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尉遲迥作亂,楊堅听了高 的建議,想派監軍到前線的時候,鄭譯退縮了,楊堅不得已派了高 。自從那一次,楊堅看到鄭譯總覺得有點不自在,而且,鄭譯喜歡的生活,貪污受賄,于是楊堅慢慢疏遠了他。
鄭譯被疏,偷偷請來在跳大神兒的來折騰,以期改善。這在那個年頭被認為是背著組織搞迷信活動,是被嚴厲禁止的。
楊堅听說後(據說是一個被鄭譯責打的婢女告的狀,可見,女人是不能得罪的,和小人一樣,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這不是我說的,是孔子他老人家說的),把鄭譯找來問︰“我有對不起你的地方嗎?你這麼做是什麼意思?”
鄭譯無言以對。
恰在此時,有人又告發了鄭譯另一個不良的行徑︰不和他老媽住在一起。
這在當時絕對是個大罪過,是不孝的表現。
于是,鄭譯在被勒令與母親同住一起的同時,被從朝堂趕回了家。
當然,後來楊堅還是原諒了他,畢竟
不久,楊堅良心再度發作,將已經心死的賀若弼從牢中提出,問他︰“你自己想想,你能死能活?”
賀若弼答道︰“臣曾經提一旅師,深入江南,擒陳叔寶,望陛下看在此功勞的份上,能恕臣活命。”
楊堅差點把鼻子氣歪了,心說︰“陳叔寶明明是韓擒虎所擒,怎麼又成你的功勞了?”
但只是不動聲色地說︰“你說的這一功勞我已經重賞。”
賀若弼再次懇求︰“我還是想活。”
楊堅內心笑了一下,目的達到,他不想繼續為難賀若弼。于是下令赦免他的罪過,但撤去本兼各職,令他回家當老百姓去。
賀若弼抱頭鼠竄,但他根本用不著驚慌,楊堅根本沒打算殺他。
不久之後,楊堅再次下旨,恢復賀若弼的爵位。這一結果令賀若弼喜出望外,從此終隋文帝一世,他都老老實實,不敢再有不敬。
好權術啊,我看到這里,拍案叫絕。
然而賀若弼的本性無法因楊堅的一番“苦心”而改變,他終隋文帝一世不敢再有不敬,但不代表楊堅死後,他仍能保持這種來之不易的低調。
後來,隋文帝的次子楊廣奪嫡成功,榮登太子寶座,曾問賀若弼︰“楊素、韓擒虎和史萬歲三人,是我朝良將,你來評評,他們優劣如何?”
賀若弼冰冷了許久的大腦瞬間再次發熱,對楊廣說︰“楊素是猛將,非謀將;韓擒虎是斗將,非領將;史萬歲是騎將,非大將。”
楊廣繼續問︰“那誰是大將?”
賀若弼說︰“唯殿下所擇。”
楊廣听了,看了看賀若弼的頭顱和生疤的舌頭,搖搖頭,不知道他的腦袋何時又被驢踢了。
再後來,楊廣即位,是為隋煬帝,作為愛惹是生非且牢騷不斷的典型,賀若弼更被人不待見。
三年之後,他隨隋煬帝北巡榆林,楊廣命人制作一個超巨型的大帳蓬來招待突厥的國家元首啟民可汗。
這一次,賀若弼發了他生平最後一次牢騷。
他和高 等人私下里議論這樣做太奢侈了。
毫不意外地,這種議論傳到了楊廣的耳朵里,于是作為楊廣忌恨高 的犧牲品,賀若弼與高 及其他一些發表同樣言論的大臣,被同一天砍了腦袋。
這一年是公元607年,賀若弼六十四歲。
賀若弼是一個個性特殊的人,其父賀若敦因言獲罪,臨死前用錐子刺破賀若弼的舌頭,讓他慎言。
一段時間內,賀若弼似乎吸取了老爹的教訓,不敢亂說。其典型的代表作就是結結實實地忽悠了王軌一次(見前文所述)。
但隨著賀若弼地位上升,他原本不太聰明的頭腦開始真正粥樣糨糊化,逐漸走上蛋白質的不歸路。
蛋白質者,笨蛋+白痴+神經質也。
說完了賀若弼,再說說他的老朋友、老戰友兼老敵人韓擒虎同志。
韓擒虎的故事沒有那麼長,但十分具有傳奇色彩,甚至是恐怖色彩。
某一年的冬天,韓擒虎府第旁邊住的一個老太太早上起來出門,看到韓府門外羅列儀仗,威風凜凜,這種架勢從來沒有看到過。韓擒虎身為帝國元帥,國家重臣,自然是排場得不得了,但今天這陣勢,不盡沒有見過,而且說不出的詭異。
老太太問其中的一個衛士,這個衛士說︰“我們來迎接我們的大王。”
說完,整個儀仗隊就不見了。
老太太以頭搶地,直接暈倒。
緊接著,老太太的兒子中了邪,朝著韓擒虎家的大門猛沖,門衛急忙阻攔,這是元帥府,是你隨便進的地方嗎?
