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將軍,到時候我們紅巾為號!”
當下計議已定,黨進帶著九百多名宋軍從城外繞路往清遠門而去。劉宇重新上馬,優哉游哉地進了永泰門。
永泰門城門口的屯衛士兵,斜斜的依靠著城牆,見劉宇一個人進城,身無長物,衛兵只是懶懶的瞥了劉宇一眼,沒有說話。
劉宇徑直入得城來,風越來越大,雪話飄落。一陣緊似一陣。
穿過永泰大街,由于天降大雪,路上行人逐漸稀疏,集市也慢慢的散了。道路兩旁的房屋上已經出現了隱隱約約的白色雪頂,路旁的楊樹枝丫上已經有一層薄薄的冰凌,璀璨晶瑩。
一路往北,路過鼓樓,再到城中心的四牌坊,這里左轉就是往清遠門去的道路了。
和一般的牌坊排列不同,大同在北魏之時便是重要的軍城,後來孝文南遷後,又變成了首都,為了彰顯聖人執要,四方來效的建城用意,四座牌坊分別面相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建築為木構,四個牌坊分別面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牌坊均有三個門,即正中的正門和兩邊的旁門。牌坊高三丈余,正門上有五朵斗拱,旁門上各有四朵斗拱,頂為懸山頂,覆瓦。每個牌坊都有四根通天柱,均為朱紅色,頂上覆黃色琉璃。正門的枋額上五代名家寫的街名,“和陽街”、“清遠街”、“武定街”、“永泰街”,均為黃底黑字。
從牌坊往左,一路行來,路上已經看不到行人。
沒有行人更好,劉宇心中默默想到,如果路上行人眾多,到時候軍隊沖殺起來,始終是一個麻煩。更何況契丹尚武,如果街道上民眾聚集,真有帶頭的領著民眾和宋軍對抗,這也會給拿城帶來不必要的變數。
想到這里,劉宇打馬快走了幾步。
在靠近清遠門的一處茶鋪里,三十多個契丹裝束的宋軍正在里面吃茶,茶鋪小二把茶水施好後,就被老黃給趕走,不許靠近。小二只道這是客人的怪癖,不過這天寒地凍正好落了個清閑,所以也不理會這邊,自己在靠牆的角落尋了一把椅子斜躺著,自顧自養神去了。
茶鋪門突然被推開,一陣寒風灌了進來,小二被驚動,將白色毛巾往肩膀上一搭,忙著起身接待︰“客官里面請,客官是吃茶還是吃飯還是打尖住店。”
來人取下氈帽,一臉精明之色,正是劉宇。
劉宇也不搭理小二的招呼,招呼眾人︰“起身,結賬。”
眾人站起身,老黃丟了一塊碎銀給小二,這時候劉宇往四周一看,對小二說︰“店家,你這後院紅色門簾,我買了,多少錢?”
小二一怔,茶鋪里面還有問門簾賣不賣的。
正要叫樓上的掌櫃,劉宇也不多話,一把扯下門簾,再甩了一小塊銀子,不等小二說話,徑直出了茶鋪。
店外的風雪越來越大。
茶鋪旁邊不到一箭之地。就是大同清遠門。
清遠門門樓高大,城外還有一圈為了防止攻城的甕城,城門頂上一座高大巍峨的箭樓,箭樓兩重,青磚黃瓦,在第一重的正中,不管是對著外面還是對著城內,都一塊巨大的牌匾,上面用契丹文和漢文寫上的大字“清遠門。”
這樣一座雄城,如果要用大軍攻打,估計不圍上數萬重兵,怕是難以攻克。但是現在,契丹人自己撤走了軍隊,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劉宇將紅色門簾往懷里一揣,帶著三十多名宋軍,扮做路人,不動聲色的靠近了清遠門。
城門口的衛兵早已經躲在在城門洞里,走在頭里的劉宇一看,城門洞里一共就**名契丹城門屯衛,站在一起閑聊,一邊跺著腳一邊咒罵著老天。
一名城門屯衛也看到過來的一行人,見到這一群漢子都是雙手空空,于是在城門洞里喝問道︰“干什麼的?”
