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風雲

第229章自治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風雲再起 本章︰第229章自治

    處理完魯廣達之後,賀若弼的沖向了台城皇宮的宮門。

    這一刻曾在賀若弼腦海中演示過無數遍,打開這道門之後是會遇到了激烈的禁軍抵抗,還是陳叔寶顫巍巍的向自己投降,更或者陳叔寶已經準備逃之夭夭,自己要想辦法堵截這頭金豬的退路…

    但唯一沒有演示過的場景,硬生生的出現在了賀若弼面前,推開城門迎接他的居然是笑呵呵面容可掬隋朝的友軍。

    而且他們還告知賀若將軍,陳叔寶已經被韓擒虎韓將軍給抓了,您受累了趕緊一起去看看咱的俘虜,順便沾點喜氣兒吧。

    此時在賀若弼心中奔騰的,是上百萬只。

    賀若弼在前面費心費力的打架賣命,萬萬沒想到卻便宜了在後面撿漏的韓擒虎,自己辛辛苦苦折騰了半天居然只混了一個助攻…

    美好的理想和殘酷的現實之間形成的心理落差,讓賀若弼恨不能吐血三升。

    並不甘心的賀若弼隨迎接他的士兵進入陳朝皇宮後馬上要求帶陳叔寶過來見他。陳叔寶見到‘慕名已久’的賀若弼二話不說,直接就給跪了,賀若弼還淡定的說小國君主給大國將領跪拜是應該,你且放心到了隋朝定會給你份待遇。

    這句話曾在賀若弼腦子里演示過無數次,現在說出來也算是過過癮。不過要是這貨是自己逮到的就完美了,一想到這兒賀若弼心里那個氣啊,跟韓擒虎打了照面是怎麼也看不順眼,恨不能一刀宰了他。

    事已至此賀若弼的大腦又開始飛速旋轉,幻想著一切補救措施。他好歹還沒喪失最後一點理智,知道對韓擒虎拔刀子不現實,轉身把刀子架在相對現實一點陳朝吏部尚書蔡徵脖子上,讓蔡徵起草一份只對他的投降詔書,並想讓陳叔寶騎著騾子車帶著這份詔書跟自己一起回去。

    可惜這一切都沒能實現,想改寫這段歷史,以賀若弼的身份還不夠格。

    這次事件對賀若弼的打擊實在太大了,賀若弼不光失去了夢寐以求榮耀也失去了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陳叔寶被擒獲的消息傳遍江南,陳朝境內零星的抵抗也基本都消停了。作為此戰的最高元帥晉王楊廣帶領大部隊台城開始著手政權的接收工作。

    第一步是由以總參謀長高�g 值納ㄎ采坪蠊ア蹋 虻Д乃稻褪欠 吮舅闋 恕br />
    在這里如此繁瑣的介紹三省六部制不光是要歌頌楊堅本人的個人能力,最主要的是我們故事的後幾位重要配角即將在這些崗位上一一登場了。

    楊堅已經搭好了大隋這個戲台子,現在輪到他找配角登台唱戲了。

    而他走的第一步還不是選人是排除。最早支持他掌權的得力助手是劉𠠬和鄭譯二人,這叫‘定策之功’,立了這麼大的功勞本來是該給他們在新朝廷里安排一個不錯的位置,也......

    陳叔寶被擒獲的消息傳遍江南,陳朝境內零星的抵抗也基本都消停了。作為此戰的最高元帥晉王楊廣帶領大部隊台城開始著手政權的接收工作。

    有簡單的常識的人都明白,江南既平,一下子接管那麼廣袤富饒的地盤,對隋朝的控能力也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

    打天下靠兵就行了,但治理天下還得靠官。

    大家受不要古裝片的影響,只以為當官的只會單純的欺壓百姓魚肉鄉里,在中國古代能當官是不容易的。因為地方官一般都身兼數職,一手抓手抓行政,嘴里還得叼著財政稅收,同時還得在當地建立起威望讓老百姓不至于整天鬧事。這些本事少一樣這個官都玩不轉,欺壓百姓不過是業余愛好而已,這樣的人擱在哪都稱得上是人才。

