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風雲

第110章謀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風雲再起 本章︰第110章謀反

    楊勇雖然暫時還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楊勇被廢、楊廣得志、楊堅無奈,這一切,早在十二年前隋朝滅陳的時候,就被人看出來了。

    這個具備非凡預見性的人叫房彥謙,是一個地位低下的小官助理巡視員(監察御史)。當時楊廣五十萬大軍橫掃江南,將陳朝的皇帝、國戚、文物、典籍以及珠寶全部運回北方時,所以人都認為天下已經定,只有房彥謙發表了不同意見。

    他說︰“主人殘刻寡恩,太子暗弱,親王們手握重兵,心懷不軌。目前雖然看似天下太平,實際上危機正在悄悄形成。”

    房彥謙的兒子也說︰“爹爹分析得有道理,主人沒有恩德,靠詐術取得天下,兒子們虛偽驕橫,沒有仁愛之心,盡早會自相殘殺,表面看起來的太平,不幾天就會被全面打倒破。”

    這位房公子才剛剛十一歲,其卓越眼光已經象椎子被裝進布袋一樣鋒芒畢露。這孩子在隋朝的歷史上沒有留下太多痕跡,那是因為他的光芒幾乎照亮了整個初唐時期。

    他就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宰相之一︰房玄齡。

    可惜我們沒有多少筆墨給他,我們主要寫的是隋朝的事,再見,小朋友。

    楊廣春風得意,楊勇半死不活,楊堅苟延殘……但我們忘了楊家還有一位特殊人物,他就是隋文帝楊堅與皇後獨孤女士生的第四個兒子,蜀王楊秀。

    楊秀是蜀王,同時又被任命鎮壓蜀地,任益州軍區司令長官(益州總管),是名副其實的四川王。楊秀面目清朗雄壯,能文能武(好象楊堅和獨孤女士在教育孩子上並不失敗,五個兒子中,頗有幾個能干的,這一點,雖然不如清朝皇子,但比起明朝的皇子來不知好過多少倍),而且,敢說敢干,執行力特別強。

    但楊堅並不喜歡他,常常對獨孤皇後說︰“楊秀不會善終的,下場一定十分悲慘。不過在你我活著的時候恐怕是看不見了,等將來皇位傳到他哥哥的手上的時候,他一定會謀反。”

    于是,時不時制造一點借口,分散楊秀一點軍隊,過幾天,又找個理由,再削減幾個軍的番號,搞得楊秀很郁悶。

    楊秀在四川,遠離中央,山高皇帝遠,既然皇帝老爹暫時管不著他,他決定做些不凡的事情,這些不凡的事情包括︰

    制造渾天儀。制造渾天儀是大罪嗎?答案是當然了。你以為當年的張衡造渾天儀是研究天文啊?那是用來觀察天象的,諸葛亮這個呆鳥還用肉眼夜觀天象呢,早好幾百年之前,張衡就借助儀器來觀察天象了。

    大量制造能衣服、儀仗、車馬等,規格簡直和皇帝一模一樣,完全是山寨版的宮廷御用品。

    楊秀還做了一件事,也夠驚世駭俗的,他從四川當地,捉了不少少數民族的男孩子,統統送到手術室,統一割掉小JJ,進到他的“宮”里當太監。

    恰在此時,從大興城傳來消息,大哥楊勇的太子之位被廢,二哥楊廣沐猴而冠,登上了太子寶座。現代社會的這種自殺,多數原因都是因為從小生活在溫室里,一經風雨,立即枯萎;還有就是父母包辦了孩子所有決定,這樣的孩子永遠無法長大,當他一到一個新環境,從大事到細節都需要自己做主的時候,他覺得太累了,十分孤獨,無人依靠,這樣的孩子自殺的概率也比較大。教育的問題。這個楊素可真會見縫插針,此時此刻這樣一說,楊堅就更堅定了楊廣的說法

