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魏羽轉念一想,要是提前知道夫子考教的題目,說不定有一些辦法通過考教。
畢竟,大宋國子監中,一大群讀書種子,要在里面找幾個槍手,這不要太容易了。
想到國子監,魏羽突然想念那個龍圖閣學士程杰了。
不知道招人來做實驗員的事情,這程杰辦的怎麼樣了。
魏羽這邊還在水泥廠的工地上四處轉悠,趙德芳在精疲力竭後不再找水車撒氣,而是開始研究裝在水車上的石磨。
在兩兄弟的散漫中,工匠們加班加點,水泥廠估計過幾日便可以落成了。
這兄弟二人,倒是比較悠閑,卻不知道此時的趙匡胤,心中翻江倒海。
盧多遜的事情,整個朝堂上只有趙匡胤和劉進賢心里面是一清二楚,很多細節連著魏羽都不知道,畢竟睡得不省人事的魏羽怎麼可能听到一個大鵬展翅就出門,一個平沙落雁就回家的劉進賢的動靜。
劉進賢是騎都尉,又是內官,平日里執掌皇城司,事務繁忙,只要不是大朝會或者特別宣召,一般不會參加早朝。
所以這文德殿中,便只有龍椅上的趙匡胤一人知道盧多遜暗地里的操作。
盧多遜本是前朝進士,趙匡胤開國後,多次升遷,終至參知政事,也算是能力出眾,而且十分善于揣摩上意,平日也是文質彬彬,禮儀行走莫不中規中矩。
趙匡胤本十分倚重,但是昨天晚上的事情,找趙匡胤看到了盧多遜的野心和陰暗,雖然說天子有不測之威,海納百川。但是趙匡胤偏偏是個直性子,雖然忍住了直接質問或者拿下盧多遜查辦的沖動,但是心中始終有一把火,十分難受。
尤其是看到盧多遜在自己面前,依然是文質彬彬,道貌岸然的樣子。
盧多遜和趙普也發現今日趙匡胤有些異常,但是具體是哪兒,兩人也說不上來,有可能是君臣時常相伴,一種特殊的感覺了。
趙普也沒有多想,只是忙著政務。盧多遜在心中認定了是潘美勾結大薩滿,本來說詢問結果的,但是昨日偏偏被手下亡命之徒一箭射穿喉嚨。
算了,也不用問,這件事情的最大獲利者是潘美,于是收買大巫師的必定是潘美無疑,也不需要有證據。
這樣一來,滿腦袋都是潘美的盧多遜是根本想不明白,為什麼今天皇上有些不明顯的異常了。
既然認定是潘美,盧多遜心里想的只是怎麼樣有機會擺潘美一道了。
今日地方各路奏折比較多,所以一個多時辰後,三人才忙完正常的君臣奏對,趙匡胤心中疲倦,等到趙普盧多遜告退後,趙匡胤便起駕,徑直往福寧殿而去。
宋皇後是趙匡胤的第三任皇後,雖然比趙匡胤年輕許多,但是由于出身名門,加上性子和善,對處置後宮和前朝政事,都有自己獨到的看法,所以,趙匡胤一旦心煩,便喜歡道福寧殿找宋皇後聊天開解。
昨夜,趙匡胤知道消息的時候,宋皇後已經早早睡去,所以這才下早朝的趙匡胤,居然顯得有些迫不及待。
一炷香後,宋皇後也慢慢結束了自己的佛課,睜開了眼楮。看著坐在身旁椅子上,心神不定的丈夫。
“皇上辛苦,才從文德殿出來,臣妾去給你熬一點蓮子羹。”
趙匡胤也沒有勸阻,畢竟,宋皇後是可以就著一個小火爐,在趙匡胤面前,一邊聊天,一邊把蓮子羹熬制得剛剛好。
這樣想來,倒還有︰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意境了。
只是夫妻二人,喝下去的不是酒,卻是宋皇後素手調制的蓮子羹。
宋皇後在福寧殿,常常備有各種食材,蓮子羹的蓮子,早就被炖熟了,然後存了一些,一旦趙匡胤要喝,不到一炷香就可以熬制而成,十分方便。
不一會兒,宋皇後便盛好一碗蓮子羹,雙手遞給了趙匡胤。
趙匡胤接過後,用湯匙舀起,吹了吹,便放入口中。
才吃一口,趙匡胤突然覺得味道不對,輕輕一品,疑惑的問道︰“皇後,今日這蓮子羹,沒有去掉蓮子的心?怎麼還是苦的?”
