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瑜看來,如今已經不是簡單的一兩場戰爭的問題了。
劉備到底不是一個強大的軍閥頭子,可以通過戰爭簡單地將其摧毀。
窺一斑可見全豹。只看劉備的前鋒部隊就知道如今劉備已經具備一個稱為龐大勢力首領的所有要素。
這如何能讓周瑜不凝重呢?
比起來劉備和曹操,孫權這個時候確實是顯得有些太嫩了呀。
這已經不是狼來了,將狼打死就算完的事情了。
這來的是真正的猛虎。
他不僅是能夠佔山為王,而且並不是那樣容易消滅。
虎死威猶在。
即便是通過戰爭將他擊敗,他留下的影響也需要很長時間去沖刷, 去消磨。
不過說再多,這都是未來的策略了。
雖然終于低估了劉備,但是目前必須要按計劃先將眼前的事情做完。
有著四員猛將帶領的敵軍前鋒部隊,確實不是周瑜手下普通的士兵能夠阻擋的。
說讓呂蒙小心,可是呂蒙還是忍不住拖著傷軀靠在了船頭,緊張而又遺憾的看著底下大戰的場景。
說起來真的很奇特。
因為董良心血來潮,讓諸葛亮在督造兵器時給關羽鑄造了一把青龍偃月刀。
在軍營里將軍中就掀起了一股用青龍刀的風潮。
關平自然要向父親看齊。周倉是關羽的腦殘粉,還得加上一個廖化。
魏延是在關羽的眼皮子底下被選拔出來的頭名武舉人。自然也像關羽看齊, 模仿關羽用大刀。
劉磐從荊州來到了鄱陽湖上, 在關羽手下任職,見到新式的偃月刀兵器,見獵心喜,同時發現非常符合自己勇猛作戰的風格,也打造了一把。
黃忠則根據自己的習慣,將大刀略作修改。
如今在呂蒙眼前沖陣的四人都是手持青龍刀。
四人使用青龍刀的手法都是跟隨關羽而學習,同時又融合自身的風格特色。
關平用起刀來,四平八穩,又綿綿不斷,突出的是一個基礎扎實、氣力悠長,見多識廣。
劉磐舞動大刀,左突右殺,十分英勇果敢。
魏延喜歡兵行險招,絲毫不怕自己受傷。
周倉則看似魯莽,其實招招中平。
四人從一開始分頭突進,越打越往中間匯合。
眼前的敵人根本擋不住他們的腳步。
四人的會合也伴隨著四人親兵的會和, 這就構成了一個巨大的精銳的箭頭。
一群精銳士兵本就是勢不可擋,在他們的拱衛之中, 四名猛將各自揮舞著大刀。
這樣壯觀奪目的場面吸引著大船之上所有人的目光。
呂蒙和周瑜,雖然和他們是敵人。
但是看著他們如此輕松寫意的在軍陣之中沖殺,四人揮舞著相同的兵器,也不禁讓人感覺熱血上癮。
周瑜還保存著理智。場面雖然好看,但那是敵方的場面。
周瑜將自己的親兵與呂蒙的親兵灑下。
雖然沒有將領帶頭,但是這些親兵時常跟隨在領兵將領身邊,個個也都算得上是副將。
周瑜命令他們披上最好的鎧甲,拿著最鋒利的武器,組成陣型,戮力與共前去抵抗。
這一群精銳士卒,全副武裝的阻擋在關平等人攻勢最猛的地方。
他們的到來,確實給關平他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少了一些沖殺的流暢,多了一些阻塞。
像剛才那樣寫意自如,似乎是不能了。
不過,有壓力才讓人有征服的快感,這些士兵也僅僅是能給關平等人增加一點壓力,遠遠還達不到勢均力敵的程度。
關平等領著精銳士兵, 作戰起來更加的勇猛。
無可奈何之下,周瑜不肯在進行添油戰術, 必須立刻全力以赴。
一開始的分兵試探,讓周瑜損失了不少的人手。這在單體實力不如敵軍的情況下。兵力的優勢喪失了不少。
但是失誤已經發生了,周瑜也不自怨自艾,只是決定不再進行第二次失誤。
不能再讓敵軍這樣消耗下去。
于是整個船隊之中,預備隊也被周瑜放了上去。
一開始一萬對六千,可能很快就能勝利。
但是周瑜已經損失不小,如今只能算是八千對五千多。
而且周瑜這邊還沒有將領帶隊。
不過一點人數優勢也是優勢。
在水上只要有人數優勢,那就有操作的空間。
