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出人意料的是,元文都副總理、盧楚副等隋朝東都重臣也一改初衷,他們不再搞什麼讓李密集團與宇文化及集團兩敗俱傷“鶴蚌相爭、漁翁得利”式的陰謀,轉而一心一意的撮合皇泰帝楊侗與李密這段美妙的姻緣,盼望李密一舉消滅宇文化及集團,中興大隋帝國!元文都副尤其喜出望外,認為全國兵力最多的頭號叛軍李密集團投降隋朝東都小朝廷,天下指日可定。隋朝群臣感到歡欣鼓舞,他們甚至在上東門擺下慶功酒,段達為首的隋朝文武百官甚至忘乎所以,他們高興得摟著美女們翩翩起舞。
在東都小朝廷一片歌舞升平、歡天喜地的氣氛之中,卻有一個手握重兵的大臣受到了刺激,他不但不高興,反而非常痛苦,這個大臣就是李密師兄王世充,有本事的同學之間往往互不服氣,如同龐涓嫉妒孫臏,李斯嫉妒韓非,王世充副對師弟李密也非常嫉妒,他為了隋朝與師弟李密這個天下頭號反賊進行了幾年的生死大戰,成為不共戴天的仇敵,沒想到李密師弟搖身一變成為內閣首相,一舉超過了自己,現在李密師弟沒有進入東都就受到隋朝文武百官如此擁戴,如果李密師弟真的消滅宇文化及集團,以如日中天的內閣首相的身份進入東都輔政,他王世充副情何以堪、何以立足?想到這里,王世充副感到心里酸溜溜地不是滋味,他憤憤不平地對宮廷崔長文說︰“大隋朝廷的官爵,竟然封給李密這個反賊,你們到底想做什麼?”元文都副等大臣听了王世充副的話感到非常刺耳,他們對王世充副的反常表現開始不滿,甚至懷疑王世充副吃里扒外想把洛陽獻給宇文化及集團。從此以後,元文都集團與王世充集團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雖然他們表面上還維持一團和氣。
此時李密對東都洛陽的暗流涌動一無所知,他躊躇滿志,似乎一切仍然掌控在他手中︰消滅宇文化及集團,入東都洛陽輔政皇泰帝楊侗,控制隋朝軍政大權,消滅群雄,一舉統一天下,建立中興大隋帝國的蓋世偉業,流芳百世!
仿佛又回到了與王世充師兄等同學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少年時代,他對未來充滿必勝的信心與遠大的理想。如果李密總這種遠大理想真的變為現實的話,我們的李密就真的成了“救世主”一般的偉大人物了,中國的歷史也許就要徹底改寫了。
公元618年七月,為了進一步消除李密集團的後顧之憂,皇泰帝楊侗派隋朝長張權、外交部長崔善福賜書李密,對李密大加鼓勵︰“以前之事,全部不論,至于今後,彼此真誠相待。天下大事,有待李輔助;征伐戰事,委托李指揮。”張權院長、崔善福部長來到以後,李密恭恭敬敬地跪拜接受皇泰帝的詔書。
既然已經接受東都隋朝小朝廷的招安,李密就沒有了西面洛陽方向隋軍偷襲的顧慮(李密集團原來是面臨東西兩線作戰)。于是李密將洛口倉城的瓦崗軍10萬精兵全部調過來對付東方的宇文化及集團,準備來一場摧枯拉朽的戰略大決戰,以徹底擊潰宇文化及總和他的許軍!