    -

    所以說,楊素是個人精。所謂人精,就是他能精確知道老板在想什麼、想听什麼話、想干什麼事,而老板去完全不知道這個恭恭敬敬的下屬在想什麼。在人精面前,老板就成了大傻子,比如偉大的楊堅。人性是個十分難以定義的東西,取義成仁在多數情況下都要看具體的環境。中國文化中,戰士寧可戰死,不可被俘,你不能說有錯;主張尊重生命價值的文化里,被俘並不是一件恥辱的事情,也沒錯。文化差異不同而已,如果我們突然到一個文化氛圍不同的國家,一定會有“文化震驚”風確實大,大到坐在辦公室里都覺得渾身涼颼颼的。不過,快了,快到丘遲說的季節了︰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楊秀本來平常就對這位二哥的裝腔作勢非常看不慣,一想到老爹晏駕之後,這個虛偽到惡心的偽君子就要成為自己跪拜的對象,楊秀就直起雞皮疙瘩。他有事沒事就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大罵楊廣,怎麼解氣怎麼罵,怎麼惡心怎麼罵。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楊秀的國罵沒有能夠把楊廣怎麼樣,先把他自己怎麼樣了。

    楊秀今天在四川罵楊廣,半個月後楊廣就知道了。楊廣是做特務工作的天才啊,他的“蓋世太保”在全國各地無孔不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比起來,恐怕洪武大帝、永樂大帝們的錦衣衛、東西廠都是小巫見大巫。

    隋文帝楊堅看了太子楊廣和宰相楊素聯名的意見反映書,大怒,立即命令楊秀回京述職。

    楊秀的回答很簡單,兩個字︰“不去。”

    當然他沒有這麼粗魯,只是反復強調自己貴體有恙,不能前往。

    楊堅派人數次征召,楊秀數次拒絕。

    楊秀手下的總管司馬源師進言,勸他接受皇帝的征召,回到大興。

    楊秀很不高興,說︰“這是我皇家的事,你算哪根蔥?”

    源師跪在楊秀的面前,說︰“我是您的部屬,看到您做事不對,當然要冒死進諫。皇上召您已經有好幾個月了,你如此拖延不去,老百姓不了解情況,就可能有各種議論,進行听了這些議論,會怎麼想呢?到時候,您還怎麼證明自己的清白?”源師的顧慮是對的,只是以楊秀的智商無法理解這些,他不知道,就在他在成都嘰嘰歪歪不肯出發的時候,楊堅已經派了大將獨孤楷來替楊秀,同時監督楊秀踏上北上大興之路。

    獨孤楷是隋朝著名的家,對于治理國家相當有一套,最簡單四個字就是與民休息。

    這也是任何亂世之後想迅速從戰火和廢墟中站起的民族振興和崛起的不二法門。

    獨孤楷其實姓李,與高一樣,都曾經是西魏劃時代的老帥哥獨孤信的部下,被賜姓獨孤。獨孤楷時任寧夏軍區司令長官(原州軍區司令長官),這次奉命改任益州軍區司令長官,屬于平調。

    獨孤楷領著全副武裝的衛士來見楊秀,軟硬兼施,終于使這位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親王踏上了大興之路。

    但當楊秀啟程的時候,獨孤楷敏銳地察覺到楊秀眼光中有一絲怨恨的眼神,獨孤楷不由得打了個寒戰。

    楊秀帶著他的衛士整裝出發,離開成都四十里,突然停下不走了,他要求檢閱他的衛士,並且發布戰爭動員令,戰爭即刻開始,目標是四十里外的成都城,拿下成都,之後……這個,不好意思,還沒有想好。

    楊秀令自己的隊伍磨好了刀,擦亮了槍,只等探馬來報,就一聲炮響,殺獨孤楷個回馬槍,先奪了成都城,有了個立足之地再說。

    他正得意洋洋,口味橫飛地發表著演說,探馬已經回來了,說︰“獨孤楷早已經預料到殿下您會殺下回馬槍,他已經調集兵馬,將成都的四門緊閉,街上戒嚴,不許入一兵一卒入城。”楊秀一听,算了吧,看來,這個外公培養出的人才,確實不簡單啊。

    懷著沒能攻下成都城的遺憾,楊秀回到了大興。

    大興城,對楊秀來說,基本等同于墓地

    楊秀回到大興的時候,老爹接見他,只是皺著眉看了他一眼,連理都不理,話也沒有說一句。

    第二天,楊堅不見楊秀了,他令專人來找楊秀,要他承認罪過。楊秀照辦了,並承認自己的罪過。

    看著兒子跪伏在地的可憐樣,楊堅長嘆一聲︰“你還能再沒出息點嗎?”

