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登仕郎

第三百七十二章 律令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西秦校尉 本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律令敕

    按照魏羽計劃,這第一步就得做出水泥來。

    大宋建築繼承了漢唐,木建築很多,甚至高樓望台都是木結構而成,在木結構的工藝上,大宋達到了幾乎登峰造極的地步。

    一整棟樓,一整座塔,都只用木頭的卯榫結構,不用一個釘子,不用一點膠。

    不僅技藝精巧,而且歷經千年而不倒。

    但是就魏羽看來,木結構也有弱點,第一造價昂貴,大的城市周邊,幾乎沒有什麼可以用來加工的木材,尤其是宮殿修建需要的巨木,往往要從蜀中開采,千里運送才到開封。

    第二,木結構的防務不耐蟲蛀,不耐火情。不管是白蟻還是失火,對木結構的房屋來說,都是滅頂之災。

    所以,魏羽覺得,在大宋即將迅速發展的時候,弄一點水泥,很有必要。

    不管是修建住宅,城牆,還是修建通往各地的道路,這水泥都是一個好東西。

    基建狂魔的主要本領之一,便是強大的水泥鋼鐵生產能力。

    “四哥,這水泥是什麼玩意兒?”

    魏羽覺得旁邊的趙德芳就是一個好奇寶寶。

    “水泥,額,這水泥嘛,便是修建房屋,匠人們抹在石頭磚縫交接處的那個東西,一旦干透,便堅若磐石。”

    “四哥,你說的灰漿吧?”趙德芳作為皇子,很難得對這些東西也有了解。

    “灰漿?什麼灰漿?”魏羽一臉懵逼。

    趙德芳開始解釋道︰“民間修房造屋,往往用石灰、沙粒和土混合起來,抹在石縫和磚縫處,使其平整;宮中和寺院,因為財力雄厚,用的灰漿是石灰沙粒和糯米漿,那樣也是十分牢固。”

    說道這里,趙德芳仿佛是為了佐證自己說法,在小院的門框位置,用指甲一劃,“四哥你看,這一處不是青磚,但我手指劃出的印子卻是白色,說明這灰漿使用糯米漿調制而成。”

    魏羽半信半疑,也伸手一劃,觸手之處,感覺和後世的水泥牆面差別不大。

    難道大宋的人做出水泥來了?

    那我還混個毛啊!

    不對啊,沒有任何一個版本的宋史說過大宋有水泥啊。魏羽冥思苦想,這里面應該出了什麼問題。

    “五弟,這大宋民間也這樣造房子?”

    魏羽想了半天毫無頭緒,沮喪的用手指了指剛才兩人劃的位置。

    “哪兒可能,這糯米本就比一般粳米更貴,搗至成漿又要加一次工序,這價格一般的百姓是決計負擔不了的。便是尋常富裕人家,也是用的石灰、沙粒和土,雖說效果差很多,但總比留著縫好看許多。”

    “效果差很多?差多少?”魏羽眼前一亮,仿佛溺死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趙德芳很是差異魏羽的反應,但是也解釋道︰“如果只用石灰、沙粒和土,這樣的灰漿質地松軟而不結實,只能起到填縫的作用,手指少許用力便將灰漿層扣下來。這也是皇家和寺院不用石灰、沙粒和土的原因。”

    魏羽心里飛快的合計,這民間用的灰漿配方便宜但是不牢固,宮中用的灰漿結實但是價格昂貴,難以大量使用,那自己的水泥必須在兩者之間做到價格便宜結實耐用了。

    想到這里,魏羽對趙德芳說道︰“五弟,哪兒找得到灰漿師傅?”