當時的宇文化及集團的處境極為艱難,不僅軍糧奇缺,而且士氣低下、軍心渙散,已經是強弩之末。俗話說秀色可餐,幸虧有蕭後等幾千名隋朝宮廷美女作為他們的精神支柱,宇文化及集團的將士才振奮精神,勉強支撐。
一貫注重情報工作的李密得知宇文化及集團的軍糧即將用完,就心生一計。李密假意向宇文化及求和。于是李密派來了一名使者,並且給宇文化及帶來了一封密信,內容大體如下︰宇文老兄您是除掉暴君楊廣的蓋世英雄,我是反抗隋煬帝楊廣暴的義軍盟主,咱們本就是一個戰壕的戰友,何必要自相殘殺呢?不如握手言和,您率領貴軍繼續西歸關中,我繼續攻打東都洛陽,咱們井水不犯河水,您意下如何?當然了,為了保證您能夠順利完成西歸關中的大業,我決定無償送給您一些糧食與酒肉,聊表心意。
糧食的捉襟見肘讓宇文化及愁腸百結,如果糧食吃光十幾萬軍隊怎麼打辦啊?宇文化及無計可施,他只好整天摟著一代艷後蕭美娘借酒澆愁,許軍將領們也學著主帥宇文化及的樣子與幾千名隋煬帝後宮美女纏纏綿,醉生夢死的宇文化及集團根本不知道李密集團已經接受東都隋朝小朝廷招安的驚天變局。好在解語花美娘妹妹雖然年過四十,由于天性樂觀開朗,美娘妹妹仍然艷光四射,她早已經忘記了剛剛死去幾個月的楊廣哥哥,她現在一心一意愛上了放蕩不羈、嬉笑怒罵的花花公子化及哥哥。她的柔情似水與萬種風情給宇文化及帶來了巨大的精神支持。
此時正愁無米下鍋的宇文化及看完死對頭李密同志的密信以後,喜出望外︰老子只是路過中原回老家關中,向你李密老弟借一點糧食以解燃眉之急,又不是故意來與你李密老弟逐鹿中原,何苦非要打個兩敗俱傷的呀?!如此握手言和最好。美娘妹妹也嫣然一笑,當年她對楊廣哥哥把精明強干、討人喜歡的“小黑”李密弟弟從隋朝宮廷趕走頗有微詞,只是楊廣哥哥一向剛愎自用,她也沒有辦法。听說李密弟弟願意與化及哥哥握手言和,她也極力贊成。她甚至想親自出馬勸李密弟弟與宇文化及哥哥結為盟友,互相支持,共同奪取天下。在美娘妹妹的鼓勵下,宇文化及立即給李密同志回信一封,內容很簡單︰同意與李密老弟握手言和。
看到李密集團雪中送炭,宇文化及自然興奮異常,認為豐衣足食、大魚大肉的好日子要來了,宇文化及便興沖沖的下了一道命令︰弟兄們盡情的吃吧,吃完後咱們就回關中老家!
由此可見,宇文化及集團確實只是想回關中老家,他們確實沒有與李密集團爭霸中原的想法;如果李密集團真的分給其部分糧食,宇文化及集團絕對會立馬離開中原、西進關中!
饑腸轆轆的許軍將士得到宇文化及的命令,一個個喜出望外,拿出全部糧食大吃大喝,宇文化及集團本來就捉襟見肘的軍糧,迅速的被消耗一空。
宇文化及回完信後,美娘妹妹向化及哥哥提出,她想跟隨瓦崗軍的使者去見李密弟弟商談聯合大計,宇文化及當然舍不得千嬌百媚的美娘妹妹去深入虎穴,美娘妹妹是高貴無比的皇後、皇太後,在花花公子宇文化及總的心目中是仙女是女神,他非常珍惜,萬一李密集團背信棄義,他宇文化及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嗎?想到這里,宇文化及理愛憐地捏了捏美娘妹妹那高挺秀美的鼻子開玩笑說︰“我的太後娘娘,我的美娘妹妹,沒有你,我一天也活不下去。萬一你跟著李密這個黑小子跑了,叫我可怎麼活?”美娘妹妹嫣然一笑,看到化及哥哥似乎比楊廣哥哥對她更加專情,她非常感動,嬌媚地投入化及哥哥的懷抱。
天有不測風雲,李密集團的使者走後,就當宇文化及總美娘妹妹對未來滿懷憧憬的時候,一個消息對他們如同晴天霹靂︰李密集團提出與宇文化及集團握手言和的計劃是純忽悠人的,李密集團早已經接受東都隋朝小朝廷的招安,還送上宇文化及集團的將領于洪建作為見面禮,可憐的于洪建將軍已經被東都小朝廷千刀萬剮!
宇文化及總這才深刻的理解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道理,人世間哪里有什麼免費的糧食與酒肉?!往往是包裹著毒藥的糖衣炮彈!呸,李密一伙連糖衣炮彈都沒有,純粹是忽悠宇文化及集團吃光糧食的空頭支票!更讓宇文化及總絕望的是︰這個消息的來源非常可靠,乃是李密集團的一個小頭頭,因犯大罪而不得已叛逃到了宇文化及集團這邊告密。
這個瓦崗軍的小頭頭將李密總的“詐和”之計全盤托出。人的心情從天堂到地獄,有時僅僅轉瞬之間;我們的宇文化及總快要氣瘋了!李密!你這個臉黑心更黑的家伙,有你這麼卑鄙無恥的小人嗎?有你這麼騎到別人頭上拉屎的嗎?真當老子是傻瓜了呀?好吧,既然如此,那就讓你們這幫詭計多端的兔崽子嘗嘗我天下第一正規軍的厲害!
