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年時空。
曹操老巢許昌都城,最高處樓宇屋脊之上,主持人林楓與漢獻帝面對面,古今對話。
望著腳底下這片並不算繁榮的許都,漢獻帝屹立高處,發出感慨念道︰
“帝王淚,無人醉,幾時重,夜幽沉,最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隨後。
漢獻帝忽然問道,“林先生,如果你是朕,你會有辦法,逆轉局勢嗎?”
林楓搖頭,說道,“很難!”
漢獻帝苦笑道,“你是那個後世的人,有堪稱神明的手段,尚且難做到嗎?”
林楓道,“天下大勢,猶如洪水滔滔,非一人之力可阻擋。”
漢獻帝望天,瘦弱的身軀,仿佛會隨時倒下,淒然淚下念道︰“衣帶詔,帝王血,才出世,就鮮血飄零……”
他的臉色再次暗沉,有種休言半紙無多重,萬斛離愁盡耐擔的悲涼感。
衣帶詔是什麼?
言外之意,是指藏在衣帶間的秘密詔書。
當時曹操迎奉天子遷都許縣,與漢獻帝發生矛盾。漢獻帝用鮮血寫出詔書縫在衣帶里,秘密傳給國舅爺董承,董承對外宣稱接受了漢獻帝衣帶中密詔,與種輯、吳碩、王子服、劉備、吳子蘭等謀殺曹操。
建安五年正月,事泄,董承等人盡皆伏誅。
劉備投靠袁紹,袁紹奉“衣帶詔”討伐曹操。
從此,雙方的矛盾徹底公開化,再也沒有和平相處的回旋余地。
衣帶詔事件,算是漢獻帝第一次反抗命運的努力。
可惜如他所說,那塊染血的詔令才出世,就已凋零,自己依舊被人操縱于股掌。
“林先生,朕听聞,曹操攜百萬雄兵,意圖橫掃江東,赤壁決戰在即,敢問此戰,誰勝誰負?”過去良久,身披暗色龍袍的漢獻帝,才開口問道。
“建安帝,你希望曹操贏?還是曹操敗?”林楓反問。
“他若能一統九州,能讓百姓安居樂業,結束混亂,建立一個強大的魏朝盛世,讓他在赤壁大勝,未嘗不可!”漢獻帝的表情,格外糾結。
“曹操敗了,從此天下三分,真正進入三國鼎立時代,繼續混戰。”
听到答案,漢獻帝悲嘆,自言自語,說天下百姓要繼續苦了。
突然間。
漢獻帝轉過身,一臉希冀望著林楓,依舊執著說道,“林先生,你有神明法力,真無法助朕挽救大局?”
林楓,“……”
歷史已成定局。
翻盤有意義嗎?
歷史成空,一切都埋葬在過去,沒用的。
就算林楓施展系統手段,讓漢獻帝在許昌真正掌控朝廷,他保得住嗎?
北邊馬騰的西涼強軍,始終虎視眈眈;更有諸多蠻夷烏恆,高麗等等,磨刀霍霍,時常入侵中原。
加上曹操,孫權,劉備等亂世梟雄,漢獻帝根本守不住,站不住啊。
“朕,想要試試!”
“否則,對不起漢室,對不起列祖列宗,哪怕是一場夢,也讓朕去完成。”
“朕,在此跪謝!”
……
林楓嚇慘,古人跪今人,這不是要自己折壽嗎?
老劉,悠著點,別跪啊!
思考再三。
林楓還是決定滿足漢獻帝的願望,他不是神。
但是塑造一場“皇帝夢”,還是綽綽有余的!當下說道,“建安帝,晚輩應了。”
漢獻帝不斷感激涕零,“林先生,你讀過幾千年歷史,知曉華夏所有古今事,在你看來,朕應該在何時何地,才有重生的機會?”
林楓想了想,說道,“你唯一的機會,是東歸洛陽的路上。”
漢獻帝頗為震驚。“那段走了一年的東歸路途?”
歷史上。
在董卓死後,董卓部將李�婺�蠔蠑鰬薄@俅渦 至慫 br />
後來李�礡@ 帷 偶謾 淼仍 坎殼 蛭﹫ 嫖侍猓 か 譖⑴ br />
公元195年,漢獻帝趁機東歸。
只是這一場旅途,持續了整整一年,最終才歷盡千辛回到了洛陽。
漢獻帝似乎明白了什麼,拱手道,“多謝先生成全,劉協萬死難謝恩。”
林楓苦笑道,“建安帝,不必多謝,接下來,晚輩將為你開啟特定的時空,設定地點,剩下的,都要靠你自己掌控了。”
漢獻帝又問道,“先生,能否再指點迷津?朕為自己選了三條路。”
“其一,朕留在長安,安撫李递和郭汜,掌控他們的兵馬,以此對抗曹操。”
“其二,投靠四世三公的袁紹。”
“其三,回到洛陽後,另謀出路,在曹操到達前,一路西行,在更偏僻的西邊地帶暫時休養生息。”
對于這三條出路。
林楓搖頭,反駁說道,“李递和郭汜作為董卓的部下,雖然軍事能力強,可是面對曹操,猶如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實話說,他們二人只是適合為將,不適合為帥!
