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孔仲尼

第一百四十一章 淄水之上一扁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役智 本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淄水之上一扁舟

    淄水之畔的小渡口上,停靠著一艘碩大無朋的恢弘艦船。

    艦船分為上下兩層,頂層是一處由圓木搭建而成的平台,上面陳設著數個用于遮陽的帷幕傘蓋。

    平台四周的圍欄,則站著十數位身背勁弩,手持長戈,渾身披甲的肅穆軍士。

    而在平台下方,則伸展出數十根一丈多長的蹼狀船槳,幾十名赤膊的棹手脖子上搭著汗巾,滿頭滿腦全是汗水,一縷縷的水汽從他們身上蒸發冒起,在冬陽的照射下分外清晰。

    宰予望了眼這戰船,又扭頭望了眼身後的菟裘城,禁不住向子貢發問。

    “這到底是什麼船?這高度都趕上城牆了。

    子貢鄙夷道:“這你都不認識?這是吳越地區制造的大翼啊!”

    “大翼?這就是大翼?”

    子貢這麼提了一嘴,宰予很快就明白這是什麼東西了。

    雖然這個時期的戰爭主要還是以陸戰為主,但已經有不少臨江臨海的國家發現水軍重要性

    這里面最為重視水軍發展的,當屬楚、越、吳、齊四國,這四個國家率先成立‘舟師’,積極訓練水軍。

    而上述四個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對于商業有著相當程度的依賴。

    楚國人需要銷售他們出產的銅、金,還有雲夢澤中的各種獸類毛皮等。

    吳越需要向外傾銷他們當地生產的絲綢織物、金屬制品等等。

    至于齊國人,他們要賣的東西就更多了。

    所以這四�國家的舟師,在發生戰爭時就用于作戰,太平的時候,也可以用作商船。而大翼就是目前吳軍舟師中正在服役的主力艦型。

    這種艦只寬一丈五尺二寸,長十二丈。

    一艘滿載的大翼,可以搭載戰士二十六人,棹手(槳手)五十人,舳艫手(舵手)三人,長鉤手、斧手各四人,吏、僕、射長各一人,並裝配有三十二張強弩與三千三百發箭矢。

    不過大翼還不是吳軍舟師中最大的艦只,最大的艦只乃是吳王的旗艦‘余皇’,听說上面能夠搭乘數百人之多。

    可惜的是,那艘傳說中的余皇在魯昭公十七年的吳楚戰爭中,讓楚國人當成戰利品拖走了。

    也不知道吳國人在最近幾年的戰爭中有沒有把它搶回來。

    如果沒搶回來,那宰予要是想要一睹余皇的風姿,還得去一趟楚國。

    宰予上下打量了一眼面前的這艘大翼,禁不住心中感嘆。

    怪不得人家楚、越、吳、齊生意做得好呢!

    誰掌控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說這話的蠻夷還挺有見識。

    雖然我掌握不了海洋,但如果能掌握內河,還是一樣可以掌握天下嘛!

    宰予正在感嘆著呢,忽然看見對面的大翼上走下一位風度翩翩的白衣公子。

    他嘴角帶著溫和的微笑,但眼中時不時閃過的一絲狡黠,卻讓子貢嗅到了一絲來自同類的威脅。

    子貢壓低嗓音輕聲道:“子我,你小心點。這人我剛才和他打過交道,不是什麼好對付的。

    宰予皺眉問道:“你怎麼知道他不好對付的?”

    子貢只是沉聲:“你想啊!大翼大多是隸屬于吳越舟師,他能用大翼經商,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這家伙就算不是吳越地區的公室子弟,也得是軍中的重要人物。”

    軍隊經商?

    宰予听了,心中忍不住涌起一股想要批判一番的情緒。

    “您想必就是菟裘大夫宰子我了吧?”

    當宰予回過神來,對方已經面帶微笑的來到了他的面前。

    宰予聞言施禮道:“想不到您竟然听說過我的名字。”

    那公子听了,只是欣喜的從袖中取出一份書卷。

    “想不到真的是您!我雖然久居荒遠鄙陋的蠻夷之地,但即便如此,您的大名也時常在我耳邊被人提起啊!

