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風雲

第80章愛民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風雲再起 本章︰第80章愛民

    陳宣帝陳,本想趁北周滅齊立足未穩之際,伸出咸豬手,在北齊這具尚未全冷的艷尸上揩點油,不想損兵折將,元氣大傷,特別是吳明徹,作為陳朝旗幟性的人物,居然被生擒,這個,這個,好說不好听啊!

    听到吳老頭被活捉的消息,陳宣帝做了一件事︰

    把蔡景歷從豫章召回(不是豐田汽車有了毛病那種召回)。

    早在吳明徹進圍彭城,進退維谷的時候,蔡景歷同志就勸告皇帝,目前將老師疲,應該班師了。

    結果宣帝陳頊大怒,認為他講話太不吉利,一怒之下,請他到南昌當副市長了。

    如今大敗,吳明徹被擒,陳頊才想起老蔡的話,于是恭恭敬敬請他回來——這讓我想起袁紹手下的大謀略家田豐,也預言袁紹將于官渡戰敗,也被斥退,他的預言也不幸實現了,但,他得到的獎賞是,被他有著禮賢下士賢名的主公賜死于獄中——因為這位主公老羞成怒。

    袁紹是三國時期著名人物,姿儀偉岸,求賢若渴,勢力大時,兼並冀、青、幽、並四州,而且是太子,四世三公,連著幾代都是總理級的。

    不過,很明顯,的胸襟還是比不上皇帝。

    看看宣帝陳頊,明顯和袁紹不是一個檔次的,那叫一虛懷若谷。

    可惜,正當陳頊想重用這位老同志蔡景歷的時候,突然傳來噩耗,他老人家病逝了。

    唉,一聲嘆息!

    同樣遭遇的還有陳朝的五兵尚書(即長)毛喜。

    當初宣帝在準備出兵爭奪淮北之前,也征求毛喜的意見——看來,這位宣帝比起北齊的那些皇帝,還真是得多。

    毛喜說︰不同意。

    淮南剛剛納入我們陳朝的邊界,那里的人民已經和我們同心了嗎?

    北周剛剛吞並北齊,士氣正盛,這一點我們比得了嗎?

    我們的特長是水軍,放棄特長,與敵人在陸地作戰,我們有必勝的把握嗎?

    我們休養生息,慢慢消化淮南,這不是一項好的政策嗎?

    我們安撫民眾,與北周結好,贏得數十年的發展良機,這不比打仗好嗎?

    毛喜同志邏輯性相當強,連問了五個“嗎”,這五個“嗎”把皇帝老兒惹毛了,大聲命令毛喜退下。

    如今,吳明徹被擒,一切都被毛喜言中。

    到底是明君啊,宣帝陳頊選擇了向毛喜低頭。

    他拉著毛喜的手,嘆道︰“你的話今天應驗了!”

    如果宣帝一直執政,陳朝倒也未必會壞到哪去,可惜,陳頊同志命不久矣,即將替代他登極的是歷史上最有才的兼最渾蛋的頑主之一︰陳叔寶。

    他和即將替周武帝宇文邕為帝的周宣帝宇文一樣渾蛋,雖然陳叔寶不嗜殺。

    這兩個活寶,一南一北,比賽誰更會玩。最後的結果是一起玩完,拱手把祖上拼死留下的家產敗個精光,最後全都便宜了老流氓楊堅同志。

    我們即將看到楊堅同志正式登上歷史的舞台,這時他已經四十多歲了,從下章開始,就將進入楊堅時代,他會表演給我們看,他是如何在武帝和宣帝(這一個宣帝是指周宣帝宇文邕)治下裝孫子,又如何一步步把屬于國有企業的北周變成了自家的私有財產,從而建立起了大隋朝。

    應該說,楊堅得天下是歷代皇帝中最容易的,也許與此相對應,楊家失江山也是最容易的。

    因為按說不應該啊,楊堅留下的,是一個富庶、強大的隋朝,而他的接班人楊廣,文武全才,歷史上有名的大文學家、大詩人、大軍事家.