船只都被周瑜靈活的調動起來,關平等人有時候想砍,卻都砍不到人。
雖然沒有人能阻擋住關平的沖擊,但是在周瑜的調動之下,不同的分隊和精銳輪流的接招。
船只來回穿梭。
只要派去阻擋敵軍的人不一觸即潰,但凡能增加分秒的時間,周瑜就可以調動旁邊的士兵和船隊,對關平的側翼進行沖撞。
從關平的後方進行攻擊。
這是在水上,不是在陸地。
四面八方都是空曠的水面,沒有地形的阻隔,讓周瑜的包抄變得異常的順利。
這一刻,周瑜展示的不再是自己戰略上的能力,他充分把自己臨場指揮的戰術才能發揮和展現到了極致。
團隊在水面上像是鱷魚,游龍,靈活地穿梭于水面之上,避開敵人的攻擊。
又能借著水勢藏身,冷不丁的來一口狠的。
像是一條條火龍在撲咬著獵物。
一會兒實,一會兒虛,這樣全力以赴的關平等人感覺有些難受。
關平他們被周瑜調動起來了。
一改剛開始全力沖擊的順利,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周瑜看得明白,既然正面沖擊,我打不過你。那我就充分發揮我方的優勢。
靠著靈活的水上作戰的能力,靠著人數優勢,輪番發動攻擊,輪流承受壓力。
將手下剩余的八千兵馬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董良在後世的太祖曾經評價過曹操和袁紹的官渡之戰。
就說袁紹,雖然兵力佔優,但是卻固步自封,消極應戰,不能夠發揮軍隊全部的實力。
而曹操卻在巨大的壓力之下,瘋狂地派人出擊。不停地調兵遣將,將手中僅有的兵力發揮到極致。
此刻的局面也是十分的相似。
關平等人的猛烈攻擊,雖然能將本軍的戰斗力發揮百分之百。
但是在這水面之上,周瑜避實就虛,靈活調動之間,卻讓剛才他們百分之百的戰斗力僅僅能發揮個六七成。
而周瑜則靠著船隊的靈活。將八千人發揮著一萬多人的攻擊效果。
面對自四面八方而來的攻擊,關平等人不能再像剛開始那樣盲目地向前沖擊。
雖說他們也可以沖著周瑜所在的樓船直沖而去。
但是說到底,他們兵力並不佔優勢,而且周瑜手下有一批精銳,可以暫時的將他們阻擋。
如果不能一鼓作氣地沖散敵軍中軍,讓他們大亂。
那麼前方猛攻,四周並不設防,就會被來自兩翼和後方的攻擊拖住。
這四個人雖然強大,但除了劉磐,還沒有人處在巔峰狀態。
到底還是年輕,太嫩了。
所以沒有正面沖散敵軍的實力,沒有斬將奪旗,殺敗周瑜的能力。
不得已,必須分兵。
卻不像剛開始那樣分成四股部隊。
在這個時候,劉磐臨時接受指揮。
劉磐是個老將,多年與黃忠合作,不僅是個人勇武而且作戰經驗豐富。
孫策不得不派遣太史慈去阻擋他。
同時劉磐雖然是荊州來的,但是因為劉琦和董良、黃忠三人的特殊關系的存在,劉磐在關羽手下也很受重用。
關平等人也服他。
所以這個時候就交給劉磐來進行臨陣應對。
所以劉磐就派這關平對戰前方,周倉去左,自己在右,魏延押後。
四面都有將領守護,無論哪里來的攻擊都可以擋住。
而因為敵軍沒有名將帶領,並不能遏制住關平等人向前的腳步。
雖然是前進緩慢,但是局勢就在一點點的傾斜。
這樣的戰斗是十分枯燥的。
即便只是維持住這樣的局面,可能也需要數個時辰,關平才能靠近周瑜。
而周瑜自然會對關平等做出不同的狙擊方案。
所以關平等人想要取勝,打上一天可能也很難。
而周瑜雖然瘋狂的調動兵力,從四面八方進行狂轟濫炸,但是在四名上等武將的帶領下劉備的軍隊總是那麼的堅韌。
一時半會兒也根本取不得優勢。
想要這樣擊潰這伙人,恐怕也得打上一兩天。
累都要累死了。
所以,這樣勢均力敵,卻又不能正面交鋒的戰斗,自然是十分無趣的。
這個時候比拼的就不是誰的力氣大了,比拼的是誰的耐力更好,誰更加具有耐心。
但是這時候兩方都很著急。
關平等人的著急是表現在臉上的。
這樣的大戰,誰不想好好的立個功呢?