宋皇後輕輕笑道︰“今日皇上回福寧殿,臉上都是一臉苦相,所以臣妾就給皇上特意熬制的苦蓮子羹。”
趙匡胤知道自己這位皇後必然還有話說,于是再喝了一口,說道︰“皇後是想給朕說什麼嗎?”
宋皇後站起身來,盈盈一禮,說道︰“皇上君臨萬國,必然有順心的事情,也必然後不順心的事情,順心固然可喜,即便是不順心,皇上一定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趙匡胤放下碗,讓宋皇後在自己身旁坐下,屏退左右的小黃門和丫鬟,嘆了一口氣,抓著了宋皇後的手。
宋皇後用手反握著趙匡胤,柔聲道︰“皇上可是遇到了什麼煩心事?”
趙匡胤說道︰“不曾想自己深深信任的人,竟然包藏禍心。”
宋皇後順著趙匡胤的話頭說下去,道︰“臣妾記得數月前,羽皇子在宮中打麻將的時候,說了一句話,畫人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當時本是閑聊,羽皇子隨口說出,臣妾覺得很是上口,便記了下來。”
“好一個知人知面不知心。”趙匡胤道︰“這盧多遜,我便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宋皇後也是一驚,畢竟盧多遜是大宋重臣,君臣之間起了裂痕,受害的還是大宋。
于是趙匡胤拿著宋皇後的手,從蕭鳳說起,將這兩日朝廷上的事情和皇城司查到的事情,一五一十給宋皇後說了一遍。
宋皇後心中光明磊落,平素里也是不喜歡勾心斗角之輩,听到趙匡胤說出來後,宋皇後也是心中感嘆。
除了趙普,盧多遜在文臣中已經是萬人之上。而趙普比盧多遜年長十多歲,肯定會因為年老致仕,那時候這同平章事的位置,不是盧多遜還是誰人?
明明四平八穩的事,偏偏要生這麼多亂七八糟的事情出來。
收買,爭權,暗殺,軍弩•••••
越往後越是過分,豈有此理。
偏偏這樣的事情,趙匡胤不知道找誰商量。
趙普?趙普本就是盧多遜政敵,一旦趙普知曉,那事情有可能會向趙匡胤無法控制的方向滑去。
曹彬?潘美?文官系統的事情,一旦武將和勛貴知道,估計朝中會局勢不穩。
劉進賢?劉進賢是趙匡胤最信任也是最得力的鷹犬,武藝高強忠心耿耿,但是要他討論朝堂之事,還是差了那麼點意思。
所以趙匡胤才會跑來在宋皇後這里吐槽。
宋皇後听完後,問道︰“皇上準備怎麼辦?”
趙匡胤說道︰“朕準備徐徐圖之。”
雖然說趙匡胤貴為天子,但是不是說天子就可以真正的為所欲為。就以盧多遜這個事情來看,盧多遜做參知政事,手邊還有很多公事沒有完全處理,而且在朝中數年,門生故舊遍及各處衙門,如果貿然查辦,倒不是擔心他們造反,趙匡胤是擔心官員們人人自危,加上盧多遜手中的公務擁塞,最終是大宋來背這個鍋。
所以無奈之下,也只好徐徐圖之了。
宋皇後繼續道︰“皇上準備削權還是換人?”
趙匡胤搖了搖頭︰“朕就是沒有想好。”
宋皇後看著趙匡胤眉頭緊鎖,也在心里把大宋的文武大臣,重要的那些都過了一遍。
這事情到底怎麼辦才合適?
突然之間,宋皇後眼楮一亮,想起一個人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