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開國之前,盧多遜在柴世宗的周朝以進士科進,成為中樞大臣。最初,周朝皇帝授任盧多遜秘書郎、集賢校理,後升任為左拾遺、集賢殿修撰。乃是和趙匡胤同朝為官之人。
但是,和趙普不同,趙普在周朝,便和趙匡胤,王審言,石守信等人組成義社,乃是和趙匡胤拜了把子的結義兄弟,更不要說趙普在陳橋驛中,涉及籌劃給趙匡胤黃袍加身。
盧多遜自然沒有這麼大的功績。
如果說道施政能力,盧多遜也比趙普略微遜色一籌。趙普在大宋開國,杯酒釋兵權,文官知州,中樞權力重建,改三省為政事堂等,都有趙普的功勞。時人夸耀趙普道︰“趙相公,半部論語治天下!”
在這樣的政敵面前,盧多遜能夠上台,主要的功績卻是揣摩趙匡胤的心思。
後世相傳︰多遜博涉經史,聰明強力,文辭敏給,好任數,有謀略,發多奇中。太祖好讀書,每取書史館,多遜預戒吏令白己,知所取書,必通夕閱覽,及太祖問書中事,多遜應答無滯,同列皆伏焉。語出元代脫脫所編訂的《宋史•列傳第二十三》。
在這樣的情況下,盧多遜為了鞏固參知政事的權位,必然進一步加強對趙匡胤的揣摩。
一直以來,盧多遜覺得自己能夠準確掌握趙匡胤的喜好,關注點,甚至趙匡胤對某一件事的態度。但是,今日她卻發現,趙匡胤變了。
僅僅一句話,趙匡胤和他之間,仿佛有了一條深不可測的鴻溝。
君威如天威,一般的大臣,猜不到就猜不到。但是盧多遜很是害怕這樣的情景。
他一旦失去了趙匡胤的信任,他不知道自己會落到什麼田地。
而現在最可怕的是,盧多遜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哪一點破壞了自己在趙匡胤心中的形象。
他飛速的將近段時間自己做的事情做了一個復盤,毫無印象。
趙匡胤飛龍在天,自然不會慢慢思考著盧多遜在想什麼。
听曹彬說了下意見後,趙匡胤道︰“那就照曹國公的意思辦理。這樣一來,文武百官,自己可以處理的事情,不要不分大小都捅上來。”
趙普拱手稱是。
趙匡胤這一次確實不滿刑部的處理,這樣的小事,拿上來弄得中樞尷尬麼?
這件事說完後,趙匡胤結果旁邊小黃門的端上來的茶,淺淺的喝了一口。
繼續說道︰“眾位愛卿,這潘美即將收一門干親,之後便要成為皇親,只是這干親一事,朕賞賜一點什麼為好?”
趙普想著這場中還有專門管理禮儀的鴻臚寺卿邵士梅,自然沒有說話。
曹彬也是看著邵士梅。
盧多遜雖然有些神不守舍,但是還是坐的端正,儀態並無問題。
邵士梅看了看幾位重臣,將幾人都沒說話的意思,這才拱拱手,回到︰“皇上,認干親這一說周禮中並無記載,但是從歷代民間做法看,認干親有兩種,一種是幼童才出生,擔心八字不硬,身子骨弱不好養活,往往其父母在家族,親眷,鄰里中,尋找身體雄健或者官運亨通財運亨通之人,拜到他膝下,借他的福氣保佑又痛無病無災。而另一種便是此次蕭姑娘這種,蕭姑娘因為大婚,需要認一個娘家,這樣成年認干親,利是和禮品都是看兩方財力而定。皇上貴為天子,賞賜之時,可以賞金銀,珠寶,財貨,珍稀之物等。都可以,只有一個講究,因為即將大婚,所以皇上賞賜,務必成雙成對。在皇上賞賜後,皇後娘娘還可以賞賜女工之物,預兆蕭姑娘在太傅家也是賢良淑德,精通女紅。這樣便妥當了。”
趙匡胤听邵士梅說了半天,也不出言打斷。就他看來,這蕭鳳雖然拜到了潘美家做女兒,但是不久後始終是他趙匡胤的媳婦兒,是要給老趙家開枝散葉的,所以上出去的東西,不管再豐厚,都是自家皇子和王妃得了,倒也不用太過吝嗇。
想了想,當即說道︰“傳旨.著內庫準備黃金兩千兩,白銀兩萬兩,錢二十萬貫。珊瑚兩斗,珍珠兩斗,西洋進貢瑪瑙鎮子一對••••••”一件件東西流水一樣送出去了。雖然說起來送給蕭鳳,往往蕭鳳嫁過來後東西又是魏羽的,但是這賞賜的多少第代表了皇帝對潘美的重視程度,
潘美不缺官位,不缺錢,但皇家這樣重賞,對潘美來說表示皇帝的寵愛和信任,所以,相比較那些實際東西,潘美更加在意的是這皇上重賞的面子。
趙普等人默默听著,不發一言。
但是盧多遜心中,翻江倒海。
文官中除了皇親之外,第一自然是同平章事趙普。盧多遜位居第二。
武將中第一肯定是滅國無數的曹國公曹彬,潘美卻是第二。
而皇上對武將第二的賞賜獎勵,讓盧多遜感慨萬千。
一則是,依宋制︰諸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太尉,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為正一品。這潘美是檢校太傅,官位上乃是正一品。而門下侍 ,中書侍郎,諸金紫光祿大夫,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開國郡公,上柱國。為正二品,自己的參知政事,官位上卻是正二品。雖然大宋開國有重文輕武的主張,但是在擊敗契丹後,皇上的心思,仿佛有一些開疆拓土的意思在里面。于是皇上北伐歸來後,對重文輕武只字不提。那這潘美本就地位高于自己,現在加上皇子妃的關系,地位越發穩固。
二則是,當時自己明明派了做事最穩妥的官家,給那大黑山的薩滿巫師許下重利,那薩滿都是滿口答應了,那曾想這臨了抽簽的時候,卻抽出來一個潘美。不是官家告訴自己說那箱子里面兩個都是盧字麼?