一貫淡定的皇太後美娘妹妹也氣得玉面微紅,她沒想到當年在隋朝宮廷那個懂事乖巧的李密弟弟竟然使出如此下三濫的手段對付心愛的宇文化及哥哥!在美娘妹妹面前受到李密集團如此捉弄,讓宇文化及總憤怒不已,他誓殺奸賊李密雪此奇恥大辱;何況宇文化及集團的軍糧已經徹底吃完,他們除了與李密集團決一死戰別無他法!
在皇太後美娘妹妹的鼓勵下,在對李密集團卑鄙無恥的無比憤怒之下,各方面水平很不穩定的宇文化及理終于又超水平發揮了一把,他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仿佛老爸宇文述元帥的老謀深算又在宇文化及總的身上附體,這也是色厲內荏的宇文化及同志一生之中為數不多的一次雄起。
宇文化及總與弟弟宇文智及副總召集起所有的許軍將士,平時沉默寡言的宇文化及總超水平發揮,他來了一場激情澎湃、慷慨激昂的戰前總動員,宇文化及總義正詞嚴地說︰“弟兄們!李密一伙卑鄙無恥、背信棄義,他們出賣了我們的好兄弟于洪建將軍,我們一定要為于洪建將軍報仇;消滅李密一伙,攻克東都洛陽,吃飽喝足,帶著我們的美女,衣錦還鄉!”
于是,在宇文承基將軍的身先士卒下,背水一戰的許軍將士個個奮勇作戰,不懼生死,面對許軍突如其來的強硬攻勢,郝孝德將軍可以說是力不從心,瓦崗軍半天都沒有取得一點進展。不久,朝陽出現在了東方的天際。宇文化及總、宇文智及副總率領大量的許軍精銳通過搭建的浮橋來到了永濟渠西岸,許軍源源不斷地加入戰場,對瓦崗軍窮追猛打,由于眾寡懸殊,郝孝德將軍率領的瓦崗軍死傷慘重、一敗涂地。郝孝德將軍落荒而逃,宇文化及總率領十幾萬許軍迅速撲向李密集團的童山大營!
得知許軍如此迅速地擊敗郝孝德部的瓦崗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烈來襲,李密總有些出乎意料;大敵當前,李密總如同好斗的公雞血脈噴張,恨不得一口吃掉宇文化及集團,以內閣首相身份進入東都洛陽輔政。此時的李密總已經听不進謀士魏征等人提出的趁許軍沒有糧食,用當年司馬懿對付諸葛亮“烏龜不出頭”的方法,瓦崗軍只要堅守大營、就能以逸待勞破敵的建議了,熱血沸騰的李密總指揮瓦崗軍急匆匆的擺開陣勢,預備迎接許軍的猛烈沖擊!黑雲壓城城欲摧,李密總率領的威震中原的天下義軍第一勁旅瓦崗軍與宇文化及總率領的訓練有素的全國第一正規軍的主力終于狹路相逢,猛烈踫撞;只見塵土飛揚、天昏地暗、殺聲震天,兩支虎狼之師展開了血腥的肉搏戰。僅僅一個時辰,雙方就死傷慘重,兩軍將士們的鮮血就已經灑滿了光禿禿的大地。
看到戰斗打得如此艱苦,本來胸有成竹的李密總心中有些著急;他策馬飛奔到前線,親自指揮某些局部戰斗,希望能盡快擊敗許軍,結束這場空前殘酷的、準備不充足的、煩人的戰斗,早一點到東都洛陽走馬上任,成為名垂千古的大隋帝國中興名相。
超水平發揮的宇文化及總敏銳的看到了戰場上的這一變化,他吩咐武功高強的大兒子宇文承基將軍︰敵強我弱,擒賊先擒王,一定要想方設法殺死敵軍的首腦李密,出奇制勝!宇文承基將軍率領許軍迅速結成方陣,然後向李密理所在的瓦崗軍中軍展開了瘋狂的進攻!許軍的意圖很明顯︰實施“斬首行動”!一舉除掉瓦崗軍的總頭子李密總!