    人才是需要培養的,面對江南那麼多地方行政區,隋朝現有的人才儲備明顯不夠用。所有想接管江南,大部分還要靠陳朝投降過來的官員。

    既然要用這批人,就得想辦法安撫他們。所以現在的掃尾工程是楊廣的核心任務。

    楊廣還太年輕,這麼復雜的工作交給他全權處理還沒到時候,好在楊堅早就算到了這一步,負責解決這個問題的是隨行的總參謀長高伹�br />
    首先高參謀開始給陳朝的主要降臣翻賬本算總賬。為了體現隋朝接管的合理性,同時還要照顧江南人民的普遍情緒,算賬的尺度和分寸一定要拿捏得體,既要算的合情合理還要算的大快人心才行,是非常重要的面子工程。

    作為此戰中的高級攪屎棍施文慶、沈客卿等佞臣五人直接拖出去砍了。次一級的江總、姚察等人雖然沒辦啥好事,但也不算太缺德,得了一個警告處分。

    高笔u睦錈徘宥 約鶴穌廡┬荒蓯怯 貝 恚 嬲陌遄鱟詈蟠 砭齠 幕溝檬親約旱睦習逖羆帷K猿魯 鬧饕﹦   僭薄 謔葉己統率灞σ黃鶇虯腿ヶ笮順翹蚍 洹br />
    期間還有一段流傳甚廣、情節不大不小的公案。

    其廣為流傳版本是抓到陳叔寶後晉王楊廣貪戀貴妃張麗華的美色,非要將張麗華收為己用。但高駚粖L魯 使 謇硐殖〉氖焙潁  殖率灞Υ財滔旅婊褂幸環 床鴟獾募蛹本槊蘢啵 餿餃 率灞χ 躍褪且蛭 恢 欄爬齷 詿采縴鄖澇諮罟闃 跋壬繃飼愎煆照爬齷 br />
    這並不是信口胡謅,是白紙黑字寫在資治通鑒里的正規史料。不過這里面其實有很多值得說到的故事,現在嘛先放一放,擱置一下爭議,等後面再做一下詳細分析。

    當楊堅接到陳叔寶已經就擒,江南被納入了大隋版圖的戰報之後,楊堅第一反應是,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錯了

    為了這次統一戰爭,隋朝前期的準備工作就做了三四年,從開皇八年十月誓師開戰五十萬大軍用了兩個月才開拔到長江邊上。

    直到韓擒虎和賀若弼渡江之前楊堅還在心里打鼓萬分忐忑,甚至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心里準備,沒想到元宵節剛過沒多久,偌大一個江南就已經跟自己姓了。

    在確認楊廣和高畺晼@吹惱獎 揮袖套約漢螅 羆崢煨腋T瘟恕br />
    事實上,這也確實是一個歷史奇跡。隋朝滅陳統一全國的戰斗是中國有史以來(包括解放戰爭在內)所有全國性的統一戰爭里,歷時最短、傷亡最少的一次孤例。

    三百年的分裂,確實太長了,這次分裂的結束與他的開始時那種混亂不堪、生靈涂炭的各族人民大亂斗相比,實在是顯得有些虎頭蛇尾。

    這次統一戰爭少了很多激情,但多了許多人情味兒。它讓當時中國的老百姓避免受到更多的殘害,讓更多的普通人免受戰火的侵襲,可以簡單的生活下去。

    這一戰以最少的代價換取了最大限度的穩定與和平,實乃善莫大焉。

    這江南說打下來的,不如說是陳叔寶拱手送給楊堅的見面禮,而很快兩人就要進行歷史性的會面了。

    開皇九年三月初六,陳叔寶和他的俘虜團正式從建康啟程前往長安。這是一個龐大的隊伍,隨行的人每一個都是拖家帶口的一大幫子人,居然排了五百里長。

    隊伍中每個人都耷拉著腦袋,不管從前的身份多尊貴,現在都是人家的俘虜,這次去了北邊能不能活下來都是未知數,所以這支隊伍的氣氛非常低落。

    這個擔心其實是沒必要的。得知陳叔寶和他的俘虜團就要來到大興城後,楊堅特地下令暫時征調普通民宅供這些俘虜居住,並且在他們來之前還用給這些民宅好好的裝修了一下。在這一大幫子人到了長安之後,還有專人過來噓寒問暖熱情款待,生怕這些人住的不舒服、不適應,有些下人的待遇甚至比在陳朝老家還要好。