    “招募的話,就在相國寺附近最好招人,相國寺門前和相國寺橋頭,這幾日招工的和應募的數不勝數。只要在那邊貼幾張告示,一定找得到人。”

    魏羽道︰“既如此,便辛苦五弟了。五弟下午便可以開始招人,我還要去一趟大內,有個法案需要稟報中書門下。”

    魏羽心中還有一部心心念念的《專利法》。

    大宋沿襲漢唐,有律,令,敕的分別。

    其中律,往往指的是律是已故皇帝發布的法律,也就是上一任皇帝在大行之後,繼任者覺得應該保留的令,在刪去了立法過程後,所留下的條文,便是律。

    其中的令,一般是指在位皇帝發布的法律。

    而敕,按照唐朝的法律明確規定,皇帝發布的“敕”,只有處分個別事項的效力,處理其他的事項時不得直接援引為依據。只有經過整編為“永格”,才上升為一條單行法令。而大宋皇帝趙匡胤發布的“敕”直接就是單行法規,有法律效力。但是這樣的單行法規的效力,如果不經過整理編訂,依然稱為散敕,地位不如律高。

    所以魏羽看來,今天他得去一趟大內,再去中書門下,先在皇帝面前得到《專利法》的敕,再催促中書門下整編,將其上升為至少是令的級別。

    等到以後趙匡胤大行,魏羽再推動中書門下將這條法令上升為大宋律條。

    這當然是後話,但是想到趙匡胤大行,魏羽突然想到另外一件事。按照前世的記憶,自己這五弟,好像活不到二十三歲。

    趙德芳看著魏羽表情古怪的看著自己,不由地問道︰“四各,你這樣看著我干嘛,心里毛毛的••••••”

    魏羽心里嘆了一口氣,畢竟自己也只是凡夫俗子,不是24K氪金狗眼,看不出來趙德芳是因為趙光義上台憂懼而死還是因為身體本來就有隱疾,這事情掛在心上,但是現在只好不去想,就此作罷。

    只是笑了笑對趙德芳說︰“哥覺得這個工程院的第一個員工,工作積極性蠻高的嘛。”

    趙德芳也沒有察覺魏羽情緒里面的不對之處,于是笑了笑,說道︰“難得有一件事情合我口味,再說還是四哥的事情,我自然應當全力以赴了。”

    小半個時辰後,魏羽仔仔細細的將趙德昭送的莊子看了一遍,這一座皇莊,不管是大小,布景,還是室內陳設,魏羽都是十分滿意的。

    至少,在大宋目前的條件下,十分滿意。

    至于這座莊子大門口的匾額留白處,題上什麼名字,魏羽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這座莊子緊挨著汴河,汴河兩岸,游人如織。

    河邊垂柳,四時看來,都有一種不同的光景。

    尤其是在晴日,極目遠望,渚清沙白,加上街市上行人的摩肩擦踵,既有寥廓天地,又有煙火人間。

    這就是最美的大宋,也是最美的風物。

    于是,這座皇莊的名字,便從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這一句中,取兩字而成。

    “晴川!”

    魏羽心道,看來下午除了專利法的事情,還得去宮里求字了。

    馬上中午了,家里面李嫂,小樓,蕭鳳幾人肯定在的。

    我是不回去呢還是不回去呢?

    回去就要看著幾個女子,雖然個個都是賢良淑德,但是魏羽就是覺得頭疼。

    本想著能躲一會兒算一會兒,轉念一想,李嫂倒沒有問題,這蕭鳳一人,人生地不熟,小樓交好的姑娘一共三人,蕭鳳會不會被欺負?

    唉!誰說的齊人有一妻一妾是叫做齊人之福的,這很操心好不好!

    算了,魏羽咬咬牙,還是回去吧。

    一旁的趙德芳看著四哥站在莊子門口,神游物外。

    過了半晌,趙德芳終于忍不住,喚了一聲︰“四哥,四哥?”

    魏羽回過神來,見到趙德芳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空著的牌匾位置。

    魏羽道︰“此處兩字,晴川!”

    趙德芳再一次被自己這位四哥所折服。

    原以為這地方會叫什麼園,什麼莊之類。

    但是簡單兩字,胸中便是白日之下的千里汴河。

    果然是胸有溝壑,佩服佩服。

    這時候,听到這位胸有溝壑道︰“五弟,我現在有些事,改日請五弟搓一頓,五弟千萬不要推辭。”

    趙德芳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這位胸有溝壑的四哥,已經一溜煙,去的遠了。(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登仕郎》,方便以後閱讀大宋登仕郎第三百七十二章 律令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登仕郎第三百七十二章 律令敕並對大宋登仕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