    由您整理修訂的這份《管子》對我啟發甚大,這次我奉君王之命北上齊魯,就一直想去曲阜拜見您。

    只是沒想到,您竟然已經被任命為菟裘大夫,果然賢能的人才是不會被世人所埋沒的啊!

    宰予听了這話,不知道對方到底是什麼意思。

    左思右想不知道該從哪個角度應答,于是干脆祭出老辦法,投石問路。

    “您為什麼說自己居住在荒遠鄙陋的蠻夷之地呢?”

    那人不好意思的應道:“實不相瞞,我本是楚人,後又居住于吳越之間,那里的禮儀教化實在是無法與中原諸國相比較,更別說與以君子之國著稱的魯國論高低了。”

    宰予听了,只是微微搖頭:“您是位好學的君子,而我的老師曾教導我:有君子居住的地方,禮樂就會被推行,禮樂得以推行了,那又怎麼能夠叫做蠻夷之地呢?”

    對方顯然沒有想到宰予會這麼回贊他。

    他哈哈一笑,沖著宰予作揖道:“《詩》中說:言念君子,其溫如玉。這大概說的就是您這樣的人吧?”

    宰予也笑著回道:“《易》中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這大概就是形容您這樣謙虛好學的人吧?’

    子貢听到他倆的對話,也笑著說道:“《詩》中說:未見君子,憂心懾懾。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

    這說的就是我現在的心情啊!”

    此話一出,三人互視一眼,紛紛大笑。

    宰予道:“還不知道該如何稱呼您?”

    那人聞言,也不隱瞞,只是笑著說道:“越國小臣範蠡,如果您二位不嫌棄的話,稱我為少伯便好了。

    子貢還禮道:“魯國掌交端木賜,您叫我子貢便好了。”

    子貢說完,便將目光拋向宰予,只見這小子嘴角微微抽動,仿佛即將發病。

    範蠡?

    這不是子貢二辻嗎?

    既有輔佐勾踐稱霸的王佐之才,又有‘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處世智慧,還有三次散盡家財都能東山再起的經商才華。

    而且看他現在這樣子,貌似還沒有在越國顯貴起來啊!

    不過宰予倒沒有急著和他套近乎,而是笑著問道:“您是範氏,莫不是與晉國的範氏又什麼關聯?’

    範蠡听了這話,只是輕笑:“您果然心思縝密。不,我本是晉國範氏的旁支,只是後來先祖舉家搬到了楚國居住。

    到了我這一輩時,因為在楚國得不到什麼機會,所以便奔向了越國。”

    說到這里,範蠡不禁有些汗顏:“真是有愧于先祖啊!從禮樂之邦到遠離諸夏,再到邊遠的夷人之國,若是在越國還無有出頭之日,我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在祭祀時告慰先祖的英靈了

    宰予听了,只是笑著說道:“人生際遇,有起有伏,您何必如此憂愁呢?

    當年您的祖先範武子因為迎奉公子雍回國,戰敗後不得不流亡西陲的秦國。

    但他卻也因此得以在河曲之戰中為秦國獻計,最終幫助秦軍擊敗晉軍。

    當時的晉國執政趙宣子因此看見了他的才能,所以便用計將他迎回了晉國。

    之後,他又接過執政卿的位置,使得範氏得以在晉國世代延續,直到今天仍未斷絕。

    有他的英靈在上護佑著您,而您又繼承了他好學的優點,所以您又何必因為暫時的一點挫折而憂愁悲傷呢?

    在我看來,只要您做出功績、並且有決心重返諸夏,那麼自然也會有趙宣子這樣慧眼識珠的人,準備用執政這樣的高位去越國迎奉您啊!’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尊師孔仲尼》,方便以後閱讀尊師孔仲尼第一百四十一章 淄水之上一扁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尊師孔仲尼第一百四十一章 淄水之上一扁舟並對尊師孔仲尼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