    陳朝的降臣做夢也沒想到當俘虜也會有這待遇,各個激動的熱淚盈眶,對隋朝人感恩戴德,這才是親人吶!史載‘陳人至者如歸’。

    隋朝這邊的待遇再怎麼好,但這幫人畢竟是階下囚,正所謂人是刀俎我為魚肉,這一刀到底會不會砍下來,這幫人心里是沒底的。

    直到四月底,楊堅的處理決定終于發表了。

    這是一份充分釋放出誠意、代表了正義、彰顯了楊堅賢明豁達的詔書,其內容冗長而枯燥,但我相信下面听這份詔書的人一點都不會覺得無聊。

    楊堅最終沒有再殺一人,降臣中最該死的孔範等人不過是判了流放,而讓楊堅最恨的司馬消難也只是給了一個樂戶。

    相反,對絕大部分陳朝,楊堅給的待遇還是不錯的。江總、袁憲、蕭摩訶和任忠都領了一個開府儀同三司的散官虛餃,不但小命保住了還領到一個鐵飯碗。尤其是袁憲,不光得了虛餃還有實位,被任命為昌州刺史。

    最有意思的是任忠。楊堅曾當著眾人的面指著任忠的鼻子罵他不忠,還表示最後悔的是沒能第一時間把任忠給砍了。其實楊堅心里明白,大隋能這麼easy的搞定江南,除了腦殘的陳叔寶外,任忠功不可沒。如果任忠真的幫陳叔寶跑出去,陳朝的地方軍得了這個寶貝,天知道還會折騰出什麼事端,所以也就是嚇唬嚇唬得了,不光任忠得了開府加儀同三司,連他的兒子也給了這份待遇,算是額外補貼。

    一眾俘虜心里那顆石頭終于放下來了,這封詔書的總基調很明顯,對陳朝絕大部分的降臣的態度都是留位觀察,好用的繼續用著,不好用的放一邊供著。

    這里再多提一句司馬消難。

    司馬消難跟楊堅的淵源甚深,原因之前曾提到過。這是一個讓楊堅非常糾結的人,他不但反對楊堅上位,還讓楊堅非常難堪。楊堅不是沒想過將司馬消難千刀萬剮,但在陳朝眾目睽睽之下,他還是忍住了。為了自己的仁義之名,為了穩定這些江南降臣的人心,司馬消難不能殺。所以楊堅只讓司馬消難做了一個樂戶。樂戶就是演奏樂器的藝人,跟現在的明星們截然不同,樂戶在那個時代的社會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讓司馬消難做樂戶是一種羞辱方式。不過這個樂戶司馬消難並沒有做太久,前後不過二十天,隨後楊堅突然改主意,對待司馬消難如當年他未背叛楊堅時一樣。再然後,司馬消難就莫名其妙的死掉了,死因待查。

    大臣還好說,陳叔寶該怎麼處理?

    自古以來過了氣兒的皇帝,結局一般都不會太好。因為這個人不光浪費糧食,對把他拉下位子的人來說還有許多潛在的威脅,誰也不知道哪天會不會有什麼人把這家伙拉出來給自己添堵,所以絕大部分人會選擇直接殺掉算了。

    在這個行列里,楊堅是少數派。他沒有為難陳叔寶,也沒有為難陳朝任何一個投降過來的宗室。

    從北周宇文氏的下場可以看到,楊堅並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他非常理智,知道什麼人可以殺,什麼人必殺,什麼人不用殺。

    宇文氏之所以遭到滅族之禍,是因為他們的存在對楊堅的位置就是一種威脅,為了保證自己地位的合理性,這一家子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陳叔寶不同。他的昏庸和愚蠢實在是太出名了,如果江南還有人想打著他的旗號開展復國運動,估計那個可憐的人馬上就會淪為笑柄。