    太子楊廣率眾親王,一起上前,跪到在地,齊聲請求皇帝寬恕楊秀的惡行。

    楊堅點著這些不肖子孫,說︰“以前秦王楊俊生活糜爛,我以父親的名義對他進行責備;現在楊秀殘害人民,我就要以君王的名義對他進行懲戒。”

    蜀王楊秀回到大興城,隋文帝楊堅不打算原諒他,把他交付司法機關議罪。

    這時,從大臣中站出一個人來,替楊秀求情。

    這個人是慶整,時任開府儀同三司。

    慶整說︰“前太子已經被幽禁,秦王楊俊也已經去世,您現存的兒子已經不多了,怎麼還要嚴厲到這種程度?楊秀性格直爽,如果重責他,恐生不測。”

    怒火攻心的楊緊根本听不得任何不同意見,一見慶整為楊搬求情,火氣更盛,基本想割掉慶整的舌頭。

    楊堅命令楊秀一案由他認為最有經驗的、也是最真正、最忠心的楊素審理。由楊素審理,基本就等于是楊廣審理。

    這下,楊廣在楊秀案中大展神威,親手給自己的親弟弟套上一層層無形的枷鎖,並準確無誤地將他引向黑白無常。說起人性,每個人都有不同理解,先賢哲人們都有過論述。我等小百姓沒什麼高深的想法,也就隨便說說而已。

    人性的本初是從本能進化而來,最基礎的是自我保護和自我滿足。人有了自我意識(智慧),開始探索自己存在于世界的價值,認為人只有有利于自身生存環境才是有價值的,不利于自身生存環境是沒有價值的。然後才有了善惡觀,有了道德感,善惡概念這一事實本身說明了智慧是向善的。

    道德和文明是智慧的衍生品,是用.....

    或者說,人的內心都有善惡兩個方面,人的言行就是善惡斗爭的結果,善良的一面贏了,那他就做善事;邪惡的一面贏了,那他是惡人。內心深處不做斗爭,不用痛苦抉擇的,不是天生的聖人就是天生的惡魔。

    楊廣準備了兩個木偶,將這兩木偶五花大綁,戴上手銬腳鐐,並用鐵釘釘住木偶的心,在木偶的身上分別寫上“楊堅”、“楊諒”。並寫了一道符︰

    “請西岳慈父聖母,速遣神兵,收系楊堅、楊諒神魂。”

    之後,命人埋到華山之下。

    最後,當然是由楊素掘出,作為楊秀的罪狀。

    這個動作的目的十分明顯,這是楊秀干的,目的就是咒楊堅早死,為了解決老頭子在黃泉路上的孤獨問題,順便也拉了漢王楊諒。

    恰在此時,正好又在楊秀府宅查出一批有問題的圖書,有說大興城遍地妖孽的,有說四川蜀地吉祥的,更過份的是,查到了楊秀曾經親筆書寫的“逆臣賊子,專弄威福,當盛甲陳兵,指期問罪”。

    當所有的這些人證、物證都一並呈獻到楊堅面前的時候,老頭子晃了幾晃,差點摔倒︰“以前太子楊勇這樣,如今蜀王楊秀又這樣,我到底做了什麼孽啊!”

    他逐一翻看這些證據,一邊看一邊喃喃自語︰“天下竟有如此不肖之子!”

