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登仕郎

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糧西京道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西秦校尉 本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糧西京道

    十二月初,西京道的小雪基本就沒有停過。

    黨進帶著一千人馬,兼程南下,趕往山陰縣。

    隊伍里面還有幾個特別的隨行人員。西京留守耶律力,留守府管家,大同總捕頭宋欒城,以及方信兩兄弟。為了穩妥起見,防止有人透露軍情,黨進甚至將大同府周邊的驛站驛丞全數帶著,隨軍南下。

    西京大同府,從官道到朔州山陰縣,兩百里。

    朔州山陰縣再往南兩百里便是林牙勤德駐守的雁門關。

    黨進一行人一人雙馬,一馬馱人,一馬載著糧食被褥和箭矢,在官道上疾馳。因為全軍都穿的皮袍,並沒有亮明旗號,再加上前些日子西京道調動部族軍的舉動十分頻繁,所以,就算是官道附近的牧民客商,看到這只軍隊,也只道是契丹某一部南下支援的部族軍,並不起疑。

    在隊伍中黨進一馬當先,旁邊是皇城司安插在西京的密諜方信,方信常年在契丹,所以一口契丹話是純正的大同府腔調,這次謀劃山陰縣,方信還有大用。

    “方兄弟,這次到山陰縣,就有勞你了。”黨進策馬小跑,對身側的方信說道。

    方信連忙說︰“屬下不敢居功,屬下身為密諜和兄長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回到故土,將軍這次北上,我們就將契丹西京道變成大宋西京道,也算是回到故土了。”

    黨進哈哈大笑,說道︰“方兄弟是個妙人,那山陰縣的縣令,前些時候你說你能夠騙開城門,你兄長說那人是你舊識?”

    方信說道︰“山陰縣縣令許昌,乃是西京道漢人,契丹在阿保機過後,得到幽雲,漢人數量急劇上升,所以為了藩漢分治,阿保機設置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專管漢人,北面官管契丹和黨項、女直、奚族等。因為管理漢人事務,所以南面官帳下,多用漢人文士,這許昌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整個契丹,契丹族的官職,、品級、地位,都比漢人來的要高,所以契丹人在漢人面前往往頤氣指使,四年之前,許昌因為被契丹官員誣告,吃了官司,打進了西京大同府大牢,那個時候與我和我兄長結識,一則我們兄弟二人在牢中對他十分照顧,免了很多苦楚,二則還幫他傳信出去,找故交好友搭救,所以出獄後,關系走的非常近。”

    黨進問道︰“這樣一來,那許昌丟了山陰,會不會記恨與你?”

    方信道︰“我不知道,但是當年投進大牢的時候,許昌倒是熬了過來,他的老婆和女兒丟在女監,因為沒人照拂,最後病死牢中。許昌本人乃是進士出生,他的同年進士很多都是州府長官或者直入中樞了,只有他因為被人誣告,現在還在山陰這樣的下縣做個縣令,估計心中也有不平。”

    兩人一邊騎馬疾行,黨進一邊說道︰“听方兄弟言下之意,這許昌還有可能策反或者拉攏?”

    方信想了想說道︰“策反倒不確定,但是山陰縣破了,他不會和契丹官員那樣和我們堅決對抗這是能夠確定的。”

    黨進心中大定︰“既如此,到時候還得辛苦方兄弟了。”

    與之同時,距離大同府不遠的奉義縣,一匹快馬疾奔,沖進縣城。馬上的信使一路上歡呼著︰“大勝,契丹大勝!”然後在路人注視的目光下,一路奔向縣衙。

    奉義是個小縣城,距離大同府不遠,但是由于今年契丹和宋國開戰,西京道大量征調部族軍,周邊部族的精壯男丁都被抽調一空,所以城中多是老弱和幼兒。

    再加上白災,牧民民不聊生,所以街道的店鋪里面沒有什麼人,集市中出售家中羊羔羊肉的牧民比逛街的人都多。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人在吃了上頓有可能沒有下頓的時候,是不會對兩軍交戰誰勝誰敗感興趣的。

