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普看著趙德昭著急。拱拱手道︰“監國,這樣大一筆銀子,自然一家一戶或者一個衙門是拿不出來的。需要各處想辦法。”
趙德昭一听有門,連忙問道︰“趙相,計將安出。”
趙普緩緩說道︰“老臣倒是有一些主意,但是恐怕解決不了全部問題。”
趙德昭現在想著幾百萬就頭疼,就算是有一個主意都成,所以依然很急切的看著趙普。
“監國,今年國庫中尚有一些盈余,在前些日子軍報下來的時候,老臣想著可能需要支用,提前清點了下,國庫尚有紋銀一百余萬兩,另外,皇上開國之初為了贖回燕雲之地的封椿庫中應該還有大量白銀,想來應該是夠了。不過••••••”
最討厭這樣話說一半留一半的人,但是遇到這樣的老臣,也很是無力。趙德昭只好接上去︰“趙相,可有什麼不妥?”
話才出口,趙德昭突然醒悟了什麼。
父皇到現在為止都沒有立下太子,原因很多。
早些年不立太子是因為一個故事,也算是皇室秘辛。
當年大宋取代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廢晉王趙光義在兵變**勞很大,而太皇太後彌留之際教訓父皇說︰“你可知柴家天下為何變成了趙家?”
父皇說道︰“乃是將士用命,祖宗保佑。”太皇太後罵道︰“非也,並不是祖宗保佑,乃是因為柴家主少國疑而已。”
所以當年太皇太後死前逼著父皇答應以後傳位給晉王,晉王再傳位給開封府尹趙廷美,從而避免周朝世宗過後主少國疑的情況。
但是隨著大宋的逐漸穩固,趙德昭,趙德芳兄弟年齡見長,已經慢慢不會再有皇帝幼年繼位大臣篡權的可能性了。父皇自然更願意父死子繼,將皇位傳給自己或者趙德芳,但是囿于當年的誓言,難以決斷。
直到幾月之前,在羽皇子的協助下,父皇和皇城司破壞了晉王篡位弒君的計劃,不久後大軍又再度北上。
所以這大宋的太子之位一直懸著。
不過父皇也年過五旬,此次北上,任命自己擔任監國,未必就沒有考核的意思在里面。
唐國舊地賦稅之事,趙德昭交上了一份還不錯的答卷。
此次大軍回朝,信使先將軍報傳回來,讓監國安排相應事宜,未必就沒有考教的意思。
封椿庫乃是大宋開國,想著幽雲等地地勢險要,在沒有十足的武力收復把握之時,每年從國庫中擠出巨資,存在庫中,寄希望于某一次大宋和契丹談判,大宋可以用海量的白銀,從契丹手中贖回幽雲十六州。
如果這次動用封椿庫中白銀,自然可以順利解決獎賞將士和撫恤傷殘的任務。
但是這樣一來,父皇會不會覺得自己能力低下,還需要依靠父輩存下來的銀子解決問題。
如果沒有封椿庫呢?難道這次大軍就不獎賞了?不撫恤了?
顯然不是。
趙普人老成精,這句話肯定不會說出來的。
但是趙德昭知道,如果動用封椿庫,那麼這次的答卷便是最下等。
不動用封椿庫,只動用國庫銀兩,再想其他辦法,這次答卷便是中等。
如果既不動用封椿庫,也不動用國庫,還可以漂漂亮亮解決典禮軍餉撫恤之事,這才是上上之策。
可是,怎麼樣才做得到呢?
趙普和盧多遜這兩只老狐狸,油滑得很。
誰才可以幫我想出一個主意,籌措這數百萬兩白銀呢。
趙德昭不由得又想到當時拍賣冠名權的盛況了。
就是區區一個名頭,各路商販便是趨之若鶩,一擲千金。
當時商販門的豪邁讓趙德昭,趙普等人都覺得咋舌。
眼皮都不眨一下,數萬兩銀子就出去了。、
可惜,這冠名權的拍賣,才弄了。按照最初的契約,有效期還早著呢?
怎麼辦?
