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孫,那安祿山究竟是誰?你為何盲目寵幸,以至于釀成大禍?”
李世民聲音發冷,橫立在那,宛如一頭隨時暴怒弒殺的真龍。
作為一個文治武功的全才皇帝,豈能容忍,區區一個節度使,就能掀起滔天巨浪,就能顛覆大唐?
“回祖爺爺,安祿山是粟特族,其母親是突厥人,擅長各種異族語言。”
“目前兼任平盧、幽州和河東三鎮節度使,受封東平郡王,鎮撫東北地區。”
“他長相丑陋,滑稽不堪,並具有一定能力,孤便想著以胡制胡、以夷制夷的政令,將他冊封北地,對抗北邊那些游牧政權,誰想到,這個白眼狼胡人,大逆不道,打著“誅殺楊國忠,清君側”的口號,禍亂大唐。”
李隆基一臉懊惱,此刻在他心里,已經有將安祿山亂刀砍死的沖動了。
然而歷史已經發生。
哪怕他從主持人林楓口中得知結果,那又如何?該發生的,已經不會改變。
哪怕他回去後,立刻將安祿山正法,結局依舊如此。
“以夷制夷?”
“天大的笑話啊!”
“你可真是愚蠢到家了!”
李世民氣得肝疼,雙手都在發抖,要不是顧忌臉面,絕對會如猛虎沖過去,將李隆基暴揍一頓,他痛心疾首說道︰
“你難道沒听過“以夷制夷必將被夷所制”的道理?”
“軍政大權,居然掌握在蠻夷將領手中,該說你天真,還是昏聵?”
“治理國,就好比管家,為了提防屋外的豺狼,你不用家犬,卻要用猛虎看家,猛虎能殺死豺狼,可是饑餓時,也會反噬吃人啊!”
“朕在位時,所有軍力大權,都集在中央。”
“哪怕是民間號稱“戰神”的李靖,無戰事時,手上也沒有一兵一馬。”
居安思危的淺顯道理,你身為一國之主,為何如此糊涂?
……
說道最後,李世民重重發出嘆氣,李隆基到底是大唐後來的皇帝,也是要面子的,不能打,就繼續言語訓斥吧!
李隆基始終敬畏听著,不敢反駁。
作為曾孫媳婦的楊貴妃,更是插不上話,站在一旁,一起受訓。
說完後,李世民看向林楓,問道,“年輕人,依你讀過的歷史,後來發生的安史之亂,造成了怎樣的後果?說與這不孝唐皇帝听听。”
“安史之亂”歷時八年,影響極為深遠︰
其一,它使廣大人民,特別是黃河中下游的人民遭受了一場空前浩劫,北方經濟遭到了大破壞,損失四分之三以上;百姓窮困不堪;土地荒蕪;水利失修,“千里蕭條”。從此,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其二,它使唐朝邊防空虛。為了平叛,邊防軍不得不調往內地,吐蕃等少數民族乘機而入;安西四鎮及隴右、河西走廊之地盡失。從此,唐朝不僅在西域的力量大為削弱,就連關中也不能確保無慮。
其三,它打破了唐朝的統一。此後,不僅河北、山東、列鎮相望,即腹心之地亦分裂于方鎮。中央集權日益削弱,藩鎮勢力不斷擴大,戰亂頻起,生靈涂炭。
總之,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從此,唐王朝逐漸衰微了。
听到這番話。
李世民與李隆基表情雖然凝重,卻沒有那種驚心動魄的危機感。
大唐還存續,似乎就夠了?
“晚輩還認為,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一直沒有斷過,但是,安史之亂是晚輩認為最危險的時候。如果不是天佑中華,很可能中華文明就此斷層。”
林楓這一句話,听得李世民與李隆基爺孫倆頓時頭皮發麻,倒吸冷氣。
“如此嚴重?”李世民啞然。
“中原文明,幾乎斷層?幾乎亡族?”李隆基臉色蒼白,聲音發顫。
收看節目的觀眾們,不少人面面相覷,面帶困惑。
一個安史之亂。
這麼嚴重?
似乎沒有听說過吧?
華夏出現斷層的最大危機時期,不是五代十國嗎?
可是大家想過嗎?
大唐之後。
緊接著就是混亂數百年的五代十國。
安史之亂要是再持續十余年,全面動亂爆發,五代十國的黑暗時代就會提前降臨了。
“主持人,你在胡說八道吧?”
“是啊,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標志,可怎麼看,也沒有那麼嚴重的。”
“太子李亨率兵反叛,這個李隆基的兒子還是很牛的。”
“難道是主持人故意將話題說的嚴重,以此警示?”
“警示個錘子,都是歷史中發生過的事件,現在是追溯罷了!”
“听听吧,也許主持人有什麼驚天言論呢?”
