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登仕郎

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宋水泥廠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西秦校尉 本章︰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宋水泥廠

    第二日,魏羽便恢復了之前的懶惰習慣。日上三竿了,兀自在院中長睡不起。

    劉進賢早已去皇城司點卯,王武娘子去了香水鋪子,今日小樓等四人要去香水鋪子核對賬目。本說只要三人便可,但是見到蕭鳳一人無聊,張采薇也把蕭鳳拉了出來。

    蕭鳳原本想著魏羽還在睡覺,準備留在家里給魏羽準備吃食,卻被李嫂從廚房里面趕了出來。

    “你是要做夫人的人,和我一個下人搶什麼廚房。”李嫂笑罵著,一邊把蕭鳳往外趕,看著這神情,毫無做下人的自覺。

    就李嫂看來,這小樓和蕭鳳能夠和睦相處,那是最好不過。畢竟古人說得好,家和萬事興!

    小樓年輕但是有胸襟氣度,並非不能容人之人。

    蕭鳳為人質樸,和誰都是熱誠相待。

    蕭鳳已經是公子的女人,只是現在孕期,分開居住;而小樓遲早也是公子的女人。

    李嫂自然不會再讓他們進入廚房一步。

    如此以來,這院中便只剩下了李嫂和門子老張,還有一個日高丈五猶擁被的大宋郡王。

    “砰砰砰!開門開門!”辰時三刻,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動了在院子里小憩的老張頭,也驚醒了魏羽。

    “誰啊,這是?”老張頭不緊不慢的走去開門。

    誰會這樣子急促的敲門,還不帶個應聲的。

    老張頭一臉疑惑。

    打開門一看,卻是一名身穿明黃色袍子的公子,帶著幾名隨從。這華服公子見到老張開門,便問了一句︰“老丈,我四哥在家麼?”

    老張頭自然是不認識趙德芳的。但是他認識這明黃袍子啊,除了皇族之外,其余人敢穿麼?

    而且家里面皇族就一個,還在床上睡著呢。

    叫公子四哥,那眼前華服公子的身份便一清二楚了。

    當朝皇子,檢校太保,趙德芳。

    老張頭平日和魏羽、劉進賢打交道,也知道了一些朝中皇親勛貴的名頭,當即躬身道︰“檢校太保進來坐,草民現在就去喚公子。”

    趙德芳帶著兩名御前班值,身後還跟著一個管事進了小院,左看看,又看看,十分稀奇。

    他出身之時便是趙匡胤登基的第一年,所以和趙德昭不同,趙德芳算是真真正正生在皇家。自幼居住在皇宮大內,幾時在這樣的小院住過,沒有皇宮大內的氣勢恢宏,但是卻有一種悠閑慵懶的韻味。

    恰巧這時候,魏羽從樓上房間走了出來,懶洋洋伸了一個懶腰,斜著眼楮看著趙德芳︰“這麼早,有事?”

    趙德芳委實羨慕啊。

    說道︰“四哥,你還說早,我早課都結束好久了,剛才我去文德殿,但是大內的公公們說沒有看到你;後來我到城南的莊子,安排了胡陽等人去搬運磚石木材,才到這院子尋你,你才悠閑,居然還在睡覺。”

    魏羽施施然走下樓梯,說道︰“這樣的好天氣,不睡覺做什麼。”

    趙德芳爭辯道“夫子說,一日之計在于晨。早上起來,復習功課,最好不過。”

    魏羽手里拿著一條柳樹枝,沾了些鹽,就著水準備刷牙,听到趙德芳的話,魏羽說道︰“你四哥我,還需要學哪一個夫子,學什麼功課?”

