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

第233章 可惜華夏只有一個武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紅色楓葉 本章︰第233章 可惜華夏只有一個武王

    “誰知道,東周時期,天降了哪位猛男?”

    “是啊,是哪位周代猛男?曾試圖已一己之力,改寫周王室卑微衰落的局面?”

    “周代八百年,西周建都鎬京,一共有12個天子,共計352年;東周建都洛陽,有26個天子,共計545年;這東周究竟出了哪位猛男,真不清楚。”

    “我覺得是周平王,這位名叫“姬宜臼”的天子,在位50載,也是東周第一位王,史書記載,周平王不願意朝政被控制,好像曾試圖武力抗爭?”

    “東周第一個王?這不就是周幽王的兒子嗎?”

    “沒錯,正是“烽火戲諸侯”周幽王的兒子,而且周平王的繼母,正是褒姒。”

    “我去,周幽王昏庸無能,這個當兒子的,強不到哪去吧?”

    “這可不一定,能遷都洛陽,並在位50年,單就這個能力就很牛了。”

    “史書記載,周平王遷都洛陽後,在原來的鎬京,又有諸侯扶持周幽王的弟弟周攜王為天子,周王朝出現兩王並立的局面。周平王二十一年,支持周平王的晉文公攻殺周攜王,使周王朝再度重新統一。結束周王朝長達20年的兩王並立局面,穩定東周初年的局勢。”

    “春秋第二霸主的晉文公,這麼好心?”

    “好心個錘子?听說晉文公立下大功後,上奏周平王,說自己死後,想要用王的奠禮下葬呢!”

    “一個公侯,要享用王的下葬禮節,看得出晉文公沒安好心啊。”

    ……

    網絡觀眾議論紛紛時。

    鏡頭里,一代霸主晉文公,說出了真相,正是歷史上周幽王的兒子。

    父王無能。

    兒子英武。

    這在歷史上並不多見。

    因為華夏幾千年的歷史,人們常見到的,一般都是父王文韜武略,兒子卻是草包。

    比如秦始皇和胡亥。

    比如楊堅和隋煬帝。

    比如司馬炎和喊出”何不食肉糜“的弱智皇帝。

    ……

    林楓說出自己的疑惑︰“晉侯,東周遷都時,出現了兩王並立,你能消滅其中一個王,也能出兵殺死另外一個王,徹底結束周代歷史,為什麼您手下留情了?”

    白發蒼蒼的晉文公,望向外邊,看著幽幽星河,說道,“周王室不穩,天下會陷入更瘋狂的亂世,本侯當年,有從大局出發。”

    林楓追問道,“還有其他原因嗎?”

    晉文公也不隱瞞,回憶往昔的表情,答道,“周王穩固,天下諸侯要繼續順從,而本候有大功勞,會得到周王賞賜,吾是出于晉地要稱霸天下的想法。”

    有種狹天子以令諸侯的內味。

    不過晉文公沒有控制周天子,說明當時的他,沒有取而代之的滔天野心。

    他只想做諸侯中,那位最強大的公侯。

    去傲睨群雄。

    晉文公也是那麼做的,在晉地實力強大後,踐土會盟,還請到周天子主持,終于實現了稱霸春秋的大夢。

    甚至為了感激晉文公,周天子還命人在踐土,給晉文公修建了一座新宮。

    那時候的晉文公,風頭一時無兩。

    看著眼前皺紋堆積的老人,林楓問道,“晉侯,難道這些年,您就從未想過當王?”

    “有!”

    “卻不敢!”

    “這天下制度,為周禮,誰要是敢逾越,會遭到天下制裁,成為眾矢之的。”

    一把年紀的晉文公,也不掩掩藏藏,繼續說道,“而且那時的平王,可不是泛泛之輩,他的復興周代大業,已經在暗地里進行。”

    林楓皺眉,問道,“周平王想崛起,也要依靠諸侯的力量吧?”

    晉文公道,“平王有一個最“忠實”的部下,就是西邊的秦人。”

    據他所說,當年,周平王暗中聯絡秦人諸侯,試圖東西合璧,一舉橫掃中原,恢復周王室強威。

    林楓問道,“周平王就不怕秦人是表面一套,暗地里一套嗎?”

    晉文公搖頭,說道,“不會,當時的秦地貧瘠,百姓積弱,在咸陽那片荒涼地帶的秦人,早就想另外找一塊地盤,所以平王與秦人的想法,不謀而合了。”

    林楓更是好奇,問道,“他們聯合,做了什麼?”

    晉文公反問,“年輕人,听說過葛之戰?”