他們之所以能混到如此高位,完全是因為董卓一脈的高級指揮被王允在長安一網打盡了,不然根本輪不到他們指揮西涼軍!
讓他們對付曹操,屬實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意思。
漢獻帝問道,“投靠袁紹呢?”
林楓道,“在初期,袁紹可能會善待,可是以袁紹的心性,一旦大局定,他絕對會毫不猶豫殺死你。”
漢獻帝大驚,難以置信道,“袁紹重名聲,怎會殺朕?他要背負無盡罵名嗎?”
歷史上的袁紹,作為曹操最強大的北方勁敵,他並不弱。
其實。
袁紹在剛拿下冀州的時候,他的謀士沮授就曾建議過他以冀州為根基,拿下幽州、並州、青州,然後憑借自己和家族的威望︰
“迎大駕于西京,復宗廟于洛邑,號令天下,以討未復。”
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前,沮授、田豐,甚至郭圖等人,也曾試圖勸說袁紹把天子接到冀州。
那麼,如果漢獻帝落入袁紹手中,結局會怎樣?
在林楓看來,漢獻帝的下場會更慘。
第一點。
袁紹野心很強。
他年少得志,卻因守孝耽誤了六年,但是他不想從頭開始,于是他便開始學習戰國時期的孟嘗君,為自己造勢。之後他又只身出逃,他的謀士為他規劃,先成為一方諸侯,再一舉統一天下,他當時並沒有反駁。
由此看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袁紹並不是不會去做,而是沒有機會去做,甚至他可能做得更絕,不甘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因此廢帝。
第二點。
袁紹魄力也很強。
作為一方人物,魄力他還是有的,雖然在大多數人看來,袁紹在人的心目中都是“有謀而無斷”,但是細讀史書你就會發現,其實袁紹是一個非常有魄力的人。
因為他就有足夠大的野心,本身也就需要一定的魄力來支撐,所以當諸侯聚義討伐董卓,孫堅攻入洛陽,打算號召諸侯追擊董卓的時候,他卻突然攻打孫堅的地盤,不僅“保證”了亂世的延續,也避免了孫堅揚名天下,可謂是一舉兩得。
第三點。
袁紹這個人,氣度小,沒有容人之量。
如果漢獻帝落在他的手里,可能他不會像曹操那樣把漢獻帝當做傀儡,而是連傀儡都不會容忍,直接就讓劉協領便當。
最後一點。
袁紹這個人的見識不比曹操。
董卓入京,引起天下大亂,追本溯源,是何進采納了袁紹的建議征召邊關守將入京。
袁紹終究還是袁紹,曹操能成的事他不能成,如果漢獻帝劉協去投靠袁紹。
那麼他的結局可能就不是“以懸壺濟世為樂”這麼簡單,袁紹一定不會讓他活著。
……
听完這些話。
漢獻帝陷入沉默。
在曹操手里,還有條生路,在袁紹那,可能真就很快成為刀下鬼。
“林先生,朕選擇的第三條路呢?”
林楓道,“一路西進,避其鋒芒,躲入遠離天下的外圍地帶,或許是你唯一的出路吧!”
只是當年漢獻帝回到洛陽。
一窮二白。
那段時間差點沒餓死。
要是曹操不出現,只怕他要變成“乞丐皇帝”,饑腸轆轆,過上四處乞討的日子。
“好!”
“朕就選這條路。”
“還請先生成全。”
漢獻帝揣緊雙拳,打起精神。
一場專門為漢獻帝塑造的“夢”,將要開啟,這也讓不少觀眾激動起來。
人嘛,對于弱者,總有同情心,不少人都希望漢獻帝能夠翻盤,逆襲成功。
“各位,在夢境里翻盤,沒有意義吧?”
“對于漢獻帝,也許是他一生當中,最有意義的事情了。”
“所以,這是圓夢?”
“好家伙,改天我要聯系主持人,讓他也給我塑造個富二代的夢,嘗嘗憑億近人的滋味。”
“我覺得漢獻帝就算想實現自己的夢,怕也是無比艱難!”
“誒,身為一代帝王,連做個夢,都擔心無法成功,活著還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