但這個中午男子一個勁兒往里闖,嘴里不停喊︰“別攔著我,我要見大王。”
門衛很奇怪,韓擒虎雖然功勞大,但並未被封王,不只韓擒虎,包括楊素、高 這班功臣,沒有一個封王。
于是門衛問他︰“你見那門子王?”
這個瘋子狂叫︰“我要見閻羅王。”
韓擒虎的家人聞聲出來一看,就想揍他,被韓擒虎阻止了,說︰“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我願足矣。”
然後回家躺在床上,當天晚上就生了一種怪病,韓擒虎不就醫不吃藥,不久去世。
就這樣,平陳戰爭中功勞最著的兩大名將,一個在日後被少東家在生死簿上勾去了姓名,一個被閻羅王請去作了閻羅王。
想起了範蠡功成身退後給文種的留言︰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
歷朝歷代,從古至今,概莫能外。
悲哀啊!
仁壽宮——記那座用白骨徹成的宮殿
繼韓擒虎和賀若弼之後,我們需要隆重推出兩個重量級的人物,這兩個人的影響,不僅會伴隨著他們的生命存在,甚至,在隋亡以後,他們還在以自己的方式繼續著對歷史的影響。
這兩個人一個叫宇文愷,一個叫封德彝。
宇文這個西魏的大姓、北周的國姓,為南北朝末期的歷史增添了許多的光彩,宇文愷的父親就是一個典型的將星。
宇文愷的老爹是宇文貴,在那個時代是一個隨便跺跺腳地皮顫三顫的大人物,是關隴軍事貴族最核心的成員。這個核心,就是八柱國家和十二大將軍,而宇文貴,和楊堅的老爹楊忠一樣,都位列十二大將軍之一。
簡言之,如果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是一個大卷心菜的話,那八柱國家和十二大將軍就是菜心。
根據菜心的兒子仍然是菜心而不大會是菜幫的原理,名將宇文貴的兒子們不會是綿羊。
的確如此,宇文貴的幾個兒子,一個比一個出色,一個比一個有名。
長子宇文善,在北周末年的時候就已經升任上柱國,是官高爵顯的帝國元帥。
次子更加有名,就是同樣位列帝國元帥、在滅齊、平定尉遲迥叛亂中立下 赫戰功的宇文忻。當然,宇文忻之所以比大哥宇文善有名,是因為和他劉𠠬、梁士彥結成了反對楊堅、圖謀造反的鏘鏘三人行。他想成為開國元勛的夢想隨著梁士彥的外甥告密而成為泡影,繼而,三個大人物因此人頭落地,雖然,他們三個其實已經是開國元勛了。
但宇文貴的兒子中,最有名的還得說是宇文愷。
宇文愷不象他的兩個哥哥那樣英勇善戰,他似乎對戰場的事情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蓋房子。
宇文愷的這一愛好使他成功地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建築學家之一,他的代表作之一就是我們將在下面提到的仁壽宮。
早在楊堅剛剛掌握北周大權、大殺其宇文氏皇族的時候,宇文愷就差點被列入殺戮名單,但他畢竟不是北周皇帝的正經親戚,再加上二哥宇文忻當時屢立戰功,正得楊堅的器重,因此躲過一刀。
然則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宇文忻起事被誅的時候,宇文愷又差點被牽連殺頭,雖然後來只是被革職在家,楊堅也算狠狠敲打了宇文愷一下︰你要知道你的老板是誰。
這是一條放之四海職場皆準備的金科玉律。
不僅僅限于職場,也包括官場。
其實,早在修仁壽宮之前,宇文愷已經作為大隋王朝的首席建築設計師和工程管理專家進行過一些大手筆了,比如說大興城。
大興城其實就是長安城,確切點說是長安新城。長安舊城自從西漢成為帝都以來,歷經八百年的戰亂,已經殘破不堪,為了顯示新王朝的新氣象,楊堅決定興建長安新城,謂之“大興城”。
大興的名字緣于楊堅在北周曾任大興公。
這個名字和歷朝歷代的名字一樣,毫無新意。
但大興城是中國建築史的一個奇跡。
大興城在高 為主的、宇文愷為副的工程項目小組的領導之下,于開皇二年,即公元582年開始興建,在第二年的三月即竣工交付使用,前後一共用時九個月!
