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瓦藍,上面朵朵白雲隨風而動。
渭水波光粼粼,垂柳拂堤,來回擺動。
有人立在這渭水畔。
此人一身儒衫,風度翩翩,只是往這里一站,就能讓人感受到濃郁的書卷氣。
溫潤如玉一感覺,撲面而來。
讓人有著一種很是舒適的感覺。
只一眼,就能夠讓人知道,這是一個很有學問,涵養,也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
但若是知道此人曾經做過的事,以及現在正在謀劃的事,還他此時心中盤算的東西,只怕再也不會這樣想。
這人,便是謀劃殺董卓的幾人中的一員!
只看這人的樣貌,很難讓人將這等大膽而又殘暴的事情,與他聯系到一塊。
可是現在,他就是在做這等事!
這人,姓荀名攸字公達。
潁川荀氏出身。
站在這里,看似悠然自得的欣賞著深秋的渭水景色,實際上則在不斷的盤算著,如何才能完美的將董卓給殺掉。
如此過了一陣兒之後,又有兩人聯袂而來。
這兩人同樣都是士人打扮,看行為舉止,都是名士,風度翩翩。
這二人,一為何 ,一為種輯。
三人聯合起來,準備謀殺董卓。
“此番在長安,董卓終究還是勢大,只我們三人,所能夠掌握的力量,還是太少。
若是萬一再像之前那樣失敗,功虧一簣,可就不好了。”
何 出聲說道,帶著一些擔憂。
今日為休沐日,幾人便相約出來賞秋景。
實際上卻是在這里商議謀殺董卓的事情。
此處很是安靜,偏僻,遠處還有他們安排的,信得過的人手,所以倒也不怕有人過來,導致事情泄露。
“不若再尋一些有志之士,聯合起來,一同做此事!共除國賊!”
種輯開口這般說道。
種輯和何 二人聯袂而來,顯然這兩人之前,已經是在路上有所商議。
在一些事情上,達成了共識。
種輯開口之後,二人便一起望向了荀攸,等待著荀攸開口。
荀攸搖頭道︰“這事情,乃是殺頭的買賣,事關重大,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人多了,反而容易壞事。
如今長安城水渾,難辨敵友。
若是一個弄不好,招來了一些面忠心奸之人,導致事情泄密,那可就禍事了。”
見到何 種輯二人,還是面有憂慮之色,荀攸再次開口道︰“我知道,上一次的失敗,讓你們有所警醒,此番想要更為穩妥一些。
但我覺得完全不必如此。
上一次在洛陽那里伏擊華雄,是因為完全沒有料到華雄,以及華雄的那個護衛,武藝居然那般的高強,警性那樣高。
所以最終才功敗垂成。
但此番不一樣。
此番乃是伏擊董卓,董卓身邊武藝最高的就是華雄。
華雄馬上就會帶兵出征益州,等到華雄離開之後,就是最好的下手機會。
不可再節外生枝……”
對于荀攸的才學這些,二人顯然很是佩服。
如此又與荀攸說了一會兒之後,兩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荀攸的說法,就以現在所擁有的力量,對董卓下手……
……
“文遠啊,你是一個有本事的人,我一眼就看出來了你的不凡。
並州的那些將官里面,最能拿的出手的,一個是奉先,另外一個就是文遠……”
董卓府中,董卓親自接待前來的張遼。
張遼搖頭道︰“太師謬贊了,我哪里能夠和奉先相比……”
董卓笑道︰“文遠你不必客氣,我這一雙眼楮,可是閱人無數,能夠看出誰有本事,誰沒有本事。
此番前去益州作戰,有文遠你隨之前去,事情將會變得穩妥……”
張遼道︰“有華將軍在,一切本就無憂,遠此番前去,定然是以華將軍馬首是瞻!”
張遼以為,這就是董卓找自己前來的主要原因所在。
就是想要對自己說上一些話,讓自己在接下來攻打益州的時候,會拼盡全力的配合華雄,不和華雄鬧什麼矛盾。
防止出現將帥不和的事情。
董卓聞言,暗自吸一下鼻子。
自己此番將張遼喊來的主要目的,可不是這個。
是在之後,華雄有異動的時候,以張遼牽制一下華雄。
可結果話剛出口,張遼卻說出了這些話。
董卓笑著點頭道︰“有文遠這話,我就放心了。”
如此說了一陣兒之後,董卓望著張遼道︰“文遠,我今番將你招來,除了說這些之外,還有一些別的話,想要與你說……”
過了一陣兒之後,張遼從董卓這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