是精通詩書,明曉事顧,圓滑之人?
各路諸侯,哪一位是不是當世英豪。
如隋末李密,為幕僚時,曾多次建言,洛陽四面環敵,不可取,可到了他統領瓦崗,又不得不取洛陽,以至敗亡。
所以往往決定腦子的是屁股。
這頓酒,最後以周倉大醉昏睡而告終。
翌日中午,眾人才悠悠轉醒。
洗漱過後,周倉仿佛已啞然忘卻了昨晚之事,他搓著手,來到陸宣面前道︰“先生,我等何去何從啊。”
陸宣問道︰“收編的這兩千余人,可都有兵器甲冑?”
周倉頓時尷尬的饒了饒頭道︰“兵器倒是充足,還有結余,只是甲冑這等稀缺貨,只有幾百副。”
到底是上不了台面的山賊啊。
不過能人手一件兵器,倒也比普通山賊要強的多。
用周倉的話來說,就是這天下一天不太平,這黃巾就永遠都會存在。
“集結吧。”陸宣淡淡道。
于是在周倉的號召下,兩千多人紛紛集結在後山空地之上。
周倉站在一出山坡之上,朗聲道︰“諸位,這位便是謀士榜榜眼陸宣,陸先生,爾等可願隨我追隨陸先生,匡扶天下,建功立業。”
“見過陸先生!”眾人紛紛單膝跪地。
陸宣嘖嘖稱奇,看來這群山賊,都是參加過戰斗的黃巾士卒啊,不然也不會這麼令行禁止,顯然是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
算的上一支老兵啊,這樣的兩千山賊,實力可不容小覷。
只是不知道有沒有達到百戰老兵,成為精銳的那種程度,只要有五百人達到了,那麼這一支軍隊,就亞于任何正規軍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這些人,兵器各異,有刀,有劍,有矛,有戈,可謂是眼花繚亂。
要想形成戰力,還得加以有效的改編啊。
陸宣想到這里,朗聲道︰“所有人,卸甲棄刃!”
“這……”
一時間眾人紛紛猶豫了,開始竊竊私語起來,顯然是心有顧慮。
這讓原本排列有序的兩千人的大方陣,開始七扭八歪起來。
這些人,到底只是一群烏合之群,沒有統一明確的指揮。
不過想來也正常,他們本來就不是同一支黃巾軍出身,即便是同一支黃巾,也並非同一曲部。
光內部,就雜亂不堪,如何做到沆瀣一氣,自成一軍呢?
陸宣解釋道︰“諸位都是各路黃巾出身,但現在自成一軍,自然要統一指揮,不然你們這樣毫無章法建制的沖出去,也是送死的命。”
“諸位都是參加過黃巾起事的人,相比見識過不少戰爭,這一點,就不需要我多說了吧。”
周倉也嚴肅道︰“听令行事!”
于是,在陸宣的授意下,將所有兵器甲冑,歸類分種。
等到這一切都弄好之後,陸宣這才繼續道︰“曾認黃巾頭目的,無論大小,都出列。”
一時間,足足有三四百人出列,自成一個小團隊。
陸宣繼續道︰“好,那麼接下來,就是重新建制。你們這些頭目當中,現在麾下還有士卒,且使用制式兵器的出列。”
于是,又有五六十號人出列。
陸宣點點頭道︰“你們站成一排,去軍中,將你們的曾經的麾下選出來,並站在你的身後。”
隨著這一步做完之後,陸宣道︰“按照你們之間的使用的兵器,自行挑選,按挑選兵器組合排列。”
于是,足足七百余人,重新拿起來兵器。
分為四個小方陣。刀,劍,矛,戈。
隨後,陸宣又讓剩余的人,紛紛挑選兵器。也是分成了四個方陣。
陸宣便將這些頭目,按照現在所擁有的兵馬,封為了伍長,什長,和屯長。
也就是五人,十人,和五十人。
至于五十人以上的團隊,倒是沒有出現。
“剩下的沒有進入建制的人,可根據所選兵器,自行選擇團隊!”
等到這一切都做完之後,陸宣則是將這些人,按照兵器類型,分成了兩百人一隊。
刀兵四隊,八百人。
劍兵兩隊,四百人。
矛兵三隊,六百人。
戈兵兩隊,四百人。
共計兩千兩百人,而剩下那些士卒,則是根據自己手中兵器,平均分入了各大隊之中。
陸宣以周倉為這支新編部隊的統帥,又由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名死士,擔任大隊長。
各領兩百余人。
陸宣則繼續道︰“現在選出來的這些伍長,什長,屯長,各位一定會好奇,為何有點編制不足,有的卻超編了,我可告訴你們,這些軍職,都是暫時的。”
“軍隊當中,靠拳頭和軍功說話,現在沒有軍功,那就是靠拳頭,但凡覺得自己能力過人的,可以向自己隊長申請,你打贏伍長,你就是伍長,打贏屯長,就是屯長!”
畢竟像伍長這種職務,還有大量的空缺。
陸宣這一舉動,無疑是讓所有的人都看到了晉升的希望。
“至于這些為數不多的甲冑,則是日後按軍功發放!大家各憑本事!”
“殺!殺!殺!”眾將士們一個個戰意昂昂,士氣十足。
一個個頓時心悅臣服了起來。
陸宣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扭頭對著周倉開口道︰“開始訓練吧,爭取最快把編制完善。”
“諾。”周倉抱拳領命。
隨即邊開始了操練,轉眼已到了晚上。
這個時候,周倉的一名心腹,卻傳來了一個消息,讓陸宣徹夜難眠。
袁紹命顏良,以十萬大軍,進攻兗州。
是夜。
涼風徐徐。
此刻秋日已過,冬季已至,雖未曾下雪,但到了晚上,依舊是寒氣逼人。
陸宣掛著一身披風,來到院中,看著天上的皓月,獨自無言。
現在都建安四年,袁紹就大舉南下了。
可根據史料記載,曹操和袁紹的決戰,官渡之戰,是在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