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

第148章 一首伏羲古神曲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紅色楓葉 本章︰第148章 一首伏羲古神曲

    遠古盡頭的先民,這里的很多東西,都會深深顛覆現代人的思維。

    先天八卦,是為捕獵。

    伏羲氏信奉的圖騰,都在部落生死存亡之際,提供大量肉食,渡過難關。

    這些與現代的主流觀點,一個天,一個地。

    當然。

    在這種異獸橫行的恐怖時代,人,能活著就很不容易了。

    哪有後世人那麼多奇奇怪怪的說法。

    在老人領路下,繼續帶著主持人林楓,去真正了解這個“神話”中的伏羲部落。

    走到深處,看見一個半米高的小型石台,這是一個祭台,平時部落祭祀上蒼的地方。

    風三公脊背佝僂,渾濁的老眼,眼神迷離問道,“年輕人,你可知道,這是何物?有何用?”

    對于遠古先民祭祀的淵源,林楓倒是知曉的。

    古人為什麼要祭祀。

    無非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祖先信仰。

    對祖先既可以被尊為神,也可以被稱為鬼,神與鬼之間有一點是亙古不變的——祖先與子孫之間具有永恆不變的血緣關系和利害攸關的依存關系。

    正是為了表達子孫的感恩與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祭祀才一代代地傳承下來。

    第二個原因,是天地信仰。

    人們的知識水平有限。

    在與自然作斗爭中,無法用科學的角度來解釋自然規律和生產中的矛盾與變化。

    如日月的運行,火山爆發,暴風驟雨。

    面對自然災害帶來的種種威脅,人們恐慌又無能為。

    便認為這些變化莫測的現象都被一個至高無上的神或者鬼指揮者控制著,因而把自然界的各種自然規律都歸于鬼神之說,無法對抗,只能通過舉行某種特殊的祭祀禮儀,來表達對天地鬼神的敬畏和祈求。

    食物民以食為天,最初的祭祀以獻食為主要手段。

    祭祀二字。

    祭側重的是向祖先向天地匯報工作。

    祀則是希望天地祖先,給予新的指導、教誨和啟發。

    所以祭的上半部分,左邊是牲肉,右邊是一只手,下面是神。

    祀,左邊是神,右邊是巳。

    對于林楓的一番“現代人觀點”,風三公卻是搖頭,並不認可。

    難道最古老的祭祀,也另有隱情?

    “祭祀。”

    “其實是祭自己的身。”

    “祀自己的魂。”

    “于煙火中洗淨所有。”

    “從而在我們死後,飄飄上高空,能在那天上世界,享受新一世的快樂,不必再苦難掙扎。”

    這說法,直接讓林楓臉上肌肉跳動。

    過去好一會,他才望向那浸滿油漬的祭台,心髒都不由劇烈狂跳。

    腦海里。

    聯想起一個個血腥殘忍的畫面。

    他聲音都有點發顫,“風三公,你們,不是用活人,來祭祀吧?”

    風三公干癟嘴唇開闔,“當然用活人。”

    天地幽暗,陣陣冷風吹拂,老人聲音沙啞低沉,讓人脊背發寒,格外人。

    “靠!”

    林楓忍不住喊了聲髒話,又說道,“為什麼啊?就不能用野獸的肉來祭祀嗎?”

    現代觀眾們,也被鏡頭里的“古今對話”嚇到。

    不少人倒吸寒氣,都覺得那古老的祭祀,也太過殘忍無道了吧?

    風三公聳聳肩,說道,“祭祀而已,人又不會死,一般都會用其他肉來代替。”

    听到這,林楓才松了口氣,原來在這里,祭祀,不是為了拜祭祖先,而是為了祭祀自己,能夠死後,獲得去“天上世界”……

    這說法,听起來很怪,其實也容易理解吧!

    畢竟大地上生活的人們,此時都太苦,太難了!

    誰不向往一個“仙境”呢?

    好在的是。

    到了後來時代,祭祀的意義改變了。

    可能人們覺得,無論怎麼祭祀自己,都無法登上仙境,那就拜一拜祖先,祈求神的保佑吧!

