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靈發覺自己遇到了扎手的活,騎兵原本是步兵的克星,可是朱靈麾下的一千騎兵遇上高順的陷陣營,恰恰是反過來的;竟然被高順的重甲步軍殺得人仰馬翻,戰馬一時間無法撤退,足足折損了五百人才脫離戰場。
等朱靈想要仗著人多消耗對手,周瑜帶來的四百張弩發揮了作用,在弓箭手的配合下,弩手先後發動了三輪齊射,直接射殺了上千袁紹軍的士兵。魏延趁機發動了一次小小的反擊,五十名騎兵的反擊其實並沒有多大實際性的效果,只是魏延的勇猛無人能及,一口氣殺了三名朱靈手下的將領。
周瑜這才相信劉辯對魏延、高順的評價,兩人都有大將之風,魏延勇冠三軍,高順的陷陣營強悍無解;高順是呂布手下的大將,劉辯這邊不乏呂布那邊投奔過來的人,曉得高順的能耐也不足為奇,可是魏延是個無名小卒,投奔劉辯的時候也只是想做個軍官什麼,但是劉辯直接將魏延調到身邊,可見魏延和自己一樣,都是劉辯心中有數的人。
周瑜是個智者,不相信什麼亂七八糟的鬼神之說,周瑜相信地是劉辯背後有一股強大的力量,那個傳說中的名單和劉辯弄出來那些不可思議的產品,周瑜覺得,自己北上是正確的,袁術已經被證明不得不暫收鋒芒,袁紹、孫策即便是強者,恐怕面對妖孽的劉辯也是翻不起什麼浪花。
朱靈的注意力全部在這場廝殺中,忽略了一件事,就是放出去的斥候沒有準時回來;其實這也怪不了朱靈,斥候除了打探情報,難免會去打打邊草什麼,加上這個時代沒有手表什麼,不準時幾乎成了習慣,一般的情況下,差個把時辰沒有人在意。
但是今天不同,因為趙雲的白馬義從,朱靈的斥候成了挨打的邊草,南面的斥候全部被趙雲干掉了;趙雲的騎兵毫無聲息地掩近戰場,在離戰場不到二十里的時候突然加快了速度,露出了獠牙。
大地顫抖,夕陽下,白馬被染上了五顏六色,更增加了虛幻的色彩;朱靈只看了一眼,便確定沖過來的騎兵不是自家的,作為沙場宿將,朱靈連一絲猶豫都沒有,直接對身邊的百名私兵和剛剛整理好隊形的騎兵說了聲︰“撤。”
朱靈的決定,讓袁紹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下場,白馬義從速度再快,也被數以千計的袁家步兵耽誤了行程,畢竟還有不少戰場上的老兵在下意識地做出反抗的動作,足以延遲了白馬義從的速度。
趙雲也不是貪心的人,立即做了一個見好就收的命令,和周瑜一軍夾擊那些袁紹步軍,最後俘虜了足足六千袁軍;周瑜長出一口氣,這是自己統兵的第一戰,大捷的結果,對于日後有著墊腳石一般的作用。
黃忠到達的時候還是有了一點失落感,趙雲出手的勝利不足為奇,關鍵是周瑜三人頂住了兩倍于自己的敵軍,這個小白臉不像外觀上那麼不堪;周瑜、黃忠、趙雲三人商量後,采取了周瑜的建議,並沒有急著殺奔汝陰,而是利用降卒引路,連夜襲擊了三處幫助袁紹的塢堡,將三家的俘虜兩千多人,一起押回大營。
劉辯等來了一場大勝,在剛剛到達的閻象、孫賁等人面前挺直了腰桿,對周瑜等人是不吝夸獎,設宴慶賀;閻象、雷薄、陳蘭其實沒有什麼想法,袁術走了,他們自然需要再抱一顆大樹,現在的中原,還有哪棵樹比劉辯更粗,對于周瑜的勝利是衷心的高興。
孫賁等人則不然,孫賁對于劉辯的印象要好得多,私下甚至有效忠的念頭;但是孫香、孫輔,還在想著孫策的驍勇,對于孫策好友周瑜沒有幫孫策有點氣,全然忘了,連孫策也是劉辯手下的一個太守,沒有劉辯賞識和提拔,在袁術手下,廬江太守能不能輪到孫策都是另外一回事。
不過孫香和孫輔都不是性格激動的人,他們最起碼曉得在這樣的場合要把心思掩藏起來,表面上還是和大家一起吃喝說笑話;只是兩人忘了,閻象是他們的熟人,閻象曾經做過袁術的謀主,與孫香等人認識多年,對于孫香和孫輔的心思比任何人都清楚。閻象看到了孫香的猶豫和孫輔不滿的眼神,因此在單獨拜見劉辯的時候,問劉辯︰“皇上打下壽春後,打算如何治理揚州?”