在李密總的親自指揮下,瓦崗軍雖然士氣高漲,驍勇善戰,但為了生存的天下第一正規軍許軍也非易與之輩,他們背水一戰所暴發出的戰斗力也不容小覷,兵力旗鼓相當,地理雖然不佔優勢,卻也算不得什麼了。在宇文承基將軍率領的許軍敢死隊的猛烈沖擊下,兩個時辰不到,瓦崗軍就全面退防了,徹底處在下風。
瓦崗軍正在岌岌可危的關頭,一部朱粲集團的楚軍從側翼趕來增援瓦崗軍,加入了戰場,阻住了瓦崗軍的頹勢,因為李密總曾經封朱粲同志為鄧國公、揚州軍區司令。此時朱粲同志還沒有稱帝,名義上還是李密集團的盟友,他听說李密集團與宇文化及集團決戰,而且近在咫尺,當然不好意思袖手旁觀。朱粲集團有二十多萬人,他于是派一部分軍隊支援瓦崗軍。
然而,以吃人聞名的楚軍的戰斗力遠遠不如訓練有素的許軍,楚軍也很快不住了,就在瓦崗大軍即將崩潰之時,又一支楚軍奇跡般地趕到了,挽回了潰敗之局,如此反反復復,戰事一直延遲到了下午。瓦崗軍與楚軍各自為戰,李密集團的調動指揮可以說是一團糟,一個部隊一個部隊地加入進來,這樣的添油戰術乃是軍中的大忌,完全是無奈之舉。
宇文化及理雖然不是什麼杰出的統帥,他的文官卻有好幾個能人,比如裴矩、唐奉義、孟秉、楊士覽、許弘仁、許敬宗等人,瓦崗軍與楚軍的添油戰術可以說是正中他們的下懷,宇文承基將軍率領許軍之所以發動突然襲擊,就是想破壞瓦崗軍與楚軍的集結和調動,只要李密集團與朱粲集團的幾十萬大軍沒有聚攏在一起,這就像五根手指沒有合攏就打人一樣,不會對宇文化及集團形成多麼大的傷害。
殘酷的戰斗從早晨六點一直持續到下午七點,破釜沉舟的許軍越戰越勇,瓦崗軍與楚軍全面處在了下風,某些局部戰場已經開始崩潰了,對那些並非李密總的嫡系,只是名義听從李密的號令的各路義軍及楚軍將領來說,要他們消耗自己的主力部隊來為李密死效力,這難度未免太高。
宇文化及派陳智略、樊文超、張童兒、張愷等帶領許軍主力孤注一擲,纏著裴行儼、單雄信等率領的瓦崗軍主力,雙方陷入了苦戰,而宇文承基將軍率領的許軍敢死隊趁機直逼李密所在的瓦崗軍中軍。
臨時來幫忙的楚軍將領可以帶領部隊撤出戰場,作為瓦崗軍統帥的李密總不能臨陣退縮,因為還有絕大部分瓦崗軍將士還在戰場上和許軍浴血奮戰、殊死搏斗,瓦崗軍將士若是瞧見李密理的帥旗向後撤退,那群龍無首,戰局才真是不可挽回了。
李密總將瓦崗軍幾乎所有的精銳部隊都投入了戰場,自己只率領一千親兵壓陣,並不是因為他想寧死不屈、以死報國,如果他知道留在陣中,只有死路一條,雄心勃勃的李密絕對不會束手待斃。
李密之所以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依然堅守陣地,是因為他覺得瓦崗軍並不是沒有可勝之機。
裴行儼、羅士信、程咬金這三位名將率領有上萬精銳騎兵,是瓦崗軍中最為強悍的“內軍”(類似于皇帝的貼身衛隊)還沒有進入戰場,李密總將他們留在了後方作為後備力量,防備洛陽方面師兄王世充的偷襲,李密信任皇泰帝楊侗,卻不敢相信這位不擇手段的師兄王世充。因此只讓秦叔寶將軍率領五千內軍驃騎留在瓦崗軍的中軍。
為了抵御宇文承基將軍率領的許軍的鐵甲精騎,秦叔寶將軍這瓦崗軍五千內軍驃騎已經派上了戰場,李密希望在他們消耗殆盡之前,那三個名將裴行儼、羅士信、程咬金會率領那上萬精銳騎兵趕到戰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