……
鏡頭里。
當著兩個身披龍袍的帝王,以及華夏歷史上最美的楊貴妃,林楓繼續說道︰
“安史之亂前,唐朝處在開元盛世,國力強盛,如日中天,被後世的網友稱為“巨唐”。”
“盛世高歌,長安城下,貴妃起舞,君臨天下,這是當時的大唐盛世。誠然,在安史之亂前,唐朝在對發動外擴張戰爭的時候,也遭遇過失敗。”
“比如在公元751年的時候,唐朝的遠征軍就不敵阿拉伯阿巴斯聯軍。但是這樣的失敗無關痛癢,因為在失敗之後,大唐仍然可以卷土重來,對外擴張。”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盛世成了歷史,人口驟減六成以上。哪怕戰亂結束後,河北一帶依舊脫離了控制,胡化嚴重。這個曾經的中原地區,直到6[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4[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4013-125012[/img]
13-125[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4013-125012[/img]
12[/img]
[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4[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4013-125012[/img]
13-125[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4013-125012[/img]
12[/img]
年之後,朱元璋推翻元朝,北伐成功,這塊土地才又回歸到漢人王朝之中。”
“還有對西域都護府也無力控制,連河西走廊一帶,都被吐蕃佔了去。當時的漢人有上百萬被土蕃人控制奴役,漢人盡數吐番化。”
“後世人有這麼一首詩︰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說的就是當時漢人被吐蕃化景象。”
人口驟降六成。
胡化嚴重。
接連失去土地。
若不是天降猛男,出了一位神將郭子儀,唐朝後來的局勢不敢想象。
當時的華夏黎民,不敢想象。
一直壓制憤怒的李世民,終于忍不住了,手上酒樽狠狠砸地,酒水四濺。
李隆基眼看著就要遭重。
林楓又說道,“太宗帝,如果追本溯源的話,安史之亂的根源,在于你!!!”
李世民,“……”
李隆基,“……”
所有觀眾,“……”
“朕,亦有罪?”李世民回過神,黑著臉,神色不悅。
哪怕面對一位千古帝王,林楓依舊不卑不亢,說道,“在晚輩看來,太宗帝您有三宗罪……”
沒有說完。
便有幾道要殺人的銳利眼神襲來,冰冷刺骨,直透人心。
恰巧巡邏而過的一隊禁軍,听到忤逆禍言,原地止步,一個個殺氣騰騰,渾身甲光粼粼,刀劍寒光,就差一聲號令,便要將林楓亂刀砍死。
“主持人,你可真敢說啊!”
“李世民那眼神,太可怕了。”
“可媲美秦皇漢武的唐玄宗,一生征戰四方,你以為開玩笑 啊!”
“哪怕是黑子,也只敢在千年後,黑一黑李二,主持人你這當面直言,是不是太莽撞了?”
“太宗三宗罪?史書上有嗎?”
“開始精彩了啊!”
……
鏡頭里。
身披龍袍,英姿蓋天的李世民,仰天笑著,口吐雷音說道,“好,年輕人,你便說一說,朕何來三宗罪?”
林楓並不發怵,追溯華夏,縱穿時空,對話古今,他對話過太多古老聖賢了。
與秦始皇對立,依舊敢說始皇帝的不是。
面對蚩尤黃帝,也敢直言不諱。
“太宗帝,三宗罪其一,是您將文成公主,出嫁吐蕃,並帶去大量的金銀錢財,大量的物資,大量中原的農耕工業技術,以及數不清的農匠,工匠等技術人才。”
林楓不緊不慢說著︰
“原本掙扎在內斗中消耗的吐蕃,靠著大唐給予的東西,一下子實現農工商經濟大爆發,踏入了與中原行列的文明,實力開始空前強大。”
“安史之亂時,吐蕃趁機殺入中原,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最後攻破長安,犯下罄竹難書的罪惡行徑,死在他們屠刀下的無辜百姓,數不勝數。”
“忙于鎮壓吐蕃,也顧此失彼,徹底失去西域大片疆土。”
“西域管不了,絲綢之路斷了,大唐財富進一步壓縮,惡上加惡。”
“因為您的決策,原本羸弱的吐蕃在周邊崛起,造成巨大威脅。”
吐蕃強大起來,不斷襲擾邊關,逐步吞噬唐朝土地。
西域喪失,又失去大片土地。
一來一回。
大唐版圖直接要削減四分之一。
這難道不是唐玄宗的罪?
第一宗罪出來,頓時間,引發無數人喧囂嘩然。
現代的歷史書,只說了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促進交流。
誰能想象。
其中還隱藏如此細思極恐的內幕。
當然。
曾經的吐蕃疆域,現在已經納入華夏,成為華夏的一份子。
可放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李世民的罪過,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