冥思苦想之際,趙德昭響起了一個人來。
這個笑眯眯的年輕人,給國朝出主意拍賣冠名權,給國朝出主意兵不血刃的解決江南西路江南東路的商稅和地稅問題。
那麼,今日這幾百萬兩白銀,他還有沒有好辦法?
仔細想了想,趙德昭輕輕問道︰“趙相,父皇大軍算下來,還有幾日到開封?”
趙普道︰“從行程來看,最多還有六日,但是今日廿二,六日後乃是廿八,民間俗語一般叫做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有些忌諱。所以臣判斷,皇上應該在廿九日到開封,三十正好舉行典禮。”
趙德昭心中默默合計,照著這樣算來,還有八天時間。
如果派遣紅翎信使去軍中問計,一日一夜足以。
自己還有七天時間可以緩沖。
應該做的到吧!
只是需要他在紅翎使到後不久,便可以想出來一個萬全之策。
他也應該做得到吧。他畢竟是魏羽,在貨殖一道上無人能及的魏羽。
只要他幫我,這個問題一定會有最好的解決方案。
想到此,趙德昭心中大定。
如果魏羽都沒辦法將這個考教做到最好,自己得一個中等下等貌似也不丟人。
趙普盧多遜在下首,看著面前的監國,從一開始的愁眉不展道慢慢的眉頭放松,眼神恢復了清明,心中疑惑,難道監國想出主意來了?
兩名重臣帶著疑惑才離開文德殿不久,一名小黃門就急急忙忙往皇城司值房而去。
劉進賢這段時間很忙,剛接受了降書的吳越和漢國地盤上面的皇城司明面的機構需要搭建起來,而且私底下防備吳越和漢國余孽反撲的準備也要做充分。
總不成大宋派去治理當地的官員被前朝余孽給 嚓掉了吧。
那誰還敢去這些地方?
所以小黃門找到劉進賢的時候,這名皇城司的大拿正焦頭爛額,面前的長幾上放著一疊漢國的文書,一疊吳越的文書。上面有很多事務需要他親自裁定,在各地皇城司權限確定後,才按定例照章辦事。
“傳監國口諭,宣騎都尉,大太監劉進賢進宮。”
劉進賢起身,整理了下官服,吩咐佐官繼續處理雜事,便隨著小黃門一道往文德殿而去。
文德殿中,趙德昭面前一張茶幾,趙德昭坐在一個圓凳上,茶幾對面也是一個圓凳。
劉進賢進的文德殿,趙德昭笑容滿面。
“賜座!”
劉進賢口稱不敢,畢竟這段時間自己只是循規蹈矩得當值,甚至偶爾還偷懶回家和老張,王武幾人打麻將,並沒有什麼顯赫的功績,這監國代天子行事,說賜座,你還真敢坐下去啊?
趙德昭道︰“劉都尉但坐無妨。”劉進賢才扭扭捏捏的側著身坐在圓凳上,縮手縮腳。
趙德昭道︰“劉都尉,今日找你來,想勞你做一件事。”
劉進賢連忙站起︰“監國在上,小的不敢當不敢當。監國有事盡管吩咐便是,便是赴湯蹈火,劉進賢也在所不辭。”
劉進賢這樣說,心里沒有底啊。他不知道這監國唱的是哪一出啊。
于是,趙德昭將大軍回朝,朝中需要籌措大量銀兩之事和盤托出,說道︰“此事孤王需要羽皇子相助,孤想著如果這次紅翎使能夠將孤的文書和劉都尉寫的家書一並帶到軍中,羽皇子重情重義,看在劉都尉的面上,多少更願意幫孤這一個忙的。所以才找人請你過來。”
說道此處,劉進賢才恍然大悟,心中也算是一塊石頭落了地。
君臣寒暄一陣後,劉進賢便在文德殿鋪開宣紙寫起了家書。
不久後,一名紅翎使,身上背著兩封書信,往返程的北伐大軍疾奔而去。
趙德昭站在文德殿門口,心中暗道︰“不知道這位皇弟又會拿出什麼樣一個主意來解決這數百萬兩軍餉和撫恤之事呢?真的很期待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