    信使疾奔入縣衙,縣衙中奉義縣縣令蕭文正在審理一個盜竊的案子,這段時間因為饑寒而出現的盜竊案子層出不窮,縣令蕭文是苦不堪言。見到有緊急文書,忙著暫停了審理,轉身去了後堂。

    信使將文書送入後堂後不久,蕭文手里拿著急報,和師爺面面相覷。

    只見文書上寫著“個西京府下州縣,今欽差傳信,契丹大獲全勝。皇上憐憫今年百姓遭災,大勝後,降旨開放各州縣糧庫及軍糧庫,按照在冊戶籍,盡數散糧于民,各州縣按照各地庫存,確定小民領取數額,立時辦理。須知,早一刻辦理,便少一人餓殍,切記。”

    這份文書,由契丹文和漢文書寫,紙張,印信,格式,行文都沒有問題,契丹取勝也沒有問題,但是散去所有的糧食,甚至還有軍糧庫的糧食?這從太祖阿保機開國,也沒有這樣的聖旨啊。

    這可如何是好?

    “師爺,這份文書本縣現在就直接貼出去了?我怎麼心里面覺得不踏實呢?”蕭文看著身旁的師爺,詢問道。

    師爺捻了一捻山羊胡子︰“縣尊難道準備再回文核實一下?”

    蕭文仔細想了想大同留守耶律力的那個酒糟鼻子,他發出來的文書命令,下面要是有人敢置疑打擾了他的娛樂,往往事後會被一直穿小鞋。想到此,蕭文搖搖頭。

    師爺道︰“我家皇上一直體恤百姓,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退一步來說,就算是文書有疑問,縣尊只需要把文書妥善保管,你最多就是一個听命行事而已,且不說上面還要求立時辦理,以後有紕漏,也是留守大人去解釋。再說了,宋國富庶,皇上說不定是從宋國得到了一大批糧食,可以支應軍糧,或許還有剩余,皇上才會下這樣的聖旨吧。”

    听到師爺解釋得很有道理,蕭文一拍大腿,下定了決心。

    天塌下來個高的頂著。

    西京道個子最高的肯定就是留守大人了。

    于是蕭文叫到:“來人,將這份文書抄錄若干,蓋上大印,張貼出去。”

    隨即,蕭文拿著文書,轉到了前堂。

    看著堂下跪著的兩個因為偷盜了幾斤羊肉都告上縣衙的牧民,蕭文一陣鄙夷。

    還是咱家皇上**遠矚,明見萬里,體恤百姓。

    堂下眾人看著縣令出來,又開始吵吵嚷嚷。

    蕭文一拍驚堂木,叫道︰“肅靜。”緊接著拿出文書宣布道︰“皇上體恤爾等,準備開倉散糧。本縣即刻按照戶籍名冊確定散糧數額。”

    一听皇上分發糧食,堂下眾人震天價的喝彩起來。

    滿大堂都是“皇上萬歲!”“皇上宅心仁厚!”“謝皇上!”••••••之類的話。

    那幾斤羊肉,已經沒有人再加以理會。

    蕭文看著這民心可用,暗暗下定決心,要早一些把戶籍名冊和存糧統計折算出來,早一點將糧食發下去。

    不僅要發,而且要按照皇上的意思,把糧食一顆不剩的發出去。

    須皇上叮囑“早一刻辦理,便少一人餓殍!”

    蕭文想著這句話,覺得渾身都是干勁。

    而堂下的契丹和漢人民眾,早已奔出堂外,往自己家中而去。

    領糧食嘛,籮筐口袋肯定得自己準備,這個便宜我們還是不佔皇上的。

    不久後,隨著加蓋了縣衙大印的告示貼了出去,整個奉義縣沸騰起來。

    在百姓的口中,這皇上耶律賢,做的雪中送炭,賽過萬家生佛。

    而這樣的場景,或先或後,在整個契丹的西京道,豐州、雲內州、應州、朔州、東勝州等各地州府,紛紛上演。

    在一片萬家生佛的贊揚聲中,整個契丹西京道的官倉糧食,顆粒不剩。(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登仕郎》,方便以後閱讀大宋登仕郎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糧西京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登仕郎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糧西京道並對大宋登仕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