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

第兩百五十一章 忙碌的孫乾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社會和諧 本章︰第兩百五十一章 忙碌的孫乾

    魏延奪取了頭名。

    廖化將他拉到擂台中央,手下送上來大紅綢花。

    廖化親自給魏延帶上,然後面向大街上看熱鬧的百姓。

    先宣布道︰“武舉擂台戰魏延奪魁!”

    百姓們歡呼雀躍,一時間大街上沸騰成歡樂的海洋。

    雖然這事情和這些看熱鬧的老百姓關系不大,但是他們歡呼起來,可以讓他們看的熱鬧更熱鬧。

    隨後一侍從遞上了一張絹布。

    上寫魏延各項考核情況。

    廖化照本宣科道︰“武舉考試結束!義陽考生魏延,舉重,  奔跑,步射,騎射,兵法,武藝皆為第一,綜合評價甲上!為本科武舉頭名!”

    這樣一宣布,  同樣是一直不停的歡呼。

    就在這歡呼中,  廖化將裝裱著花邊,  蓋著大印的成績單,與嘉獎令遞到魏延手里,給魏延留著做個紀念。

    魏延也沒有再像剛才那樣欠揍。

    這時候也笑的很開朗。遇到這樣的喜事,還不開心還要挑事,那就不是桀驁不馴,那純粹是有毛病。

    魏延雖然剛直驕傲,但是絕對不是智力有問題。

    廖化拍拍魏延的肩膀,道︰“我叫廖化,字元儉,你叫我元儉就行,我看你本領不俗,以後咱們都是一起上陣殺敵的兄弟,一起建立功勛。”

    面對廖化的示好,魏延自然也很願意接受,並且也主動回應廖化。

    “廖將軍……”

    “哎,我算什麼將軍,  不要這樣叫,叫我元儉就行了,  看你年紀與我相仿,大家都是自己人,我就佩服有本事的,你不比我大多少,就有這樣的本事,以後在戰場上一定能出人頭地。如今得了武舉頭名,很快就可以獨當一面領軍打仗了!”

    魏延笑道︰“承蒙元儉兄吉言,我雖比之元儉兄略大,但初來乍到,資歷尚淺,不如元儉兄在軍中拼殺之功績,日後便稱君為兄,還望莫要推辭,日後還請元儉兄多多照顧。”

    廖化被魏延的態度搞的很高興。

    廖化畢竟年輕,沒有城府,對于自己人又是格外的淳樸,面對魏延這樣驕傲的人,用真心自然是恰到好處。

    關羽和諸葛亮,  董良一起從高台上下來,身後跟著周倉和馬良。

    三人走到跟前,廖化與魏延一起行禮。

    關羽將魏延扶起,道︰“沒想到這首屆武舉,就見到了你這樣的猛將,不錯,不錯!是個可造之材!”

    “即將安排你進入軍營,可有什麼想法,說出來可以讓我們考慮考慮。”

    魏延道︰“不敢,但憑關將軍吩咐!”

    魏延自然是認識出來了關羽,一開始考生開始考試之後,就已經宣布了是關羽為主考。

    這些考生哪個不仰慕。

    關羽萬軍陣中斬將的威名,經過這曹操的推波助瀾,誤打誤撞的已經傳遍了天下,可以說一句是天下誰人不識君了!

    魏延雖然桀驁,但是面對關羽,他還狂不起來!

    尤其是自己還只是一屆白身,哪怕剛奪得武舉頭名。

    但是武舉是第一屆考試,知道能做官,但是能最什麼樣的官,還沒有人清楚。

    關羽道︰“如今你入了軍營,不怕沒有打仗的機會,不如先跟在我身邊,做個衛兵隊長,撥給你一些人馬,先看看。若是果真能在軍營中嶄露頭角,便許你單獨帶兵如何?”

    雖然武舉考試是董良提出來的,但是董良也不知道到底應該給武狀元之流,安排個什麼職務。

    而關羽自然也不知道,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那些普通的武舉人,大可直接塞進部隊,歷練個月余,分給他百十人先看一看。

    但是魏延這樣完全不處于同一層次的人才,卻不好安排了。

    想要培養他,還是做個親兵,在主帥身邊跟著,長長經驗,直接撥給他幾千兵馬有點太倉促。

    而魏延當然不會覺得關羽在看輕自己。

    初入軍伍,就能在關羽身邊做一個衛兵隊長,可以說是直接與三國時期最頂級的武將,統帥朝夕相處,接受言傳身教。

    魏延當然難以拒絕這樣的誘惑。

    “多謝關將軍厚愛,魏延不敢不從。魏延本是小人,仰慕劉使君之威名久矣,莫說是為將軍之親兵,即便是牽馬墜蹬也甘之如飴!”