    也許正因為楊廣是各方面的大家,隋朝才如此早地滅亡。

    這當然是後話,我們只是說,北齊已滅,北周和陳朝都活不了多久了,我們很快將進入一個大一統的王朝︰隋。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封建的統一時期,第一個是秦漢。

    再說吳明徹,被王軌俘虜,押送長安。老先生一輩子哪受過這種罪呀!鞍馬勞頓,又氣又悔又病,盡管王軌和周軍對他以禮相待,但畢竟曾經的陳朝名將落得如此下場。吳明徹一頭踫死的心都有。

    好容易到了長安,武帝宇文邕對吳明徹相當優待,封爵懷德公,任他為大將軍。

    從此,曾經叱 風雲的吳明徹,在北周過起了優越的戰俘生活,不久,憂憤而死,享年六十七歲。

    吳明徹同志,死得並不可恥,他活著的時候,沒有做一件對不起國家的事,至死,也沒有變節。

    比起他,同是陳朝大臣的任忠,則要不忠得多。

    吳明徹、蕭摩訶和任忠,是三個不同層次的陳將。後二者,以後歷史將還會安排他們出場,不過在歷史上的聲名,是已經注定了的。

    蕭摩訶是南朝名將,以勇武著稱,在陳朝後期,已經成長為陳朝的擎天柱,雖然陳朝那時已經腐朽至極,但有蕭摩訶在,尚可一戰。

    當時的陳朝皇帝,已經換成了大文學家陳叔寶,大敵壓境的時候,為了感謝蕭摩訶的效忠,陳叔寶同志送給蕭摩訶一個特殊禮物︰綠帽子。

    在前敵指揮對隋作戰的蕭摩訶听了,差點沒吐血,從此對待戰事就愛搭不理,他負責的防線很快就被沖破了。

    而任忠,則比蕭摩訶主動得多,一個小時前還發誓誓死保衛皇帝,一個小時後轉頭就投降了隋朝,還喝斥那些頑抗的士兵︰“老夫都投降了,你還想干啥?”

    還是身殘志堅的司馬遷說的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此言得之。

    吳明徹的被擒,標志著南朝從此再無精力和能力染指淮北。

    本來勝利的天平就向北傾斜,如今,歪得就更厲害了。

    北周武帝宇文邕,調集兵馬,準備乘滅齊和生擒吳明徹的東風,向北掃蕩,一鼓將突厥蕩平,消滅在突厥庇護下的兒皇帝高紹義,統一天下。

    前文說過,高紹義不是什麼好鳥,其實,整個高氏家族,基本沒有什麼好鳥。

    我們來舉一個例子,武帝滅齊,受到最激烈的抵抗是來自高延宗的。

    這個勇力絕倫的大胖子在晉陽即位,銳意改革,戰敗被擒,仍然不屈,最後在被誣謀反後,一言不發,以毒椒塞口,不久氣絕。

    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苦撐危局、明知不可為而為的悲劇英雄,但實際上呢?固然以上所述都屬實,但我們還不了解這位王爺的另一面。

    他在當刺史的時候,在樓上向下大便,讓下面的人接著。

    他還把大便和食物混在一起攪拌給人吃,誰不吃就皮鞭地干活。

    他還用活人來試刀鋒,看快不快。

    ……

    如果真讓高延宗當穩了皇帝,也許人民迎來的,又是一個王朝,整個高家的血液里,流淌的就是的基因,只要是高家的種,概莫能外。

    高歡、高澄、高洋、高演、高湛、高緯、高儼、高綽、高延宗、高紹義,統統都是這樣。

    武帝宇文邕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從根本上消滅王朝,以免生靈涂炭。

    目前的高紹義,還沒有做出太出格的事來。

    但沒有做出來,不代表他不想做。

    因為他目前沒有這個能力,他只是兒皇帝,雖然突厥陀缽可汗對他尊崇有加。

    據陀缽可汗自己說,一見高紹義,就想起了他老爹的光輝形象。

    高紹義的老爹,就是北齊文宣帝高洋——一個美男成群的家族少有的丑男。

    換句話說,陀缽可汗一見高紹義,就想起了高洋這個丑男人。

    他的話原意如此,只不過高紹義听不出來而已。

    突厥人是聰明人,幾乎所有北方游牧的少數民族都是聰明人,因為他們都很會見風使舵。突厥今天對高紹義無限尊崇,是因為高紹義對他許下了很多東西。

    現在,又有一個人對突厥許了東西,而且,許的東西比高紹義多,比高紹義好。

    這個人是周武帝宇文邕。

    以武帝的為人,絕不可能半途而廢,落水狗是一定要痛打的。按這個趨勢,高紹義已經沒幾天好蹦的。

    突厥不可靠,他自己的這點人馬,都不夠武帝塞牙縫的。

    武帝已經安排了周密的用兵計劃,開始調兵遣將。他剛剛解決彭城之圍,志得意滿,下令改元宣政。

    各路大軍雲集,武帝親往雲陽宮,準備北伐。

    但是,武帝不能北伐了,而且是永遠不能北伐了。

    就在武帝調兵之際,突然一病不起,御醫都來不及診治,馬上趕回長安,但在路上的時候,武帝就不行了,真是病來如山倒。等靠近長安城門的時候,武帝已經歸天了。

    公元578年,偉大的軍事家、改革家宇文邕同志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年只三十六歲,共計在位十九年。