劉磐算是第一次為劉備出戰,關平承受著父輩的壓力,魏延也是第二次在大戰中露臉。
魏延的第一次,是剛和周瑜遭遇的時候。那時候他和甘寧都想立功,可惜未能盡全功,讓呂蒙跑了。
這一直心里憋著一口氣。
周倉則是對關羽忠心耿耿,甚至是將關羽當成主人看待。
關羽的兒子關平在周倉眼里承受的壓力不小。周倉也希望能夠幫助關平揚名立萬。
但是他們四個焦急,這是因為立功沒有那麼順利。
周瑜才是真正的心急如焚。
不能殺敗敵軍的前鋒部隊,就不能引得關羽主力出戰。
不能引出來關羽的主力布下的陷阱就變得毫無意義。
而這樣高強度的靈活調度對戰,雖然給關平等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對于周瑜手下的士兵也是很大的壓力。
誰也說不好到底哪一方的耐力更加優秀。
都是在走鋼絲。
一旦哪一方繃緊的弦斷了,那就是全面潰敗。
若是周瑜堅持住兒,關平等人失敗,那還好。
可周瑜無法保證,失敗的不會是自己手下的士兵。
如果在這里被他們幾個小將殺敗,那不僅僅是奇恥大辱的問題。
這也意味著,周瑜家面對的是滿盤皆輸。
連前鋒部隊都無法擊敗。就無法牽制關羽的主力。
自己在大官湖上的一切陳設,都無法對關羽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甚至都不能再幻想造成什麼傷害,如果連關羽的主力都無法牽制住,反而是被敵軍的前鋒部隊給看得死死的,關羽可就有時間抽出手來收拾丹陽的奇兵了。
周瑜都不能打敗關羽的前鋒部隊,難道還能指望董襲他們在關羽和張飛的夾擊之下立功嗎?
可是沒奈何,這就是實力確實不允許。
周瑜心緒有些散亂。
表面上不動聲色,命令手下加緊攻勢。
打仗就是要賭的,只不過周瑜輸不起,壓力要更大一些。
所以周瑜不想去賭,但是如今也不能不賭了。
就來拼一拼,看誰能夠承受住更大的壓力吧。
戰鼓響得愈發的急促。
響徹在長江水面之上。
周瑜手下的船隊調動的越來越頻繁,攻勢越來越緊促。
火龍加速,撞擊中間的火炬,好似火焰風暴!!
關平等四人壓力驟增!
不過,他們卻心中欣喜。
周瑜如此狂暴的攻擊,是想要速戰速決,正和他們的心意。
而此時此刻,在長江的南岸。
大船之上,卻未曾點燃燈火。
關羽立于船頭,听到遠方急促的鼓聲,忍不住發出了微笑。
一是對于前鋒部隊的滿意,以劣勢兵力對抗敵軍優勢兵力,尚且能打的這樣難解難分,屬實不易。
第二則是看到周瑜似乎想要狗急跳牆,無計可施而微笑。
等待了那麼久的時機終于到了,關羽也不再繼續的往後拖。
周瑜自以為自己算無遺策,但是在臥龍、鳳雛、徐庶等眾多絕頂聰明人和關羽、劉備等久經沙場的英豪共同的分析之下,用出的一切計策,九成九都是徒勞。
所以,周瑜相當于是明牌在和關羽戰斗,而關羽卻得到的是無數人共同的支持。
這一招,一開始就沒有懸念。
周瑜唯一的勝算就是那剩下的零點一成。
位于太末縣的精兵,魯肅和潘璋。
這一點雖然不起眼,但卻是絕殺的一招。
只可惜這最後絕殺的關鍵一招,卻正好落在了董良的手里。
通過董良、孫賁、孫輔三人的共同情報,早就猜出了,周瑜還有貓膩。
“生起火把!亮明旗號!”
關羽下令。
轉眼間,火焰從一艘艘船只上相繼亮起。
真正的主力來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