    魏延掌握了對關羽的秘訣!

    不是直接夸關羽,也許魏延是一片真心,仰慕劉備很久了。

    但是他誤打誤撞,在關羽面前表達對劉備的憧憬,比當面死夸關羽還要好使的多。

    關羽當即哈哈大笑,捋著胡須高興的不得了。

    “好!好!是個可造之材!我大哥求賢若渴,若見到你這樣的少年英杰,必定愛不釋手!”

    董良看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商議的差不多了。

    便笑道︰“武舉頭名,應該披紅掛彩,穿金甲于大街之上夸官,以顯榮耀,諸位有事回頭繼續商議,先讓我們的武舉人夸官吧!”

    這是一個新鮮事,關羽在交州參與的科舉還沒有見過。

    董良在豫章前面幾次考試也沒有功夫這樣處理。

    只因為一切都是剛起步,還需要經驗。

    而如今得武舉夸官則是第一次嘗試。

    向百姓們夸耀,一賜予這些人才英杰榮耀,獲得他們的忠心效命。

    二來用這樣榮耀的方式,鼓勵和吸引民間的人才前來參加考試。董良說著,馬良已經開始準備了。

    先是侍衛捧上來一套金盔甲,其實就是普通的盔甲,描繪花紋,瓖嵌銅花,顯得金光閃閃。

    沒有什麼用,就是純粹的好看。

    金盔甲在魏延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給魏延套上,魏延開始感覺有些羞澀。

    董良和馬良親自動手,又給他披上紅綢,打扮的花枝招展好似新郎一樣。

    不怎麼有品位,單純的豪華和浮夸。

    但就是這樣的浮夸,才能最原始的力量擊中百姓們的心髒,讓他們口耳相傳。

    讓參加考試光宗耀祖,建功立業的聲音深入人心。

    魏延面對這樣景象完全失去剛才顯露能耐的自信。

    他原來的狂妄,是對自己本事的自信,現在卻好端端的似乎被看猴一樣,這年輕人難免有點羞恥。

    要是那不識字的莽漢,可能會喜歡穿金戴銀的耀武揚威。

    魏延自認為自己讀了書,還是個文化人,應該干點有涵養的事!

    魏延道︰“這位先生,夸官就算了吧,若要獎勵,確有個不情之請……”

    魏延不想夸官還想要其他的好處。

    不過眾人都高興,等著魏延說出他的請求。

    魏延看著關羽身後的周倉,道︰“不知將軍的兵器是否是官府打造的,延十分喜愛,也想去打造一把,不知官府能否同意?”

    魏延也是自認為走過千里路,見多識廣,卻原來沒有見過偃月刀這樣的兵器。

    料想應該是豫章官府自己打造的,或者是關羽獨創的?

    因此魏延有此一問,想要一把和關羽同款的兵器。

    董良道︰“要兵器簡單,回頭自然有軍器監的給你送來,不過這夸官是不能少的!”

    董良笑著,不容分說,將魏延趕上馬匹,馬頭上也掛著紅綢。

    隨後又有十一人,都是佼佼者,他們也是披上紅綢,但是沒有金甲了。

    一行十二匹馬,左右兩邊還有小吏鳴鑼開道。

    老百姓早已經被指揮引導,讓開了道路。

    見他們這樣威風凜凜的繞著城池夸官,還有一些看熱鬧癮比較大的。居然跟著隊伍滿城的跑,可是看過了癮!

    ……

    他們這邊繼續熱鬧,關羽,諸葛亮和董良則要開始下一步動作了。

    三人帶三人回到了縣衙。

    關羽道︰“荊州的戰船已經到柴桑安定下來,德艷已經前去接收。子龍與伯紀也已經在彭澤縣鎮守。我不日就要動身前往,坐鎮于前,防備廬江與丹陽。”

    諸葛亮道︰“此前預備著布下疑兵之計,待夏收後奇襲江東。可惜周郎不知是未卜先知還是也有奪取豫章的想法,如今大張旗鼓的點兵點將,前往了廬江和丹陽。”

    董良道︰“我們已經沒有了偷襲的機會,可是這周郎應該是想襲擊我們,但是卻毫不遮掩,如此明目張膽,恐怕別有圖謀!”