這一神速在偉大的新中國往往代表著豆腐渣工程,但宇文愷的大興城卻不是大興貨,她是世界古代史上所有的上規模城市中首屈一指的大城市,無論是洛陽城、北京城、南京城、羅馬城、巴格達這些輝煌一時的超級大城市,在大興城的面前,都變得毫無底氣。
雖然說大興的興建第一功臣是高 ,但高 更多意義上只是掛個名,具體的設計、規劃工作,都是宇文愷主導的。但沒有辦法,高 當時紅得發紫,只好把大興城的領導班子界定成高 同志為首的、宇文愷同志為副的,這叫掛帥。
你干活最多,但照相時不一定在前排。這是中國所獨有的光芒四射的魅力,那些智力低下的歐美洋鬼子,一輩子也玩不轉咱們的東西。
宇文愷的大興城,一舉奠定了他不可替代的建築工程隋代第一人的地位,從此,不管哪個超級大工程,只要楊堅一聲令下,準備興建,那第一個動起來的必是宇文愷,如果他不動,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動不了了。
後來,二哥宇文忻造反了,宇文愷被削職為民,灰頭土臉窩家里待著,沒人答理。但他深信自己還沒有走到盡頭,大隋朝建築工程第一人的句號不是憑空得來的,我會有我的機會,我在等著時代的召喚。
果然,召喚來了。
這次召喚他的不是高 ,是楊素。
楊素幾乎是一個完人,長得好,相貌堂堂,懂軍事、懂謀略、懂韜晦,還懂陰謀,因此,深得隋朝先後兩任國家最高領導人的信任。
楊素如今是當朝宰相,位極人臣,在皇帝面前說話非常好使。
隋文帝楊堅,想在自己有生之年,適度放松,于是交給楊素一項特殊任務,讓他負責在歧州北面建造一座宮院,名曰仁壽宮。
仁壽宮的定位不是很清晰,不是一座皇宮,也不是一座廟宇,它的作用,類似行宮。就象大清國的皇帝每年都要到承德避暑山莊去木蘭秋 一樣。
這一神聖的任務交給了也紅得發紫的楊素。
楊素把這一神聖的任務又交給了宇文愷。
于是,宇文愷就成為這一任務的挑大梁者,同時,還給他任命了一位副手︰封德彝。
他是楊素的堂妹夫。
封德彝這是在這部書中第一次出現,以後,他還會出現很多次,而且,直到這部書結束,他的生活也才是剛翻開一個新的篇章而已。
封德彝是歷史上最著名的識實務的俊杰,他先後侍奉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唐高祖李淵,唐朝太子李建成和唐太宗李世民,無一不是得到特殊信用,被倚為左右手。
在騎牆方面,道行比他深的,恐怕只有馮道老同志了。
封德彝有才,這是肯定的,幾十年屹立不倒說明了一切問題。
我們總結封德彝族的特點,共有兩條,但就是這簡單的兩條,足可以羞殺天下人。或者說,如果你掌握了封德彝族的這兩大法定,你想不官運亨通都難。
首先,勤于思考(細心揣摩上司的想法並分析局勢,看下一步應投靠哪個新老板);
其次,能解決問題(能干)。
具備了上述兩點的臣子,用漢末名士許邵的話說,就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接下來,封德彝和宇文愷即將聯袂登場,為大家獻上一曲驚世駭俗的“仁壽宮之歌”。
楊堅在一統天下、國政粗安之後,似乎感覺有點累了,他無法在女色上取得階段性進展(因為獨孤伽羅女士不允許他有這個階段),那他的興趣只好轉到大興土木上。
當然,偉大君主隋文帝的大興土木,比起歷史上的歷代昏君的隨便一個小工程,還是十分樸素的。既因為楊堅心疼老百姓,更因為他心疼錢。
從偉大的背後看楊堅,此人既怕老婆,又摳門,不象是做大事的。
這一神聖的火炬楊堅傳給楊素,楊素又傳給了宇文愷和封德彝。
建築大師和阿諛大師接到任務之後,立即開始了緊張的工作。仁壽宮這一項目工程,自公元593年開始興建,到公元595年竣工,共歷時兩年。
這兩年,宇文愷隋朝首席建築師的風采得到了淋灕的展現,而楊素,則將自己的另一面展示給了大家。
楊素在戰場上令敵人聞風喪膽,在官場上讓政敵不寒而栗,而對他負責的仁壽宮項目的民工來說,則意味著死神。
仁壽宮綿延里,奢侈豪華,有賦為證︰
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L)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