    這是當然。

    史料記載,這是一場周王與諸侯發生的戰斗,傳說葛之戰對當時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它使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夫,“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傳統從此消亡。

    同時也標志著諸侯爭霸的時代正式到來。

    這場大戰,其實也處處透著詭異。

    事情的開頭,說經過西周末年的戰亂,周王室的實力大減,東遷洛邑的周天子雖然名義上仍保留著天下共主的地位,但實際上勢力已一落千丈,其直接統治的地區日趨狹小,根本號令不了其他諸侯。

    在這種“禮崩樂壞”的形勢下,一些諸侯就乘機脫穎而出,開始挑戰周天子的獨尊地位。

    其中地處中原腹心的鄭國,在這場斗爭中首先崛起。

    最先成為當時諸侯中最具實力和威望的一國。

    鄭莊公繼位後,憑借國力強盛,又身為周室權臣的有利條件,竭力擴充領地,侵伐諸侯,進一步增強鄭國的實力。

    在軍事外交上,他的主要策略和手段是,拉攏齊、魯兩國,打擊和削弱衛、宋、陳、蔡四國,並滅亡了許國,造就了“小霸”的局面。

    隨著政治、軍事實力的增長,鄭莊公對周王室的態度也越來越變得倨傲不羈,不把王命再放在眼里。

    這樣一來,周鄭之間的矛盾就變得尖稅起來,葛之戰正是這種矛盾的產物。

    周平王在位時,周鄭之間就互不信任,發生了“周鄭交質”事件,即周平王的兒子作為人質留在鄭國,鄭國的公子忽也做為人質住到周都洛邑。

    後來周王更反感鄭莊公的專橫跋扈,于是將國政委交給虢公,後來甚至干脆剝奪了鄭莊公的卿士地位,並把鄭國的部分土地收為己有。

    鄭莊公惱羞成怒,從此不再去朝覲周王,兩國矛盾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周王不能容忍鄭莊公的無禮犯上行為,于是便親自率領周軍和征調來的陳、蔡、衛等諸侯軍大舉伐鄭。

    一場大戰終于在中原戰場上爆發了。

    鄭莊公聞報周室聯軍傾巢而來,便統率大軍進行迎擊。

    很快,兩軍相遇于葛。

    戰爭最後以周王本人肩膀也中箭負傷,被迫下令脫離戰斗結束。

    此戰後。

    周王室真的就剩下一個空殼了。

    再也難以調動諸侯的軍隊,成為名副其實的空架子,混吃等死。

    听完林楓的話。

    晉文公說道,“葛之戰,如果是周王贏了,這後來的天下,也不會再有諸侯爭霸的局面。”

    林楓道,“鄭國一敗,大片土地被收回,成為周王直接統御的疆土,再加上西邊的秦人軍隊,確實有了對抗晉、齊、楚等的實力。”

    晉文公聲音忽然變得無比沙啞,道,“是啊,所以那一戰,周王只能敗,不能勝。”

    林楓道,“你們這些其他諸侯,從中作梗了?”

    晉文公眼神堅定,說道,“是的,吾派兵堵住了秦人東經的路,齊君則讓周王鎩羽而歸,南邊的楚,也暗中相助鄭國,所以此戰,周王必敗。”

    我去。

    這是一大堆諸侯,暗中算計周天子啊!

    難怪強大一時的鄭國,不久後,淪為了晉國的忠實追隨者,沒想到其中有這麼多的陰謀秘密。

    天降猛男的周平王。

    還是失敗了。

    未能如他的祖先,叱 九州,睥睨華夏。

    林楓感慨道,“若是那時的周王,換做第一代周天子武王,也許能贏。”

    可惜,放眼幾千年歷史,也就出了一個武王。

    “噗通!”

    沒想到,晉文公忽然跪倒在地,面相鎬京方向,居然磕頭,懺悔。

    他獨自神神叨叨,聲淚俱下,嘴里不知道念著什麼,听意思,大概知道晉文公是在向自己的祖先武王請罪。

    過去了許久。

    林楓安慰道,“晉侯,作為姬姓公侯,你這一生也是有大功勞的。”

    晉文公的主要功績是城濮之役遏住了楚國,使他們不得向北發展。

    崤之役遏住了秦國,使他們不得向東發展。

    有了晉文公,春秋時的中原諸國才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才漸漸孕育了後來諸子百家的燦爛文化。

    若是當時周王贏了。

    不再是禮崩樂壞。

    後來也誕生不出“百家爭鳴”的局面,這段歷史,可能也不會成為華夏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甚至也不會出那麼多的聖人,以他們自創的學派,一一救世。(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方便以後閱讀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第233章 可惜華夏只有一個武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第233章 可惜華夏只有一個武王並對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