    現在情報太少,一切才剛剛開始,還看不出來周公瑾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不過董良卻不擔心周瑜,如果周瑜不準備好就發起猛攻,自然實力弱,威脅小,董良這邊兵多將廣,謀士如雲,自然也不怕他。

    但是如果周瑜一直不來進攻,更是和了董良的意!

    董良在等待夏收,獲得足夠的軍糧啊!周瑜,你在等什麼!

    關羽也道︰“不必擔心,無非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以今日之實力來看,江東優勢不大,只是他們精通于水戰。”

    “我等大將皆出身于北,唯漢升與興霸寥寥是南方將領,卻也沒有精研水戰。德艷到底還是年輕,沒有征戰的經驗,雖然可以一用卻難以掌控全局啊!”

    諸葛亮道︰“夫水戰者,無非多備弓箭,熟知水勢,船只縱橫之間,與陸地相差不大,打仗的道理,一法通萬法通。若能用火攻,才是最妙!”

    董良笑道︰“可惜敵人不肯把戰船用鐵鎖連環,不然一把火給他燒個干干淨淨。”

    “如今火攻不難,難的是燒不成氣候。略微燒他幾艘船,也難以傷筋動骨。”

    眾人說笑幾句,就甩開這沒有用的話題。

    董良道︰“如今廬江與丹陽南部之地勢,皆已經落實于圖紙之上。派出去之斥候,回頭也交接于關將軍手上。”

    “此番大戰,無論是上陣殺敵,還是臨陣指揮,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插手的地方了。”

    董良這樣說罷,關羽也點頭。

    “此番大戰,對你來說還太早了些!何況你的價值也不在于沖鋒陷陣。天下需要武將,但是你這樣的文臣如今對于豫章與交州價值更大!”

    “你且老實準備後勤,並預備接受我們的戰利品吧!”

    董良听了關羽自信滿滿的話也高興。

    不過董良突然想起來一件事。

    “荊州來的百姓,早就已經安置下來了,戰船也已經駐扎在鄱陽湖上了。公先生怎麼還沒有回來?”

    這事諸葛亮自己也不清楚。

    只有關羽知道。

    關羽對兩人說道︰“我自交州來時,大哥另有任務交待,我到豫章後,就已經將書信送到半路去迎候公了。他去廬江出使了!”

    “廬江出使?”

    董良不太明白。

    不過既然劉備這樣謹慎,只讓關羽捎帶書信一封,便沒有再深究。

    廬江屬于敵佔區,消息如果走露,反而會讓孫乾陷入危險當中。

    所以還是不問的好。

    就依孫權如今對劉備的怨氣,如果孫乾被發現,恐怕孫乾就要被拿來給步騭做祭品了。

    不過董良還是感嘆,孫乾是真忙啊!

    不知道這一次又要去廬江干什麼,但是自從董良與劉備見面以來,孫乾就不停的在出使啊!

    關羽又道︰“元直不日北上,來與我們匯合。”

    “大哥與士元也有北上的打算。”

    董良問道︰“主公與士元先生都往豫章來,交州派誰鎮守?”

    董良還是不信任士家。

    士家在交州勢力太大了,沒有劉備看著,很擔心他們會有二心。

    “士家雖然未必會背叛,但就怕關鍵時候,北邊戰事僵持,若曹操或孫權有意和士燮勾連,危害太大!”

    雖然世家大族投靠那一路諸侯都是一樣的。

    但是士家投靠劉備和投靠曹操和孫權是不一樣的。

    劉備這里有諸葛亮和董良,將來勢必要嚴格執政的。

    士家就算勢力大,想要飛揚跋扈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士家願意給曹操和孫權支持,在政治的妥協之下,曹操和孫權是不會在意士家在交州的作威作福的。

    當然現在劉備才剛剛起步,還看不出來日後的苗頭。

    董良不怕士燮現在反叛,現在反叛剛好可以讓劉關張在交州清掃一遍。

    董良也不怕士家在劉備成勢之後反叛,那時候交州彈丸之地,士燮沒有能力反叛的。

    就怕他在關鍵時候插一腳,就像後世荊州的糜芳一樣。

    所以董良一直不信任士家。

    而且內心深處也是一直把士家當成對手的。

    因為早晚董良和諸葛亮要對他們開刀的。

    雖然諸葛亮不會刻意針對士家,但是諸葛亮也是一個講究法治的家伙。

    到時候嚴格的律法制定下來,士燮家里那樣的情況,不犯法?可能嗎?

    (感謝諸夏的女貞的打賞,謝謝!)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方便以後閱讀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第兩百五十一章 忙碌的孫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第兩百五十一章 忙碌的孫乾並對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