    繼續走向下一個區域。

    這邊更靠近族人們睡覺的山洞區域,陡峭的石台,往上延伸著。

    在好幾處石台,林楓看到了不少篝火燃燒後的灰燼。

    周圍腳印凌亂。

    看著是伏羲氏族人慶祝豐收,載歌載舞的地方。

    “老人家,這是曲譜嗎?”

    林楓蹲下身,一塊小石板上,刻著不少像是後世音律、音節的符號,這些符號整齊劃一,錯落有致,看著極為不凡。

    林楓不懂音樂,可作為正常人,也能看得出,這個樂譜很不簡單。

    “是歌音,到了夜晚,由所有成年男子大聲吼唱。”

    “它是由首領創造的。”

    “我們族里,也稱呼為伏羲神曲。”

    風三公解釋道。

    “這是最早音樂的起源啊!”林楓很激動。

    不止是他。

    現代時空。

    一家研究古歷史的研究所里,所有人都在加班加點,記錄節目里出現的種種畫面。

    “老師,這是古音律,和我麼研究方向不對,需要記下來嗎?”有青年問話。

    “古老的音樂,也是歷史的一部分,當然要記錄,你們三人分別抄寫,再進行比對,不能有一丁點錯誤。”帶著老花鏡的老教授,表情嚴肅說著。

    “老師,可我們不懂音樂啊?”有女孩說話。

    “不礙事,明天我會帶著古樂譜,去找一位老朋友幫忙。”老教授回道。

    “這節目,也是神了啊!”

    “誰說不是,有不少困住我們許久的歷史問題,竟然,都在一個綜藝節目里找到答案,怪得很。”

    “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幾乎懷疑,這主持人林楓,究竟是不是真穿越了?”

    “別瞎想了,央台的底蘊,那也是深不可測的。”

    ……

    央台大樓。

    幾位老藝術家被請到會議室,這幾位,都是老一輩資深歌唱家。

    進來後,每人發了一頁紙,上邊正是鏡頭里出現的古曲譜。

    “領導,這的確不是一般的曲子,聲調低沉,是為男人聲音專門寫的音樂。”

    “確實不凡,不信的話,我來給大家唱兩句。”

    一位男高音壓低嗓音,然後照著樂譜上的符號唱了出來,聲音渾厚而低沉。

    不可思議的是,極具穿透力。

    仿佛不是從嗓子發出,而是渾身共鳴,聲音從整個人周身釋放,幾乎讓人分不清聲音的來源,只覺得耳膜震疼。

    聞所未聞的特殊發聲。

    因為一般來說,唯有聲音尖銳,才能形成穿透啊!

    聲音落下。

    幾位老藝術家心神震撼,一對對眼楮放光,臉上是抑制不住的激動。

    對于他們而言,這是一個新的領域啊!

    人生暮年,忽然獲得如此玄妙的歌唱法,說是天大寶藏也不為過。

    “好家伙,林楓這小子,究竟是請了哪位世外高人,做出這種逆天的樂譜?”

    有央台領導感慨說著話,可惜的是,沒人給他答案。

    鏡頭里。

    古今對話還在繼續。

    “風三公,既然是首領伏羲創造的曲子,以及部落夜晚跳動的舞蹈,應該還有別的意義吧?”

    老人沒有回答,反問道,“年輕人,你覺得呢?”

    林楓想了想,回道,“集體歌唱與舞蹈,是為了增強部落的紐帶關系吧!”

    夜幕降臨。

    篝火旁。

    一幫原始的族人拉起手,放開喉,又唱又跳,彼此感情增加,關系更進一步;同時也能釋放生活苦難的壓抑天性。

    沒想到。

    風三公卻是說道,“並不對,在夜里大唱大跳,其實是為了保命。”

    音樂與舞蹈。

    不是藝術。

    是為了保命?

    林楓的三觀認知,再一次被刷新了。

    老人沒有再解釋,只是幽幽開口,說等到今夜,林楓可以親自上場唱跳,親自去看一看,究竟會發生怎樣驚悚恐怖的可怕事件。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方便以後閱讀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第148章 一首伏羲古神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第148章 一首伏羲古神曲並對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