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登仕郎

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登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西秦校尉 本章︰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登

    王陵,大宋京西北路武成軍人氏,年二十有四,身強體壯,自幼習武,十七歲從軍以來,因武藝高強、身材魁梧、弓箭過人被選入禁軍步軍司。參加過大宋滅南唐之戰,大宋滅北漢的太原大戰,積功升為禁軍步軍司校尉,此事,王陵正跟著彰德軍節度使李漢瓊沖擊雁門關城。

    “沖!沖!”王陵身穿玄甲,手執盾牌。低著頭,往雁門關的城牆前沖了過去。

    城頭上契丹人的箭矢雖然密集,但是對全裝甲冑的禁軍作用不大,作用大一點的是投石機,不過投石機正面砸上才會立時戰死,如果只是擦傷倒問題不大,宋軍士兵都知道,大軍後方根據之前羽皇子的安排弄得戰地醫院治療效果很好,只要不是傷胳膊斷腿和傷到腦袋,其他的小傷小痛都是在醫院躺一段時間,打幾天牌的事情。

    不過在亂軍之中,被投石機直接命中的幾率那是特別低,只需要注意投出的石頭在路上往前滾動那一段時間,注意閃避就好,滾動中容易傷到腿,因為勢高石沉,所以一旦裝上都是重傷,劃不來。

    所謂富貴險中求戰陣之事,怕個球啊。

    前面的戰友已經扛著雲梯沖了上去,估計這時間,再有一輪投石,就可以沖到城樓之下了。

    契丹人另一波箭雨到了,箭矢射在盾牌上,奪奪有聲。

    雲梯架起來了!

    大宋軍中雲梯都有一定的標準,雲梯所用樹干必須足夠粗直,長度視情況不同逐漸加長。每一梯級寬兩尺,間距一尺二寸。這樣使得最魁梧的士兵都可以從容的踩著梯級往上沖鋒。

    雲梯搭起來後,頂端的鉤子會勾住城頭,使得守城士兵一時半會無法推倒。

    每一次雲梯搭上城頭後,就有勇敢的士兵帶頭往上沖鋒,領頭的士兵面對著城頭的弓矢,石塊,火把,靠近了還有長矛的捅刺,往往傷亡率是最高的。

    帶隊士兵也是宋軍中武藝最為高強的一批人。

    如果攻城得手,最開始登上去的士兵,被稱為先登死士,一般來說視城池大小,都有重賞。

    王陵看著左近一只雲梯搭上去後,李漢瓊將軍領頭沖了上去。

    將軍每次大戰,必然身先士卒,所以跟著李漢瓊沖鋒的士兵也多是悍勇之輩。

    王陵面前的雲梯搭了上去!

    用右手刀拍打了左手的盾牌,  兩聲後,王陵大吼著︰“殺賊!”帶著一眾禁軍沖上了雲梯。

    守城契丹士兵的箭矢從四面八方射來,雲梯頂端有,城牆的其他垛口,不時也有弓箭手探出身來,往王陵等登城士兵的側面射出箭矢。

    王陵手舉著大鐵盾,仿佛被箭矢組成的暴雨在沖刷,

    到雲梯中段了,城頭上的投石丟了下來。

    這些投石一般是士兵丟下來,一塊大約數斤或者十數斤,遇到這樣的投石,只能將盾牌略微斜著,斜力讓石頭滾下去。

    城頭上的攻擊,讓王陵每前進一步都覺得十分艱難。

    幸好,這個時候在宋軍大陣指揮床子弩的都虞侯,下令床子弩精準的瞄著城頭,收割著探出身子的契丹弓箭手,契丹弓箭和投石的勢頭稍稍停頓。

    在王陵腳下,還有一群跟著爬上來的士兵,王陵是這只雲梯隊伍的箭頭。

    大宋軍制︰“雲梯距城頭一丈,梯步涂紅。”

    涂紅的目的是,讓登城士兵埋頭舉盾的時候都知道距離城頭還有多遠,因為,一丈的距離,敵人的長矛到了。

    看到紅色梯級了,王陵吸一口氣,右手抓穩了樸刀。

    契丹人的長矛從盾牌兩側捅過來,在雲提上無處騰挪,登城士兵只有用手中武器格擋開來,沖過最後這幾步雲梯。

    再頂著盾牌,往上沖了幾步,王陵用樸刀蕩開了幾只長矛後,終于有一只沒有躲開,被捅在了小腿上。

    雖然有小腿甲冑,長矛尖不至于捅進去,但是契丹士兵這一下甚是力大,讓王陵小腿疼痛欲裂,差一點沒有站穩,摔下雲梯。

    定了一定後,王陵盾牌露出一點空隙,一把樸刀捅了出去。

    趁著迎面的契丹士兵後退躲閃的當口,王陵一躍,跳上城頭。

    樸刀玩一個刀花,一招夜戰八方,逼退了周邊的契丹士兵。

    宋軍兵甲之利遠勝契丹,就是用刀對砍,宋軍甲冑堅固,也就是受傷,不過契丹士兵的皮甲可不敢硬抗,皮甲在利器面前,就是一刀的事情。

    王陵護著背後的雲梯,戰友們不停的爬了上來。契丹將領看到宋軍登城,連忙組織預備隊反撲,大群大群的契丹士兵舉著長矛或者彎弓搭箭指向了城頭的小規模宋軍。

    王陵看著不遠處的垛口,李漢瓊也已經沖了上來。帶著一群禁軍和契丹士兵對峙。

    “火!”契丹將領呼喝道。

    幾捆喂馬的干草被點燃,丟了過來。

    “特麼的,又是這一招。”王陵氣急,如果不是用火的話,雁門關早就被宋軍攻下來了,鐵甲禁軍什麼都不怕,就怕火攻,趁著火勢還沒有燃起,大宋禁軍們往前一沖,契丹士兵也鼓勇向前,雙方展開了廝殺。

