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賢哄好了妻子,又看著魏羽說道︰“蕭長史,這麼多傷兵在你手里活下來,蕭長史可有什麼獨門秘方?朕听燕王說蕭長史善于布置大軍營房,可有此事?”
魏羽回答道︰“都是些雕蟲小技爾,皇上過獎了。”
“自古英雄起于微末,豪杰多是草莽,蕭長史過謙了,這些有益于國朝大業,並非小技,朕先說在前頭,如果蕭長史布置營房和醫療傷兵有功,朕一定不吝賞賜。”
這時候,燕王插話道︰“皇上,臣有一個提議,不如讓蕭長史給各軍長史講解營房布置,皇上皇後娘娘和部族頭領一起觀看,可以的話,到時候全軍推行,便可以減輕時疫之害,可好。”
耶律賢笑道︰“如此甚好,我王帳軍剛剛到析津府,正好沒布置營房,恰逢其會,恰逢其會。那燕王和蕭長史先去布置,朕和皇後,以及各軍頭領長史,稍後就來。”
燕王韓匡嗣和魏羽拱手行禮,退出了金帳。
出金帳不遠,韓匡嗣笑道︰“恭喜小哥兒,小哥兒有所不知,皇上賞賜玉帶,那是莫大的榮耀,非有大功或者近臣重臣不能得也,而今日因為傷兵之事,小哥兒就得到皇上賞識,一會兒布置營房之事得到皇上嘉許,甚至可以幫著皇上解除心中郁結,那更是大功,小哥兒如此,連本王與有榮焉。”
魏羽拱拱手說道︰“燕王,布置營房倒是依樣畫葫蘆,但是,要解除皇上郁結,屬下估計是相當困難。”
兩人一邊往前走,韓匡嗣一邊問道︰“這是為何?本王看小哥兒在戰地醫院,讓士兵們在笑鬧中恢復傷情;剛才在金帳之中,雖是講的兩個故事,本王也覺得很有道理,心病確實心藥醫治,但是為何皇上的心事,小哥兒何出此言呢?”
魏羽輕輕搖頭,笑道︰“其他的還好,心藥難施,主要是因為皇上太聰明。而且皇上所遇到的事情,沒有一個可以放下”
“太聰明?”韓匡嗣停下了步子,“此話怎講?”
魏羽說道︰“剛才的紅線包子的故事,如果放在農夫那里,農夫自然是深信不疑,燕王覺得如果讓皇上試試,皇上會不會深信不疑?”
想著剛才耶律賢的反應,韓匡嗣道︰“這,本王以為,多半皇上是不相信的。”
“問題就出在這里,所謂心藥,不外乎是給他一個故事或者刺激或者道理,讓自己能夠想清楚想通,皇上太過聰明,所以一般的故事道理對他是沒有什麼作用的。另外,一般草民,只要生計有著落,那其余事情可以放下,慢慢調節心情,不過皇上統領萬機,契丹又幅員萬里,就算偶爾政務托付給皇後娘娘,但是他怎麼可能完全丟開手?”
韓家忠于皇室,听到耶律賢的問題棘手,韓匡嗣問道︰“那小哥兒可有辦法?”
魏羽想了想,說道︰“暫時沒有,不過緩解的可以試試,燕王還記得傷兵營那個麻將牌嗎?不過我以為如果直接那麻將牌給皇帝,會不會被人說成是縱容君上享樂?”