    而且陳叔寶是陳朝正朔,萬一有人拿著其他陳朝的遺孤鬧事,楊堅還可以把陳叔寶抬出來以正義的名義進行討逆。

    這是一個活著比死了更有價值的人,楊堅當然舍不得殺,而且還好吃好喝的供著,生怕他心里不高興得個啥病先掛了。

    在楊堅的精心喂養下,陳叔寶保養的還真不錯,直到十幾年後才突發急病掛了(很可能是家族遺傳病)。從生命的長度來說,陳叔寶也算夠本了,因為他掛掉的那一年,也是楊堅殘留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年。

    楊堅和陳叔寶兩人幾乎同時登基,又在同一年去世,除此之外兩人在歷史上留下的軌跡再無可比性。中國歷史上唯一能和陳叔寶相提並論的只有漢後主劉阿斗,而劉禪的傻還有可能是裝的,陳叔寶的傻卻是真真的。

    楊堅如此下大力搞這場秀,無非是想安撫江南的民心,以最小的代價完成這次政權的交替任務。

    事實上,楊堅開始做的挺不錯,不過跑著跑著就跑偏了。

    由于統一戰爭進展的過于順利讓楊堅及下面一幫大臣的自我感覺非常良好。隋朝在戰爭中善待俘虜、不侵擾百姓,繳獲的財物也只是就地封存沒有往自己家里運,這些政策在江南獲得非常好的口碑。

    但隨後在具體的政策實施上就開始出現很多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關于江南群眾的馴化。

    楊堅下令在南邊推廣‘五教’。這五教並不是什麼江湖門派也不是什麼特殊的組織,只是從儒家經典中摘出來的非常簡單的五條道德規範,包括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如果就這十個字,楊堅也不值當的費力推廣,他還很耐心的給這五教加了很多注釋,什麼母為什麼要慈啊,子為什麼要孝啊,父義有什麼好處啊等等。

    推廣完之後,還要強迫老百姓背,且得天天背夜夜背,還有專使檢查大家的背誦情況。

    這算是洗腦了,但手段實在不怎麼高明。南北朝時期儒家正統已經南移了,說句不客氣的北方那些儒學都是南邊玩剩下的,現在要讓南方人背這些啟蒙級的道德規範別說洗腦了洗腳都不好使。這讓南方的廣大群眾覺得,自己被羞辱了。

    楊堅如此下大力搞這場秀,無非是想安撫江南的民心,以最小的代價完成這次政權的交替任務。

    事實上,楊堅開始做的挺不錯,不過跑著跑著就跑偏了。

    由于統一戰爭進展的過于順利讓楊堅及下面一幫大臣的自我感覺非常良好。隋朝在戰爭中善待俘虜、不侵擾百姓,繳獲的財物也只是就地封存沒有往自己家里運,這些政策在江南獲得非常好的口碑。

    但隨後在具體的政策實施上就開始出現很多問題。

    甦威建議在南方推廣‘五教’。這五教並不是什麼江湖門派也不是什麼特殊的組織,只是從儒家經典中摘出來的非常簡單的五條道德規範,包括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如果就這十個字,也不值當的費力推廣,甦威還很耐心的給這五教加了很多注釋,什麼母為什麼要慈啊,子為什麼要孝啊,父義有什麼好處啊等等。

    楊堅覺得這個建議很不錯,就真的下令在江南推廣‘五教’。

    推廣完之後,還要強迫老百姓背,且得天天背夜夜背,還有專使檢查大家的背誦情況。

    這算是洗腦了,但手段實在不怎麼高明。南北朝時期儒家正統已經南移了,說句不客氣的北方那些儒學都是南邊玩剩下的,現在要讓南方人背這些啟蒙級的道德規範別說洗腦了洗腳都不好使。這讓南方的廣大群眾覺得,自己被羞辱了。

    出了這個餿點子的甦威還再接再厲又出了一個更餿的點子。

    他又提議在江南每五百戶設置一個鄉正,主管民間的訴訟問題,在律法層面實施區域自治。(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隋唐風雲》,方便以後閱讀隋唐風雲第229章自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隋唐風雲第229章自治並對隋唐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