劉辯笑笑︰“江東還在袁紹的手中,現在談不上治理什麼,我只是打算把揚州刺史府設在壽春,另外盡快恢復九江郡的生機,在長江北岸建立一道抵擋袁紹的防線。”
“皇上真的沒打算攻打江東?”閻象有點好奇,劉辯點點頭說︰“現在還不到時候,我們先要把江北的敵人全部消滅,等拿下荊州的江夏、江陵,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閻象望望劉辯︰“可是听說皇上一年之內不會進攻荊州?”
“當然。”劉辯坦然說︰“可要是劉表打出來,那就不關我的事了。”
劉表會打出來,那真是頭腦不好;不過閻象表現出一個一流謀士的素質︰“皇上在荊州有布局?”
劉辯指了指魯肅︰“他不是江夏太守,就是江陵太守,還有剛才你見過的文聘。”
劉辯是不會浪費文聘這樣的人物,文聘這次和孔融一樣,是作為隨行的官員帶出許昌的,只不過劉辯打算在一個合適的機會,讓文聘去打仗。袁術、孫堅都和劉表打過仗,閻象是曉得文聘這個人的,在荊州可以排名前三的大將,上一次袁紹和劉表輸得那麼快,就是因為袁紹手下的頭號大將顏良被擒,文聘在南陽投降。
閻象想了想說︰“皇上,其實可以讓孫策找機會殺到江東去,孫家在江東還是有些根基的,廬江不適合孫策。”
“沒用。”劉辯听出閻象的意思,擔心孫策在廬江郡出現ど蛾子,這說明在眼下的時空,孫策還是公認的英雄;但是劉辯更擔心孫策在江東發展,掩飾說︰“江東的士族未必看得起孫策,如果沒有袁紹在江東,還是可以試一試,但是現在,沒有這個必要了;只能說,等我軍進入江東的時候,孫策可以出大力。閻象,你們在江東有沒有人?”
閻象搖頭回答說︰“袁術肯定有安排,我只是謀主,不涉及那些核心的東西。”
劉辯點點頭說︰“沒關系,你現在可以布局了,找一些江東的客商或者士卒,讓他們去聯系,不用去刺探什麼情報,只需要吳郡的幾個豪門消息就可以了,街頭巷尾傳說的那種,也不用管真假。”
閻象再度疑惑︰“皇上,能不能說得直白一點?”
閻象相信青銅司的布局早就開始了,這樣的消息還需要自己去安排人打听?劉辯解釋說︰“朱家、陸家等前二十位大戶,我是想建立一個傳遞消息的通道,青銅司不適合做這件事。”
閻象恍然,什麼傳遞消息,說白了,劉辯是想收買那些豪門,那麼自己肯定比青銅司合適,最起碼與朱治等人做過一段時間的同事,說起話來要方便許多。閻象立即答應︰“臣會抓緊時間去辦。”
汝陰地區並沒有因為周瑜等人撤軍而松口氣,反而是風聲鶴唳,一個是袁紹軍輸得太慘了,另一個就是劉辯的報復手段太嚇人了;沒有人知道是周瑜的主意,都以為是劉辯紅了眼,要殺人立威。那些幫助袁紹的大戶都明白,周瑜的撤退只是暫時的,等劉辯大軍再度殺來的時候,一切就晚了。
現在他們只剩下兩條路可走,一個是立即跑去汝南認錯,發誓與袁紹勢不兩立;另一個就是趁早逃去江東,留在汝陰,只有一個等死的下場。汝陰城內的大戶都跑去咨詢高干,這就是士族的怪心思作祟,明明朱靈是主將,但是人人都相信高干是袁紹的外甥,真正能曉得袁紹意圖的人還是高干。
高干很尷尬,先不說朱靈曉得是否高興,最要命的是,高干也不清楚袁紹最後的打算,朱靈這一仗損失了差不多一半的士卒,已經快馬上報袁紹;袁紹的回話還沒有到,是打算增兵與劉辯血戰到底,還是再次放棄汝陰地區,縮回壽春。
高干更傾向于後一種選擇,因為文丑那邊,再次重蹈舊轍;東海軍爆發出驚人的戰斗力,徐盛、高覽兩人竟然頂住了文丑的進攻,讓原本軍心不穩的青州軍意識到,曹操等人的離去並不是戰場上的末日,在曹洪的帶領下逐漸恢復了斗志。文丑雖然還佔據著戰場上的主動權,但是徐庶、陳登狡猾無比,青徐軍人數又多,從高干的角度看,文丑就算能打一兩個勝仗,已經無法達到袁紹原來想要的目的。
一旦汝陰地區抵擋不住劉辯,袁紹也只能把文丑召回壽春,以準備與劉辯決戰;只是這些話不能對面前這些眼巴巴的人說,高干肯定,這些大戶只要听到自己的分析,能連夜收拾細軟,明天一大早就逃往江東,然後就是幾個縣支持袁紹的人一個接著一個逃走。
這些人要是跑了,袁紹軍根本就控制不住這幾個縣,基本上就等于未戰先敗,戰斗還沒打就結束了;高干露出一個信心十足的笑容說︰“主公來信,將對汝陰增兵,援軍兩天內就能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