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者北狄鮮卑丑燾,猥以下隸,敢發難端,竊據夏封,役屬北莽。遂興薦食之志,窺我內附之邦,盛樂洛陽之間,兵戈四起,長城之境,鋒鏑交加,人民離散,馳章告急,請兵往援。
並州為肩臂之枕,則此亦門庭之寇,遏沮定亂,在予一人。于是少命偏師,第加薄伐。雁門關一戰,已褫驕魂,而賊負固,多端陽順陰逆,求本伺影,故作乞憐。冊使未還,凶威復扇。
朕洞知狡狀,獨斷于心。乃發郡國羽林之材,無吝金錢勇爵之賞,必盡弁服,用清寰宇。”
“夫春秋大九世之仇,小雅重宗邦之義,況以神明華冑,匍匐犬羊之下,盜憎主人,橫逆交逼,此誠不可一朝居也。
惟我皇寧遺裔,弈葉久昌,祖德宗功,光被四海。降及有晉,遭家不造,蕞爾鮮卑,曾不介意。
遂因緣禍亂,盜我神器,奴我種人者,二百六十有八年。凶德相仍,累世暴殄,廟堂皆豕鹿之奔,四野有豺狼之嘆。群獸嘻嘻,羌無遠慮。慢藏誨盜,遂開門揖讓,裂棄土疆,以苟延旦夕之命,久假不歸,重以破棄。是非特逆胡之罪,亦漢族之奇羞也。
我雄師扶搖大風,卷地俱起。土崩之勢已成,橫流之決,可翹足而俟。此真逆胡授命之秋,漢族復興之會也。
行轅總攝機宜,恭行天罰,懼義帥所指,或未達悉,致疑畏之徒,遇事惶惑,僻遠諸彥,莫知奮起,用先以獨立之義,布告漢民曰︰
在昔虜運方盛,則以野人生活,彎弓而斗, 目 舌,習為豺狼,是以索倫凶聲,播越遠近。入關之初,即擇其強梁,遍據要津,而令吾民輸粟轉金,豢其丑類,以制我諸夏。傳且九葉,則放誕淫侈,夤緣苟偷,以襲取高位。枯骨盈廷,人為行尸……
方今大義日明,人心思漢,觥觥碩士,烈烈雄夫,莫不敬天愛祖,高其節義。雖有縉紳,已污偽命,以彼官邪,皆輿金輦璧,因貨就利,鄙薄驕虛,毋任艱巨。虜實不競,漢臣復匱,盲人瞎馬,相與徘徊……
臥榻之間,鼾聲四起,耳目 覆,手足縶維,遂使我漢土堂奧盡失,民氣痿痹,將破碎顛連,轉饜封豕,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維爾胡人,爾在漢土。爾為囚徒,既審斯義,宜知天命,宜返爾部落,或變爾形性,願化齊民,爾則無罪,爾乃獲赦宥……
今朕親率六師,犁庭掃穴,以復我中夏。
凡在漢胡,苟被逼脅,但已事降服,皆大赦勿有所問。其在俘囚,若變形革面,願歸農牧,亦大赦勿有所問。
於戲!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茲用布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識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干顯罰,各守分義以享太平。
凡我文武內外大小臣工,尚宜潔自愛民,奉公體國,以消萌釁,以導禎祥。更念彤力殫財,為日已久,嘉與休息,正惟此時,諸因北征加派錢糧,一切盡令所司除豁,務為存撫,勿事煩苛,咨爾多方,宜悉朕意。
布告天下,咸使聞之!”
長樂二年(公元433年)秋,北魏主拓跋燾南犯,並州之雁門、代諸地烽火示警,大明皇帝聞訊詔令全國起步騎大軍共五十萬北伐。
此時距離徐宗文第一次北伐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十年!
“詔令︰
即封徐驍為征北大將軍,統率步騎五十萬,節制各路人馬,北伐魏國。”
詔令一出天下嘩然,這徐驍不就是大明皇帝名諱嗎?
自古以來哪有皇帝自己封自己做大將軍的?
此戰統帥不是別人,正是已經六十九歲的大寧開國之君,當今大明皇帝徐宗文!
不僅如此,除了統帥,各路先鋒大將全都是開國功臣。
西路軍驃騎將軍由魯國公鄭略擔任,督帥北軍十萬人馬,出安定,攻擊魏國西部草場。
東路軍大將軍、魏國公沈玉率十五萬步騎出漁陽,攻擊魏國東部邊境,以為鉗制。
中路徐宗文由親自掛帥,自號征北大將軍。
統率車騎將軍劉裕、衛將軍檀道濟、鎮軍將軍沈沖,
前將軍張守仁、左將軍張守義、右將軍檀韶、後將軍檀 ,
金吾衛將軍胡藩、武威將軍孫處、龍驤將軍蒯恩、左羽林衛指揮使王鎮惡,
撫軍將軍王仲德、上中將軍呂脷,
征北將軍徐嵩、鎮北將軍馮知遠,
安北將軍薛安都、平北將軍劉敬宣,
控鶴軍指揮使張邵、龍捷軍指揮使毛璩、神策軍指揮使何無忌,
領軍將軍朱超石、中領軍朱齡石、護軍將軍沈田子、中護軍沈林子,
宣威將軍柳元景、宣武將軍王玄謨,
折沖將軍皇甫敷、材官將軍宗愨,
昭武將軍向靖、昭毅將軍虞丘進、昭信將軍臧喜、昭義將軍臧燾,
左金吾衛指揮使劉藩、右金吾衛指揮使劉粹,
平寇將軍劉毅、征虜將軍劉懷慎、安遠將軍劉懷肅,
建威將軍孟龍符、建武將軍王曜、揚威將軍桓征、揚武將軍孟懷玉、奮威將軍高衡、奮武將軍到元度、廣威將軍劉鐘、廣武將軍毛德祖,
校尉沈追、沈勁、諸葛綏、諸葛靖、鄭珙、張輔、田幾道、朱修之等大將計有兩百七十五名,步騎二十五萬為主力,出雁門,直攻盛樂。
魏王拓跋燾听聞,立刻召集百官議論定策,隨後親率太尉長孫嵩、司徒崔浩、司空奚斤、永昌王拓拔健、中山王拓拔纂、廣陵王婁伏連、樂安王拓拔範、上黨王長孫道生,征發十萬步騎南下與寧軍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