    于是,根據楊廣精心制作的這些“證據”,楊秀的命運從此被決定了,他被判處無期徒刑,無限期地軟禁起來,遠離妻兒,不得再見,只派兩個少數民族的女子伺候他。

    楊秀每天在被拘禁地以淚洗面,不知道自己身犯何罪父親要對他這樣,他上書給老爹“感謝您對我的厚愛,謝主龍恩。可否在我還有口氣的時候,讓我和瓜子見一面?另外可否賜我一個經濟適用墳,讓我死後也算有個歸宿?”瓜子是楊秀的兒子,十分疼愛,只是不知道是五香的,還是原味的。

    楊堅心軟了,他下令讓楊秀可以與他的妻兒團聚,但仍是處在軟禁當中,並且,下令公布楊秀的十大罪狀。

    這一點十分重要,不公布罪狀,怎麼使得軟禁楊秀的行動名正言順?怎麼證明皇帝的聖明?

    楊秀就這樣過著與世無爭的軟禁生活,也許他還有夢想,也許他還有悔恨,也許他還有激情,但這一切都不重要了,他能做的,只能是與妻兒待在一起,對著高牆出神,高牆之外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他完全不知道。

    這種生活一直過了十六年。

    十六年後的一天,他被放了出來,並且被立為皇帝,那個時候,他才知道,不僅老爹楊堅早已經死去十四年,連哥哥、已經當了十四年皇帝的隋煬帝楊廣,也被叛軍白練勒死,現在擁立他當皇帝的人,也正是縊死哥哥的人,他叫宇文化及,是隋煬帝楊廣最信任的宇文述的兒子。

    但立楊秀為皇帝的宇文化及也朝不保夕,不久他將楊秀殺害,只有瓜子逃了出去,隱居在一個叫閔的地方,為楊秀留下了一絲血脈。

    隋文帝楊堅,自從立了次子楊廣為太子,以為天下已定,可以放松一下了。

    也是,多少年來,楊堅一直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除了吃飯睡覺外,時間基本都花在朝堂了。

    但他畢竟是個有著正常生理結構和正常性取向的男人,讓他整天生活在花團錦簇當中卻不能踫一踫,就象讓一只貓整天都看著一條一條的小魚流著哈喇子但只喂它胡蘿卜。

    這一切的一切都緣于他的賢內助獨孤伽羅女士,獨孤女士有著無數的優點,但同時有一個令所有男人都聞風喪膽的毛病︰善妨。看歷史,真的有時候就感覺是看的血淋淋親人見的殘殺

    我個人以為,血淋淋親人間的殘殺最為殘酷的莫過于石虎殺掉自己的兒子石宣一家,反賊按律應該抄家滅族,根據這個原理,石宣的兒子們即石虎的孫子們也應該被殺。石宣有個兒子剛五六歲,十分可愛,也深得老暴君石虎的喜歡,小家伙眼見父母和兄弟被一一殘殺,嚇得抱著爺爺的腿不肯松開,但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于是,這個可愛可憐的孩子,被疼愛他到極致的爺爺硬著心腸令人掰開孩子的手,拖到刑場剁了腦袋。老家伙痛失愛孫,大病一場,不久死去。斗爭從來沒有任何人性可言,尊貴無比的生命對政客而言,無非踏板而已。

    如果楊堅敢與哪個漂亮宮女調幾句情,她敢一個飛毛腿把楊堅從大興城踹仁壽宮去。楊堅貴為九五之尊,率土這濱,莫非王臣,但就是怕獨孤女士怕得要命。

    其實,楊堅並非沒有別的女人,至少在名義他有很多嬪妃,最出色的一個就是當年平定江南從建康帶回來的陳宣華。

    陳宣華的名字不叫“宣華”,這是她在皇宮的名號。她不是個一般的宮女,她的出身很高貴,是公主的身份,是陳朝的皇族,她的哥哥更是大名鼎鼎,那就是集文學大家和渾球皇帝為一身的陳叔寶同志。

    她在南朝的時候被稱為蓮花公主,後來和哥哥一道被擄入北朝,一起被俘的,還有陳叔寶的另外幾個妹妹,都成了男人的戰利品被戰勝者瓜分,這幾個末代公主的新男人分別是楊素、賀若弼和楊堅。

    蓮花公主的美就先不提了,因為後面我們有大把的時間談她的花容月貌。不過,她再美,也與楊堅無關,因為他是獨孤皇後一個人的。(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隋唐風雲》,方便以後閱讀隋唐風雲第110章謀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隋唐風雲第110章謀反並對隋唐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