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汐無力的看著眼前這個婦女,又見她手中喜糖,突然笑哭了起來,神色竟帶一絲諷刺。
    婦女不明此笑為何意,又以為曹汐是笑她小氣,故而婦女又在自己手中多抽出一顆喜糖,兩顆喜糖在婦女手中顛了顛,後塞到曹汐手里。
    婦女道︰“瞧你也不小了,可對過人家了?要我說,為這一盞燈籠也不至于哭成這般,瞧瞧,這眼都腫成不成樣了!”婦女特此還指了指曹汐的眼。
    可見曹汐實在可憐,婦女還是忍不住伸手安撫著,道︰“可別哭了,天色也還未晚,今日沈溫兩府大喜,全京城到處張燈結彩,沒有燈也瞧得見路。姑娘家家的,還獨自一人,可還不快些回家去,免得家里人憂心才是!”
    曹汐冷哼一笑,道︰“憂心?不該是,免得落人話嗎?”
    “這...”婦女一下愣住,不知如何答復。
    只見曹汐瞧著手里的兩粒喜糖,心疼得咽了咽;又盯著那婦女看了半響,神色帶著些許厭惡,道︰“道听途說,亂嚼舌根,不知深淺!”說著,曹汐好似拼盡了力氣,突將那喜糖狠狠的扔回婦女身上。
    婦女一見自己的好心被當驢肝肺,一時來了氣,指著曹汐便罵道︰“這副淒慘可憐樣,竟是狼心狗肺的!活該你哭腫了眼,呸!”說著,婦女氣憤憤離去了。
    ......
    婚隊這邊,花轎停于沈府大門外,里里外外來來往往的人皆聚兩旁。
    沈伯懷來到花轎外迎候。轎外倩娘婆唱道︰“新郎來到花轎旁,手接榕樹大燈籠。千里有緣相匹配,早得貴子中狀元。”
    隨後媒媽子喊道︰“壓轎。”
    沈伯懷這時抬手掀轎門簾,倩娘婆唱道︰“轎簾繳起是篾青,君今要娘來管家,千田萬地郎來管,十六年後是大家。”
    唱畢,沈伯懷將溫雲錦牽出轎來;這時,一女使將火盆擺放府門前,此乃︰火煙,意為闢邪。
    這時倩娘婆唱道︰“新娘舉步跨火煙,早得麟兒是男孫,夫唱婦隨同心腹,五代同堂孫抱孫。”
    倩娘婆同沈伯懷一起攙扶大姑娘跨過火煙︰又唱道︰“火煙跨別步再移,款款蓮步進廳邊。金玉滿堂福祿壽,來年定得狀元兒。”
    跨過火煙,新郎新娘同上府門台階。這時府里頭有人喊道︰“新婦入門!”
    里里外外站于兩旁的人們高喊︰“迎親咯!”禮樂起,新郎新娘入門。
    只見里外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原候在門外的十二位掌燈禮娘,這會從新郎新娘兩旁進門,行于兩側,為新人照路,與新人同行進廳。
    這會有媒媽子喊道︰“賜牽巾,傳席。”
    兩個禮娘這會遞牽巾過來,後退旁;候于天井兩旁的傳席禮娘這會移步到新人面前,鋪喜席傳席。
    左右兩旁還各站六位灑紅水福娘,每人站于每兩席之間,手捧金碗紅花水,于新郎新娘踏席一步,各灑一次,兩次為結,後傳第二行人灑紅水。
    福娘十二人,共灑十二次。傳席十二,新郎新娘行十二步。
    新人前行一步,兩旁掌燈禮娘同行一步,站右旁首位福娘持石榴花沾水灑福,灑于新人頭頂。
    媒媽子這時唱道︰“一灑,才子佳人美結良緣。”