韓匡嗣回憶起了戰地醫院中一群漢子右手就是幫著繃帶,左手都要堅持打牌,而且在里面大呼小叫情緒激動的樣子,點了點頭︰“這樣一說,麻將牌也許有用,不過小哥的擔心沒有必要,本王直接送到皇帝面前就可以。”
兩人一邊走路一邊說話,北風漫卷,四下里雪花慢慢飄了下來。
千里之外的析津府飄雪的時候,李漢瓊的禁軍士兵們已經是今天第十次進攻了、雁門關巍峨雄壯,但是關城頂上不是特別款,所以一旦宋國禁軍上來,關城上能夠戰上去的契丹士兵也不是很多,每一次都是靠著火把和馬道上不斷增加的軍隊,來抵御宋國禁軍潮水一樣的進攻。
林牙勤德和思利兩人都站在城牆箭樓的旁邊。背靠箭樓,身前幾名持盾衛士。
看著繼續進攻的宋國玄甲禁軍、
“思利將軍,今天已經是第十次了,這李漢瓊的軍隊真不累麼?”林牙勤德恨恨的說道。
看著城頭下的宋軍和雁門關內的契丹軍隊,契丹軍隊能夠繼續作戰的現在最多一萬人上下,但是雁門關外宋軍,一眼看去無邊無涯。
林牙知道李漢群用的是車輪戰,將手下禁軍分為十數個隊,一隊沖城的時候,其他隊在駐地休息,所以雖然說每天十多次的進攻,但是對宋國禁軍戰士而言,每個人一天也就沖擊雁門關兩次而已。所以士兵的體力和精神都養的很足。
翻過來,林牙看著城內的契丹軍,契丹軍隊的表現已經可圈可點,但是由于宋軍連續沖擊,契丹士兵根本不敢離開關城太遠,以便于隨時支援。但是靠著關城的契丹軍隊,一直在攻城的壓力和城外山崩海嘯的聲音,根本無法休息。
長此以往,如果某一次宋軍攻佔了城頭,那麼這雁門關也就丟了。
雁門關背後,一直到西京大同府,都沒有一座城關像雁門關一樣防御設施完備,所以在林牙心中,雁門關是萬萬不能丟的,在耶律斜軫東去的時候,林牙還用人在關在的軍令,向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做了保證。
想到此,思利看著旁邊的林牙勤德,問道︰“林牙勤德將軍,不知道現在將軍手中傷員幾何?”
林牙勤德這些日子一直在城樓上,衣不解甲,枕戈待旦,心中自然是知道自己部族軍和思利麾下士兵的損失的,林牙勤德看了思利一眼,知道他有話要說,于是順著思利的話頭,回答道︰“王帳軍這段時間受傷人數頗多,由于缺少醫藥,大約還有八千余人可以上城頭繼續守城。思利將軍是想讓大同府調兵麼?”
思利說道︰“林牙勤德將軍,我正有此意,不只是調集守軍,還要多征調箭矢等守城器具還有大夫和藥材,雁門關不容有失,我們也不知道皇上和北院南院大王在析津府怎麼樣了,不過只要我們堅持到析津府大軍取勝,那雁門關就算守下來了。”
林牙勤德想了想,說道︰“思利將軍,你打算從西京調集多少人馬?”
思利斬釘截鐵的說︰“全部。雁門關守得住,西京太原府就守得住,雁門關守不住,太原府也無險可守。就算這次我們在太原府留下軍隊,宋國繼續這樣進攻,我們還得繼續調集,所以為求穩妥,我想將太原府守軍全部調到雁門。”
林牙勤德思考良久,道︰“會不會有風險?”
思利說道︰“有什麼風險,從趙國李牧開始,雁門關扁絲天下第一雄關,只要這座關城還在,大同府穩如泰山。而且我想過,我們不一定要堅守道皇上擊敗宋國右路軍,我們在關城上,今年冬天來的早也跟寒冷,我們只需要堅持道再冷一些,等到宋國軍隊在軍帳中難以抵御寒冷,那個時候宋軍自然退去。”
林牙勤德仔細思考一陣,雖然始終覺得心中不安,但是真想不到心中不安的原因,也就默認了思利關于調兵的想法。
思利是耶律賢派來鎮守雁門的王帳軍統領,在級別上本就比林牙和現在的大同府守將要高,在取得林牙的默認後,思利到了大帳,寫下一紙軍令,自己用了印信,看了軍令的林牙勤德也用了印信後,幾匹快馬沖出了雁門關軍營,直奔大同。
這個時候,在距離廣武軍烽火台數里遠的雁門山山谷中,黨進帶著一千宋軍,跟著采玉人的腳步,繼續向前。
前面,就是采玉人說到的,最為險峻的一段懸崖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