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套扯不斷博古花卉紋隔扇門也是浙地的工藝。
    此套隔扇門分為了上中下三個部份。
    上部是寶相花的鏤空雕刻。
    下部是木腳板和腰板,腳板樸素,沒有雕刻裝飾,腰板上雕刻了一扇由連綿不斷的繁復線條圍成的窗格,格心雕刻了傳統的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如果仔細看圍繞花卉的窗格,你會發現它是由一根繁復異常彎來彎去,但卻是不中斷的“一筆畫”線條構成的,十分考驗雕刻的刀工。
    然而更絕的是中心部分。
    格心部分的石材裝飾選用產自蜀中的雅安石,這種石材色彩多樣、紋理豐富、有些像黑白大理石,但是是彩色的,畫面可以任由觀者想象,充滿了天然意趣。
    然而更絕的是包裹這些石板的“窗格”,同樣是由不中斷的“一筆畫”線條構成的,不過這一次不在可能是雕刻,而是由一段段彎曲的木材拼合而成的,因為做工極為細致,百年後依舊看不得一點點縫隙裂痕,直如天然生成的一般。
    當真是巧奪天工,因此這樣好像用長長的面條盤出來的窗格,被稱為“扯不斷”。
    花中四君子幽芳逸致,高傲風骨,悠然不群,蔑視媚世之態,深受歷代文人墨客喜愛,加上“扯不斷”窗格和天然成畫的雅安石,加上還是隔扇門,遠比窗戶來得高大,所以這四扇門相比剛才的十組窗,無論從藝術成就題材珍貴程度還是文物價值財富價值,都要高得多。
    “這誰呀失了心了,把這樣的物件兒都賣了!”周至搖頭︰“就算再是外行,這玩意兒不管誰來,都一眼就能看出是好東西啊!”
    “嗯,就該捏在手里,留給你撿漏是吧?”馬爺在一邊翻起了白眼︰“看東西就好好看東西,嘴這麼碎干嘛?”
    林婉秋就在一邊偷笑︰“最該的是送到拍賣行,大家出價競爭,童叟無欺!”
    “切!”這下馬爺和周至都不樂意了︰“這樣就沒撿漏的樂趣了!”
    除了剛剛兩件成套的組合,這里的好東西還有許多,比如出自徽州的鐵力木雀替。
    雀替安裝在古代建築梁枋和柱子的交會處,從柱子伸出,上部承接橫梁或額枋,既提供力學結構上的支撐,又起到裝飾美化的作用。
    中國古建築磅礡大氣、富麗堂皇,承載著歷史和中國人的智慧。而它的美,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體現在細節處的精美與講究。
    在最常見的梁柱,枋柱的交接處,會以非常精細的雕飾來裝點。
    雀替與牛腿,便是不可或缺的表現元素。
    兩種東西都是用于加強建築物支撐的結構,不過很多人會把牛腿和雀替給搞混,但實際上兩者都是中國古建築中的重要構件,不過雀替一般是梁下的木雕構件,用以縮短梁枋跨度從而增強其荷載力,同時減少梁與柱相接處的向下剪力,防止橫豎構材間的角度傾斜;而牛腿基本上是檐下的木雕構件,主要起支撐建築外挑木、檐與檁之間承受力的作用。
    因為功用的不同,一根柱子,只有一個牛腿,但如果有雀替,就必定是一對兒,形如展翅的雲雀,因而得名。
    馬爺收藏的此對雀替為鐵力木材質,鐵力木是硬木的一種,呈鐵色,有的紋理略似雞翅木,鬃眼明顯,因為常見為大料,古時被廣東一帶民居用作橫梁等。
    紋飾則是雕刻的螭龍,栩栩如生。雖然鬃眼明顯,卻是已知國產木材中最硬重及強度最高者,故而鐵力木一般會代替紅木做家具、建築構件。
    這對雀替是晚明的,這麼些年下來,再多的鬃眼都已經被填平,配合極高的硬度,已經包裹上一層漆色,或許剛剛做好的時候比之前兩件花梨器具大有不如,然而時間的加成,卻讓它現在比花梨門扇還要好看。
    “這玩意兒不該年代久遠才對啊?”周至有些困惑了︰“看包漿和雕飾得到晚明了,可要是晚明時節,敢用螭紋做雀替的,該是什麼人家?”
    古代類似龍的紋飾有很多,比如蟒,蛟,夔,螭,飛魚,白澤等。
    龍是五爪,古代只能帝王用,然後減掉腳趾的龍,四爪的,三爪的,就應該叫蟒。
    蛟其實和龍差不多,也叫做“角龍”,但是身體比較細長。
    夔龍的耳朵和尾巴像仿古紋的花枝。
    螭則是沒角的龍。
    飛魚是兩腳,前面兩腳是魚鰭,加一個魚尾巴。
    白澤則是一個龍腦袋,但身體不像爬行類,更像獸類。
    諸多的紋樣,在封建王朝使用時存在嚴格的等級規定的,敢用螭的地方一般會是重要宗室或者高官的家廟,普通人用不得。
    “是浙中一處老祠堂里拆下來到了,只可惜當時祠堂的瓦頂已經毀了,風吹雨打好些年,能夠見到完好的就這一對兒了。”馬爺說起這事兒都扼腕嘆息︰“要是能早幾年去的話,可能還能多找到些好物件兒。”
    “不說那個了,來,看看這個。”
    “這個也還是晚明風格,海棠形席紋錦地窗。”林婉秋說道︰“不過實際年代應該還沒到,肘子你看呢?”
    “風格的確是明晚期的,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里的華府就有類似的窗戶。但這個窗戶雖然精細大氣,卻有些莊重嚴謹,失去了活潑靈動之氣了,所以應該是清早期仿的。”周至一邊看著窗戶一邊說道︰“馬爺讓我們看的原因,是因為它的設計?”
    “設計得的確有些巧妙。”林婉秋點頭道︰“這窗戶的插接是以長條木件為基本元素,摒棄了傳統木作最愛用的榫卯結構,而以90度或60度角槽口對接,構成圖案單元。靠著相互擠壓的力度保持結構的強度,當真厲害呀!”
    “因為插接主體形式過于單調,故而還在欞子部位變幻裝飾,以彌補美學上的不足。”周至點頭剛說道這里,突然發現了一處特別的地方︰“不對!”
    “什麼不對?”
    “馬爺如此得意這扇窗戶,不在于我們剛剛所說的那些。”周至伸手摸了一下窗格中的格片︰“靠!這些格心,全是用蚌殼磨制而成的明瓦!”