想到這里,盧多遜恨極。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這樣沒了。
而這時候,趙匡胤繼續說道︰“為顯得皇家親情,朕會讓皇後也準備一些禮物送過去。同時,當哥哥的德昭和當弟弟的德芳,也必須備上禮物,不可輕慢。”
趙德昭因為前次籌集軍餉有功,所以趙匡胤進一步鍛煉,將趙德昭拍到江南,督查江南土地造冊問題,雖然不在京城,但王妃是可以以趙德昭的名義代勞的;而趙德芳嘛。
卻需要自己想主意了。
說道這里。趙匡胤突然覺得,自己很久沒有看到趙德芳了。
等到文德殿中幾位大臣都告退後,趙匡胤側過身來,問道︰“德芳這幾日在做些什麼?”
身旁小黃門躬身回答道︰“據稱五皇子在和河東郡王一起忙活什麼水泥廠。”
“據稱?”趙匡胤一愣,自己兒子,還要據稱?怎麼自己不知道這兒子在做什麼呢?
小黃門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回皇上的話,太學中,專門延請給五皇子上課的夫子,已經多次奏報,說•••”
見到小黃門支支吾吾,趙匡胤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浮現出來“夫子說什麼?”
“小黃門硬著頭皮說道︰“夫子說,五皇子多次缺席課業,白日里只見陪讀的勛貴子弟,不見五皇子。”
“什麼?”趙匡胤怒從心頭起。
雖然他是武將出身,但是他深知文治天下的必要性。所以,重文輕武,所以給趙德芳延請最好的老師。
不曾想,這猴子要反了天了。
趙匡胤響起來了剛才小黃門的話︰“你剛才說那水泥廠,是個什麼物件?”
小黃門說道︰“皇上,奴婢也是不知,這水泥廠都還是五皇子的夫子,說五皇子沒有去上課,托人給夫子帶的請假條上面寫的東西。”
“請假條?”趙匡胤又一次被雷的天雷滾滾。
只見這黑臉漢子,手抓著長幾,五指用力,總覺得他會把長幾掰斷一塊下來。
這逆子,馬上安排車駕,正要出宮,朕去看看那什麼勞什子水泥廠,要是看不出什麼所以然來,朕打斷他的腿!
小黃門看著皇帝真生氣了,忙應了一聲是,忙不迭的去安排車駕了。
而這個時候,正在城南莊子里忙活的趙德芳連打了好幾個噴嚏。
抬頭看了看天,這天色好好地,沒有異常啊。
難道誰在罵我?
疑惑了好一陣,趙德芳沒有找到原因,也不管了,繼續擺弄面前的水泥和竹筋。
不要說這趙德芳真的是手巧,在趙德芳面前的平台上,擺著一個烽燧的模型。四四方方的烽燧,下面是個小院子,有兩個房間,看起來是士兵居住和存放軍資的地方。一腳有一個類似于箭塔的烽火台。小院的圍牆和箭塔的四周,都修築得有射箭的垛口。
和以前的模型不一樣的是,這個烽燧模型,完全是由水泥制成,里面為了增加強度,加上了竹筋。
大宋和周邊民族作戰的時候,因為邊境線漫長,這烽燧乃是邊境最常見的防御工事,既可以駐扎小規模軍隊,又可以作為烽火台,還可以存放大軍所需要的軍資。
十分重要。(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