蕭全不在,一行人沒有一個會契丹話的,所以劉宇等人不敢應聲,只是加快了步子。
契丹屯衛只是覺得這群人形跡可疑,就算是想破了腦袋,都猜不到這群人是過來偷城的宋軍,整個西京道的人都認為,這宋軍還在雁門以南,被林牙將軍牢牢擋住呢。
見到一行人不回話,這屯衛再喝問了一句,其余契丹士兵也注意到了,面朝著這邊看來,但是都沒有引起警覺,更沒有一個人靠近值守城門的警示鐘。
契丹屯衛太相信雁門防御了,大意了。
而宋軍就是要趁著這一群人大意。
劉宇和老黃走在最前頭,距離站在最頭里的契丹士兵已經不到三尺。
劉宇兩人並沒有對頭里的契丹士兵發難,而是很有默契的越過頭里的士兵,貼近了後排的契丹士兵了。
三十余人,對八人。
有心算無心。
站在一起的態勢,就是犬牙交錯。
契丹士兵已經感受到這群人的殺意,,察覺不對時,契丹城門屯衛正要拔刀。
說時遲那時快,劉宇和老黃幾乎是同時拔刀,刀光一閃,兩人面前的契丹士兵頭顱高高飛起。
後排靠近的宋軍也拔刀亂砍,不到三息,八名契丹士兵紛紛斃命,不要說手中刀沒有拔出來,甚至連著聲音都沒有發出一絲。
老黃看著平素里稍顯文弱的劉宇下手如此果決狠辣,笑道︰“劉長史,我一直以為你是書生。”
劉宇笑道︰“就是書生,也是大宋禁軍的書生。”
說罷,先指揮著眾人將門洞中間的尸體抬開,守好城門洞,自己扯出懷中紅色布簾,往城外走去。
布簾隨風飄舞,一抹鮮艷的紅。老黃在背後听到劉宇一邊走進風雪,一邊唱著一只曲子,仔細一听,卻是一支破陣子。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步伐豪邁,壯懷激烈。
清遠門外等候多時的黨進等人,見到風雪中的紅色布簾,大喜過望,紛紛從藏身的雪窩子里起來,往清遠門撲去。
當看到巍峨城頭上的三個漢字“清遠門。”
一眾宋軍心神激蕩。
劉宇是行軍長史,在清遠門城門洞邊,用布簾就著地上契丹人的鮮血寫下一串大字
“大宋開寶九年十二月,西路軍破契丹西京大同府。”
黨進繼續留下數十人守衛清遠門,九百多人的軍隊跟著劉宇的引領,一路殺向馬場。
西京馬場也是一塊被木圍欄圍著的平地,圍欄里背對圍欄面朝中央草場的是一列列整齊的馬廄,此時,因為天降大雪,所以牧人將馬場中的數千匹戰馬全部驅趕到馬廄中,剛才喂看了草料,眼看著馬場無事,一群牧人不知道躲在哪里休息去了。整個馬場除了均碼偶爾的撕鳴之外,就只有馬場門口的值房還有幾個契丹部族軍圍坐在火爐邊,手中拿著幾角酒,說著閑話。
“耶律大哥,今年這個冬天看起來不好過啊。”一名部族軍士兵說道。“可不是,留在草原有白災,就好多部落的牛羊都死得差不多了,而宋國趁機又攻打契丹,如果不是我見機得早,該頭兒說我腳傷未愈,估計這次馬場抽調軍隊到雁門我都跑不掉。”
“哦?還有這事?但是去雁門的話,耶律大哥就不能陪著兄弟們喝酒了。”平素里契丹軍中都是禁酒的,但是今日天寒地凍,加上上官都不在大同府,一群守衛馬場的老兵油子打了些酒,正躲在值房里面,逍遙快活,好不愜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