    周武帝宇文邕調兵遣將,正準備北伐時,突然病倒,只得班師,還沒有回到長安,這位英才蓋世的北周大帝便溘然長逝。

    宇文邕臨死之前,召見了他最信任的人,進行“托孤”。

    但這次托孤,既不同于劉備在白帝城的托孤,也不同于咸豐皇帝在熱河行在的托孤,他並沒有把權力下放給這位他最信任的人,盡管這個人是當時少有的德才兼備。

    換句話說,武帝臨死前,只是想找個人說說最後的悄悄話。

    這個人是宇文孝伯。

    武帝握著宇文孝伯的手,說︰“我恐怕已經病入膏肓,斷無生理。我願將後事都托付給你,你要努力輔助太子,別讓我失望。”

    言訖,武帝宇文邕便永遠地閉上了雙眼。這時,皇帝的輦車剛近長安的城門。

    一個可能統一全國的人,一個可能減少戰亂的人,一個讓老百姓少受點苦的人,就這樣死了。

    這是宇文家族的悲哀,這是北周王朝的悲哀,同時也是中國歷史的悲哀,更是老百姓的悲哀。

    宇文邕是那個亂世少有的明君,因此,我們多用些筆墨給他做一個蓋棺定論。

    他雄才大略自不必多說,他能滅齊,統一北方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這是一個有勇有謀、工于心計、很懂得韜光養晦,在堂兄宇文護當政期間,那孫子裝得,比真孫子還象。

    殺死宇文護新政之後,宇文邕才把他的獠牙漸漸亮

    據說這位年輕的皇帝日理萬機,十分勤奮,前可比千古一帝秦始皇同志,後可比他的老親家兼老流氓楊堅同志。

    宇文邕還十分節儉,這在那個時代十分難得,南北朝皇帝象走馬燈似的換,很少听說哪個皇帝很節儉,除了那們舍身同泰寺,不肯吃肉的梁武帝蕭衍。梁武帝是拿和尚的標準要求自己(不過他被困台城臨餓死之前,還是吃了幾百顆雞蛋)。

    尤其難得的是,宇文邕作為一個男人,把他的戰場用在努力統一全國(雖然只是部分實現,只統一了北方)而不是床上,這在南北朝的無數皇帝當中,是極其少見的。他在後宮有名分的老婆,不超過十個。不過,可能是因為他在女色上對自己太摳了,導致他的兒子,頑主皇帝宇文,觸底反彈,一下子給自己弄了五個皇後!

    滅齊之後,宇文邕下令把北齊境內的富麗堂皇的皇宮建築全部拆除,磚頭、木材全部分給貧苦百姓,這一點,頗象我們當年的土改。

    現在,宇文邕已經駕鶴西游,向他同為亂世梟雄的父親宇文泰匯報工作去了。同時,他的雄才大略和他的高貴品質一樣,一經肉體的消失,立即灰飛煙滅。

    北周經過多年休養生息,終于消滅原本比自己強大很多的北齊,馬上就可南渡長江,一統天下,可惜,宇文邕在這個時候死了,他這一死。使原本就處在相對平衡中的北周政局,一下子變得撲朔迷離,而北周的這些皇親國戚,很快就要被籠罩在血雨腥風中。

    宇文邕去世,太子宇文即位為帝,是為周宣帝。

    這位太子,我們之前曾經提到,干啥啥不成,吃啥啥沒夠,是個典型的官二代、富二代和太子。

    就是這個一個紈褲子弟,周圍的親戚都都是一流的。

    他的老爸是武帝宇文邕,那是一流的皇帝,直追千古一帝秦始皇;

    他的爺爺是北周的實際創始人宇文泰,集軍事家、改造家、家于一身的大權臣;

    他的叔叔是齊王宇文憲,能文能武,是北周的柱石;

    他的老婆是楊麗華,美且賢,能夠在歷史上同唐太宗的長孫皇後和朱元璋的大腳馬皇後並列;

    最關鍵的是他的老丈人了不得,既是大軍事家,能打仗,又是大家,能治國,還是謀家,能篡位!所以,還是一個好皇帝,勤政愛民。

    這麼多優秀的親戚包圍著,宇文愣是不成器。

    唉,一塊石頭,你放進籠屜蒸十天也是石頭,成不了饅頭。(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隋唐風雲》,方便以後閱讀隋唐風雲第80章愛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隋唐風雲第80章愛民並對隋唐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