    一把長矛扎來,王陵樸刀往上一格,一個閃身進步,刀光如同匹練,在中門大開的契丹士兵面前一閃,當胸就是一個橫劈!

    鮮血飛濺!

    其余禁軍受到鼓舞,紛紛舉刀和契丹士兵廝殺,一時間,宋軍的圈子有擴大的趨勢。

    “頂住,頂住!”雖然倒下離開大片契丹士兵,契丹的將領依然帶著一群長矛,將宋軍鎖死在雲梯附近。

    點燃了的草捆,越來越多的丟了過來。

    遠處響起了李漢瓊的聲音︰“撤!撤!”

    這一次宋軍登城,又功敗垂成!

    李漢瓊重重的一拳打在了中軍帳曹彬面前的長幾上。

    曹彬看著李漢瓊,笑道︰“將軍不要動怒,你沖長幾發什麼氣!”

    李漢瓊道︰“沖城的時候,兒郎們受傷的不多,反倒是被火燒傷不少,等我下令撤退時,下雲梯背對那些守城的狗殺才,兒郎們又被傷了不少。”

    曹彬道︰“今日登城禁軍一共傷亡如何?”

    “戰死八十六名,受傷三百二十一人。”李漢瓊雖然勇武,但是愛兵如子,士兵死傷他是記得清清楚楚。

    曹彬嘆一口氣道︰“我估摸著在我們的投石車和床子弩殺傷之下,加上你們登城的殺傷,契丹人比我們損失更重。”

    李漢瓊道︰“城頭上的契丹士兵很多是王帳軍,皮甲居多,不過在我們面前也沒有討到好處。城頭契丹士兵受傷應該是我們的兩倍往上。”

    曹彬眼光穿過軍帳大門,看著雁門城頭的林牙大旗,對李漢瓊說︰“現在就是我們和林牙勤德比試誰更堅持不下去了。”

    李漢瓊說道︰“這個我知道,只要我們繼續這樣,遲早林牙勤德會將大同府的全部守軍調集到雁門關附近,那個時候,黨進他們,就有了機會。”

    曹彬點點頭,說道︰“不知道黨進,現在到哪兒了?”

    正在被曹彬李漢瓊惦記的黨進,率領著一千宋軍精銳,跟在采玉漢子的身後,撲進了雁門山。

    為了減輕負重,所有士兵都在采玉人的要求之下,盡可能輕裝簡從。

    每一位禁軍,都去掉了甲冑,穿一身皮甲,帶一把樸刀,小盾,背一把神臂弩,隨身帶上四天口糧。

    從雁門關大營出發,三個時辰後,一千余人靠近了采玉人所說的廣武軍烽火台。

    古詩有雲︰

    “此到西陵路五千,烽台列置若星連。

    欲知萬騎還千騎,只看三煙與兩煙。

    不用赤囊來塞下,可須羽檄報軍前。

    如何向日緣褒姒,無事蓬蓬火又燃。”

    在戰國時期,匈奴崛起後,多次襲擾秦趙燕三國北境,所以三國在北邊修築長城,而且同時在險要的位置修建大量烽火台,用來傳遞軍情。

    廣武軍烽火台在荒煙蔓草間,靜靜地矗立著,烽火台長年風化後,石磚都殘缺不全,黨進等人用樸刀在附近清理出一塊可以暫時歇腳的地方,開始用飯。

    一個士兵看著采玉漢子大口大口的吃著軍糧,問道︰“老哥,這軍糧我怎麼沒有覺得這麼好吃呢,怎麼看著你吃,覺得很好吃的樣子?”

    宋軍行軍作戰也各有條例,大軍扎營的時候,五人一伍,十人一什,各自居住在一個軍帳之中,一般情況之下,十個士兵帶有一套炊具,主要有鍋一口,陶罐一口,碗筷若干。宋初炒菜這種烹飪方式還不是很流行的時候,軍中做飯不外乎煮,炖,燒,燜等幾種形式。一到營地後,十個士兵一人在地上做出灶孔,另外兩人準備吃食,其余人去尋一些木材。每一個都虞侯下面的軍需官將米面肉分發下來後,一般在鍋中做飯,罐中炖菜,讓後十人圍坐一起用飯。時間不長,但是可以極大程度的保證士兵戰斗力和士兵只見的信任。這樣下來,有經驗的將領可以根據灶孔的多少判斷一只大軍的人數情況,戰國時期孫臏引誘龐涓的減灶之計便是由此而來。(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登仕郎》,方便以後閱讀大宋登仕郎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登仕郎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登並對大宋登仕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