    趙德芳一愣,面前這位詩詞歌賦早已經冠絕開封;而且軍功卓著,現在是實打實的郡王;偏偏如同香水,活字印刷這些所謂的奇技淫巧,他也會。

    除了一手字貌似很丑之外,但是字是練出來的,不是夫子教就一定可以寫好。

    這樣想來,確實無人有資格再教魏羽,這大宋也沒有什麼課需要魏羽再去學習。

    趙德芳再度實名羨慕一次。

    匆匆洗漱後,吃了幾口李嫂遞上來的包子,魏羽便和趙德芳一起出門,穿一身便服,直奔大相國寺而去。

    今日,還要在大相國寺附近的木工房,定做一大批水車。

    大相國寺,相傳為戰國時魏公子信陵君故宅。北齊天保六年,在此創“建國寺”,後遭水火兩災而毀。

    唐初,為歙州司馬鄭景住宅。長安元年慧雲和尚募銀建寺。延和元年,前堂睿宗敕令改名為相國寺,並賜“大相國寺”匾。昭宗大順年間被火焚毀,後重修。大宋建隆三年五月,又遭火災,後又重建。至道元年開始大規模擴建。

    歷經數代,大相國寺規模越來越大。

    在大相國寺門口便是御街,街市原本十分繁榮。

    到了大相國寺,這寺院的山門比著御街的街道退後了數十步,于是在山門口形成了一個廣場。

    周邊店鋪輻輳,又緊緊挨著景林宮,故而人來人往,摩肩擦踵,乃是東京開封府最熱鬧的所在。

    相國寺的山門旁邊的牆上,經常張貼著各種告示,有官方文告,也有海捕文書,更多的是商鋪作坊招人。

    于是在牆邊便有很多尋找活計的漢子,有些是沒有活計尋人雇佣;更多的是店鋪中伙計出來招徠生意。

    魏羽幾人才到相國寺門口廣場,便看到一個布簾子,架在一根長長的竹竿上。

    上面四個大字“我善治木。”

    那便是招攬生意的木工房了!

    趙德芳便讓身邊的家中管事上去接洽。

    不多時,兩人身邊帶著幾個木匠,往城外莊子而去。一般這樣的生意,木工房會派幾名師傅去,先實地丈量,估計要使用多少木材,到時候再調集木材和人手,按照東家的要求正式開始制作。

    順著御街一路南行,過朱雀門往右,便是魏羽先前租用的皇莊位置。

    既然是做水車,幾名木工房的師傅便站在莊子外的河道旁,隨手撿起河邊的一截枯枝,用力將枯枝丟到河中。

    一邊默默計數,一邊看著枯枝順水漂流的距離。尤其在幾處枯枝飄得極快的位置,留了些心。

    魏羽雖然從前世而來,但是從沒有見過這樣的事情,忍不住問道︰“師傅,這是何意?”

    領頭的木匠師傅,四十有余,見到魏羽問話,師傅回到︰“小人在測河水的力道。這水車必須修建在河水力道充足的地方,而且間隔也有講究。剛才樹枝漂流得快的地方,河水力道充足。小人會根據這個標下幾個點,然後在間隔合適的位置,確定水車選址。”

    魏羽恍然大悟,自己雖然在前世科學加持下,眼光遠超這個時代。但是大宋民間的智慧的豐富程度,卻也遠超自己的想象。

    反倒是趙德芳,覺得這選址,取點,做水車,比那夫子講的之乎者也要好玩得多,于是,在他的強烈要求之下,木工師傅無奈,讓趙德芳參與了選址的商討過程。

    于是,莊子旁邊,魏羽靠著一棵柳樹,百無聊賴的看著身穿明黃袍子的趙德芳手里抓著一大把枯枝,站在河邊,跑來跑去。這就是大宋就有的那種無聊的甲方麼?

    等到選址確定後,便是木工們計算木料。

    “東家,小人在河邊選到五處可以裝水車的位置,按照剛才管事所講,這水車要連接磨坊。這五處水車,都可以帶動三百斤的石磨,現在冬天,河水枯竭,其他季節,河水力度更大。”

    大宋的三百斤石磨,便是一個時辰可以磨精細糧食三百斤以上的大磨了,魏羽略略一算,五座水車一日一夜可以磨糧食一萬八千斤。大概石灰石和水泥熟料也應該這個數字。

    如果雇佣工人日夜不停守著水車,估摸著一整天可以生產十四噸左右的水泥。

    大宋第一個水泥廠,能夠到這個規模,很不錯了!(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登仕郎》,方便以後閱讀大宋登仕郎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宋水泥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登仕郎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宋水泥廠並對大宋登仕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