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十日,被謝琰輕視的孫恩亂軍終于攻到了山陰城外。
接到稟報時,謝琰正是吃早飯,投箸而起,謝琰慨然道︰「等滅了孫賊愚再來吃飯不遲。」
說這話謝琰底氣十足,北府軍的戰力遠勝于孫恩的烏合之眾。
當即以廣武將軍桓寶為先鋒,謝琰親率大軍隨後,出城迎擊孫恩亂軍。
正如謝琰所料,北府軍摧鋒陷陣,勢不可擋,片刻功夫就打敗了孫恩亂軍,亂軍向後退走。
謝琰意氣風發,傳令緊追不舍,一定要抓住孫恩,永絕後患。
山陰城外,河道縱橫,恰逢五月梅雨季節,河水暴漲,溝渠溢滿,道路變得越發狹窄,有的地方僅能讓一人獨行走過。
孫恩所部沿著溝渠、河流旁邊的道路四處逃竄,追擊的北府軍也河道分割得七零八落,有的地方排成了「一字長蛇陣」。
陸路狹窄難行,北府軍前後無法呼應,這時孫恩的水師在河中出現,用弓弩朝北府軍射擊,北府軍成了活靶子。
到哪里都是箭雨,北府軍潰不成軍,四散奔逃,有的人走投無路直接跳入河中,被船上的亂軍用槍扎死。
謝琰率軍出戰時根本沒想到要派水軍接應,只得帶了親衛沿著鑒湖湖堤向西逃竄。
抵達千秋亭今柯亭)後,孫恩水軍追上,箭如雨點般飛至。謝琰讓親兵拼死抵抗,不讓船只靠岸,自己繼續朝南跑。
帳下督張猛見敗局已定,在謝琰身後揮刀砍馬,戰馬驚痛立起,謝琰墮落于地。
張猛揮刀斬殺謝琰,謝琰身旁兩子謝肇、謝峻上前救父,亦被張猛斬殺。
張猛提著謝琰的人頭,高聲呼道︰「謝琰已死,願降。」
北府軍主將被殺,越無戰心,在孫恩軍的追逐下四散逃命,孫恩輕易便奪下了山陰城,會稽郡被孫恩佔據。
此戰,謝琰戰死,兩子亦死,謝琰三子只剩下在京中的駙馬爺謝混了。前鋒廣武將軍桓寶亦戰死,北府軍將士死傷近半。
得知山陰被奪、會稽淪陷的消息,吳興太守庾恆驚恐萬分,下令斬殺郡內數千五斗米教信徒,以防這些人響應孫恩。
孫恩並未北進,而是向東南進軍,搶掠糧食、財物。
六月三日,朝庭收到北府軍大敗,謝琰及兩子身死的消息,司馬元顯驚惶失措,以朝庭名義下旨讓北府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