    “二灑,舉案齊眉比雁同飛。”
    “三灑,魚水相諧琴瑟和鳴。”
    “四灑,笙馨同音夫唱婦隨。”
    “五灑,百年琴瑟萬年富貴。”
    “六灑,白頭偕老白首成約。”
    “七灑,夭桃灼灼蘭菊庭芳。”
    “八灑,瓜瓞延綿五世其昌。”
    “九灑,詩詠關雎書稱厘降。”
    “十灑,如鼓琴瑟鳳鳴鏘鏘。”
    “祥雲盈門庭,合府慶安寧。”
    “兩姓連喜姻,福享樂百年。”
    傳席禮畢,禮娘退候站旁。新人進廳堂,同拜四禮。
    一拜天地。倩娘婆唱道︰“夫妻雙雙拜天公,勤耕力做五谷豐,子孫滿堂添百福,世世代代好門風。”
    二拜祖先。倩娘婆唱道︰“旗桿桿桿紅,旗桿桿頂吊燈籠。新娘新郎齊跪下,二人雙雙拜祖宗。”
    三拜高堂。倩娘婆唱道︰“旗桿桿桿長,旗桿腳下鋪紅磚,新郎新娘齊跪下,二人雙雙拜高堂。”
    夫妻對拜。倩娘婆唱道︰“夫妻對拜嘮嗨,今日有緣結和諧,慶賀明年生貴子,勝如仙子下凡來。”
    新人四拜禮成,掌燈禮娘同行,後入新房。
    新人停于新房前,倩娘婆唱道︰“阿娘玉步進房中,琴瑟和鳴早得男,夫榮妻貴同諧老,子子孫孫掌朝綱。”
    唱畢,沈伯懷牽著大姑娘同進婚房。這時倩娘婆唱道︰“新郎接榕到房邊,夫妻齊眉到百年,玉麟投胎生貴子,來日榮耀振門閭。”
    掌燈禮娘將手中燈懸掛于房外;倩娘婆這會唱道︰“紗燈掛起耀光輝,夫妻相愛更相隨。生得五男共二女,兒孫讀書進春闈。”
    見燈掛畢,倩娘婆退旁,由福婆接禮。一旁媒媽子喊道︰“盥洗。”
    話落,四個女使端上來兩個裝有水的金盆,里頭漂浮著一個黃色葫蘆半,做水瓢。兩女使伺候舉瓢盛水,盥洗,後遞紅巾淨手。
    禮畢,媒媽子道︰“就坐,撒帳。”
    新人入坐婚床,富婆做禮。禮娘端上來金錢彩果,里有銅錢、紅棗、花生、桂圓、蓮子。由福婆手捧撒帳,賀道︰“富貴吉祥,多生貴子。”
    福娘又在新郎新娘的頭上各剪一縷青絲,以紅繩纏繞,此為合髻。福娘賀道︰“結發夫妻,白首成約,攜手同老,大吉。”
    禮畢,媒媽子喊道︰“進饌。”
    這會,兩個禮娘端上來酒一壺,杯兩盞。
    禮娘倒滿酒,遞給新人。這時媒媽子道︰“祭酒。”
    話落。沈伯懷與大姑娘同端起酒,灑地。
    禮畢,禮娘退。媒媽子又道︰“舉肴。”
    這會又上來一個禮娘,端著一碗生肉到新人面前,新人動筷同夾同食,意為同牢。
    見禮娘退,媒媽子又道︰“再進酒。”
    話落,又上來一個禮娘,手里端著的是兩個半葫蘆,兩葫蘆之間還系綁一根紅繩,此為合巹酒。
    新郎新娘各持一半同飲,後由福娘為之交換巹,新郎新娘再飲。再由福娘將兩半葫蘆合二為一,繞紅繩,意為合巹。福娘賀道︰“錦帳情繾綣,同心同德,大利。”
    媒媽子喜笑連連,高喊︰“昏禮成,撤饌,敬賓客。”
    話落。沈伯懷湊到大姑娘耳旁道了一聲︰“待我來。”後,沈伯懷動身去往前廳敬賓客。大姑娘孤身一人留房。    (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