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曹操曹操就到,大堂外耶律休哥沉穩的聲音響起“臣北院耶律休哥,求見皇上,皇後。”
原來剛才小黃門只是通傳皇帝宣召北院大王耶律休哥,並沒有說到皇上駕崩,蕭燕燕听到耶律休哥的話,贊許的看了一眼身旁機靈的小黃門一眼。
“宣北院大王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大步進來,和適才進來的御林軍將領一樣,也覺得氣氛不對。大堂之中除了皇上皇後之外,多出了幾個人來。
最顯眼的是五位跪在地上大禮參拜的御林軍將領,軍帳一側的座位上,須發皆白的直魯古斜著身子坐著,而蕭燕燕背後卻是一身戎裝,手搭在刀柄上的耶律斜軫。
還沒來得及細細思考,一旁的直魯古就說道︰“北院大王,皇上他,駕崩了。”
耶律休哥神色一變,他和皇帝不僅是君臣,在皇族內也是叔佷,一听直魯古如此說,耶律休哥三步並作兩步,走到床榻前,看著靜靜的躺著的耶律賢。
身為臣子,耶律休哥自然不敢伸手去試探呼吸和尋找脈門,但是看著耶律賢嘴角和鼻腔中尚未完全擦干淨的血跡,耶律休哥心神大震,這直魯古的話,恐怕是真的。
“醫正大人,可否說得詳細一些?”畢竟是皇族中人,耶律休哥的要求比御林軍將領的要多,但是也都還合情合理。
“北院大王,我一直在此,詳情我比醫正大人更了解。”此時,手按著腰刀的耶律斜軫搭話道。
在耶律皇族內部,兩院大王都是親族關系,但是現在是國事,所以耶律斜軫以官職稱呼。
“那有勞南院大王。”耶律休哥一听,就明白了耶律斜軫的意思,皇家五小事,此時自然先國事為主。
“不久前,我收到屬下雁門關守將林牙勤德傳書,書信中說道,西京大同府已經被攻陷,而且宋軍在西京道矯詔,命令各州府散糧,現在西京道內存糧已經一粒不剩。”
“竟有此事?”耶律休哥一听,十分憤怒。“這林牙連雁門關都守不住?”
這句話實際上已經比較過分,畢竟林牙勤德是南院麾下部將,這樣一問,倒是顯得是北院耶律休哥在置疑南院大王的才能了。
但此時此刻,耶律休哥自然不會想這些細枝末節,而耶律斜軫也不會在意。只是淡淡的解釋道︰“雁門關沒有丟,宋軍從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進到了西京道。”
這個是非戰之罪了,遇到這樣的事情,便是孫武再世,白起重生,也是無濟于事。
見耶律休哥不說話,耶律斜軫繼續道︰“文書乃是急報,等到轉呈皇上的時候,皇上擔憂西京道戰局,于是就••••••”
事情經過也是說的清清楚楚,加上有蕭燕燕和直魯古在一旁背書,耶律休哥也是終于相信皇帝駕崩之事,當即在床榻前,雙膝跪地,將頭,重重的叩了下去。
就算是其他人有可能謀害耶律賢,至少這背書的兩人不會,直魯古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如若他要害死耶律賢,數年之前耶律賢都死了,活不到現在;蕭燕燕和耶律賢情深義重,雖說也是二聖之一,但是耶律賢的死,對蕭燕燕只有壞處沒有一點好處,所以蕭燕燕自然也不會回護謀害耶律賢之人。
三拜九叩後,耶律休哥也並未起身。低聲向蕭燕燕道︰“皇後娘娘,可曾封鎖消息。”
高明的政治家在處理問題的時候,總會出現驚人的相似性。
這個關頭,穩定最為重要,要破宋軍,契丹自己先不能亂。
蕭燕燕肅然說道“北院大王平身,朕已經下令秘不發喪,一切事宜,在擊敗宋軍後再說。”
“皇後娘娘,可還有命令需要臣做的?”
“北院大王,請你來主要是商議于宋軍決戰之事,早日決戰,對我軍有利,皇上大行之事,隱瞞不了多久。”
說道此處,蕭燕燕命令小黃門將大堂牆壁上掛著的契丹南京道地圖取下來,鋪在了還有一絲血腥味的長幾之上,蕭燕燕叫起了還在地上跪著的五位御林軍將領,與兩院大王一道看著析津府的地圖,而耶律休哥的手指,指向了之前所預定的決戰地點,析津府西門外------高粱河。
大堂內,八人正在安排著決定契丹國運的大戰,燭火通明。行轅之外,析津府飄起了雨雪,仿佛也在為耶律賢的逝去散落漫天的傷悲。
這一場雨雪好大,千里之外的雁門關城頭,雪花夾著著雨水也是紛紛揚揚,漫天飄零。
雁門城頭背後的校場上,思利對著面前一萬余步兵高聲說道︰“契丹的兒郎們,我們都是好樣的,宋軍北上,被我們攔在了雁門。但是宋軍正面打不過我們,從我們不知道的位置,偷偷摸摸的繞過了雁門,進入西京道。”
說道此處,思利的聲音變得慷概激昂。
“作為主將,我很榮幸和你們一起並肩作戰,你們的功績,我會完完整整的上報給皇上,契丹的草原,會記住你們的鮮血和汗水,會記住你們的英勇不屈。”
頓了一頓後,思利繼續說道︰“兒郎們,你們也看到雁門關下的牧民,他們是你們的父兄,你們的妻兒,他們正在被宋軍屠殺,驅趕和侮辱,所以,我命令。”
听到此處,校場中士兵們肅然,只听到思利的聲音在校場上回響。
“校場中所有的契丹王帳軍和部族軍士兵們,蕭如將軍在山陰縣附近追擊宋軍,而我要你們在都虞侯兀拿海率領下,帶上口糧,攻打朔州。”
口糧,現在但凡一個契丹士兵都知道,這雁門還有多少口糧,就算把只留著戰馬,將馱馬殺掉,也最多就夠幾天口糧。
而今日白天,將軍已經下令將這馱馬盡數殺死在馬廄,制成了這一萬余人軍隊的隨軍口糧。
只是兀拿海還在思索,自己這一萬余人一走,雁門關除了一群動不了的傷兵之外,整個關城,就只有思利將軍的衛隊了。思利將軍的打算是?之前他也曾經問過雁門怎麼辦,當即就被思利隨手就是一馬鞭,嚇得不敢再問下去。
想到此處,兀拿海將刀抽出,對著校場士兵們大喊道︰“全軍听令,目標朔州,我們現在出發。”
士兵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雖然有的士兵心中疑惑自己這一走,雁門怎麼辦,但是這還輪不到他們做主,在兀拿海的軍令下,只好帶上軍械糧草,收好行裝,出校場後,往朔州出發。
而背後的雁門關城,依然是旗幟招展,火把熊熊。
上萬人的隊伍,就是離開,都走了一炷香的時間。
思利此時站在雁門關上,看著兀拿海和士兵們的背影,目光堅毅。
片刻後,思利回過頭來,對著身旁為數不多的親衛們說道︰“片刻後,按照宋軍的時間,宋國又將攻城,你們如果願意離開的,我不阻攔,雁門守衛了這麼久,你們都是好樣的。”
說完後,身邊親衛們都各自拿著自己的武器,沒有一個人離開。
思利眼眶濕潤,既如此,在片刻後,宋軍攻城,我們一起戰死罷!
說話間,大雪紛紛揚揚,城頭大紅色的思利將旗和還沒有取下來的藍色林牙將旗,在朔風中漫卷,四下里曠野寂寥,寒意如鐵!(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